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最长的一梦 - 正文 16. 农夫与蛇之故事新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开学前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一,江之寒照常准时来到图书馆.这天中午却没有吃面包,明矾叫上他,和姗姗一起在外面的小餐馆点了三菜一汤。明矾说,开学后就没有太多时间过到这边来。明矾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投资的话题。因为这个领域实在太少人关心,包括他们转
  专业的人,注意焦点大多都在别的一些地方,所以和江之寒说道说道,颇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明矾现在自己在做一个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和八十年代后几年,美国股市两次崩溃的研究。这个研究当然比江之寒现在自己捣腾的东西系统得太多,毕竟明矾的理论基础要宽广和扎实很多,而江之寒才刚刚入门。不过江之寒的悟性确实不错,他看很多问题都能一针见血,直指要点,虽然难免稚嫩,但反过来明矾也很受启。
  两人讲的兴起,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姗姗本来就请了半天的假,准备下午陪明矾,就一直陪坐着。经过这顿饭,江之寒对姗姗也好感大增。她明显对这类话题不感兴趣,也不太理解,但很乖巧的陪在男朋友身边,完全没有不耐烦的表示。末了告辞前,明矾还拍着江之寒的肩膀说:“有啥事儿可以找我们姗姗帮忙,她人缘可好,什么医生啊记者啊警察啊认识一大堆人。”姗姗瞪了她一眼,说:“别听他胡扯。不过要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说不定能帮着出出主意。”江之寒于是顺着竿子往上爬,就叫“姗姗姐多关照”。姗姗很高兴得对明矾说:“我收一个天才的弟弟,看以后某人还敢自夸才情。”她这样说,是因为明矾给江之寒取了个外号,叫“天才的高二生”。
  与二人告别后,又在阅览室泡到关门,江之寒便收拾东西,往家里赶去。今天下雨,他便没有骑车。顺着大路走到第一个丁字路口的公共汽车站,就看到一群人,足足有四五十个,围着在看什么。通常江之寒不是个爱看热闹的人,不过反正也要在这儿等公车,他便探头看了一看,却看见一个老太太躺在地上。
  江之寒等了等,现所有的人只是围着议论,却没有人上前。江之寒便问旁边的人是怎么回事,一个人答道:“老太太下了公车,不知道是被人撞了,还是自己病了,就坐到地上去了,然后就慢慢躺下来。”
  江之寒问道:“怎么没有人帮一把啊。”有人答:“应该有人打电话给警察了吧。”
  江之寒站在旁边,又等了七八分钟,没有任何警车或是救护车的影子。围的人越来越多,却是无人上前。有人在人群中说,急救中心就5分钟的路程,谁帮着拦个车嘛,却也只是讲讲。江之寒想了想,拨开人群走了上去。他蹲下来,伸手探了探鼻息,很明显是活着的。他又叫了两声,老人似乎微弱的应了一下。江之寒放下心来,叫道:“哪位帮忙拦一个出租车?”一会儿工夫,一个热心人叫来一辆出租车,另外一个人帮着江之寒把老太太抬上车去。司机见是受伤的老者,又去的是很近的地方,就有些不愿意。很多人在旁边起哄说:“师傅积积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司机无奈答应了。江之寒从兜里掏出5元钱,说:“师傅麻烦送到急救中心。”司机说:“送到急救中心,谁给弄下去呀。这不行,你们至少得有一个人上车。”无奈之下,江之寒就上了车。
  几分钟后,到了急救中心,江之寒让司机帮忙把老太太弄下车,又跑进去叫了护士。把老太太弄进急诊室,负责挂号的要江之寒付费。江之寒说自己是过路的,只是帮忙。那位说,至少要先付10块钱急诊挂号费,这是程序。江之寒今天身上带了30块钱,是准备请明矾他们吃饭的,结果是他们付的帐。江之寒于是又交了10块钱。过了一会儿,有人出来问怎么联系亲属,说可能需要做手术,有髋骨骨折。江之寒又说了一遍:“我不认识,只是过路帮忙的。你们可以翻翻她随身带的包,我是不好随便乱翻的。”又过了几分钟,那位出来说,已经联系到亲属了,叫江之寒留下名字地址,等亲属来了可以还他垫付的挂号钱和车费。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江之寒才离开,回到家自然给妈妈解释了一通。

  第二天傍晚,江之寒回家,刚走到楼底,就听到妈妈愤怒的争吵声。他赶快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楼。门虚掩着,他一推门,看见两个民警坐在沙上。
  “江之寒吗?”瘦的一个问。
  “我是。”
  “我们来了解一下情况,关于昨天被撞的老太的事情。”
  江之寒于是简要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瘦子警察自称姓张,他说:“是这样的,老太太的子女说是你把老太太撞倒的,所以你需要承担她的医疗费。”
  江之寒说:“什么?他们当时根本就不在,他们有什么证据?”
