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最长的一梦 - 正文 16. 农夫与蛇之故事新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开学前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一,江之寒照常准时来到图书馆.这天中午却没有吃面包,明矾叫上他,和姗姗一起在外面的小餐馆点了三菜一汤。明矾说,开学后就没有太多时间过到这边来。明矾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投资的话题。因为这个领域实在太少人关心,包括他们转
  专业的人,注意焦点大多都在别的一些地方,所以和江之寒说道说道,颇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明矾现在自己在做一个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和八十年代后几年,美国股市两次崩溃的研究。这个研究当然比江之寒现在自己捣腾的东西系统得太多,毕竟明矾的理论基础要宽广和扎实很多,而江之寒才刚刚入门。不过江之寒的悟性确实不错,他看很多问题都能一针见血,直指要点,虽然难免稚嫩,但反过来明矾也很受启。
  两人讲的兴起,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姗姗本来就请了半天的假,准备下午陪明矾,就一直陪坐着。经过这顿饭,江之寒对姗姗也好感大增。她明显对这类话题不感兴趣,也不太理解,但很乖巧的陪在男朋友身边,完全没有不耐烦的表示。末了告辞前,明矾还拍着江之寒的肩膀说:“有啥事儿可以找我们姗姗帮忙,她人缘可好,什么医生啊记者啊警察啊认识一大堆人。”姗姗瞪了她一眼,说:“别听他胡扯。不过要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说不定能帮着出出主意。”江之寒于是顺着竿子往上爬,就叫“姗姗姐多关照”。姗姗很高兴得对明矾说:“我收一个天才的弟弟,看以后某人还敢自夸才情。”她这样说,是因为明矾给江之寒取了个外号,叫“天才的高二生”。
  与二人告别后,又在阅览室泡到关门,江之寒便收拾东西,往家里赶去。今天下雨,他便没有骑车。顺着大路走到第一个丁字路口的公共汽车站,就看到一群人,足足有四五十个,围着在看什么。通常江之寒不是个爱看热闹的人,不过反正也要在这儿等公车,他便探头看了一看,却看见一个老太太躺在地上。
  江之寒等了等,现所有的人只是围着议论,却没有人上前。江之寒便问旁边的人是怎么回事,一个人答道:“老太太下了公车,不知道是被人撞了,还是自己病了,就坐到地上去了,然后就慢慢躺下来。”
  江之寒问道:“怎么没有人帮一把啊。”有人答:“应该有人打电话给警察了吧。”
  江之寒站在旁边,又等了七八分钟,没有任何警车或是救护车的影子。围的人越来越多,却是无人上前。有人在人群中说,急救中心就5分钟的路程,谁帮着拦个车嘛,却也只是讲讲。江之寒想了想,拨开人群走了上去。他蹲下来,伸手探了探鼻息,很明显是活着的。他又叫了两声,老人似乎微弱的应了一下。江之寒放下心来,叫道:“哪位帮忙拦一个出租车?”一会儿工夫,一个热心人叫来一辆出租车,另外一个人帮着江之寒把老太太抬上车去。司机见是受伤的老者,又去的是很近的地方,就有些不愿意。很多人在旁边起哄说:“师傅积积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司机无奈答应了。江之寒从兜里掏出5元钱,说:“师傅麻烦送到急救中心。”司机说:“送到急救中心,谁给弄下去呀。这不行,你们至少得有一个人上车。”无奈之下,江之寒就上了车。
  几分钟后,到了急救中心,江之寒让司机帮忙把老太太弄下车,又跑进去叫了护士。把老太太弄进急诊室,负责挂号的要江之寒付费。江之寒说自己是过路的,只是帮忙。那位说,至少要先付10块钱急诊挂号费,这是程序。江之寒今天身上带了30块钱,是准备请明矾他们吃饭的,结果是他们付的帐。江之寒于是又交了10块钱。过了一会儿,有人出来问怎么联系亲属,说可能需要做手术,有髋骨骨折。江之寒又说了一遍:“我不认识,只是过路帮忙的。你们可以翻翻她随身带的包,我是不好随便乱翻的。”又过了几分钟,那位出来说,已经联系到亲属了,叫江之寒留下名字地址,等亲属来了可以还他垫付的挂号钱和车费。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个小时,江之寒才离开,回到家自然给妈妈解释了一通。

  第二天傍晚,江之寒回家,刚走到楼底,就听到妈妈愤怒的争吵声。他赶快三步并作两步,跑上楼。门虚掩着,他一推门,看见两个民警坐在沙上。
  “江之寒吗?”瘦的一个问。
  “我是。”
  “我们来了解一下情况,关于昨天被撞的老太的事情。”
  江之寒于是简要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瘦子警察自称姓张,他说:“是这样的,老太太的子女说是你把老太太撞倒的,所以你需要承担她的医疗费。”
  江之寒说:“什么?他们当时根本就不在,他们有什么证据?”
