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夜谭十记 - 第一记 峨眉山人:破城记 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高老太爷和县太爷都笑得更欢了。高老太爷说:“有意思,有意思。请包皮文正来也未必断得清,还是各人拿出证件来叫大家看看吧!”
  真视察委员理直气壮地从皮包皮里拿出金光闪闪的派令来。假视察委员却拿不出来,支吾着说:“我的证件在县政府,没有带来。”
  书记长挨拢去说:“你不必派人去取,我已经取来了。正打算拿来请高老太爷鉴赏一下哩。”他从他的皮包皮里取出一张撕破了的假派令,并且取出被县太爷捏扁了的肥皂官印,放在桌上,说:“这就是你的证书,这就是你的官印。”
  “什么?”假视察委员被揭穿老底,那副狼狈样子就不用提了。
  “算了吧,贾视察委员,你演的戏已经演够了,不要再演下去了,我们还是说正经的吧。”高老太爷那阴森森的眼光扫射假视察委员,我们看到了,都不禁打冷战。
  假视察委员似乎还不怎么的哩,说:“要说正经的?就说正经的吧。”
  高老太爷像审判官一样地坐在虎皮椅子上,十分威严,他森颜厉色地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这还用问吗?一定是共产党的探子!”书记长肯定地说。
  “妈的皮,老子崩了你!”高大队长从腰上抽枪,被小卫一把按住,叫:“慢着!”
  高老太爷也阻止说:“慢着,问明再说。”他又问假视察委员:“你到底是什么人?”
  假视察委员并不惊诧,反而笑了起来,说:“书记长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我是问你!”高老太爷的声音更严厉了。
  “问我吗?”假视察委员还是满不在乎地说,“你们说是共产党,就算是共产党吧。”
  这一声像炸雷在花厅炸开了,大家都“啊”地一声惊叫起来,“黄蝴蝶”呜地叫一声,几乎昏倒了。高老太爷却竖起大拇指说:“好,好,好汉子,值价!你就说个明白吧,说不定我慈悲为本,还可以刀下留人哩!”
  假视察委员说:“要说明白就说明白吧。我们游击队就是缺轻机关枪和几支好步枪,多承高大队长慷慨,愿意卖几支给我们,就是要的价钱高一点,要三万块现钱,还有个苛刻条件,要五十两上等烟土,这真是把我们为难坏了。没有办法,只好进城来借,听电话局的朋友说,视察委员要来,想必县太爷一定准备得有‘包皮袱’吧,果然,承蒙县太爷借给我们三万元,又多承高老太爷送我们五十两上等烟土,这笔买卖才算搞成了。”

  说到这里,县太爷的脸刷地变白了,在汽灯下像死人的脸色一样。高老太爷却不惊诧,说:“好,好,你高明,那枪弄到手了吗?”
  “当然弄到手了,高大队长是一个讲信义的人。”假视察委员说。
  “胡说!”高大队长又要举枪,小卫也举起枪来,又被高老太爷制止了。高大队长大声叫:“老子是共产党的死对头,我还卖枪给你们,放屁!”
  “高大队长不要着急,你听我说嘛。”假视察委员像摆家常一样地说了:“高大队长你还记得后乡有个大绅粮叫罗正格的吧?他派人向你买枪守他的寨子,有这件事吧?你存心敲他的竹杠,要他三万块现钱,五十两上等烟土,总不假吧?那么我们替他来付了钱,送了鸦片烟,当然我们就可以取枪了。公买公卖呀!”
  “胡说!”高大队长的声音虽然不小,却没有原来那么强硬了,显然这个假视察委员说的正是高大队长办过的事。
  高老太爷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冷冷地问:“那么你弄到了枪,又跑回来做什么?”
  假视察委员坦然地说:“跑回来做什么?做成了这么大一笔买卖,应该亲自来向高大队长致谢。还有,我们有几个人被你们捉来关在大牢里,我是回来找书记长高抬贵手放人的。”
  高老太爷追问:“那么你看书记长会放人吗?”
  假视察委员说:“怎么不会?他上次亲口托我把这几个共产党押到重庆去替他请功呀。”
  “胡说!”书记长的声音和刚才高大队长的派势差不多,有气无力,实际上是承认了事实。
  “老子敲掉你!”高大队长想杀人灭口,拔出手枪,小卫也跟着拔出手枪来。高老太爷却用手示意,不准开枪,咬牙切齿地说:“给他吃一颗‘卫生汤丸’,未免太便宜了他,老子要把他留着,慢慢来消遣他!”
  我们听到这两句话,从头顶麻到脚心,高老太爷要“消遣”,那就是要你受够百般毒刑,一块一块把你割死。高老太爷忽然大叫:“来人哪!把这个假视察委员给我好好招待一番,明天我要摆大宴侍候他!”

