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最长的一梦 - 正文 16. 农夫与蛇之故事新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开学前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一,江之寒照常准时来到图书馆.这天中午却没有吃面包,明矾叫上他,和姗姗一起在外面的小餐馆点了三菜一汤。明矾说,开学后就没有太多时间过到这边来。明矾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投资的话题。因为这个领域实在太少人关心,包括他们转
  专业的人,注意焦点大多都在别的一些地方,所以和江之寒说道说道,颇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明矾现在自己在做一个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和八十年代后几年,美国股市两次崩溃的研究。这个研究当然比江之寒现在自己捣腾的东西系统得太多,毕竟明矾的理论基础要宽广和扎实很多,而江之寒才刚刚入门。不过江之寒的悟性确实不错,他看很多问题都能一针见血,直指要点,虽然难免稚嫩,但反过来明矾也很受启。
  两人讲的兴起,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姗姗本来就请了半天的假,准备下午陪明矾,就一直陪坐着。经过这顿饭,江之寒对姗姗也好感大增。她明显对这类话题不感兴趣,也不太理解,但很乖巧的陪在男朋友身边,完全没有不耐烦的表示。末了告辞前,明矾还拍着江之寒的肩膀说:“有啥事儿可以找我们姗姗帮忙,她人缘可好,什么医生啊记者啊警察啊认识一大堆人。”姗姗瞪了她一眼,说:“别听他胡扯。不过要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说不定能帮着出出主意。”江之寒于是顺着竿子往上爬,就叫“姗姗姐多关照”。姗姗很高兴得对明矾说:“我收一个天才的弟弟,看以后某人还敢自夸才情。”她这样说,是因为明矾给江之寒取了个外号,叫“天才的高二生”。
  与二人告别后,又在阅览室泡到关门,江之寒便收拾东西,往家里赶去。今天下雨,他便没有骑车。顺着大路走到第一个丁字路口的公共汽车站,就看到一群人,足足有四五十个,围着在看什么。通常江之寒不是个爱看热闹的人,不过反正也要在这儿等公车,他便探头看了一看,却看见一个老太太躺在地上。
  江之寒等了等,现所有的人只是围着议论,却没有人上前。江之寒便问旁边的人是怎么回事,一个人答道:“老太太下了公车,不知道是被人撞了,还是自己病了,就坐到地上去了,然后就慢慢躺下来。”
  江之寒问道:“怎么没有人帮一把啊。”有人答:“应该有人打电话给警察了吧。”
  江之寒站在旁边,又等了七八分钟,没有任何警车或是救护车的影子。围的人越来越多,却是无人上前。有人在人群中说,急救中心就5分钟的路程,谁帮着拦个车嘛,却也只是讲讲。江之寒想了想,拨开人群走了上去。他蹲下来,伸手探了探鼻息,很明显是活着的。他又叫了两声,老人似乎微弱的应了一下。江之寒放下心来,叫道:“哪位帮忙拦一个出租车?”一会儿工夫,一个热心人叫来一辆出租车,另外一个人帮着江之寒把老太太抬上车去。司机见是受伤的老者,又去的是很近的地方,就有些不愿意。很多人在旁边起哄说:“师傅积积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司机无奈答应了。江之寒从兜里掏出5元钱,说:“师傅麻烦送到急救中心。”司机说:“送到急救中心,谁给弄下去呀。这不行,你们至少得有一个人上车。”无奈之下,江之寒就上了车。
  几分钟后,到了急救中心,江之寒让司机帮忙把老太太弄下车,又跑进去叫了护士。把老太太弄进急诊室,负责挂号的要江之寒付费。江之寒说自己是过路的,只是帮忙。那位说,至少要先付10块钱急诊挂号费,这是程序。江之寒今天身上带了30块钱,是准备请明矾他们吃饭的,结果是他们付的帐。江之寒于是又交了10块钱。过了一会儿,有人出来问怎么联系亲属,说可能需要做手术,有髋骨骨折。江之寒又说了一遍:“我不认识,只是过路帮忙的。你们可以翻翻她随身带的包,我是不好随便乱翻的。”又过了几分钟,那位出来说,已经联系到亲属了,叫江之寒留下名字地址,等亲属来了可以还他垫付的挂号钱和车费。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江之寒才离开,回到家自然给妈妈解释了一通。

  第二天傍晚,江之寒回家,刚走到楼底,就听到妈妈愤怒的争吵声。他赶快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楼。门虚掩着,他一推门,看见两个民警坐在沙上。
  “江之寒吗?”瘦的一个问。
  “我是。”
  “我们来了解一下情况,关于昨天被撞的老太的事情。”
  江之寒于是简要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瘦子警察自称姓张,他说:“是这样的,老太太的子女说是你把老太太撞倒的,所以你需要承担她的医疗费。”
  江之寒说:“什么?他们当时根本就不在,他们有什么证据?”
