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余华《兄弟》 - 余华小说《兄弟》全文·(上部)(2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光头从此独自一人,那些日子李兰早出晚归,她所在的丝厂已经停产闹革命了,宋凡平留给她一个地主婆的身份,她每天都要去工厂接受批斗。李光头没有了宋钢,也就没有了伙伴,他整日游荡在大街小巷,像是河面上漂浮的树叶那样无聊,也像是街道上被风吹动的纸屑那样可怜巴巴。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知道自己在走来走去,累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来,渴了就去拧开某个水笼头,饿了就回家吃几口冷饭剩菜。
  李光头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让街上戴高帽子挂大木牌的人越来越多,点心店的苏妈也被揪出来批斗了,说她是妓女。她没有丈夫,却有一个女儿,所以她是妓女。有一天李光头远远看见一个红头发的女人站在街角的长凳上,他从来没有见过红头发的人,好奇地跑了过去,才看清楚她的头发是被血染红的,她胸前挂着木牌低头站在长凳上,她的女儿,一个比李光头大几岁,名叫苏妹的女孩站在旁边,举着手拉着她的衣角。李光头一直走到苏妈的下面,抬头去看她低垂的脸,认出来她就是点心店的老板娘。
  苏妈的身旁还有一条长凳,上面低头站着的是长头发孙伟的父亲,这个曾经和宋凡平大打出手,曾经戴着红袖章在仓库门前神气活现的人,现在也戴上了高帽子挂上了大木牌。孙伟的爷爷解放前在我们刘镇开过一家米店,又在战乱里倒闭关门,随着文化大革命越来越广泛深入,孙伟的父亲也被挖出来成了资本家,他胸前的木牌比地主宋凡平挂过的那块还要大。
  长头发的孙伟也和李光头一样孤零零了,他的父亲戴上了高帽子挂上了大木牌成了阶级敌人,他的两个伙伴赵胜利和刘成功立刻和他分道扬镳。孙伟不再练习扫荡腿了,在大街上练习扫荡腿的只有赵胜利和刘成功两个身影了。赵胜利和刘成功每次看见李光头就会不怀好意地笑,李光头知道他们还想着要扫荡他,所以他看见他们就逃之夭夭,来不及逃跑时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摆出一付小无赖的嘴脸说:
  “我已经在地上啦。”
  赵胜利和刘成功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只能踢他一脚,骂他一声:“这臭小子……”
  他们以前是叫他“小子”,现在叫他“臭小子”了。李光头经常看见长头发的孙伟,他时常一个人歪着脑袋在街上走来走去,时常一个人歪着脑袋斜靠在桥栏上,没有人叫他的名字,没有人拍他的肩膀,就是赵胜利和刘成功看见他时也像是不认识了。只有李光头还像从前那样,见了他不是逃跑就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也像从前那样叫李光头“小子”,没在前面加个“臭”字。
  李光头后来厌倦逃跑了,每次都逃跑得气喘吁吁,逃跑得肺里往外冒臭气,他心想还不如一屁股坐在地上,舒舒服服地还能看看街上的风景。李光头此后见了长头发的孙伟就像是抢座位似的往地上一坐,摇头晃脑地对孙伟说:
  “我已经在地上啦,你最多也就是踢我一脚。”
  长头发孙伟嘿嘿地笑,伸脚碰碰李光头的屁股,对他说:“喂,小子,为什么看见我就坐下?”
  李光头狡猾地说:“怕你的扫荡腿。”
  长头发孙伟还是嘿嘿地笑,他说:“起来吧,小子,我不扫荡你了。”
  李光头摇着头说:“等你走开了,我再起来。”
  “他妈的。”他说,“我肯定不扫荡你了,起来吧。”
  李光头不相信他的话,李光头说:“我现在坐着很舒服。”
  “他妈的。”他骂了一声后走去了,走去时还说了一句毛主席的诗词,“问苍茫大地呀,谁主沉浮呢?”