  张姓警官说:“你有证人证明不是你撞倒的吗?”
  江之寒说:“当时周围有五六十人呢,不过没人和我在一起。”
  张姓警官说:“所以你没有人证了。”
  江之寒已经有些火大了:“这么说我助人为乐还有错了?”
  张姓警官说:“你不要生气。现在老太太的三个子女指控你撞了她。他们说,如果你不是肇事者,怎么会好心送她去医院?”
  江之寒已经快疯掉了:“这是什么逻辑?我们从小受的可是雷锋叔叔的教育,助人为乐的教育呃。”
  张姓警官说:“你跟我们争也没有用。我们是来了解情况和调解的。如果双方讲的完全不一样,没法调解,可能最后还需要民事法庭来判决。”
  两个人说着就起身离开了,留下一个快疯掉的江之寒。
  显然江之寒回来之前,厉蓉蓉显然已经和两个警察吵过了。她忍不住抱怨儿子:“谁叫你做人这么实诚?这个年代,做好人也是会惹祸的。”两人都无心晚饭,草草吃了几口,也不知饱饿。历蓉蓉说:“这些人这么无理还要来闹,还说什么去民事诉讼,多半是公安或者法院系统里的人,到时候乱判你一个你能怎样,有理都说不清。”
  历蓉蓉的这个猜测确是不幸而言中了。话说这个老太叫郑玉容,今年七十有五,老伴是司法系统的,已经过世五年了。由于老头子是司法系统的一个官员,所以想办法把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女婿都弄进了公安司法系统,两个在公安局,一个在法院,一个在检察院。老伴死后,三个子女都不愿意接母亲去自己家里住,所以老太还是一个人住在原来的房子,好在她还能勉强生活自理。
  出事以后,第一个接到电话的是大儿子和大儿媳妇。赶到医院一看,伤势还不轻。医院要求照片检查脑部有无淤血,而且还要做髋部骨折手术。大儿媳妇是个头等吝啬的,顾不得婆婆的病情,就把丈夫扯到一边说:“你妈可是几十年前就病退了,在家照顾老头子。她那个单位也是个集体单位,现在已经快倒了。住院就能报销百分之七十吧。剩下百分之三十怎么办?这个手术做下来,说不定脑子也有问题,哪里还有个底?百分之三十也是上千,甚至更多的钱,怎么办?”大儿子道:“那能怎么办?还不是让妈自己拿储蓄出来,剩下的三家分摊。”大儿媳妇怒道:“你脑子进水了?你那个吝啬的三妹会和你分摊?你妈那些钱,过两年不就是你的钱?你拿出去不心疼啊。”大儿子说:“那你说怎么办?”大儿媳妇说:“我听说了,你妈是有人送来的。我看呀,九成就是他惹的事。这个年代还有活雷锋啊?谁会无故做好事?”大儿子道:“那我们也没有证据说是他撞的。”他媳妇说:“他有证据证明不是他撞的吗?没有的话,我们这个更合符常理嘛。再说了,如果双方各执一词,还可以打官司嘛。你二弟在辖区检察院,你三妹夫在辖区法院,打官司还怕打不过啊?”到了晚上,三兄妹到齐了,大儿子大儿媳妇把这个想法一说,六个自私贪财的都不想负担医药费,平时互相看不惯吵吵嚷嚷,这时候确是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于是就有了这场闹剧。
  再说江之寒,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然后和妈妈打了声招呼,就去了石琳家。他大概把事情一说,父女俩都很气愤。江之寒过来是借电话用的。他先给林所打了个电话,把情况讲了一下。林所琢磨了一会儿,告诉他:“对于你,关键是至少有一个证人证明你是后来去的,如果有一切就好办。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法律不是遵循无罪假设的。所以如果你们双方都没有证人的话,就比较难办,因为对方敢如此取闹,多半是在法院有些关系。那边这么快就找了两个警察去你们家,多半就是去摸摸底,再吓唬吓唬你们的。这种破事儿,立案都立不上,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有警察去调解问话的?”他补充说:“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个象寻人启事一样的东西,尽可能的找一找在场的证人。如果实在不行,真要上了法庭,我看能不能想办法找找人,让他们审理时能尽量公正些。”
  江之寒有些气馁的回到家,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对策,慢慢地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有一丝亮光透过窗帘招进来,江之寒揉揉眼睛,睁开眼,叹息一声,还是没想到好办法。呆呆的在床上躺着,江之寒的眼睛没有焦距的在天花板和墙壁间移来移去,不经意扫到床头柜上妈妈放的一张报纸,中州晚报。拿起报纸,外面露着的一版是副刊,有一页上写着“关心社会问题,透视社会热点”。江之寒突然灵光一闪,兴奋的跳起来。