  张姓警官说:“你有证人证明不是你撞倒的吗?”
  江之寒说:“当时周围有五六十人呢,不过没人和我在一起。”
  张姓警官说:“所以你没有人证了。”
  江之寒已经有些火大了:“这么说我助人为乐还有错了?”
  张姓警官说:“你不要生气。现在老太太的三个子女指控你撞了她。他们说,如果你不是肇事者,怎么会好心送她去医院?”
  江之寒已经快疯掉了:“这是什么逻辑?我们从小受的可是雷锋叔叔的教育,助人为乐的教育呃。”
  张姓警官说:“你跟我们争也没有用。我们是来了解情况和调解的。如果双方讲的完全不一样,没法调解,可能最后还需要民事法庭来判决。”
  两个人说着就起身离开了,留下一个快疯掉的江之寒。
  显然江之寒回来之前,厉蓉蓉显然已经和两个警察吵过了。她忍不住抱怨儿子:“谁叫你做人这么实诚?这个年代,做好人也是会惹祸的。”两人都无心晚饭,草草吃了几口,也不知饱饿。历蓉蓉说:“这些人这么无理还要来闹,还说什么去民事诉讼,多半是公安或者法院系统里的人,到时候乱判你一个你能怎样,有理都说不清。”
  历蓉蓉的这个猜测确是不幸而言中了。话说这个老太叫郑玉容,今年七十有五,老伴是司法系统的,已经过世五年了。由于老头子是司法系统的一个官员,所以想办法把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女婿都弄进了公安司法系统,两个在公安局,一个在法院,一个在检察院。老伴死后,三个子女都不愿意接母亲去自己家里住,所以老太还是一个人住在原来的房子,好在她还能勉强生活自理。
  出事以后,第一个接到电话的是大儿子和大儿媳妇。赶到医院一看,伤势还不轻。医院要求照片检查脑部有无淤血,而且还要做髋部骨折手术。大儿媳妇是个头等吝啬的,顾不得婆婆的病情,就把丈夫扯到一边说:“你妈可是几十年前就病退了,在家照顾老头子。她那个单位也是个集体单位,现在已经快倒了。住院就能报销百分之七十吧。剩下百分之三十怎么办?这个手术做下来,说不定脑子也有问题,哪里还有个底?百分之三十也是上千,甚至更多的钱,怎么办?”大儿子道:“那能怎么办?还不是让妈自己拿储蓄出来,剩下的三家分摊。”大儿媳妇怒道:“你脑子进水了?你那个吝啬的三妹会和你分摊?你妈那些钱,过两年不就是你的钱?你拿出去不心疼啊。”大儿子说:“那你说怎么办?”大儿媳妇说:“我听说了,你妈是有人送来的。我看呀,九成就是他惹的事。这个年代还有活雷锋啊?谁会无故做好事?”大儿子道:“那我们也没有证据说是他撞的。”他媳妇说:“他有证据证明不是他撞的吗?没有的话,我们这个更合符常理嘛。再说了,如果双方各执一词,还可以打官司嘛。你二弟在辖区检察院,你三妹夫在辖区法院,打官司还怕打不过啊?”到了晚上,三兄妹到齐了,大儿子大儿媳妇把这个想法一说,六个自私贪财的都不想负担医药费,平时互相看不惯吵吵嚷嚷,这时候确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于是就有了这场闹剧。
  再说江之寒,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然后和妈妈打了声招呼,就去了石琳家。他大概把事情一说,父女俩都很气愤。江之寒过来是借电话用的。他先给林所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讲了一下。林所琢磨了一会儿,告诉他:“对于你,关键是至少有一个证人证明你是后来去的,如果有一切就好办。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法律不是遵循无罪假设的。所以如果你们双方都没有证人的话,就比较难办,因为对方敢如此取闹,多半是在法院有些关系。那边这么快就找了两个警察去你们家,多半就是去摸摸底,再吓唬吓唬你们的。这种破事儿,立案都立不上,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有警察去调解问话的?”他补充说:“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个象寻人启事一样的东西,尽可能的找一找在场的证人。如果实在不行,真要上了法庭,我看能不能想办法找找人,让他们审理时能尽量公正些。”
  江之寒有些气馁的回到家,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对策,慢慢地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有一丝亮光透过窗帘招进来,江之寒揉揉眼睛,睁开眼,叹息一声,还是没想到好办法。呆呆的在床上躺着,江之寒的眼睛没有焦距的在天花板和墙壁间移来移去,不经意扫到床头柜上妈妈放的一张报纸,中州晚报。拿起报纸,外面露着的一版是副刊,有一页上写着“关心社会问题,透视社会热点”。江之寒突然灵光一闪,兴奋的跳起来。
