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最长的一梦 - 正文 73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星期五晚上,江之寒接到明矾的电话。明矾问江之寒星期六有没有空,下午过去一趟,他的导师想见见他。江之寒知道明矾的论文指导者是经济方面的权威,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一口答应下来。那个年代的教授,顶着一项多么让人尊重的头衔。想到可以面见一位知名的教授,江之寒都忍不住有点小小的激动。
  星期六本来说好要和几个朋友,当然包括倪裳,一起去逛街的,也不得不取消了。周六放了学,江之寒和倪裳道了别,便一个人直奔明矾所在的大学校区而去。
  要见江之寒的教授姓荆,据明矾说在中州大学都是数得着的知名教授,在经济系和管理系都兼着职务。虽然没有挂系主任或者书记这样的行政党务职务,在学校里得到的尊敬比起很多系主任是只多不少的。
  江之寒也不知道荆教授见自己要谈什么,心里有一点小小的紧张,也有一点小小的兴奋。自从明矾把任务交给他之后,不管其它的事情有多忙,江之寒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做这个研究的任务。虽然交给他的部分多是数据采集,文献查询,和初步的数据过滤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有点象实验记录员的意思,江之寒也觉得机会难得,可以从中好好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江之寒都很注意校对结果,因为他知道研究的严谨性是很重要的。看一些外国的资料文献的时候,他觉他们对引用的来源表明很清楚严格,所以在这一点上也特别注意,虽然这并不在他接收到的要求之中。
  约的时间是六点正,地点就在荆教授的办公室。
  明矾在校门口等着江之寒,和他一起走到荆教授的办公室。荆教授是一个头有点花白,带着老花眼镜,面容很平和而睿智的老人,总之和江之寒想象中那种大学者的形象很是相符。
  见面,荆教授倒是没有任何的架子,而且说话也是开门见山,“小江,今天叫你来,第一个目的就是要当面谢谢你。这个研究题目,你是免费给我们作贡献,花了不少的心思和时间。”
  江之寒诚惶诚恐的说:“荆教授,您同意让我参与这个项目,我才是感激不尽呢。有这么好的机会,在别处哪里找得到呀。”
  荆教授说:“你做这一部分,是比较基本和繁琐的数据和文献准备部分。老实说,我对你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研究的态度,值得肯定。当初明矾向我推荐一个高中学生的时候,我还是有些顾虑的。但因为我们人手严重不足,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但现在看,他的眼力不错。我也比较好奇,想看看这个高中生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今天就把你叫来了。”

  江之寒感觉荆教授虽然年高名重,但说话直接,不拖泥带水,很有点大名士自风流的做派,坐在那里,只是恭敬的微笑和点头。
  荆教授哈哈笑道:“小家伙不要这么拘谨嘛。当初明矾向我推荐你加入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让我下决心让你试试,他说你很自信的讲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是会开始的,不是是和否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好大的豪气哟!”
  江之寒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在荆教授大学者的气场下竟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觉,脸略略有些红。
  笑过之后,荆教授严肃了神色,说道:“有几点我是要提出来当面表扬你的。第一,在这个年纪,就愿意努力的认真的来思考这些问题,是件不简单的事情。第二,这一次你在你做的工作中,我们要求你做的是主要是一些数据收集,文献查核,和数据整理的工作。对于份内的工作,你做的是很到位的。我个人很欣赏关于文献援引方面表现出来的严谨态度,现在国内的学术界对这个不是很重视。第三呢,在份内的工作以外,你主动做了一些别的工作,包括提出了一个新的数据分类的构架,包括一些定性的分析解读。先不论这部分具体的得失,这份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转头对明矾说:“这方面也值得你学习。除了认真完成分配的任务,要有**有冲动去主动多做一些工作,甚至是多想出一些工作来做。”
  明矾恭敬的点头,说是,我记住了,神态倒像一个小学生一样。
  在这个年代,中国的师长,包括父母,是不太经常当面夸奖下一代的,因为传统观念认为这会让他们骄傲,而骄傲会导致失败。即使上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一鸣惊人,江之寒的班主任和物理老师也不过是简单的说一句,进步很大,后面还要马上跟上一句,不要骄傲,不要松懈,比你强的同学还很多。
  听到荆教授的肯定,江之寒还是有些心潮澎湃的感觉的,同时也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荆教授,您是用中学生的标准要求我,所以还有几分不错的地方。要是拿您要求明矾和您的研究生的标准,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了。”
  荆教授一摆手,说:“好,有志气。以后我对你就要更高标准的要求。”把老光眼镜取下来,对江之寒说:“从某种角度来讲,你算是局外人。我是指对于我们搞学术研究的来讲,因为你还没有真正踏进这个门槛。有时候,听听局外人的观点,也会有很大的启。你和我说说,如果真的启动了,你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启动时乐观的预测,是具体基于什么样的判断?”