  张姓警官说:“你有证人证明不是你撞倒的吗?”
  江之寒说:“当时周围有五六十人呢,不过没人和我在一起。”
  张姓警官说:“所以你没有人证了。”
  江之寒已经有些火大了:“这么说我助人为乐还有错了?”
  张姓警官说:“你不要生气。现在老太太的三个子女指控你撞了她。他们说,如果你不是肇事者,怎么会好心送她去医院?”
  江之寒已经快疯掉了:“这是什么逻辑?我们从小受的可是雷锋叔叔的教育,助人为乐的教育呃。”
  张姓警官说:“你跟我们争也没有用。我们是来了解情况和调解的。如果双方讲的完全不一样,没法调解,可能最后还需要民事法庭来判决。”
  两个人说着就起身离开了,留下一个快疯掉的江之寒。
  显然江之寒回来之前,厉蓉蓉显然已经和两个警察吵过了。她忍不住抱怨儿子:“谁叫你做人这么实诚?这个年代,做好人也是会惹祸的。”两人都无心晚饭,草草吃了几口,也不知饱饿。历蓉蓉说:“这些人这么无理还要来闹,还说什么去民事诉讼,多半是公安或者法院系统里的人,到时候乱判你一个你能怎样,有理都说不清。”
  历蓉蓉的这个猜测确是不幸而言中了。话说这个老太叫郑玉容,今年七十有五,老伴是司法系统的,已经过世五年了。由于老头子是司法系统的一个官员,所以想办法把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女婿都弄进了公安司法系统,两个在公安局,一个在法院,一个在检察院。老伴死后,三个子女都不愿意接母亲去自己家里住,所以老太还是一个人住在原来的房子,好在她还能勉强生活自理。
  出事以后,第一个接到电话的是大儿子和大儿媳妇。赶到医院一看,伤势还不轻。医院要求照片检查脑部有无淤血,而且还要做髋部骨折手术。大儿媳妇是个头等吝啬的,顾不得婆婆的病情,就把丈夫扯到一边说:“你妈可是几十年前就病退了,在家照顾老头子。她那个单位也是个集体单位,现在已经快倒了。住院就能报销百分之七十吧。剩下百分之三十怎么办?这个手术做下来,说不定脑子也有问题,哪里还有个底?百分之三十也是上千,甚至更多的钱,怎么办?”大儿子道:“那能怎么办?还不是让妈自己拿储蓄出来,剩下的三家分摊。”大儿媳妇怒道:“你脑子进水了?你那个吝啬的三妹会和你分摊?你妈那些钱,过两年不就是你的钱?你拿出去不心疼啊。”大儿子说:“那你说怎么办?”大儿媳妇说:“我听说了,你妈是有人送来的。我看呀,九成就是他惹的事。这个年代还有活雷锋啊?谁会无故做好事?”大儿子道:“那我们也没有证据说是他撞的。”他媳妇说:“他有证据证明不是他撞的吗?没有的话,我们这个更合符常理嘛。再说了,如果双方各执一词,还可以打官司嘛。你二弟在辖区检察院,你三妹夫在辖区法院,打官司还怕打不过啊?”到了晚上,三兄妹到齐了,大儿子大儿媳妇把这个想法一说,六个自私贪财的都不想负担医药费,平时互相看不惯吵吵嚷嚷,这时候确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于是就有了这场闹剧。
  再说江之寒,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然后和妈妈打了声招呼,就去了石琳家。他大概把事情一说,父女俩都很气愤。江之寒过来是借电话用的。他先给林所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讲了一下。林所琢磨了一会儿,告诉他:“对于你,关键是至少有一个证人证明你是后来去的,如果有一切就好办。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法律不是遵循无罪假设的。所以如果你们双方都没有证人的话,就比较难办,因为对方敢如此取闹,多半是在法院有些关系。那边这么快就找了两个警察去你们家,多半就是去摸摸底,再吓唬吓唬你们的。这种破事儿,立案都立不上,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有警察去调解问话的?”他补充说:“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个象寻人启事一样的东西,尽可能的找一找在场的证人。如果实在不行,真要上了法庭,我看能不能想办法找找人,让他们审理时能尽量公正些。”
  江之寒有些气馁的回到家,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对策,慢慢地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有一丝亮光透过窗帘招进来,江之寒揉揉眼睛,睁开眼,叹息一声,还是没想到好办法。呆呆的在床上躺着,江之寒的眼睛没有焦距的在天花板和墙壁间移来移去,不经意扫到床头柜上妈妈放的一张报纸,中州晚报。拿起报纸,外面露着的一版是副刊,有一页上写着“关心社会问题,透视社会热点”。江之寒突然灵光一闪,兴奋的跳起来。