  一大早,江之寒就来到了市图书馆门前。还没有到上班时间,他就坐在石阶上等。七点四十五,姗姗刚走到大门口,就看见江之寒从石阶上站起来走了过来。“你在等我吗?”姗姗有些惊讶。江之寒简要的把昨天的事情说了一遍。姗姗当然很有些同仇敌忾的感情,说:“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江之寒说:“我想找个记者写篇文章,不知道你是不是认识?”他也是昨天听明矾这么一说,今天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来找姗姗的。姗姗说:“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晚报社会版作实习记者,不过他老爸在编辑部好像还有些影响力。”江之寒大喜,说:“我要找的就是社会版的记者。”于是,姗姗去打电话,最后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
  这一天,江之寒在阅览室里心神不宁,也不太看得进去书。虽然一再提醒自己要有大将风度,举重若轻,但少年心性,乍一遇到这种事,却是很难办到。他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写了一份详细的事情经过,详细到他能记住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句对话。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吃饭的时间,姗姗和江之寒一起去了餐馆等她的朋友,一个名字叫小芹的女记者。不一会儿,小芹踏着点儿到了,很准时。这个女孩子头剪得极短,比有些男生的头还短。五官清秀,但轮廓略有点硬。
  江之寒张罗着让两位女士点菜。他虽然很心急,但总要耐住性子先吃饭。姗姗提了几次话头,都被小芹压住,和她说些购物和老同学聚会之类的话题。这一顿饭江之寒真的很难熬,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微笑,不时还插几句话附和两句,毕竟有求于人嘛。
  吃过饭,小芹才对姗姗说:“你这个朋友才高中吗?很沉的住气呃。”转向江之寒,单刀直入的问:“你需要我做什么?不过先说好,我不能保证可以做到。”江之寒也不说话,把自己下午写的东西双手递过去。小芹接过去,看起来,中间眉头跳了跳,她是惊讶这个材料的详尽。看完了,她又从头看了一遍,转头问姗姗:“你这个朋友说的话可以相信吗?”姗姗笑说:“我担保我这个弟弟绝对可以信赖。”江之寒心头一热,不由向姗姗投去感激的目光。

  江之寒说:“我也不要求您就只写我的一面之词。这个谁是谁非可以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我只是希望,有在场的人看到这个报道,能够出来说出真相。”
  小芹说:“你也别您呀您的,既然叫姗姗姐,我也是你姐。老实说,这种民事纠纷我们也登,不过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切入点来说服编辑?我得好好想想。既然是姗姗第一次求我,我一定尽力就是。”
  江之寒说:“小芹姐,那两个警察和我谈话的时候,提到对方的一个说法,我觉得很有讨论的意义。据他们说,那边的子女说,素不相识去助人为乐不合常理,所以我一定是肇事者。你想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助人为乐,要做了好事不留名。难道今天这个社会真的变得如此冷漠了吗?助人为乐被看成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常理的行为?长此以往,我不敢想象社会会蜕变成什么样?”
  小芹笑道:“你倒是挺会上纲上线的。我看这个切入点不错,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就这么办。我争取能在一周内让你这个事见报。”
  议完这个事情,江之寒就和她们两人告别。小芹取笑江之寒说:“你这个雷锋,惹了麻烦的关键是留了名。”江之寒苦笑道:“我不是心疼那10块钱挂号费和5块钱车费吗?”
  星期四的晚上,石琳兴冲冲的跑过来敲门,告诉江之寒文章明天见报。因为要及时联络,江之寒给相关的人都留了石琳的名字和她家的电话号码。
  到了星期五,江之寒不再有心思去图书馆,守在家里练练功。等到下午两点钟,拿到第一份晚报,急切的找到副刊社会版,上面一篇醒目的文章标题写着,
  “一起罕见的受伤赔偿纠纷”
  副标题是,助人为乐是不合常理的行为吗?
