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余华《第七天》 - 余华《第七天》全文阅读__第5天__第10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var cpro_id = 'u179742';
  var cpro_id = 'u179742';【10】
  他找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已是下午。拥挤的公交车让他筋疲力尽,下了一辆之后他需要在街边坐上很长时间,才有力气登上另一辆。他辗转三次公交车,在距离河畔街三百多米的公交车站下车。接下来
  的三百米路程对于他比三千米还要漫长,他艰难前行,步履沉重,两只脚仿佛是两块石头一样提不起来,只能在人行道上慢慢移动,走上五六米之后,他就要扶住一棵树休息片刻。他看到街边有一家小
  吃店,觉得自己应该吃点东西,就在店外人行道上摆着的凳子上坐下来,双臂搁在桌子上支撑身体,他给自己要了一碗馄饨。他吃下去三口就呕吐起来,吐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坐在旁边吃着的人一
  个个端起饭碗跑进小吃店里面,他声音微弱地对他们说了几声对不起,接着继续吃,继续呕吐。然后他吃完了,也吐完了,他觉得吃下去的比吐出来的多,身体有一些力气了,他摇晃着站起来,摇晃着
  走向河畔街。
  他告诉李月珍:“那地方全是高楼,住了很多人。”
  昔日的小河没有了,昔日的石板桥也没有了。他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不是昔日孩子们歌唱的声音,而是今日孩子们嬉戏的声音。他们在一个儿童游玩的区域里坐着滑梯大声喊叫,孩子们的爷爷奶奶一
  边聊天一边看护他们。这里已是一个住宅小区,高楼下的小路像是一条条夹缝,车和人在里面往来。他打听小河在哪里,石板桥在哪里,住在这里的人都是从别处搬过来的,他们说没有小河没有石板桥
  ,从来都没有。他问这里是叫河畔街吗?他们说是。他又问这里以前叫河畔街吗?他们说以前好像也叫河畔街。
  “没有小河了,还叫河畔街?”李月珍问他。
  “地名没有变,其他都变了。”他说。
  他用虚弱的声音继续向他们打听这里有没有小树林,树林的草丛里还应该有一块青色的石头。有一个人告诉他,没有小树林,草丛倒是有,在小区旁边的公园里,草丛里也有石头。他问公园有多远,

  那人说很近,只有两百米,可是这两百米对他来说仍然是一次艰难的跋涉。
  他走到那个公园时已是黄昏,落日的余辉照耀着一片草地,草地上错落有致凸显的几块石头上有着夕阳温暖的颜色,他在这几块石头里寻找记忆中的那块石头,感到中间那块有些发青的石头很像我当
  初坐在上面的那一块。他缓慢地走到那块石头旁,想坐在上面,可是身体不听使唤滑了下去。他只能靠着石头坐在草地上,那一刻他感到自己没有力气再站起来了。他的头歪斜在石头上,无力地看着近
  处一个身穿蓝色破旧衣服的流浪汉在一个垃圾桶里找吃的,流浪汉从桶里找出一个可乐瓶,拧开盖子往自己嘴里倒进剩下的几滴可乐。流浪汉举起的手在张开的嘴巴上摇动几下,又把可乐瓶扔回垃圾桶
  ,然后转过身来盯着他。流浪汉的眼睛像鹰眼一样看着他,他垂下了眼睛。过了一会儿,他抬起眼睛看到流浪汉坐在垃圾桶旁的一把椅子上,流浪汉的目光仍然盯着他,他感觉那目光盯住自己身上崭新
  的铁路制服。
  “我看见杨飞了,”他对李月珍说,“就在那块石头上。”
  这是弥留之际,他沉没在黑暗里,像是沉没在井水里,四周寂静无声。高楼上的灯光熄灭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也熄灭了。随即突然出现一片灿烂光芒,当初他丢弃我的情景在光芒里再现了。他看见
  四岁的我坐在石头上,穿着一身蓝白相间的小水手服,这是他决定丢弃我时给我买来的。一个小水手坐在青色的石头上,快乐地摇晃着两条小腿。他悲哀地对我说,我去买点吃的;我快乐地说,爸爸,
  多买点吃的。
  可是这个光芒灿烂的情景转瞬即逝,一双粗鲁的手强行脱去他的铁路制服,把已经走到死亡边缘的他暂时呼唤了回来。他感到身体已经麻木,残存的意识让他知道那个流浪汉正在干什么,流浪汉脱下
  自己破旧的蓝色衣服,穿上他崭新的铁路制服。他微弱地说,求求你。流浪汉听到他的声音,俯下身体。他说,两百元。流浪汉摸了摸他的衬衣口袋,从里面摸出两百元,放进刚刚属于自己的铁路制服

