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余华《第七天》 - 余华《第七天》全文阅读__第6天__第4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var cpro_id = 'u179742';
  var cpro_id = 'u179742';【4】
  他说着笑了起来,他说他们那里都是这样,没有一幢楼房就别想结婚。他问伍超,你们那边的农村也一样吧?
  伍超点点头。他的眼睛突然湿润了,他想起了鼠妹,不离不弃一直跟着穷困潦倒的他。他低下头,不想让对方看见他的眼泪。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问:“你女朋友为什么不出来打工?”
  “她想出来,”这人说,“可是她父亲瘫痪了,母亲也有病,他们只有她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她出不来。”
  伍超想到鼠妹的命运,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还是不出来好。”
  五楼的生活和地下室截然不同,没有污浊的空气,被子是干净的;白天有阳光,晚上有月光。早晨能够吃到一个鸡蛋,一个包皮子,喝上一碗粥;中午和晚上吃的是盒饭,里面有时候是肉,有时候是鱼。
  伍超在阳光里醒来,在月光里睡着。在这个城市里,他很久没有这样的生活了,差不多有一年多,他在既没有阳光也没有月光的地下醒来和睡着。现在他觉得阳光和月光是那么地美好,他闭上眼睛都能感受它们的照耀。他的窗外是一棵在冬天里枯黄的树,虽然枯黄了,仍然有鸟儿飞过来停留在树枝上,有时候会对着他们的窗户鸣叫几声,然后拍打着翅膀飞过一个又一个屋顶。他想到鼠妹,跟着他一年多没有享受过在月光里睡着在阳光里醒来的生活,不由心疼起来。
  三天后,伍超跟随那个中年男子走进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一个戴着眼镜医生模样的人让他在一张简易的手术台上躺下来,一盏强光灯照射着他,他闭上眼睛后仍然感到眼睛的疼痛。麻醉之后,他失去了知觉。当他醒来时,已经躺在房间自己的床上,屋子里寂静无声,同屋的那个人已经走了,只有他一个人躺在这里。他看到枕头旁放着一袋抗生素和一瓶矿泉水,他稍稍动一下,感到腰的左侧阵阵剧疼,他知道左边的一个肾没有了。

  中年男子每天过来看他两次,要他按时服用抗生素,告诉他过一个星期就没事了。伍超独自一人躺在五楼的屋子里,每天来看望他的是飞来的鸟儿,它们有的从窗前飞过,有的会在树枝上短暂停留,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像是无所事事的聊天。
  一个星期后,中年男子给了他三万五千元,叫来一辆出租车,派两个手下的人,把他送回到防空洞里的住所。
  伍超回来了,防空洞里的邻居们看到两个陌生人把伍超抬进来,抬到他的床上。然后他们知道他卖掉了一个肾,是为了给鼠妹买下一块墓地。
  伍超躺在床上,几天后抗生素吃完了,仍然高烧不退,有几次他陷入到昏迷里,醒来后感到身体似乎正在离开自己。那些地下的邻居都来探望他,给他送一些吃的,他只能喝下去很少的粥汤。几个邻居说要把他送到医院去,他艰难地摇摇头,他知道一旦去了医院,卖肾换来的钱就会全部失去。他相信自己能够挺过去,可是这个信念每天都在减弱,随着自己昏迷过去的次数越多,他知道不能亲自去给鼠妹挑选墓地了,为此他流出难过的泪水。
  伍超有一次从昏迷里醒来,声音微弱地问身边陪伴他的几个邻居:“有鸟儿飞过来了?”
  几个邻居说:“没有鸟。”
  伍超继续微弱地说:“我听到鸟叫了。”

  其中一个邻居说:“我刚才过来时看见一只蝙蝠。”
  “不是蝙蝠,”伍超说,“是鸟儿。”
  肖庆说,最后一次去看望伍超的时候,伍超睁开眼睛都很吃力了,伍超请求他帮忙。告诉他枕头下面压着三万五千元,让他取出来三万三千元,去给鼠妹买一块墓地,再买一块好一点的墓碑,还有骨灰盒。他说还有两千元留给自己,他需要这些钱让自己挺过去活下来,每年清明的时候去给鼠妹扫墓。
  他说完这些后,呻吟地侧过身去,让肖庆去枕头下面取钱。他嘱咐肖庆,墓碑上要刻上“我心爱的鼠妹之墓”,再刻上他的名字。肖庆取了三万三千元离开时,伍超又轻声把他叫回去,说把墓碑上的“鼠妹”改成“刘梅”。
  鼠妹在哭泣。哭声像是沥沥雨声,飘落在这里每一个的脸上和身上,仿佛是雨打芭蕉般的声音。鼠妹的哭声在二十七个婴儿夜莺般的歌声里跳跃出来,显得唐突和刺耳。
  很多骨骼的人凝神细听,互相询问是谁在唱歌,唱得这么忧伤?有人说不是唱歌,是哭声,那个新来的漂亮姑娘在哭,那个穿着一条男人长裤的漂亮姑娘在哭,那条裤子又宽又长,那个漂亮姑娘每天踩着裤管走来走去,现在她没有走来走去,她坐在地上哭。
  鼠妹坐在河边的树叶下草丛里,她的身体靠在树上,她的腿上覆盖青草和正在青草里开放的野花,她的近旁是潺潺流动的河水。鼠妹挂在脸上的泪珠像是挂在树叶上的晨露,她嘴里哼唱哭泣之声,双手正在将那条男人的长裤改成女人的长裙。
  肖庆如同一个路标那样站在鼠妹身旁,看着漫山遍野走来骨骼的人,还有十多个肉体的人,从零散走向集中。他们走到近前,聆听肖庆的讲述,肖庆的表情像是正在遗忘的旅途上,他的讲述东一句西一句,如同是在讲述梦中断断续续没头没尾的情景。

  这里所有的人走过来了,他们知道鼠妹即将前往安息之地,他们轻声细语说着,说来到这里的人没有一个离开,鼠妹是第一个离开的,而且鼠妹还有完好无损的肉体和完好无损的美丽。
  这里的人群黑压压,他们都想走上去看一看坐在树叶下草丛里哭泣着缝制长裙的鼠妹,于是他们围成一圈在鼠妹四周走动。他们走动时井然有序地前后穿插,有的向前,有的退后,这样的情景恍若水面上一层又一层盛开的波浪,每一个都用无声的目光祝福这个即将前往安息之地的漂亮姑娘。
  一个苍老的声音步出围绕鼠妹行走的人群,对一直低头哭泣,低头缝制长裙的鼠妹说:
  “孩子,应该净身了。”
  鼠妹仰起挂满泪珠的脸,愕然看着这个声音苍老的骨骼,停止缝制的动作。
  “你已到入殓的时候,”苍老的声音说,“应该净身了。”
  鼠妹说:“我还没有缝好我的裙子。”
  很多女声说:“我们替你缝。”
  几十个女性的骨骼走向鼠妹,向她伸出了几十双骨骼的手。鼠妹举起手里没有完成的长裙,不知道交给哪双手。有两个声音对她说:
  “我们在制衣厂打过工。”
  鼠妹把未完成的长裙交给她们,仰脸看着站在她面前的苍老骨骼,有些害羞地询问:
  “我可以穿着衣服吗?”
  苍老的骨骼摇了摇头说:“穿着衣服不能净身。”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