  一大早,江之寒就来到了市图书馆门前。还没有到上班时间,他就坐在石阶上等。七点四十五,姗姗刚走到大门口,就看见江之寒从石阶上站起来走了过来。“你在等我吗?”姗姗有些惊讶。江之寒简要的把昨天的事情说了一遍。姗姗当然很有些同仇敌忾的感情,说:“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江之寒说:“我想找个记者写篇文章,不知道你是不是认识?”他也是昨天听明矾这么一说,今天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来找姗姗的。姗姗说:“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晚报社会版作实习记者,不过他老爸在编辑部好像还有些影响力。”江之寒大喜,说:“我要找的就是社会版的记者。”于是,姗姗去打电话,最后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
  这一天,江之寒在阅览室里心神不宁,也不太看得进去书。虽然一再提醒自己要有大将风度,举重若轻,但少年心性,乍一遇到这种事,却是很难办到。他强迫自己沉下心来,写了一份详细的事情经过,详细到他能记住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句对话。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吃饭的时间,姗姗和江之寒一起去了餐馆等她的朋友,一个名字叫小芹的女记者。不一会儿,小芹踏着点儿到了,很准时。这个女孩子头剪得极短,比有些男生的头还短。五官清秀,但轮廓略有点硬。
  江之寒张罗着让两位女士点菜。他虽然很心急,但总要耐住性子先吃饭。姗姗提了几次话头,都被小芹压住,和她说些购物和老同学聚会之类的话题。这一顿饭江之寒真的很难熬,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微笑,不时还插几句话附和两句,毕竟有求于人嘛。
  吃过饭,小芹才对姗姗说:“你这个朋友才高中吗?很沉的住气呃。”转向江之寒,单刀直入的问:“你需要我做什么?不过先说好,我不能保证可以做到。”江之寒也不说话,把自己下午写的东西双手递过去。小芹接过去,看起来,中间眉头跳了跳,她是惊讶这个材料的详尽。看完了,她又从头看了一遍,转头问姗姗:“你这个朋友说的话可以相信吗?”姗姗笑说:“我担保我这个弟弟绝对可以信赖。”江之寒心头一热,不由向姗姗投去感激的目光。

  江之寒说:“我也不要求您就只写我的一面之词。这个谁是谁非可以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我只是希望,有在场的人看到这个报道,能够出来说出真相。”
  小芹说:“你也别您呀您的,既然叫姗姗姐,我也是你姐。老实说,这种民事纠纷我们也登,不过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切入点来说服编辑?我得好好想想。既然是姗姗第一次求我,我一定尽力就是。”
  江之寒说:“小芹姐,那两个警察和我谈话的时候,提到对方的一个说法,我觉得很有讨论的意义。据他们说,那边的子女说,素不相识去助人为乐不合常理,所以我一定是肇事者。你想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助人为乐,要做了好事不留名。难道今天这个社会真的变得如此冷漠了吗?助人为乐被看成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常理的行为?长此以往,我不敢想象社会会蜕变成什么样?”
  小芹笑道:“你倒是挺会上纲上线的。我看这个切入点不错,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就这么办。我争取能在一周内让你这个事见报。”
  议完这个事情,江之寒就和她们两人告别。小芹取笑江之寒说:“你这个雷锋,惹了麻烦的关键是留了名。”江之寒苦笑道:“我不是心疼那10块钱挂号费和5块钱车费吗?”