  这两个同样孤零零的人经常在大街上相遇,李光头不是远远躲开孙伟,就是一屁股坐到地上,孙伟每次看见了都是嘿嘿地笑,李光头一直警惕着孙伟的两条腿,不让它们偷袭自己。直到有一天的中午,李光头放松了警惕,那时候城里很多人家的水笼头都上了锁,李光头口渴难忍地到处寻找,找到第八个水笼头时才没有上锁,他拧开后喝了一肚子的水,又用凉水冲洗了冒着热汗的脑袋。当他刚刚关上水笼头,后面上来一个人又拧开了,哗啦哗啦地喝了好一阵子,嘴巴咬着水笼头像是咬着一截甘蔗似的,他歪着脑袋翘着屁股,一边喝水一边还在放屁。李光头咯咯地笑,他喝完水直起身体对李光头说:
  “喂,小子,笑什么?”
  李光头看清楚了他是长头发孙伟,当时的李光头忘了坐到地上,他咯咯笑个不停,对孙伟说:
  “你放屁的声音像是在打呼噜。”
  孙伟嘿嘿地笑着,将水笼头拧小了,不断地用手指接一点水,整理起自己的长头发。他一边整理着自己的头发,一边问李光头:
  “那个小子呢?”
  李光头知道他是在问宋钢,他说:“那个小子回乡下去了。”
  孙伟点点头关掉了水笼头,甩了甩他的长发向李光头挥一下手,要他跟着一起走。李光头跟着他走了两步,突然想起来他的扫荡腿,李光头赶紧坐到了地上。孙伟往前走了几步发现李光头没有跟上,回头时看到李光头已经坐在地上了,他奇怪地问:
  “喂,小子,干什么?”
  李光头指指他的两条腿说:“你有扫荡腿。”
  他哈哈大笑,他说:“我要是想扫荡你,刚才就扫荡了。”
  李光头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不过还是不相信他,李光头试探地说:“你刚才忘记扫荡我了。”
  他摆摆手说:“不是!起来吧,我不会扫荡你了,我们现在是朋友了。”
  “我们现在是朋友了”这句话让李光头受宠若惊,李光头差不多是跳着站了起来。孙伟确实没有扫荡他,还把手搭在了李光头的肩膀上,他们像是朋友那样走上了街道,孙伟甩着潇洒的长头发,嘴里念念有词:
  “问苍茫大地呀,谁主沉浮呢?”
  李光头兴奋得满脸通红,这个大七岁的孙伟成了自己的朋友。这个朋友的扫荡腿在宋凡平死后就是天下无敌了,他的头发遮住了耳朵,他在向前走去时头发迎风飘动,嘴里不断念着毛主席的诗词,他念的时候还加上了“呀”和“呢”,孙伟的改编让李光头觉得动感十足。李光头觉得走在他身边都是威风八面,就是那些戴红袖章的人,李光头都暂时不放在眼里了。
  走到那座桥上时,他们遇到了赵胜利和刘成功,赵胜利和刘成功看到孙伟竟然和儿童李光头走在一起,两个人满脸的好奇,孙伟若无其事地念着自己改编过的毛主席诗词:
  “问苍茫大地呀……”
  李光头小人得志地抢着念出了下一句:“谁主沉浮呢?”
  赵胜利和刘成功看着孙伟窃窃私语掩嘴而笑,孙伟知道他们是在嘲笑自己,就低声训斥李光头:
  “喂,小子,别走在我旁边,跟在我屁股后面。”
  李光头的嚣张气焰一下子没了,李光头没有了和孙伟并肩而行的权利,只能像个跟屁虫那样走在孙伟的屁股后面。李光头歪着脑袋斜着肩膀,泄气地跟在孙伟身后,李光头知道孙伟是没有一个朋友了,才滥竽充数地将他当朋友。尽管如此李光头还是紧随着孙伟,和孙伟走在一起总比自己一个人走着要强大。

  让李光头没有想到的是,长头发孙伟第二天上午竟然找上门来了,那时候李光头刚刚吃完早饭,孙伟就在门外念着毛主席的诗词:
  “问苍茫大地呀,谁主沉浮呢?”