  一大早,江之寒就来到了市图书馆门前。还没有到上班时间,他就坐在石阶上等。七点四十五,姗姗刚走到大门口,就看见江之寒从石阶上站起来走了过来。“你在等我吗?”姗姗有些惊讶。江之寒简要的把昨天的事情说了一遍。姗姗当然很有些同仇敌忾的感情,说:“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江之寒说:“我想找个记者写篇文章,不知道你是不是认识?”他也是昨天听明矾这么一说,今天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来找姗姗的。姗姗说:“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晚报社会版作实习记者,不过他老爸在编辑部好像还有些影响力。”江之寒大喜,说:“我要找的就是社会版的记者。”于是,姗姗去打电话,最后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
  这一天,江之寒在阅览室里心神不宁,也不太看得进去书。虽然一再提醒自己要有大将风度,举重若轻,但少年心性,乍一遇到这种事,却是很难办到。他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写了一份详细的事情经过,详细到他能记住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句对话。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吃饭的时间,姗姗和江之寒一起去了餐馆等她的朋友,一个名字叫小芹的女记者。不一会儿,小芹踏着点儿到了,很准时。这个女孩子头剪得极短,比有些男生的头还短。五官清秀,但轮廓略有点硬。
  江之寒张罗着让两位女士点菜。他虽然很心急,但总要耐住性子先吃饭。姗姗提了几次话头,都被小芹压住,和她说些购物和老同学聚会之类的话题。这一顿饭江之寒真的很难熬,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微笑,不时还插几句话附和两句,毕竟有求于人嘛。
  吃过饭,小芹才对姗姗说:“你这个朋友才高中吗?很沉的住气呃。”转向江之寒,单刀直入的问:“你需要我做什么?不过先说好,我不能保证可以做到。”江之寒也不说话,把自己下午写的东西双手递过去。小芹接过去,看起来,中间眉头跳了跳,她是惊讶这个材料的详尽。看完了,她又从头看了一遍,转头问姗姗:“你这个朋友说的话可以相信吗?”姗姗笑说:“我担保我这个弟弟绝对可以信赖。”江之寒心头一热,不由向姗姗投去感激的目光。

  江之寒说:“我也不要求您就只写我的一面之词。这个谁是谁非可以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我只是希望,有在场的人看到这个报道,能够出来说出真相。”
  小芹说:“你也别您呀您的,既然叫姗姗姐,我也是你姐。老实说,这种民事纠纷我们也登,不过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切入点来说服编辑?我得好好想想。既然是姗姗第一次求我,我一定尽力就是。”
  江之寒说:“小芹姐,那两个警察和我谈话的时候,提到对方的一个说法,我觉得很有讨论的意义。据他们说,那边的子女说,素不相识去助人为乐不合常理,所以我一定是肇事者。你想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助人为乐,要做了好事不留名。难道今天这个社会真的变得如此冷漠了吗?助人为乐被看成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常理的行为?长此以往,我不敢想象社会会蜕变成什么样?”
  小芹笑道:“你倒是挺会上纲上线的。我看这个切入点不错,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就这么办。我争取能在一周内让你这个事见报。”
  议完这个事情,江之寒就和她们两人告别。小芹取笑江之寒说:“你这个雷锋,惹了麻烦的关键是留了名。”江之寒苦笑道:“我不是心疼那10块钱挂号费和5块钱车费吗?”
  星期四的晚上,石琳兴冲冲的跑过来敲门,告诉江之寒文章明天见报。因为要及时联络,江之寒给相关的人都留了石琳的名字和她家的电话号码。
  到了星期五,江之寒不再有心思去图书馆,守在家里练练功。等到下午两点钟,拿到第一份晚报,急切的找到副刊社会版,上面一篇醒目的文章标题写着,
  “一起罕见的受伤赔偿纠纷”
  副标题是,助人为乐是不合常理的行为吗?
