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蓝色长廊之谜 - 第01章 朝山路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
  别名“四国三郎”的吉野河发源于四国山地的中央——瓶之森附近,在德岛市附近流入纪伊海峡,是一条全长194公里,流域面积3750平方公里的大河。从高知县土佐郡大川村经长冈郡本山町附近的小盆地,到同郡大丰町往东流,尔后进入德岛县境内,形成山城町、西祖谷山村境内的“大步危”、“小步危”,由南向北纵贯四国山地。在池田町遇阻赞岐山脉,沿中央构造线拆向东流。这条河汇聚了几条支流,创造了肥沃的山地,同时也容易引起洪灾,所以也被称为“暴河”。
  可以这样说,四国阿波国的产业与文化历史,与吉野河休戚与共。其中,德岛藩大力培育和保护“蓝”的生产,充分发挥了吉野河的特色,这是应该大书特书的。德岛藩的治水方略大体上是无堤防政策,这是因为对于不能连作的蓝来说,洪水可望带来客土,使土壤得到改良。
  17世纪末,全国各地棉花的生产快速增长,作为棉布的染料,蓝的需求量成倍增加。这时,从大阪移驻当地的青谷四郎兵卫,将蓝发酵制成一种叫“泥炭”的染料的技术传授到该地,从此阿波蓝独占全国市场,从江户中期到明治末期,吉野河下游一带成为日本首届一指的蓝生产地。其中心地带位于现在蓝住町附近。
  板野郡蓝住町是昭和二十年“蓝园村”与“住吉村”合并而成,如名所示,对蓝的栽培与生产、流通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为遗迹,可以看到当时的富商奥村家的“蓝馆”等等。蓝馆除了正房,还有两客厅、佣人房、仓库等十三处建筑群,被指定为德岛县文化遗产,炫耀蓝商富贵荣华的“蓝馆”,构成了蓝住町历史博物馆的核心。
  平成九年三月,德岛县以蓝住町为首,从人海口的松茂町、德岛市,沿吉野河溯河而上的上板町、石井町,到着名的胁町,把这一带称作“蓝之路”。一直追溯到上游,包括吉野河中游以下,被命名为“蓝色长廊”,并公布了“阿波历史文化长廊构想”。
  这一宏伟蓝图,除蓝色长廊外,沿海岸线,与阿南市、日和佐町、海南町组成“蔚蓝色长廊”;以剑山、祖谷等山乡为中心,组成“绿色长廊”。这一构想的目的是“把散乱的丰富的德岛县历史文化资源路线化(长廊化),让县民重新认识本县的优秀文化资源,让县外更多的人去广泛了解,以弘扬本地区的活力和个性。”可以说,这是德岛县孤注一掷、扬名海内外的宏伟蓝图。
  这一“长廊构想”公布的当日,浅见光彦恰巧在德岛县。
  2
  清晨,大雨倾盆。
  从饭店的窗户往外望去,德岛市街道烟雾茫茫。这不是雾,这是瓢泼大雨像铅灰色的丝帘覆盖了整个街道,
  “哎呀呀……”浅见像老人一样自言自语。
  旅行采访难免遇到下雨,也谈不上什么辛苦。但一想到今天的行程,心里不免有些惆怅。
  这次采访的目的之一,是探访四国八十八座寺庙中的前十座。大凡寺庙,都有很长一段院内道路,倘若山寺,还得让你攀登一段长长的石级。所以此行当然是以车代步,开车前往。
  若是为了修行而步行前往的朝山者,也许必须“劳其筋骨,伤其肌肤”,但对与信仰毫无关系的浅见来说,岂止是难行苦行,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浅见驾车离开饭店向西行驶,雨大得连刮水器以最快速度摆动都无济于事。总觉得这架势仿佛是去西方净土的样子。
  沿着十一号国道在鸣门市左拐,进入县道十二号线。从第一座灵山寺到第十座切幡寺,沿着吉野河北岸行走的“朝山路”大致是这条路线。
  纵然大雨滂沱,但令浅见震惊的是,有的朝山者戴着白手套、打着绑腿,头戴一顶上书“结伴同行”的朝山笠正艰难地行走着;有的则没有备齐手套和绑腿,下身穿了一件白色运动短裤,一副现代风格的装束。
  在白色的装束外面,罩上一件透明的塑料雨衣,尽管雨衣长及膝盖,但脚下积水飞溅,偶尔从身旁路过的汽车溅起一身的泥水。那握着金刚杖的手想必很冷吧?