  李光头打开屋门时惊喜万分,孙伟像个老朋友似的向他挥挥手说:“走吧。”
  两个人又走在了一起,李光头小心翼翼地走在孙伟身旁,孙伟没有反对,李光头放心了。走到巷口时孙伟突然站住了,对李光头说:
  “你看看,我的裤子是不是破了?”
  李光头凑到了孙伟的屁股前,没看到裤子上的破洞,李光头说:“没破。”
  孙伟说:“凑近了再看看。”
  李光头的鼻子差不多挨上孙伟的屁股了,仍然没有看到破洞,这时孙伟突然响亮地放了一个臭屁,孙伟的臭屁像一阵风似的打在李光头的脸上。孙伟哈哈大笑,走去时嘴里高声念着:
  “问苍茫大地呀……”
  李光头赶紧大声接上:“谁主沉浮呢?”
  李光头知道孙伟是在捉弄他,李光头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孙伟让他走在旁边,还是要他跟在屁股后面。
  在夏天剩下的日子里,李光头和孙伟朝夕相处,他们在大街上晃荡的时间比阳光还要久,有时候月光照下来了他们仍然在晃荡。孙伟不喜欢冷清的地方,他喜欢热闹的大街,李光头跟随着他整日在大街上晃荡,就像苍蝇总是在粪坑上盘旋一样,他们离开了大街就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孙伟喜欢自己的长头发,他每天起码两次走下街边的台阶,蹲在河边弄一些水上来,把额前的头发弄得服服帖帖,然后对着河水里模糊的影子甩一甩他的长头发,吹两声得意洋洋的口哨。李光头后来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在大街上走过来又走过去,他是喜欢大街上的玻璃,当他在某一块玻璃前站住脚,吹起口哨的时候,李光头闭着眼睛都知道孙伟又在甩他的长头发了。
  他们经常在大街上见到孙伟的父亲,那时候孙伟就会低下头,怕是被人认出来似的匆匆走过。孙伟父亲戴着一顶纸糊的高帽子,像过去的宋凡平那样拿着扫帚扫起了大街,上午扫过去,下午又扫过来。大街上时常有人训斥他:
  “喂,罪行都交待了吗?”
  他唯唯诺诺地说:“都交待了。”
  “想想,还有什么没交待的。”
  他哈腰点头说:“是。”
  有时候是孩子们训斥他:“举起拳头来喊‘打Dao我’。”
  他就举起了拳头喊叫:“打Dao我!”