  这个假视察委员似乎还不知道厉害,还笑嘻嘻地望着小卫说:“小卫,老太爷下令,你就去叫他们进来吧!”
  “好。”小卫果然跑出花厅,不一会儿,把高家的几个马弁都带了进来,这几个家伙喝得烂醉,还在指手画脚要酒喝,他们的手上都绑着绳子,小卫又是牵又是拖才把他们弄进来。
  “这是怎么搞的?”高大队长莫名其妙。
  “他们喝醉了,不肯来,所以绑了来。”小卫笑着说。
  “胡说!”高大队长还是莫名其妙,我们也莫名其妙。
  猛然间,那个真视察委员从腰里抽出小手枪,向小卫开枪,“砰!”但是没有打中,被眼明手快的假视察委员飞起一脚,就把小手枪踢飞了。他自己从腰里抽出一支左轮手枪,向天花板“砰砰”开了两枪,跳在桌子上大叫:“不准动!”
  “不准动!”忽然从花厅周围的窗口同时伸进来十几支长长短短的枪,还有几个老百姓打扮的人拿着手枪冲了进来,用枪冲着大家大叫:“哪个动,就打死哪个!”
  大家都吓呆了,谁还敢动?只有那个视察委员猛力一蹿,在地上抓起小手枪,就往屏风后面逃跑。“砰!”从他背后飞过去一颗子弹,把他的脑壳打开了花,倒到屏风后面去了。
  高大队长也说时迟那时快,一低头就拔出手枪,举起向假视察委员开枪,还没有打出去,被站在他身边的小卫冷不防一下,就把手枪打得老远,小卫笑着说:“高大队长,算了吧,现在不是你用枪的时候,是该你用剑的时候了。”
  高大队长手中没有武器了,的确已到了危急时刻,可是他到底没有照他的蒋校长的规定办事,没有拔出“自裁剑”来自杀,只是站在那里发呆。
  假视察委员走拢去对高大队长说:“无论如何,我们要感激高大队长,给我们买了十几支很不坏的枪,并且把队伍拉到大山里游山玩水去了,不然我们还进不来城哩!”
  高大队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气得昏过去了,或者是吓得昏过去了,总之,倒在地上人事不醒了。
  高老太爷、县太爷、还有书记长当然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但是他们纵有一千计也使不上了,他们都像死人一样瘫在那里,不能动了,更不要说那个娇滴滴的“黄蝴蝶”了。

  就是我这个一非官、二非绅、三非粮、四非袍哥的穷科员,过去也曾经听小卫闲谈过乡下的共产党专门劫富济贫的事,本来没有什么可怕,可是在这种场合,也不由得吓得嚯嚯发抖,牙齿总不争气,捉对儿厮打,咯咯地响。还是小卫看到了我这副相,跑过来拉我一把,对我说:“李先生,你怕什么?来来来,见一见我们的申队长吧。”
  说罢他拉我过去见那个假视察委员,就是小卫说的申队长。申队长很高兴地握住我的手,说:“我们早见过面了,只是那次把你的头发胡子刮得不好,怪我手艺‘潮’。你不见怪吧。”说罢大笑起来。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里想,真是的,难怪剃头的手艺“潮”,是耍枪杆子的游击队长嘛。但是我不明白,你当假视察委员就当假视察委员,大摇大摆进衙门就是了,为什么一定要装成理发师傅进衙门呢?害得我们几个科员受了剃刀之苦。假视察委员,哦,现在是申队长了,他大概看到我的委屈了,解释说:“要借你们的胡子刮一刮,是想找你们老科员调查几件县太爷的阴私,这样抓住了县太爷的把柄,才好在后花园客厅里和县太爷‘说包皮袱’嘛,三万块,不是小数呀!”
  哦,原来是这样。这一把头发、胡子也算值钱了,剃刀之苦受得。
  申队长又说:“多承你介绍小卫进衙门,他不进来,这一幕一幕的好戏就没有导演了。”
  啊呀!原来这一切都是小卫这小鬼头在玩花样哩。
  小卫走过来说:“李先生,帮忙要帮到底,我们还要借你那笔好字,帮我们写几张安民告示贴出去呢!”
  “是,是,是。”我不住点头答应。
  申队长回头对高老太爷说:“老太爷,我们今晚上要叨你的光,借你的花厅给我们开一个庆功大会呢。”
  高老太爷什么也没有回答,还是像一个死人一样瘫在那虎皮椅上,眼珠子都不会动了。
  什么?你们不相信有这样的事?酒后胡言乱语?……那就算了,算我“冲壳子”、瞎编的“龙门阵”吧。不过,这个游击队眼下还在大山里头,小卫也还在那里,你们去找这个游击队问小卫去,看我说的是真是假吧。笑话!这几杯酒就想叫我说胡话?还差得远哩!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