  江之寒快的阅览了一下,看见文章最后留下了报纸的热线电话和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呼吁知情的民众站出来说明真相。江之寒松了一口气,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只能看天命如何了。
  这个周六是漫长而难熬的。晚上七点钟的时候,敲门声一起,江之寒象安了弹簧一样从沙上跳起来。拉开门,看到的是石琳的如花笑靥,心里就知道成了。江之寒长叹一声,一周来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江之寒母子和石琳坐在客厅里正说得高兴,敲门声又响起来。江之寒打开门,却是陈沂蒙,曲映梅,和一个鹅蛋脸的不认识的漂亮姑娘。江之寒有些惊讶,但还是礼貌的请他们进屋,介绍给妈妈和石琳认识。
  曲映梅笑道:“我给报社和派出所打电话啦。”
  江之寒有些懵。
  曲映梅说:“那天我和小雪都在现场,我们比你先到。不好意思我们可没有你这么高尚。你挤进去的时候我就看到你了,后来还叫了你一声,不过你没听见,上出租车就走了。是小雪昨天看到晚报的文章,今天下午告诉我的,我听说后马上就打了电话。”
  江之寒感叹道:“世界真小啊,”双手合十拜了拜,认真地说:“这次真是太感谢了。”
  坐了一会儿,三人起身告辞。江之寒再次表示感谢,曲映梅说:“你帮过我一次,这次咱们算扯平。不过记住,欠雪儿一个人情,以后慢慢还吧。”说着话,拉着自己的好友笑着走了。
  (周末到了,好像点击和推荐都有点惨不忍睹。如果看着还行,就多支持一下吧。谢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早凋的蓓蕾
作者:将曲勒
章节:1 人气:47
摘要:早凋的蓓蕾海滩一处快要崩塌的荒废房屋里,传来抽噎似的哭声。这是靠近洲子湾的沙滩。从乌云间探出头的镰刀形月亮,照出木造而半倒的那建筑物。(到底是谁流浪到这里?)上个月刚出生三支小狗的母狗茱丽,歪著脑袋这么想。母狗茱丽为著在近处的森林闹饥饿的小狗,跑到海边来觅食。上个月来到此地时,这荒废的房屋空无一人。不料,现在竟有灯光从这房屋漏出来。茱丽被激起了好奇心,跳到半溃的垃圾堆上,隔著窗户窥视屋内。 [点击阅读]
月华的被饲育日常
作者:handsomerichard
章节:1 人气:47
摘要:hentai8.us/u-harrypotterandp1轻柔的音乐无间断放松,高大的书柜延著墙壁排列,数量多到会令人目不暇给的书齐列柜上供人选购,在这间高雅气氛佳的书店里,月华坐在不起眼的角落的木质地板上,她背靠著书柜,看似专注的阅读著手中的书。月华穿著宽大的风衣遮住了上身,书店的冷气并不强,但也没人会奇怪月华的风衣,顾客们都只在乎自己的事。 [点击阅读]
淫妇製作著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7
摘要:翻译:童皇原著:xpost@hotmail.com标题:淫妇製作著[Slut-Maker(mc,m/F,anal)]通霄赶的作品,错字连篇,风格也另类,多多包涵了。呵欠.....zzzzzz如果你在18,21岁之下,请不要阅读这篇故事或在你的社会应用。谢谢。欢迎任何的评语,正面的回应将鼓励继续的写作。我真的无法控制。我能够完全地影响其他人的头脑,而他们的身体在某种程度上由他们的头脑控制著。 [点击阅读]
玉晴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7
摘要:发信人:OCR标题:玉晴我和太太到澳州旅游的时候,意外地在所住的酒店外遇上了玉晴和她的丈夫俊文,我太太立即高兴地邀她到餐厅坐下来倾谈。玉晴和我太太还是像以前那样,她们俩滔滔不绝地说个不休。女人们永远有说不完的话,然而我则呆呆地望著这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脑海中不禁引起无限的回忆。那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都很年轻。我也是很早就结婚的。 [点击阅读]
疯狂性宴
作者:嘻嘻
章节:1 人气:47
摘要:疯狂性宴疯狂性宴本港某个离岛,正处寒冬的季节。路边的树变得光秃秃的,树叶也全落掉。枯乾的落叶随风飘动,一副苍凉的景像。公园的灯光,遥遥映照着海岸,台起的灰尘,做成一副沙尘滚滚的样子。这个多人渡假的小岛,霓虹光管的照耀下,一对对的年青情侣、游客,还有下班的受薪族熙来酿往的。这个周末的晚上,好不热闹。位於这个离岛的一角,有一幢颇宏伟的渡假屋。楼高九层,地下还有一层的停车场。 [点击阅读]