  这时候李光头嗓子里就会痒痒的,李光头也想训斥他几句,可是孙伟就在旁边,让李光头说不出来。有一次李光头实在忍不住了,当孙伟的父亲喊完了“打Dao我”之后,李光头说:
  “喊两声。”
  孙伟的父亲连着举了两次拳头,喊了两声“打Dao我”。孙伟使劲踹了李光头一脚,低声骂道:
  “他妈的,打狗也得看主人。”
  孙伟见到其他戴着高帽子正在挨批斗的人时,走过时就会顺便踢他们一脚,李光头也会跟着踢上一脚,然后两个人如同白吃了一碗三鲜面似的高兴,孙伟对李光头说:
  “见到坏人顺便踢一脚,跟拉完屎要擦屁股是一个道理。”
  孙伟的母亲,曾经是一个尖嘴利齿的女人,在李兰和宋凡平的新婚之日,为了一只走失的母鸡破口大骂,能够骂出一连串难听的话。现在她的丈夫戴上了高帽子挂上了大木牌,她换了一个人,说话轻声细气,见人笑脸相迎。李光头经常在上午的时候出现在她的家门口,她知道李光头是她儿子唯一的朋友了,她见了李光头像一个妈妈似的热情体贴,她说李光头的脸脏了,就会拿她自己的毛巾给李光头擦脸;她说李光头衣服上的纽扣掉了,就要李光头脱下来,给他缝上纽扣。她时常悄悄问一下李兰的情况,那时候李光头总是摇着头说不知道,她就会叹气,眼圈就会发红,当她的眼泪快要出来时,她就会背过身去。
  李光头和孙伟的友谊没有持续多久。这时候的大街上除了游行的人群,还出现了拿着剪刀和理发推子的人,他们见到小裤管的人就会一把拉过来,把他们的裤管剪得像拖把上的布条子;见到长头发的男人就把他们摁在地上,把他们的头发推成一窝杂草。小裤管和男人的长头发都是资产阶级,孙伟的长头发也跑不了。那一天的上午,他们刚刚走上大街,刚刚看到孙伟的父亲低着头在远处扫地时,几个拿着剪刀和推子的人向他们奔跑过来,当时孙伟嘴里正在念念有词:
  “问苍茫大地呀,谁主沉浮呢?”
  李光头听到身后一堆跑来的脚步声,他扭头往身后看了看,看到几个拿着剪刀和推子的红袖章冲向了自己,李光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回过头来去看看孙伟,孙伟已经狂奔而去,向着他父亲扫地的方向奔去。那几个红袖章从李光头身旁风一样地奔跑过去,去追赶前面的孙伟。
  李光头的中学生朋友,平时在大街上遇到他扫地的父亲时,总是低着头匆匆走过,这时候为了保护他钟爱的一头长发,跑向了自己的父亲,他一边奔跑过去,一边大声喊叫:
  “爸爸,救救我!”
  另一个戴红袖章的人突然出现在街道中央,孙伟跑到跟前时,红袖章一脚扫过去,孙伟一个跟斗栽倒在地。孙伟爬起来继续奔跑时,后面追赶的人一拥而上,将他摁在了地上。这时李光头也跑过去了,他看到孙伟的父亲也在跑过来,一阵风将他的高帽子吹落在地,他又回去把高帽子捡起来重新戴好,然后一只手护着高帽子,一只手甩动着跑来。
  几个强壮的红袖章将孙伟摁在地上,用理发推子强行推剪着孙伟的漂亮长发。孙伟拼命挣扎,他双臂被摁住后,他的两条腿游泳似的蹬踩起来,两个红袖章跪下去,用腿压住了他的腿弯处,他的两条腿不能动了。孙伟的身体被他们死死摁住以后,孙伟的头颅不断地昂起来,不断地喊叫:
  “爸爸,爸爸……”
  红袖章手里的理发推子像一把锯子在孙伟的头发上和脖子上绞割着,红袖章的用力和孙伟的拼命挣扎,使理发推子从孙伟的头上滑下来以后,竟然深深插进孙伟的颈部,红袖章还在用力绞割,鲜血涌出来染红了理发推子,红袖章的手仍然没有停止,红袖章割断了里面的动脉。
  李光头看到了恐怖的一幕,动脉里的血喷射出来,足足有两米多高,喷得红袖章们满脸满身都是血,把红袖章们吓得像弹簧一样蹦了起来。戴着高帽子的孙伟父亲跑到跟前,看到儿子颈部喷射出鲜血时,还在哀求他们放过自己的儿子。他跪到血淋淋的地上时高帽子掉了,这一次他没有捡起来,而是将儿子抱了起来,儿子的头像是断了似的晃荡着,他喊叫着儿子的名字,一点反应都没有,他满脸恐惧地问围观的人:
  “我儿子是不是死了?”
  没有人回答他,那几个害死他儿子的红袖章此刻抹着脸上的鲜血,正在惊慌地东张西望,他们被刚才这一幕吓傻了。接下去孙伟的父亲站起来了,他对着那几个红袖章吼叫道:

  “你们!杀了我儿子!”