  江之寒稍许有些紧张,毕竟这不是平时和明矾的闲聊胡侃。他咬着嘴唇,低头略微思考了一阵,下自己的思路。荆教授和明矾坐在旁边,耐心的等待着。
  过了一分钟左右,江之寒抬起头,说:“老实说,我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主要是从实际角度出的,因为我看到的分析文章和切入角度都不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先,我相信的一个观点很简单,但也是核心所在。那就是,历史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计未来,或者说,未来是某种形式的历史的重复。当然,这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或者完全一样的重复。对于我们整个的历史来说,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轨迹。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个轨迹也许更加突出。英国的休斯教授在他有名的里面讲到,从2o世纪初到2o世纪8o年代,我们能看到整个工业经济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的组织有颠覆性的革新,领导经济的产业更是沧海桑田,完全不一样了。但为什么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我们并没看到太多的不一样呢?虽然市场管理的机制,社会的参与度,和融资的渠道已经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就是因为,市场基本上来说,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休斯教授和著名的基金管理者德尔维奇奥先生共同提出了心理分析的理论。传统的市场分析理论只有基于经济环境和公司营运情况的基本面分析,和基于过往价格图形的技术分析。他们提出了心理分析的概念,就是基于这个资本市场,参与的永远都是人。而人心和人性,是很难改变的。”
  江之寒停了停,继续说:“所以基于这个判断,我们来看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开始,所以也就没有所谓历史可以借鉴。但是不是可以借鉴其它国家的历史呢?看看这十来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我们能看到其它一些国家曾经走过的路。资本市场应该也不是一个例外。我还没有很深入的去研究很多的例子,但从大的方向来看,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初始,通常会有三个特点。一是政府会有一定程度的扶持,不能让它刚刚开始,就面临崩溃。而且在初始阶段,政府的扶持会更有效,因为参与的资金和人数有限,对于新事物人们总是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所以,相对的更好控制。第二,就是通常市场会比较动荡,因为相关的管理法规不健全,容易被投机者所利用。而且参与资金和人数不多,也是个双刃剑,市场被少数人操纵的可能性会更高,也更容易。这第三,相对来说普通民众的接受度比较低,怀疑度比较高,而且信息的不平等性也比较厉害,所以从价值角度和心理角度以后往上升的空间会比较大。”

  荆教授点点头,“有这样的见解很不容易,继续说。”
  江之寒说:“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国家在中央调控上的力量应该更强,毕竟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嘛。如果国家决心要走这条路,那么资本市场的开始应该不用太担心,至少不用担心它会在孕育或者婴儿阶段就夭折掉。”江之寒的所有出点,到目前为止不过是怎么利用这个机会能在市场上赚一笔,其实和研究是不太相关的。
  荆教授问道:“说说资本市场的利弊?”