  普通的朝山者都是乘坐大巴蜂拥而至,集体念完“般若波罗密多”经文后,再蜂拥而去。浅见之流不是虔诚地戴着白手套、打着绑腿的人,而是装束简单,在普通的衣服外面套一件白色短袖上农,戴一顶登山帽,借朝山之名行观光旅游之实。
  在第一座“灵山寺”,立马接受了洗礼。这座寺院从停车场到正殿距离很短,一群朝山客下了巴士不用打伞径直跑进正殿,聚在正殿中央,跟在一位男向导的后面,一起吟诵“般若波罗密多”。
  不知是跑步产生的热量,还是下雨的原因,大殿里热气腾腾,照相机镜头都变成雾蒙蒙的。可是这样反而营造出他们虔减的氛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浅见连忙按了二、三下快门,在没有遭到呵责前就退出了大殿。
  八十八座寺庙中的最前面的几座寺庙,在当地最有人气,也容易接近。走上朝山路,道旁设有茶馆,迎接游人。初次出行云游八是八座寺庙的人一定会感到轻松愉快,惊喜不已。但事实上,从第十座开始,往后越来越险峻,寺庙与寺庙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去第十一座“藤井寺”还必须渡到吉野河南岸。鉴于此,浅见决定把此次采访定在到第十座寺庙为止。
  第二座“极乐寺”白墙、朱漆的山门,给人印象深刻。17世纪中叶建造的大殿和主佛,据说是国宝级文物。值得庆幸的是,这里从停车场到正殿也比较近。

  汽车下了县道时,发现山门下,一位母亲和大约3岁左右的小女孩正仰望着雨下个不停的天空,浅见拐进停车场停好车,便打开车窗,把镜头对准了她们。小女孩着白色的短袖上衣,袖管里却露出鲜红的毛衣袖子,比朱红的山门还要鲜艳,分外夺目。
  这倒是一幅“有趣的画面”,以年轻的母女俩为背景,使人联想起意味深长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或许,那位小姑娘的父亲因交通事故而亡,为祈求菩萨保佑而来朝山的。在使用长焦距镜头的取景框里,那位仰望苍天的母亲的表情,看起来似乎有一种莫名的悲哀。
  浅见默默地祝愿她们幸福。
  第二座“金泉寺”,从外面走到院内距离比较远。以为雨暂时停了,可雨点又密集起来,真倒霉,刚离开车就给碰上了,使浅见怀疑起佛恩浩荡。不用说,即使打了伞,夹克衫的前襟以及下身、裤脚都被雨水打湿了。皮鞋也因浸了水而变得湿漉漉的难受。
  第四座“大日寺”,因远离村落而成了山寺,四周紧挨着山,院内左边有一片茂盛的孟宗竹林,听说过去曾经几度成为废寺,寺庙格外宁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浅见感到要为它做点好事,在这里第一次捐了香资。
  在第五座“地藏寺”,大殿的后面,排列着五百罗汉,事实上这五百罗汉是这次采访的重点。浅见曾记得,在过去读过的推理小说里,有描写在旷野的天然石上雕刻的五百罗汉群塑中发现了尸体。这种故事情节,只有在特定的舞台设计上才会产生慑人心魄的效果。
  所谓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提起阿罗汉,使人想起历史剧的明星“岚宽寿郎”①。阿罗汉是梵语,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阶段,或者是达到这一阶段的人。这是了不起的人。可是,不管哪里的五百罗汉看起来都像个普通人,尽打扮成好好先生,没有给人一点伟人的印象。五百罗汉的脸型有的像自己,有的像自己的朋友。都是很有亲近感的塑像,也只有这种自然面目,才可以表达豁然洞察世上的一切吧——