  他吼叫着向他们扑过去,他们吓得四散而逃,狂怒的父亲紧握拳头不知所措了,他不知道应该去追打哪一个?这时另外几个戴红袖章的人走过来,他们看到孙伟的父亲时训斥他,要他立刻回去扫地。孙伟父亲愤怒的拳头砸向了他们,李光头看到了一场可怕的殴斗,他们四个人打他一个,在大街上像一堆滚动的动物一样一会儿打过去,一会儿又打过来,围观的人也是跟着涌过去,又跟着退回来。孙伟的父亲用拳头击,用脚踹,用头去撞,他嗷嗷吼叫着像是一头发疯的狮子,他们四个人合在一起也打不过他一个。他曾经和宋凡平大打出手,那时候他不是宋凡平的对手,这一刻李光头肯定宋凡平不是他的对手了。
  街上戴红袖章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差不多有二十来个,他们把孙伟父亲围在中间,轮番进攻,终于把他打Dao在地。孙伟的父亲像宋凡平曾经遭受过的那样,被他们一阵乱踢乱踹乱蹬,直到孙伟父亲一动不动了,这些红袖章才收起脚,站在那里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孙伟父亲苏醒过来后,他们对他吼叫:
  “起来,跟我们走。”
  这时候孙伟的父亲又恢复了往日的唯唯诺诺,抹着嘴上的血,让伤痕累累的身体站起来,还捡起那顶染上儿子鲜血的高帽子,认真地戴在了头上。当他低垂着头跟着他们离去时,他的眼睛看到了李光头,他哭了,对李光头说:
  “快去告诉我老婆,儿子死了。”
  李光头浑身哆嗦地来到孙伟的家门口,这时候仍然是上午,孙伟的母亲看到李光头一个人站在门口,以为李光头是来找她儿子的,她奇怪地说:
  “你们刚刚一起出去的?”
  李光头摇摇头,浑身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孙伟的母亲看见李光头脸上的血迹,惊叫了一声:
  “你们打架啦?”
  李光头伸手抹了一下脸,看到了手上的血迹,才知道从孙伟颈部喷射出来的鲜血也溅到了他的脸上,他张嘴哭了两声,呜呜地说:
  “孙伟死了。”
  李光头看到恐惧爬上了孙伟母亲的脸,她惊恐万分地看着李光头,李光头又说了一遍,李光头觉得孙伟母亲的眼睛变成了斜视眼,李光头补充了一句:
  “在大街上。”
  孙伟的母亲从屋子里摇摇晃晃地走出来,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小巷,走上了大街。李光头跟在她的身后,结结巴巴地说着她儿子是怎么死的,又说到她的丈夫是怎么和人打架的。孙伟的母亲越走越快以后,她的身体不再摇晃了,速度给了她平衡,她走上大街以后奔跑起来。李光头跟在后面跑了几步,就站住脚看着孙伟母亲奔跑过去,看着她的身影跑向了远处,跑到了儿子躺着的地方,她的身影掉下去似的跪倒在地。然后李光头听到了令人发抖的哭叫,每一声都像是匕首割破了胸膛后呼啸出来一样。
  孙伟的母亲从此再也没有停止过哭泣。她的眼睛又红又肿,像是两个灯泡,她还是哭个不停。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会在早晨的时候,贴着小巷的墙壁走上大街,再贴着大街的墙壁走到儿子死去的地方,站在那里看着儿子留下的血迹不停地哭泣,天黑以后她才贴着墙壁走回家中,第二天她又在那里泣不成声了。有些熟悉她的人走上去好言安慰时,她仿佛害羞似的背过身去,而且深深地低下了自己的头。