  江之寒说:“太具体太深入的我也说不太上来。我还是选择相信数据和历史的。就拿资本市场最达的美国来说吧。他们把市场交易费用定的低,也大力支持外国的有实力的企业在美国上市,总体来说是资金流通量最大,市场交易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如果我们来看资本市场中参与人数最多,最被普通民众所熟知的股票市场,从2o世纪初到现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每年平均回报率达到4%以上,这还是包括了大萧条危机时期,那段时间股票市场损失了过百分之八十的市值,经过了二十几年才回到原来的高点。如果我们排除大萧条这个非常时期,平均每年的回报率可以接近百分之七,这个数字是远远高于美国银行的存储利率。所以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是可以给出较高的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当然,短期的剧烈震荡总是可能出现的,而且往往每一次市场的崩溃会被大力的报道,而让资本市场在某些时候会被妖魔化。我个人是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的。这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从融资者的角度来看,我基本上认为,资本市场还是一个有效的把资金引向有潜力的企业的一个渠道,应该说美国企业和所有的跨国大企业,都从这方面获利不少。”
  荆教授点点头,说:“我来替你总结一下,基本上就是这么三点,总体来说资本市场是利大于弊,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可以参考他国资本市场的过去,市场的开端会得到政府的扶持,所以相对的控制了风险。”
  江之寒连连点头,“您说的言简意赅,就是这么个意思。”
  周末加更,求推荐)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奇缘
作者:腐朽的身躯
章节:1 人气:41
摘要:有一个男人开着车停到了河边,他打开车门出来,这是一个俊美的男人,这就是主角小幸,不知怎么的,小幸总喜欢在河中定定地坐着,这一次他又来了。小幸深吸一口气,刚想稳步向着河边走去,看见一个女人一步步地走进河里。「自杀?」这个念头浮出他的脑海里,待再看时,那女人已走入河里,下半身全浸泡在水中,女人并没有停止继续前进的脚步,还在往更深的水里而去。 [点击阅读]
復仇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1
摘要:前言第一章中学毕业第二章新学期的恶梦第三章武道场第四章游泳池边第五章盛夏的冲击第六章仓库第七章体育馆附录然后-第二学期开始前言啪!啪!啪!尽情拍打肌肉时,发出了像要穿破天空的坚硬声音。将这声音遮盖住的,是音调温婉的年轻女子的声音。「呜、啊…住、住手!」「开玩笑!好戏现在才要开始呢!」哈哈哈哈…好几个人的嘲笑声同时响起。 [点击阅读]
心跳课程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1
摘要:开始打哈欠的序章第一章娜娜美的电话教学第二章讨厌!看到男生的秘密了第三章怎么会、我怎么会和小晶XXX第四章笨蛋笨蛋笨蛋!阿彻最讨厌了!第五章合而为一的夜晚以嘆息结束的终章开始打哈欠的序章故事的开始,总是有些唐突。故事在无法遏止的喧哗和飘浮著午餐便当的香味中拉开序幕。地点是私立千寿学园中学部二年一班的教室。时间是在炎热的五月中旬的某天午休。「呜哇哇……」娜娜美打了一个大哈欠。 [点击阅读]
情侠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1
摘要:发信人:无名作者:青阳子标题:情侠一、在江南,这正是草长鶯飞的季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而现在,濛濛细雨正在这一片竹林中发生了沙沙蚕食的声音。这种黄梅天气,对情人是有无限吸引力的,在竹林深处的一个茅屋中,一对青年男女正在对饮。男的二十上下,虎目剑眉,一脸对任何事都不在乎的神色。女的十七八,也许是几分酒意,桃颊嫣红,美眸流盼,真是万种风流。 [点击阅读]