  ①原名高桥照市(1902-1980),京都人,日本着名电影演员。
  登上地藏寺大殿旁边的缓坡,在开阔的院内,两边建筑内供奉着五百岁汉。地藏寺的罗汉都是木像,原是江户中叶制作的,大正四年因朝山者不慎失火而烧毁。据说现在的木像是后来重建的。大概足在短时间内匆忙赶制的吧。一座座木像尽管体积庞大,但有没有粗制滥造之嫌?总之,不值得作为文物精品来欣赏。衣服外面涂了朱砂和金粉,十分亮丽,但瞧着就俗气,不起眼儿,体现不出其风格。
  老实说,浅见大失所望。虽然允许在大殿内照相,但一点也激不起拍照的欲望。除了浅见,观光客和朝山客都门可罗雀。浅见想,大概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实情吧?
  3
  经过殿内长长的走廊,来到紧邻大殿的地方,这里排列了众多的小佛像。数量即使没有五百尊,也的确相当多。木像已经发黑,在微暗的殿内,五官都看不清晰。不过这些可称得上是精致的艺术品。
  “这些真精细……”见没有旁人,浅见禁不住发出了赞叹声。
  “嗯,棒极了!”从右后方传来了女性的声音。
  浅见以为此处空无一人,所以吃惊地扭头看去。
  从格子窗透过的光线的照射下,伫立着一个好像与房柱重迭在一起的人影。
  “唉呀,对不起。”浅见连忙致歉。心想,她大概在沉思,也许自己扰乱了她静谧的思绪。
  “不!”女子离开柱子,向出口处走去。瞬间,露出了她轮廓分明的侧影。
  “唉,请等一等。”浅见突然朝女子的背影喊去,“照张相,可以吗?”
  “行呀!”女子爽快地答应,她返回来,手伸向浅见,“按一下快门,我会。”
  “不,不是。请让我给你照张相,以这些佛像为背景。”
  “嗯?那……不行!”女子完全没有想到,她脖子朝后一仰,使劲摇了摇头,“这事,不行!”
  “请不要那样说,光照佛像的话气氛出不来,也就是说得有陪衬,不是把你作为主角,请你答应。”
  不等回话,浅见就撑起了三脚架。
  “当陪衬?”
  女子十分好奇,她没有拒绝。按照浅见说的那样站在佛像群前面,摆出了一个身体稍向后仰的姿势。在佛像中间她的脸侧面明暗界限模糊不清。浅见打算拍一张以佛像为中心、人陷佛像群中的景象。
  “不用闪光灯,快门时间要稍长一些,请你不要动。”
  对这些过分的要求,女子并没有表露不快。
  她剪了个男孩似的短发,鼻粱高挺,椭圆脸,在小格子窗透进来的淡淡的光线的映照下,形成了给人感觉良好的白色的轮廓。
  她身穿白里泛黄的雨衣,长及膝盖,尽管颜色不甚分明,但也不失协调。年龄大约二十二三岁,不,也许稍大一点?浅见一边窥视取景器,一边无聊地想象着。
  照了几张佛像,最后把焦距对准女子摁下了快门。
  “非常感谢,照了个好照片。”浅见边道谢边递名片。
  “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主要写有关旅游方面的采访报道。如方便的话,请把地址和姓名告诉我好吗?等相片冲洗出来后给你寄去。”
  “啊!你是东京人?”