  她神情恍惚目光呆滞,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脏,头发和脸也是越来越脏。她走路的姿态也变得越来越奇怪,她的右腿迈出去时,右手甩出去了;左腿迈出去时,左手甩出去了。用我们刘镇的说法,她是顺拐子走路了。她走到儿子死去的地方席地而坐,整个身体昏迷似的瘫软在那里,她呜呜的哭泣声低得像是蚊子的鸣叫。很多人以为她精神失常了,可是当她偶然抬起头来,看到别人的眼睛时,她就扭过身去,垂下头偷偷地擦起了眼泪。后来为了不让别人看到她的哭泣,她干脆背过身去,把脸贴在街边的梧桐树上。
  我们刘镇的群众议论纷纷,有些说她已经疯了,有些说她还知道害羞,就表示她还没有疯。这些说她还没有疯的人,对她的怪模怪样也是说不清楚,他们说她可能是得了精神忧郁症。她每天来到大街上,她的鞋子有一天掉了,以后没再见她穿鞋;她身上的衣服也一件件少了,也没见她加上衣服。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赤身祼体坐在了那里,那时候儿子的血迹已经被几场雨水冲洗干净了,她仍然看着地面不停地哭泣,仍然是发现别人在看她时,就扭过身去,把脸贴到梧桐树上,偷偷地擦着眼泪,这时候刘镇的群众意见统一了,所有的人都说她疯了,说她确实疯了。
  这个可怜的女人已经不知道家在何处,天黑以后她站了起来,然后在我们刘镇的大街小巷到处寻找她的住宿,深更半夜像个鬼魂似的悄无声息地走来走去,常常把我们刘镇的群众吓得喊爹叫妈,差一点灵魂出窍。后来她连儿子死去的地方也记不住了,整个白天里她都像是一个赶火车的人那样急急忙忙,匆匆地走过来,又匆匆地走过去,嘴里一声声地喊叫儿子的名字,她的喊叫像是要儿子赶快回家吃饭:
  “孙伟啊,孙伟啊……”
  再后来孙伟的母亲从我们刘镇消失了。她消失了差不多几个月,我们刘镇的群众才想起来很久没有看见她了。群众互相打听,说那个孙伟的母亲怎么突然看不见了?孙伟生前的两个伙伴赵胜利和刘成功知道她去了什么地方,他们站在刘镇群众的中间,向着南边挥了挥手说:
  “走啦,她早走啦。”
  “走啦?”群众问,“走到什么地方去了?”
  “走到乡下去啦。”
  赵胜利和刘成功可能是最后看到她走去的两个人,那天下午他们正在南门外的木桥上钓鱼,他们看着孙伟的母亲走来,当时她身上已经穿了一件衣服,那是有一天晚上苏妈悄悄给她穿上的,苏妈也给她穿了一条裤子。当她走出南门的时候,她的裤子没有了,她当时正是月经来潮,走过木桥时鲜血顺着双腿流了下来,让赵胜利和刘成功看得目瞪口呆。
  孙伟的父亲在儿子死的那天,就被关进了那个其实是监狱的仓库,他曾经在那里看管过宋凡平,现在轮到他了,听说他就睡在宋凡平躺过的那张床上。儿子鲜血淋漓地死去,让他一下子失去了理智,殴打了戴红袖章的革命造反派。这些红袖章把他押进仓库后,第一天晚上就开始了对他的折磨,这些红袖章把他的双手和双脚捆绑起来,到外面去捉来了一只野猫,把野猫放进了他的裤子,裤子的上下都扎紧了,野猫在他的裤子里面又咬又抓了整整一夜,让他痛不欲生地惨叫了整整一夜,让仓库里其他被关押的人哆嗦了整整一夜,有几个胆小
  的吓得都尿湿了裤子。
  第二天这些红袖章换了一种刑罚,又让他趴在地上,找来一把铁刷子,刷他的脚心,他又疼又痒,胳膊和腿像是游泳似的抽动起来,戴红袖章的人站在一旁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还问他: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孙伟的父亲嚎叫着浑身抽动,还要嚎叫着回答他们的问题,他眼泪汪汪地说:“我,我,我不知道……”

  一个红袖章笑着问他:“你会游泳吧?”