我的高中回忆之天真的笑容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8
摘要:在上了高中以前,我是个很普通的人,和一般的同年纪的孩子是一样的,没想到我上了高中以后,就什么都改观了┅┅今天是个不错的天气,走着走着,在远处就看到我的国文老师!「啊!老师好!」我看到以后,连忙打招呼,国文老师也笑笑的看着我。 [点击阅读]
春梅戏武松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1
摘要:发信人:凡夫标题:春梅戏武松节选之《金瓶梅恨史》春梅初时见武松用黑布蒙著头,心想:武松哥哥虽然孔武有力,威猛过人,今回没了眼睛,便只能任由我春梅摆佈了。谁知,武松乱打乱撞,不只把她上衣扯去,一手也将她裤子扯下,春梅吓得弹跳了起来,一脚便向他踢过去。 [点击阅读]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一段艳情
作者:龙腾小说网
章节:1 人气:41
摘要:她走了。在我蒙眬的泪眼中,她的淡黄色的马尾辫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打工人潮中,留给我的却是莫名的惆怅与无限的思念。第一次见到她,只觉得她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而边上的人告诉我,她今年二十岁整,于是,我重又瞧了瞧她那娇小的身材和幼童般雉嫩的脸,我暗自嗟叹,多精明可爱的孩子啊,要是生在家境好点的人家,准是娇生惯养的小姐或是在读的大学生呢,哪会出来打工赚钱。 [点击阅读]
杨江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1
摘要:发信人:OCR标题:杨江杨江的老板做的是大陆生意,时常派他去深圳出差。老板也时常和他一起去深圳,办完了事之后就叫杨江先走,而他自己就等到第二天才回香港。有一天,老板叫杨江入房,将一个地址以及一串锁匙交给他。说是有层楼在深圳,现在没有人住。叫杨江去找人更换大门铁闸的门锁。之后如果有需要到大陆的工厂处理一些事务,晚上就可以在那里过夜。杨江去到深圳,依照地址找到那层楼。 [点击阅读]
植树节
作者:战╋无双
章节:1 人气:41
摘要:这是一个快乐的植树节派对,我们十五个女孩子被做为派对的娱乐带来了。在派对上,我们每人都受到了至少十次以上的强奸。现在派对结束了,我们主要的任务己经完成,仅仅还剩下最后一个任务:为植树贡献我们自己的肉体。我顺从的服从着管理员的命令,坐在地上将两腿尽力伸直,紧紧并陇,手臂和上身向前趴下,紧紧的贴在两条大腿上,两只手也尽量前伸,绕到我的脚后面紧紧的抓住我的两只脚腕。 [点击阅读]
海棠春色
作者:低调!
章节:1 人气:41
摘要:海棠春色作者:BNS2003/07/21发表于:情色海岸线自从我发现姐姐的书包里有避孕套的秘密之后,我就开始打她的主意。我姐姐晓棠,那年18岁,刚刚上大学,长得像海棠花一样艳丽迷人。她从小就是我性幻想的对象,我时常在浴室里偷闻她洗澡后换下来的内裤,并用它裹着小弟弟手淫。 [点击阅读]
淫梦记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1
摘要:发信人:SOFA作者:林胖标题:淫梦记艷阳高照的七月初,天气酷热。一个国字脸、身材壮硕的青年,顶著太阳骑车在柏油路上。口中喃喃自语…什么鸟天气嘛!好好的冷气室不待著,还有少芬陪著闲聊多好,偏偏现在一个人在这么大的太阳下骑车,真是犯贱。这青年是杨圣华,今年才从中壢的专校毕业,少芬是他的女朋友,也是房东的小女儿,还在醒吾专校唸书。 [点击阅读]
玉女偷情
作者:一帘幽丝
章节:2 人气:21
摘要:1甘美珠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少女的时侯,她和父母弟妹,居住在这个与世无争的南海小岛上,就像一隻快乐的小鸟。小岛,真的很小,它的地理位置,是在香港岛以西,叫做坪洲。它是与另一个较大的大屿山,再加上南丫岛及长洲,组成四位一体的岛屿,属香港的离岛。在坪洲,原本泄布工业曾经十分蓬勃,美珠的父亲,在三十年前就跟随乡人们,从中国大陆内地的东莞,老远跑到这里做泄布工人,直到升做师傅,入息相当安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