  江之寒快的阅览了一下,看见文章最后留下了报纸的热线电话和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呼吁知情的民众站出来说明真相。江之寒松了一口气,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只能看天命如何了。
  这个周六是漫长而难熬的。晚上七点钟的时候,敲门声一起,江之寒象安了弹簧一样从沙上跳起来。拉开门,看到的是石琳的如花笑靥,心里就知道成了。江之寒长叹一声,一周来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江之寒母子和石琳坐在客厅里正说得高兴,敲门声又响起来。江之寒打开门,却是陈沂蒙,曲映梅,和一个鹅蛋脸的不认识的漂亮姑娘。江之寒有些惊讶,但还是礼貌的请他们进屋,介绍给妈妈和石琳认识。
  曲映梅笑道:“我给报社和派出所打电话啦。”
  江之寒有些懵。
  曲映梅说:“那天我和小雪都在现场,我们比你先到。不好意思我们可没有你这么高尚。你挤进去的时候我就看到你了,后来还叫了你一声,不过你没听见,上出租车就走了。是小雪昨天看到晚报的文章,今天下午告诉我的,我听说后马上就打了电话。”
  江之寒感叹道:“世界真小啊,”双手合十拜了拜,认真地说:“这次真是太感谢了。”
  坐了一会儿,三人起身告辞。江之寒再次表示感谢,曲映梅说:“你帮过我一次,这次咱们算扯平。不过记住,欠雪儿一个人情,以后慢慢还吧。”说着话,拉着自己的好友笑着走了。
  (周末到了,好像点击和推荐都有点惨不忍睹。如果看着还行,就多支持一下吧。谢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初尝洋妞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118
摘要:1985年秋,我随同国内一家大企业的访问团造访了东瀛日本,目的是考察拟引进的设备。在日本的前多半日程中,我们在将近三周内访问了包括三菱、日本钢管、新日铁、石川播磨等十家大中型企业,几乎跑遍了大半个日本,真可谓行色匆匆。再加上每次访问前阅读资料进行准备,访问中的交流以及没完没了宴请和日式的客套,以及访问后进行的总结或小结,搞的大家都疲惫不堪。 [点击阅读]
金庸淫女-黄蓉
作者:等待、也是壹种幸福◇
章节:2 人气:118
摘要:黄蓉在武林中号称“中原第一美女”,嫁于郭靖后居于桃花岛上,十六年后,郭靖由于到中原去抗元护宋,所以和两个徒儿大小武住在岛上,大小武是郭靖夫妻在十年前收下的徒弟,都已二十多岁了,大武长得体格健壮,威武勇猛;小武则长得英俊非凡,武功更是了得,黄蓉十分疼爱小武,但郭靖做梦也想不到这两个徒儿天生淫虫,可以百泄金枪不倒,吸取武功高强女子的阴精为己用。 [点击阅读]
黄书无敌
作者:怕寂寞
章节:28 人气:10
摘要:北方的一个大城市正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大雪纷纷的下着,路上行人很少。这时顺着大路走来一个人,这个人身材苗条,穿着厚厚的红色女式羽绒服,带着羽绒手套,羽绒服上配套的连体包头羽绒帽把她的脑袋、脖子、耳朵和两侧的脸紧紧的包裹住,只露出一片很窄的脸。而且只露出的那片很窄的脸上还戴着一只白色的大口罩,把鼻子和嘴紧紧的遮盖住,只露出明亮的大眼睛和秀丽的眉毛以及少许光洁的前额。 [点击阅读]
女警小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16
摘要:高考过后是一段漫长的等待,陈刚开始和其它同学一样疯玩了几天后,觉的没有太大的意思,想到自己从书中学到的本事,不禁心有点痒痒了,陈刚决定当一把小偷,体验另一种刺激。他在街上转了几大圈后,选定了他家楼对面的一间屋子开始他的初次行动。定下目标后,他又抽出四五天时间仔细观察了这间小屋,不仅摸清了住户的情况,而且画出了详细的图纸和计划好了所有的行动步骤。 [点击阅读]
妻子的屁股沾满了别人的精液《完》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117
摘要:我是一个从事网络的工作者,今年34岁,妻子吴月如在一家服装公司从事服装设计工作,28岁。我和妻子月如从相爱、相恋直到结婚,至今已有八年的历史,月如长得美丽动人,是属与那一种典型的、丰满型的女人。我爱我妻子,许多朋友和同事都羡慕我有一个这么漂亮、贤惠的老婆,我们都说我们俩是天生的一对。和妻子相处的八年中,使我了解了女人的温柔体贴,家庭的温暖和温馨。但是,我这平静的生活,在那一天被打破了。 [点击阅读]