  浅见说活时无意中带有鼻音,尽管一点点,但语调里带地方口音。这附近的人,说话拖泥带水,相反远道而来的人往往简洁明快。
  “你是本地人吗?”浅见边收三脚架边问。
  “不是这个镇上的,是附近的胁町人。”
  “呀,胁町,知道这个名字。是一个房梁上有棁的名镇,是阿波蓝的集散地。别的还有什么?因我学习不够就不知晓了。”
  “知道这些就够了。此外那里还是电影《抓住彩虹的男人》的外景地,其它也没有什么,是一个乡间小镇。”
  “眼下正致力于古镇的保护与再建吧?”
  “嗯,是啊!看来你还知道得挺多呐。”
  “由于职业的关系,学到了一些预备知识。那里的学校,图书馆都盖得像仓库一样的建筑。”
  “嗯!”女子高兴地笑了,“我就在图书馆工作,叫今尾贺绘,请多多关照。”
  她低头鞠躬,刹那间从踟躇不前到自报家门。
  “呵,是吗?那真是太好了,我原打算明天去胁町采访,我们还会见面,许多不明白的事情还要请教你,到时请多多关照。”
  浅见心里想,认识她真是有缘,但与菩萨无关。
  “我是开车来的,可以的话,让我送你回去吧。可能的话,我们一起吃午饭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得意忘形了?浅见边反省边说。
  “不,我也有车子。我在这里只呆一会儿。”果然,她断然拒绝了。
  “你喜欢佛像吗?”
  “嗯,这……”
  女子故意含糊其辞。浅见感到这女子与先前的亲切样子迥然不同,态度突然变得疏远起来。眼睛瞅着浅见的背后,看起来好像有同伴或者在等什么人。
  考虑到明天还会见面,同时在不讨人嫌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为好,浅见轻轻举起手,说了声“再见”,就同五百罗汉和今尾贺绘告别了。
  来时没有注意,在停车场,除了浅见的“滑翔机”轿车,还停着另一辆绛红色“J渡船”轿车,J渡船现在已经停产,这是日产公司生产的高级车种。
  (啊!坐高级轿车……)
  说在图书馆工作,看样子或许是出身胁町世家的大家闺秀——浅见怀着无聊的想象,驾车而去。
  4
  人们一般会认为,四国八十八座寺庙均是弘法大师创立的,但也不尽然。譬如,在今天行程的前十座寺庙中,从第一到第二是山行基菩萨创立的。从第十座往后,似乎也有相当数量的寺庙是行基菩萨创立的。
  每个寺院,必定有像地藏寺五百罗汉那样的“宝物”。在第六座“安乐寺”里,有大师亲手栽的逆松。第七座“十乐寺”里,有真田幸村的煎茶锅。第八座“熊谷寺”里,有对保佑平安分娩灵验的弁财天。第九座“法轮寺”里,有弘法大师亲手制作而流传下来的涅盘如来像。
  然后,第十座“切幡寺”的有名的东西,就是长长的石级。
  与事前掌握的预备知识一样,切幡寺是个地势险峻的山寺,到山顶的石台阶是450级。刚开始攀登还可以,但爬了不到一百级,浅见就后悔了。
  每爬一级台阶需2秒钟,单纯计算需要900秒。最多爬二三十分钟,就天真地认为爬到顶了。没有把随着台阶的增多人体的疲劳度也在增加计算在内。
  所以,浅见赶紧改变初衷,返回车里,沿着盘山公路一口气开了上去。
  在接近山顶的狭小平地上,建了一座殿堂,院内的尽头就是台阶,弯弯曲曲,看不见下面,驱车上山仍然是正确的选择。
  观光巴士因不能爬坡,所以团体观光、朝山客很少来这里。登台阶上来的人,一定是忠实信徒吧。在殿堂内有几位朝山客,看样子都很疲劳,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感。
  在殿堂最上一级台阶上,坐着一对中年夫妇,心不在焉地眺望着远方。两人都脚穿旅游鞋,其余都是正式的朝山客的打扮。浅见参拜结束后,恭敬地走近两人问道:
  “对不起,请问从哪里来?”