  星期四的晚上,石琳兴冲冲的跑过来敲门,告诉江之寒文章明天见报。因为要及时联络,江之寒给相关的人都留了石琳的名字和她家的电话号码。
  到了星期五,江之寒不再有心思去图书馆,守在家里练练功。等到下午两点钟,拿到第一份晚报,急切的找到副刊社会版,上面一篇醒目的文章标题写着,
  “一起罕见的受伤赔偿纠纷”
  副标题是,助人为乐是不合常理的行为吗?
  江之寒快的阅览了一下,看见文章最后留下了报纸的热线电话和派出所的电话号码,呼吁知情的民众站出来说明真相。江之寒松了一口气,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只能看天命如何了。
  这个周六是漫长而难熬的。晚上七点钟的时候,敲门声一起,江之寒象安了弹簧一样从沙上跳起来。拉开门,看到的是石琳的如花笑靥,心里就知道成了。江之寒长叹一声,一周来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江之寒母子和石琳坐在客厅里正说得高兴,敲门声又响起来。江之寒打开门,却是陈沂蒙,曲映梅,和一个鹅蛋脸的不认识的漂亮姑娘。江之寒有些惊讶,但还是礼貌的请他们进屋,介绍给妈妈和石琳认识。
  曲映梅笑道:“我给报社和派出所打电话啦。”
  江之寒有些懵。
  曲映梅说:“那天我和小雪都在现场,我们比你先到。不好意思我们可没有你这么高尚。你挤进去的时候我就看到你了,后来还叫了你一声,不过你没听见,上出租车就走了。是小雪昨天看到晚报的文章,今天下午告诉我的,我听说后马上就打了电话。”
  江之寒感叹道:“世界真小啊,”双手合十拜了拜,认真地说:“这次真是太感谢了。”
  坐了一会儿,三人起身告辞。江之寒再次表示感谢,曲映梅说:“你帮过我一次,这次咱们算扯平。不过记住,欠雪儿一个人情,以后慢慢还吧。”说着话,拉着自己的好友笑着走了。
  (周末到了,好像点击和推荐都有点惨不忍睹。如果看着还行,就多支持一下吧。谢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者:嘻嘻
章节:1 人气:179
摘要:梁山伯与祝英台(别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别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别传1)告别了父、母亲后,祝英台和丫鬟银心不觉已来到了钱塘道上的草亭旁,可能是时间还早,钱塘道上行人也不太多。“银心,我们就在这歇歇腿吧。”祝英台回过头对在后抬着行李的银心说。“好的小姐,我可真累死了!”银心一边擦着汗一边说。 [点击阅读]
父亲留给我的遗产
作者:将曲勒
章节:1 人气:179
摘要:父亲留给我的遗产今天的天气不错,风和日丽的,所以我决定从别墅出来溜溜狗。牵着小「狗」在草地上散步,感觉好极了,我叫刘强,今年十五岁,现在是刘氏集团的总裁,有三千亿美元的身家,当然我是没有能力创建公司,这个公司是我父亲给我留的遗产之一。根本就我不用管,没有我公司是照常运做的。 [点击阅读]
都市狩猎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46
摘要:三年前,林波往大陆黄山旅行,在石壁的窄路失足跌下深谷,那谷底是无人可及之处,旅伴都以為他一命呜呼了。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能绝处逢生,让峭壁上的老松树救回一命。而且在悬崖暗洞裡得到古代奇人的遗物,并因此学到世上失传已久的隐身术,以及另一些邪门异端的性功夫。 [点击阅读]
魔中魔
作者:yyzzyy2
章节:6 人气:31
摘要:两个月前的今天是清杨最高兴的日子,怎么说呢?因为,在两个月前的今天是他娶亲的日子,娶的是他青梅竹马,指腹为婚的妻子,是他郑家世交好友何家的独生女,何菲菲。清杨今年二十六岁,他的妻子何菲菲小他七岁,今年十九岁,照说,他们应该早在四五年前就该完婚了,毕竟,在这个时代,女子十三四岁嫁人生子是很常见,而二十岁的男子可能已经是四五个小孩的爹也不少见,像清杨跟她的妻子这样晚完婚的实在并不多见。 [点击阅读]
张无忌狂干多美女
作者:醉淫
章节:1 人气:178