  的口袋。他再次微弱地说,求求你。流浪汉再次听到他的哀求,站在那里看了他一会儿,蹲下去把破旧的蓝色衣服给他穿上。
  流浪汉听到他临终的声音:“谢谢。”
  黑暗无边无际,他沉没在万物消失之中,自己也在消失。然后他好像听到有人在呼唤“杨飞”,他的身体站立起来,站起来时发现自己行走在空旷孤寂的原野上,呼唤“杨飞”的正是他自己。他继续
  行走继续呼唤,杨飞、杨飞、杨飞、杨飞、杨飞、杨飞、杨飞……只是声音越来越低。他在原野上走了很长的路,不知道走了一天,还是走了几天,他对我名字的持续呼唤,让他来到自己的城市。他的
  “杨飞”的呼唤声像路标那样,引导他来到我们的小店铺,他在店铺前的街道对面伫立很久,不知道是几天还是十几天,店铺的门窗一直关闭,我一直没有出现。
  他伫立在那里,四周熟悉的景象逐渐陌生起来,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开始模糊不清,他隐约感到自己伫立的地方正在变得虚无缥缈。可是店铺一直是清晰的,他也就一直站在那里,期待店铺的门
  窗打开,我从里面走出来。店铺的门窗终于打开了,他看见一个女人从里面走出来,转身和店铺里的一个男人说话。他看清楚了,店铺里的男人不是我,他失落地低下头,转身离去。
  “杨飞把店铺卖了,去找你了。”李月珍告诉他。
  他点点头说:“我看见走出来的是别人,知道杨飞把店铺卖了。”
  后来他一直在走,一直在迷路,持续不断的迷路让他听到夜莺般的歌声。他跟随着歌声走去,见到很多骨骼的人在走来走去,他穿梭其间,在夜莺般的歌声引导下走进一片树林,树叶越来越宽大,一
  些宽大的树叶上躺着晃晃悠悠的婴儿,夜莺般的歌声就是从这里飘扬起来的。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女人从树木和草丛里走了过来,他认出是李月珍。李月珍也认出他,那时候他们两个都还有着完好的形

  象。他们站在发出夜莺般歌声的婴儿中间,诉说起各自在那个离去世界里的最后时刻。他向李月珍打听我,李月珍所知道的最后情景,就是我去了他的村庄,后来的她不知道了。
  他太累了,在二十七个婴儿夜莺般的歌声里躺了几天,躺在树叶之下草丛之上。然后他站起来,告诉李月珍他想念我,他太想见上我一面,即使是远远看我一眼,他也会知足。他重新长途跋涉,在迷
  路里不断迷路,可是他已经不能接近城市,因为他离开那个世界太久了。他日夜行走,最终来到殡仪馆,这是两个世界仅有的接口。
  他走进殡仪馆的候烧大厅,就像我第一次走进那里一样,听着候烧者们谈论自己的寿衣、骨灰盒和墓地,看着他们一个个走进炉子房。他没有坐下来,一直站在那里,然后他觉得候烧大厅应该有一名
  工作人员,他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当一个迟到的候烧者走进来时,他不由自主迎上去为他取号,又引导他坐下。然后他觉得自己很像是那里的工作人员,他在中间的走道上走来走去。有一天,他的右
  手无意中伸进流浪汉给他穿上的破旧蓝色衣服的口袋,摸出一副破旧的白手套,他戴上白手套以后,感到自己俨然已是候烧大厅里正式的工作人员。日复一日,他在候烧者面前彬彬有礼行使自己的职责
  ;日复一日,他满怀美好的憧憬,知道只要守候在这里,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他就能见上我一面。
  李月珍的声音暂停在这里。我知道父亲在哪里了,殡仪馆候烧大厅里那个身穿蓝色衣服戴着白手套的人,那个脸上只有骨头没有皮肉的人,那个声音疲惫而又忧伤的人,就是我的父亲。
  李月珍的声音重又响起,她说我父亲曾经从殡仪馆回到这里,走到她那里讲述他如何走进殡仪馆的候烧大厅,如何在那里开始自己新的职业,说完他就转身离去。李月珍说他那么匆忙,可能是不应该
  离开那里。
  李月珍说话的声音像是滴水的声音,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如一颗落地的水珠。
或许您还会喜欢: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节:序(1)序【一】送给亲爱的小茧结束之后写在开始之前是个爱做梦的人幼儿园的时候梦见日本鬼子成群结队的翻过我们家大院的大铁门在深夜放火抢夺小学时候梦见天空忽然暗下来然后远处天边刹那出现耀眼的火焰天好像打开了一样然后看到宇宙星系以及异常绚丽的极光尽管那时我还不清楚极光是个什么东西似乎第三次看罗马假日的那个晚上梦见我和大臣们站在罗马宫殿里众多记者围住我们有个记者问我吃过那么多蔬菜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然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