  以为会惊动他们,但两人用安详的目光看了过来。
  “千叶县。”男子答道。对浅见不像香客的打扮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你呢?”
  “我从东京来。”浅见递上了名片,“我是为杂志社写旅行记事的,这次是来采访朝山客的。”
  “呀,那就采访我们吧!”
  浅见扭头看了看同行的女子问:“你们是夫妻?”
  “那当然,发现什么不对吗?”
  男子露出俏皮的眼神。夫人也笑了起来。
  “不,如果搞错了那就失礼了。”浅见害羞似的搔了搔头。
  “我们是正式夫妻哪!”
  “请问你们有几次朝山拜庙的经历?”
  “唉呀,这次是第二次,上次是……唉……”
  “六年前。”夫人补充说。
  “呀,是这样啊。这次是七年祭。”
  “嗯……”
  “是谁遭到了不幸?”
  “唉,我家小女。七年祭的时候,孩子她妈说要来这里,我也有这个想法。所以就踏上了朝山之旅。我们普通人不中用了,刚想在这里歇歇脚…一”
  “这回就可以放松心情小憩一下了。”
  夫人安慰丈夫似的说道:“呀,是啊!在这之前,争先恐后地往上赶,相当累了。着什么急呢?像要追赶美春似的。”
  “是啊,下次就慢慢地行走吧。我感觉到即使现在不追赶,但总有一天会赶上的。一定……”
  “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夫妻俩凄凉地笑了笑,点了点头。
  “那么,请问令嫒……美春小姐当时多大啦?”浅见想,多么残酷的询问啊……
  “正好十岁……如活到今天,也已经二十二岁了。走得太早了。”
  “是生病走的么?”
  “不,是被过路妖魔害死的。”
  平静的脸上浮现一丝凄楚的神情。
  “噢……”
  浅见顿时无言。
  “她是因精神错乱而住院治疗,一去就没有回来。唉,说这些不中用的话干什么。”
  “你……”夫人轻轻地把手搭在丈夫的手腕上。
  “啊,明白了。那走吧!”
  夫妇俩站起来,双手合十向主佛祈祷后,互相帮着穿上塑料雨衣。
  “可以的话,让我拍一张你们的背影好不好?”浅见怯生生地请求道。
  “可以。不是有‘凄怆背影雨中行’这句诗吗?”那男子一边吟诵着山头火①的诗句,一边抬头望着阴雨绵绵的苍穹说道:“请拍吧,没有关系。”
  于是,浅见轻轻点头致谢,与他们一起走向台阶。浅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连续按下快门,直到夫妇俩的身影在台阶顶端消失才回头——
  ①种田山头火(1882-194O):原名正一,出身于山口县,日本着名的僧侣诗人。
  5
  经不住巨大广告的诱惑,浅见进入一家面馆,品尝了这里的特产炸锅面。味道自不待言,对因下雨而受凉的身子,这热腾腾的炸锅面是再合适不过了。
  缓过劲来,接着赶路。下一站是祖谷溪。沿着国道192号线向西行,从因高中棒球赛出名的池田町沿国道32号线南下,到日铁土赞线的祖谷站附近左拐,就进入沿祖谷河边延伸的道路。
  祖谷河是吉野河右岸的代表性支流,全长约五十四公里,两岸耸立着上千米到两千米的高山,可以说这是一条群山环抱的溪谷。相传平家的逃亡者,逃进了祖谷河深山,建了一个避难村。这里的地理环境完全与世隔绝,确实是一个秘境。
  从与吉野河的汇合处向祖谷河上游进发不久,遇上一处陡坡,祖谷河突然向右急转直下,远远地消失在视野里。
  道路铺上了一层柏油,但有些路段同沙砾路一样,不仅弯弯曲曲,而且路幅狭窄。本来阴雨的天空就灰暗,再加上路两旁黑黝黝的树木浓阴蔽空,对面来了车子相当危险,无奈只好开着车灯行驰。