摘要:张无忌道∶小昭,你怎么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呢?小昭吃了一惊,说道∶公子┅┅您┅┅您怎么会在这里?张无忌道∶小昭,我看到了你起身,可是过了半天也不见你回来,所以我就来找你。小昭道∶对不起,公子,让您为我担心了。张无忌道∶别这么说,小昭,可是你为什么在叹气呢?小昭突然红着脸,说道∶公子,您┅┅您都看到了?张无忌道∶小昭,有什么话你都可以对我说,可别闷在心里面。 [点击阅读]
操一个哺乳期的女人
作者:jmt360
章节:1 人气:178
摘要:我们报社新来了一个女同事,是一个典型的少妇,一双傲人的乳房,虽说有一丝的下垂,仍相当有弹性,尤其是她那圆滑的臀部,是所有男人向往插入的地方。我无法抵挡得住她的丰满肉体的诱惑,只能不时望望她身体的重点部位,被白色乳罩紧紧裹住的三十四寸的奶子,不时随着她的姿势的起伏而上下抖动,那长裤底下突出的阴部,散发着成熟少妇的韵味。 [点击阅读]
新女友韵菁
作者:小小色狼转载
章节:5 人气:37
摘要:(其一)两杯咖啡的代价和韵菁认识三个月了,我们在第二个月末的时候有了第一次性接触,现在她则和我同居一起住的还有一个室友,正确的说是一个半,因为室友的女朋友偶尔也会在这儿过夜,大家都很熟了。不瞒您说,韵菁除了有副好身材以外,脸蛋儿也不遑多让,但是最让我骄傲的是她的个性,真的是既端庄又风情万种,既娴熟又浪漫性感,我就是这样迷恋上她的,当然她也爱我。 [点击阅读]
浩然正气传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78
摘要:壹、师娘柳红云贰、手仞仇人参、师姊芙蓉肆、义姐白玉倩伍、百花教陆、救援神剑山庄柒、玉女山庄捌、武林大会壹、师娘柳红云我叫「孟浩然」,今年十七岁,住在「玉女山庄」,我有个小师妹,她叫「李雯」,是我未过门的妻子,也就是未婚妻,但却已有夫妻之实。原本在十七岁之前,我如过往般勤练武功且外,也常常和小师妹偷偷享受交欢之乐,日子过得快乐悠闲(我自己觉得)。 [点击阅读]
犬姊妹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78
摘要:发信人:PESAKD标题:犬姊妹(DOGGIRL)艺文和海唯自幼小就失去父母,被舅舅收养,直到艺文满二十岁时,有法定依据,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便和妹妹搬到以前的老家,由于父母有保险,所以有非常多的钱存在银行,甚至不用工作也足够给他们俩生活,房子是独栋的,有一个院子客厅也很大,大概有七十几坪,只有两个人住,就这样生活在这个大空间之中,其妹妹只有十七岁。 [点击阅读]
Wanton 淫乱的一家人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77
摘要:发信人:D.S.(DarkBastard)原作者:Eros标题:WantonFamily(Wanton淫乱的一家人)谢谢CSH兄,邪神兄,BK兄等所提供的资讯和指教。已把英文名称翻成中文译名了,儘量和原文相同为主。此次为本人第一次发表,兼中打并不快,发表速度慢请见谅。如有任何意见,敬请指教,谢谢。本故事纯属虚构,心理承受能力不佳者请勿观看,否则后果自负。本文涉及家族乱伦,不合者请跳过本文。 [点击阅读]
sm超友谊接触
作者:徘徊
章节:8 人气:23
摘要:八月廿一号的晚上九时许,在放工之后我赶到赤腊角机场,到达守候区域时我要等待的航班刚好依时抵达。真幸运,居然不用等太久。我今晚到机场是为了迎接一位从美国到香港的朋友,她的名字叫Suki。从一年多前开始,我跟她在网络上结识及倾谈,并逐渐成为投契的朋友。由于我们认识是在国外的老外网站,所以当她提及自己是亚洲人仕时,我还以为她来自中港台地区。 [点击阅读]
公司女助理
作者:真丝美足
章节:1 人气:177
摘要:王丽是我公司人力资源部助理。三十一岁的她,结婚六年,但未生过孩子,由于感情问题,与丈夫离异已两年。这位成熟的少妇有高挑丰满苗条的身材,高雅的气质,俊俏的脸蛋。一双水汪汪的媚眼顾盼多姿,胸前一对丰满的乳房高耸,走路时微微颤动;浑圆的屁股挺翘,还有修长白嫩的大腿,都令我垂涎。王丽已经三十岁的女人了仍然象一个二十多岁少妇一样的身材,玲珑浮凸,美妙婀娜。但王丽比一般的少妇又多了一股成熟女人的迷人韵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