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余华《第七天》 - 余华《第七天》全文阅读__第2天__第3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var cpro_id = 'u179742';
  var cpro_id = 'u179742';【3】
  下了飞机,他没有住到自己预订的宾馆,而是搬到她住的宾馆,表示要继续向她请教,他的理由冠冕堂皇,可是我觉得他更多的仍然是贪图她的美色。白天两个人分别工作,晚上坐在宾馆的酒吧里讨论他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她继续给他提供建议。她不仅为他的事业提供新的设想,还告诉他在中国做事的很多规矩,比如如何和政府部门里的官员打交道,如何给他们一些好处。他在美国留学生活很多年,不太了解中国现实中的诸多潜规则。两个人分手时,他再次提出和她一起干的愿望。她笑而不答,给他留下家里的电话号码。
  那个时候她心里出现了变化。我们公司的总裁只是认为她漂亮聪明,并不知道她的才干和野心,她觉得飞机上相遇的这个男人能够真正了解自己。
  她回家后重新服用避孕药,她说暂时不想要孩子。然后每个晚上都有电话打进来,她拿着电话与他交谈,有时候一个多小时,有时候两三个小时。刚开始常常是我去接电话,后来电话铃声响起后我不再去接。她在电话里说的都是他公司业务上的事,他询问她,她思考后回答他。后来她拿着电话听他说话,自己却很少说话。她放下电话就会陷入沉思,片刻后才意识到我坐在一旁,努力让自己微笑一下。我预感到他们之间谈话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我什么都不说,但是心里涌上了阵阵悲哀。

  半年后他来到我们这个城市,那时候他已经办好离婚手续。她吃过晚饭去了他所住的宾馆,她出门前告诉我,是去他那里。我在沙发上坐了一个晚上,脑子里一片空白,里面的思维似乎死去了。天亮的时候她才回家,以为我睡着了,小心翼翼地开门,看到我坐在沙发上,她不由怔了一下,随后有些胆怯地走过来,在我身旁坐下。
  她从来都是那么地自信,我这是第一次见到她的胆怯。她不安地低着头,声音发颤地告诉我,那个人离婚了,是为她离婚的,她觉得自己应该和他在一起,因为她和他志同道合。我没有说话。她再次说他是为她离婚的,我听到了强调的语气,我心想任何一个男人都愿意为她离婚。我仍然没有说话,但是知道自己已经失去她了。我明白她和我在一起只能过安逸平庸的生活,和他在一起可以开创一番事业。其实半年前我就隐约预感她会离我而去,半年来这样的预感越来越强烈,那一刻预感成为了事实。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对我说:“我们离婚吧。”
  “好吧。”我说。
  我说完忍不住流下眼泪,虽然我不愿意和她分手,可是我没有能力留住她。她抬起头来看到我在哭泣,她也哭了,她用手抹着眼泪说:
  “对不起,对不起……”
  我擦着眼睛说:“不要说对不起。”
  这天上午,我们两个像往常那样一起去了公司。我请了一天的事假,她递交了辞职报告,然后我们去街道办事处办理了离婚手续。她先回家整理行李,我去银行把我们两个人共同的存款全部取了出来,有六万多元,这是准备买房的钱。回家后我把钱交给她,她迟疑一下,只拿了两万元。我摇摇头,要她把钱都拿走。她说两万元足够了。我说这样我会担心的。她低着头说我不用担心,我应该知道她的能力,她会应付好一切的。她把两万元放进提包皮里,剩下的四万多元放在桌子上。然后她深情地注视起我们共同生活的屋子,她对屋子说:

  “我要走了。”
  我帮助她收拾衣物,装满了两个大行李箱。我提着两个箱子送她到楼下的街道上,我知道她会先去他所住的宾馆,然后他们两个一起去机场,我为她叫了一辆出租车,把两个箱子放进后备箱。分别的时刻来到了,我向她挥了挥手,她上来紧紧抱住我,对我说:
  “我仍然爱你。”
  我说:“我永远爱你。”
  她哭了,她说:“我会给你写信打电话。”
  “不要写信也不要打电话,”我说,“我会难受的。”
  她坐进出租车,出租车驶去时她没有看我,而是擦着自己的眼泪。她就这样走了,走上她命中注定的人生道路。
  我的突然离婚对我父亲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一脸惊吓地看着我,我简单地告诉他我们离婚的原因。我说和她结婚本来就是一场误会,因为我配不上她。我父亲连连摇头,不能接受我的话。他伤心地说:

  “我一直以为她是一个好姑娘,我看错人了。”
  我父亲的同事郝强生和李月珍夫妇,一直以来把我当成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同样震惊。郝强生一口咬定那个男的是个骗子,以后会一脚把她蹬了,说她不知好歹,说她以后肯定会后悔的。李月珍曾经是那么地喜欢她,说她聪明、漂亮、善解人意,现在认定她是一个势利眼,然后感叹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里,势利的女人越来越多。李月珍安慰我,说这世上比她好的姑娘有的是,说她手里就有一把。李月珍给我介绍了不少姑娘,都没有成功。原因主要在我这里,我和她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她悄无声息地改造了我,她在我心里举世无双。在和那些姑娘约会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将她们和她比较,然后在失望里不能自拔。
  后来的岁月里,我有时候会在电视上看到她接受采访,有时候会在报纸和杂志上看到有关她的报道。她让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她的笑容和举止,陌生的是她说话的内容和语调。我感到她似乎是那家公司的主角,她的丈夫只是配角。我为她高兴,电视和报纸杂志上的她仍然是那么美丽,这张通行证终于是她自己在使用了。然后我为自己哀伤,她和我一起生活的三年,是她人生中的一段歪路,她离开我以后才算走上了正路。
或许您还会喜欢: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