  孙伟的父亲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他还要回答:“会,会……”
  “这叫鸭子凫水。”红袖章们笑得前仰后合,他们说,“你现在就是鸭子凫水了。”
  第三天这些戴红袖章的人仍然没有放过孙伟的父亲,他们拿根烟点燃了立在地上,让孙伟父亲把裤子脱下来。孙伟父亲脱下裤子的时候脸都疼歪了,上下的牙齿敲击到一起像是童铁匠打铁的声响。那只野猫把他的两条腿全部抓烂了,裤子又粘连在了伤口上,他在脱下裤子时仿佛是脱下一层皮肉似的疼痛,裤子脱下来时脓血流满了他的双腿。他们让他把肛门对着立在地上的烟头坐下去,他含着眼泪坐了下去。有一个红袖章还趴到了地上,脑袋挨着地观察着,指挥着他的屁股,一会儿让他往左一点,一会儿让他往右一点,眼看着烟头对准他的肛门了,这个人一挥手下了命令:
  “坐下去!”
  孙伟的父亲对着燃烧的烟头坐了下去,他感觉到烟头烧着了肛门,发出了长长的“吱吱”声,这时他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他只是闻到了皮肉烧焦后的气味。那个红袖章还在喊叫着:
  “坐下去!坐下去!”
  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将烟头压在了肛门下面,烟头“吱吱”地烧糊了他的肛门,接着熄灭了。他像是死了一样坐在地上,红袖章们捧腹大笑,其中有一个问他:
  “你知道这叫什么?”
  他无力地摇了摇头,低声说:“我不知道。”
  “这叫肛门吸烟。”这个红袖章踢了他一脚,“记住了吗?”
  他垂着头说:“记住肛门吸烟了。”
  孙伟的父亲在那个惨叫声夜夜不绝的仓库里受尽折磨,他的两条腿越来越肿,每天都在流着脓血,每天都在发出一阵一阵的恶臭。他每次拉屎都是痛不欲生,他不敢拿纸去擦,一擦肛门就是一阵剧疼,他的屎积在烧焦的肛门处,他的肛门开始腐烂了。这个男人浑身上下都破烂了,站着的时候疼痛,坐着的时候疼痛,躺着的时候疼痛,动的时候疼痛,不动的时候也疼痛。
  他生不如死,还要继续忍受着新的折磨,只有在深夜时才会有片刻的安宁,他浑身疼痛地躺在床上,唯一不疼痛的地方就是他的思想,那时候他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想着儿子和妻子。他不停地去想儿子下葬在什么地方?他的眼前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他心想儿子就埋葬在青山和绿水之间,他有时觉得这美丽的地方好像很熟悉,有时又觉得很陌生。然后他又不停地去想妻子现在怎么样了?他想象到了她失去儿子后的痛苦,她一下子瘦了很多,她很少出门了,寂静无声地坐在家中,等待着他的回去。
  他每天都有着自杀的念头,而且越来越强烈,好在他每个深夜都在不停地想着儿子和孤立无援的妻子,才让他一天一天苦熬过来,他觉得自己的妻子每天都会走到仓库的大门前,指望着能够见到他一面,所以仓库的大门每次打开时,他都要紧张地向外面张望。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跪在地上叩头哀求着一个红袖章,假如他妻子来探望他,能不能让他到门口去见一眼。他是这时候知道妻子疯了,知道妻子赤身祼体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那个红袖章嘿嘿笑着,叫来了另外几个红袖章,他们告诉他,他的妻子早就是个疯子了。他们站在他面前,嬉笑地议论着他妻子的身体,说她的奶子很大,可惜下垂了;说她的-阴-毛很多,可是太脏了,上面还沾着稻草……