  所幸,这是一条车流量极少的公路,行驶了约二十公里的路程,交会的车子只有四辆,超车或被超车都没有。途中,有一处路边稍微宽阔的地方,从那里可以俯瞰祖谷溪。不知何故,在断崖突出部的一块岩石上,耸立着一座小孩撒尿状的塑像,虽说围着坚固的栅栏,但患有恐高症的浅见战战兢兢地向谷底瞅了一眼。尽管听说过,但比想象的还要可怕。几乎垂直峭立的悬崖高度大约两百米,祖谷河就躺在那遥远的谷底,仿佛一条银色的长蛇弯曲蜿蜒。
  浅见飞快地拍完照,就惊慌失措地钻进了车里。他不曾想过,置身于钢铁和玻璃所包围的空间里,这样就靠得住了吗?不过,假如这辆车坠落山涧的话——想到这浅见就毛骨悚然。不,这不是假设,他想事实上坠车事故可能发生过了。
  记不起哪个旅行指南上介绍,从那里约前行五百米,有名闻遐迩的祖谷溪温泉,这是一处相当大的建筑,备有柏油地面的宽阔停车场建在悬崖顶上,确实蔚为壮观。乘坐沿着崖壁升降的专用缆车,下到祖谷河附近,进入温泉。据说这很合年轻人口味,且生意兴隆,但即使给浅见一百万日元,他也不愿意乘坐。
  在商店购买了祖谷的特产——荞麦面,继而与店员开口说出了坠车事故。店员大妈满不在乎地说:
  “哦,发生几起了。”
  “真的吗?要是掉下去就没救了吧?!”
  “是啊,无法救啦!都摔得粉身碎骨了。”
  “是吗?嘿嘿嘿……”
  只要想象那种情景,身子就一阵紧缩,浅见虚张声势地笑着说道:
  “我担心会伪装事故杀人。”
  “有那种事。”
  “噢,真有吗?”
  “真有。”
  大妈脸上十分平静。一旦消除了恐高症,对杀人事情就不会觉得害怕了吧?
  “那么,警察对杀人事件调查得很清楚?车和人大概也摔得支离破碎了吧?!”
  “是支离破碎的了。听说还留有遗言,只有‘他杀’两个字。”
  “啊,是留下了便条吗?”
  “便条什么的,怎么说呢?听说在车棚顶上用口红写下了‘他杀’两个字。一定是在坠落深谷前刹那间写上去的。”
  大妈用毫不拘束的口气叙述着。浅见光是凭想象,就觉得头晕眼花似的。具体什么情况还不清楚,但眼看车子就要坠落悬崖之际,用口红在车棚顶上留下“遗书”,其冷静与勇敢实在令人佩服。
  “那么,被害的是个女人?”
  “不,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一起被害的,可是,假如没有那个留言的话,警察一定会作为交通事故处理的。”
  “那当然!犯人抓到了吗?”
  “还没抓到。可不这一晃已经十几年了。”
  “十几年?……不久就要过有效诉讼期了。”
  “说是飙车族什么的撞了一对男女的车,看来警察也是靠不住的。”
  有游客来买土特产,大妈忙乎起来。
  浅见做梦也没有想到取得如此进展,他似乎要改变采访目的了,心里异常兴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我小时候,村里人使用的语言,词语就住在它们表述的事物表面。所有名称与事物贴切契合,事物和自己的名字如出一辙,二者像缔结了永久的契约。对多数人而言,词语和事物之间没有缝隙,无法穿越它望向虚无,正如我们无法滑出皮肤,落进空洞。日常生活的机巧都是依赖于直觉、无须语言的熟练劳动,大脑既不与它们同行,也没有另辟蹊径。脑袋的存在只是为了携带眼睛和耳朵,供人们在劳作中使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