朱颜血雪芍
作者:紫狂、浮萍居主
章节:8 人气:30
摘要:朔月房心——朔: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光明的一面朝着太阳,黑暗的一面朝着地球,叫做“朔”。这一天人们看不到月亮,但它依然存在于夜空中,隔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以无形的力量操纵着潮汐和天癸的消涨,在黑暗与光明的交界处孕育着生命。房、心:属二十八宿之东方苍龙七宿。房宿四星,第四星称明堂;心宿三星,心宿二称天王,又名大火,另两星分别称大辰、鹑火。相传此两宿皆兼具男女之形,阴阳共生于一体,玄奥莫测。 [点击阅读]
侠女入淫寺
作者:handsomerichard
章节:1 人气:232
摘要:金仙、玉仙眼见自己双手被捆绑在背后,大腿被强行分开成一字型,被吊在房梁上,捆绑成这等屈辱模样,知道今天不能幸免,但由于她俩还是处女,不禁浑身颤抖起来。佛印首先来到玉仙跟前,一把撕下姑娘的絷衣,露出姑娘高耸的乳房和下体私处,佛印不顾姑娘的惊叫,蹲下身来,掰开姑娘的私处仔细观瞧,心中不禁一喜,原来这姑娘的私处乃是妇女中的极品,唤作“闭门羹”,这“闭门羹”乃是男子阳具插入后,小穴门户紧闭, [点击阅读]
春灯谜史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232
摘要:第一回浪才子无宵玩月俏娇娘十五观灯第二回观鰲灯暗约佳期越粉墙偷弄风情第三回丫环听风染病原子梦液交欢第四回张大汉惊散鸳鸯谱潘俊娥巧凑凤凰群第五回书房里三人盟誓明月下彼此秉心第六回金华调春药彩战潘韩被采碎花心第七回原子误入行骗局兰儿书房被奸淫第八回双女子身中怀孕仙水人梦里传婚第九回两家愿许琴瑟好金郎独占双妻身第十回洞房里重整恩爱牙床上再弄风流词曰:俗词云:淫为万恶首,三纲败坏五常休。 [点击阅读]
神雕淫传
作者:花塾
章节:2 人气:117
摘要:扬过中了情花毒,公孙绿萼十分着急,为了自己的心爱之人,她便到爹爹房中盗取绝情丹。哪知,正当公孙绿萼将要离开时却刚好被公孙止发现。因为有人从丹房偷走了一枚绝情丹,公孙止非常愤怒,他便立了一道新的门规—“凡擅闯丹房者,男杀女奸”。公孙绿萼是谷主的亲生女儿,当然不能和一个平常的女弟子同日而语,那『刑罚』也只好由他自己去执行了。 [点击阅读]
风流艳花丛
作者:有情无爱
章节:20 人气:13
摘要:日暮西沉是黄昏,倦鸟归巢,一天时光就要过去了,路上也已经没有什么行人了。此刻是下午六点半了,准确的说现在是北京时间六点三十分二十六秒,不二十七了……。繁闹的街道,也因这炎热的天气,变的少有行人,偶有车辆经过,带起的噪音,更平添几分秳躁,就连一向热闹的超市酒店夜总会的门口也只停着三三两两的车辆,和夜间的繁闹全然不同。 [点击阅读]
催眠传记
作者:kljk
章节:1 人气:231
摘要:催眠物恋资料库催眠(一)催眠一个神秘的名词,关于催眠的形容描述说的数不清,催眠的方法也是各种样式都有,但是成功的人少之又少研究的人却是越来越多只因为那一种控制别人的成就感是人人都无法抵抗的,身为一个催眠研究者当然是朝思暮想的想要成功催眠别人,今天就是我实施催眠计画的第一天。‘夏芸!’‘是你啊!林徇玮,有什么事情吗!’夏芸的口气脸色十分不客气。 [点击阅读]
夜夜销魂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4
摘要:粉嫩鲜美的花蝶一对对的翩翩飞舞在阳光下,吸引住了小女孩的目光。原本趴在窗上,因思念爹爹而沉郁著一张小脸蛋的小女孩,在刹那间泛出喜悦的光泽。这些花蝶好美呀!由於羡慕彩蝶翩舞的自由自在,小女孩踏出房门,一步一脚印的追逐这些翩翩起舞的花蝶,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竟慢慢走离了南郡王府特地为贵客准备的翠涵楼。年纪小小的花落,慢慢的被这偌大的、如迷宫似的花园包围住。待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竟已不认得来时路。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