  孙伟的父亲当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低着头一动不动,难过的连眼泪都掉不出来了。到了晚上他浑身疼痛地躺在床上,这时候他的思想也疼痛了,他脑子里像是有个绞肉机在绞动着他的脑浆,让他脑袋里疼痛难忍。凌晨两点时他有了片刻的清醒,这时候他正式决定自杀了,这个想法让他脑子里的疼痛立刻消失了,他的思想也立刻健康了。他清晰地想起来床下有一根大铁钉,差不多一个多月前他就看见过,他第一个自杀的念头就是来自于这根大铁钉,最后一个自杀的念头也回归到了这根大铁钉上。他起身下了床,跪在地上摸索了很久,摸
  到了大铁钉,然后他用肩膀抬起床架,摸出垫床腿的砖头,靠墙坐了下来。浑身疼痛的他这时一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了,一个赴死之人突然没有了生时的苦痛,他靠墙坐下来,长长地呼吸了两口气,左手举起了大铁钉,插在自己的头顶上,右手挥起了砖头,他想到了死去的儿子,他微笑了一下,轻声说:
  “我来了。”
  他右手的砖头砸在了头顶的大铁钉上,铁钉好像砸进了脑壳,他的思维仍然是清晰的,他举起右手准备砸第二下时,他想到疯了的妻子,想到她从此流离失所,不由流下了眼泪,他轻声对妻子说一声:
  “对不起。”
  他砸下去了第二下,铁钉又插进去了一些,似乎碰上脑浆了,他的思维还在活动着。他最后想到的是那些戴红袖章的恶棍们,他一下子仇恨满腔怒火冲天了,他瞪圆了眼睛,在黑暗里对着假想中的这些红袖章,疯狂地吼叫了一声:
  “我要杀了你们!”
  他使出了生命里所有的力气,一下子将大铁钉砸进了自己的脑袋,是全部砸了进去,那块砖头一下子粉碎成了十多块。
  孙伟父亲最后的那声怒吼,让仓库里所有的人都从睡梦里惊出一身冷汗,就是那些红袖章们也是战战兢兢,他们拉亮了电灯以后,看到孙伟的父亲斜靠着坐在墙角,瞪圆了眼睛一动不动,地上是砸碎了的砖头。起初还没人觉得他自杀了,他们不知道他为什么坐在那里,一个红袖章还对着他骂起来:
  “他妈的,起来,他妈的还敢瞪眼睛……”
  这个红袖章走上去踹了他一脚,他顺着墙壁倒下了,红袖章这才吓了一跳,倒退了几步后,让两个被关押的犯人上去看看。这两个人走上去蹲在那里,把孙伟父亲看了又看,只看到他浑身的伤口,看不出来他是怎么死的。这两个人又把孙伟父亲扶了起来,扶起来时看见他头顶上全是新鲜的血,两个人仔细看了看他的头顶,又伸手去摸一摸,终于知道了,两个人同时惊叫起来:
  “有一根铁钉,他把铁钉砸进脑袋啦。”
  孙伟父亲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杀,迅速传遍了我们刘镇。李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家里,几个邻居站在她的窗外议论着孙伟父亲的自杀,他们的嘴里一片唏嘘之声,他们连连说着不可思议,难以置信,无法想象……他们说那根大铁钉足足有两寸多长,他怎么就把它全部砸进了自己的脑袋,而且砸得和脑袋一样平整,砸得就像打造柜子时用的铁钉一样,一点都没有露在外面,用手去摸都摸不着钉帽。他们说到这里声音都抖起来了,他们说他怎么下得了手,这么长的一根铁钉,就是往别人的脑袋砸进去,心也会发虚,手也会发抖,更不用说是砸进自己的脑袋了……李兰站在窗前听着,当他们走开后,李兰转过身来凄凉地笑了笑,她对自己说:
  “人要是真想死了,总能有办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