看姐姐如何杀死鰻鱼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7
摘要:发信人:创世狂人标题:看姐姐如何杀死鰻鱼七岁的小新就如其他同年龄的男孩一样,只是多了一份好奇。他从其他的男孩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求爱}的事,并且很想知道{求爱}到底是什么?有一天,他向妈妈问了这个问题,他妈妈觉得难以回答,只好叫他找一天晚上躲在客厅窗帘后面,看他姐姐和男朋友做的事,就知道什么是{求爱}了。小新就照著他妈妈的话去做,隔天一早,就一五一十把他看到的事情告诉他妈妈。 [点击阅读]
空姐的脚奴
作者:handsomerichard
章节:1 人气:47
摘要:我是一名小偷,以偷东西为职业,尽管国家没有给我们这一行颁发过职业等级证书,可我仍然敬业爱岗,就象所有的劳模一样兢兢业业!应该说,我还是一名素质比较高的小偷,我的最高学历是本科,而且毕业后分到了北京一家重点高中任语文老师,不过我没去——我告诉校方我身体不舒服,暂时不能去传道、授业、解惑,校方说可以虚位以待,随时欢迎我来,这可能老爷子帮我做了手脚,现在的教育机构有哪一个求贤若渴的?我没理他们的茬, [点击阅读]
红韵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7
摘要:发信人:OCR标题:红韵春回大地,暖风拂柳.鸟语花香,正是游学的好时光。段玉郎来到金陵城,在游湖街一家美仑美焕的“醉红楼”客店落脚。玉郎长得神彩沂沂,是一位年甫双十的美少年。此番奉父亲,也就是当朝宰相段贵之命,从皇城京都来到江南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求能增见一番阅历。“醉红楼”的小二哥和掌柜,见来了一个文质彬彬的少年客官,殷勤地接到内厢上房安歇。 [点击阅读]
调教爱奴
作者:w505478452
章节:1 人气:47
摘要:脱掉皮手套,我推开了宾馆404的门。墨镜后的眼睛贪婪的瞪着,我看到亲爱的小奴隶楠已经跪在床塌等我好久了。“主人好。”见我进来,楠赶紧低头,恭顺的欢迎我,声音有一点颤抖。他修的整齐而黑亮的刘海柔顺的伏在地上,遮住他手上的手铐,腰挺的很高,臀部翘起来,姿势妩媚而动人。我轻笑,锁死房门慢慢的踱到他的身边。背靠着软绵绵的枕头,我伸手抚摩上他的臀部,只见他不自然的一抖。 [点击阅读]
闺房经验谈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7
摘要:发信人:chuchen@sexstory(管不住的风)标题:闺房经验谈先说明一下,"闺房经验谈"系列有好几十篇,每篇都是从妻子的关点来纾发的,当然这不是我自己的经验,小弟只是觉得这些故事满有意思的,适合当成SS的小品文来欣赏,希望大家喜欢,如果各位反应不错的话,弟会陆陆续续的将其他的一一post上来给大家欣赏的。 [点击阅读]
阿莎丽旅行记
作者:yello
章节:1 人气:47
摘要:阿莎丽旅行记(1)“已经十四天了,阿莎丽小姐!我迫切地想看到你的成果”放下电话,阿莎丽一阵烦躁。做为公司的首席服装设计师,到今天为止,她仍然没能完成下周即将发布的本年度夏季服装展示的设计方案。“真是见鬼了!我一点灵感也没有。”她一边嘟囔着,一边拿起办公桌上的文件夹,极不情愿地向执行总裁杰夫的办公室走去。象往常一样,杰夫坐在他宽大的办公室里。透过巨大的玻璃墙,他可以看到外面的所有动静。 [点击阅读]
风情万种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7
摘要:发信人:ferrari@river(法拉利)标题:风情万种盼望著,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也近了。正当冬去春来之时,熟透了的王美芳随著季节的开始,也步入了风狂雨浪的季节。美芳还是个纯洁的少女,十八九岁,有著一付迷人的身材,苹果似的面孔,看起来不高不矮,诱人的声音再加上那股媚态,曾经也有很多男人为她而迷倒。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