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余华《第七天》 - 余华《第七天》全文阅读__第2天__第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var cpro_id = 'u179742';
  var cpro_id = 'u179742';【2】
  我看着电梯下降时一个一个闪亮的楼层数字。
  她突然问我:“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冷酷?”
  我是觉得她有点冷酷,可是她声音里的孤独让我突然难过起来。我说:“我觉得你很孤独,你好像没有朋友。”
  说完这话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会在深夜时刻想到她,因为我一直告诫自己,她是一个和我没有关系的人,可是那一刻我突然为她难过了。她的手伸过来碰了碰我的手臂,我低头看到她递给我一包皮纸巾,抽出一张后还给她时没有看她。
  此后的日子我们像以前一样,各自上班和下班,她会经常走过来问我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我仍然用正常的目光注视她,听她说话,回答她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其他的交往。虽然早晨上班在公司相遇时,她的眼睛里会闪现一丝欣喜的神色,可是电梯里的小小经历没有让我想入非非,我只是觉得这个经历让我们成为关系密切的同事。想到上班时可以见到她,我已经心满意足,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她开始钟情于我。
  那个时候的姑娘们都以嫁给领导的儿子为荣,她是一个例外,她一眼就能看出那几个纨绔子弟是不能终身相伴的。她在跟随公司总裁出席的商业晚宴上,见识了不少成功男人背着妻子追求别的女人时的殷勤言行,可能是这样的经历决定了她当时的择偶标准,就是寻找一个忠诚可靠的男人,我碰巧是这样的人。
  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虽然爱情的脚步在屋前走过去又走过来,我也听到了,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直到有一天,这个脚步停留在这里,然后门铃响了。
  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公司里空空荡荡,我因为有些事没有做完正在加班工作,她走了过来。我听到高跟鞋敲打大理石地面的声音来到我的身旁,我抬起头来时看到她的微笑。
  “很奇怪,”她说,“我昨晚梦见和你结婚了。”
  我目瞪口呆,这怎么可能呢?我当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看着我,若有所思地说:
  “真是奇怪。”
  她说着转身离去,高跟鞋敲打地面的声音就像我的心跳一样咚咚直响,高跟鞋的声音消失后,我的心跳还在咚咚响着。
  我想入非非了,接下去的几天里魂不守舍,夜深人静之时一遍遍回想她说这话时的表情和语气,小心翼翼地猜想她是否对我有意?日有所想夜有所思,有一天晚上我梦见和她结婚了,不是热闹的婚礼场景,而是我们两个人手拉手去街道办事处登记结婚的情景。第二天在公司见到她的时候,我突然面红耳赤。她敏锐地发现这一点,趁着身旁没人的时候,她问我:

  “为什么见到我脸红?”
  她的目光咄咄逼人,我躲开她的眼睛,胆战心惊地说:“我昨晚梦见和你去登记结婚。”
  她莞尔一笑,轻声说:“下班后在公司对面的街上等我。”
  这是如此漫长的一天,几乎和我的青春岁月一样长。我工作时思维涣散,与同事说话时答非所问,墙上的时钟似乎越走越慢,让我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我苦苦熬过这拖拖拉拉的时间,终于等到了下班,可是当我站在公司对面的街上时,仍然呼吸困难,不知道她是在加班工作还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考验我,我一直等到天黑,才看见她出现在公司的大门口,她在台阶上停留片刻,四处张望,看到我以后跑下台阶,躲避着来往的汽车横穿马路跑到我面前,她笑着说:
  “饿了吧?我请你吃饭。”
  说完她亲热地挽住我的手臂往前走去,仿佛我们不是初次约会,而是恋爱已久。我先是一惊,接着马上被幸福淹没了。
  接下去的几天里,我时常询问自己这是真的,还是幻觉?我们约好每天早晨在一个公交车站见面,然后一起坐车去公司。我总是提前一个多小时站在那里,她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会忐忑不安,看见她甩动手臂快步向我走来的飘逸迷人身姿后,我才安心了,确定这不是幻觉,这是真的。
  我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十来天过去,公司里的同事没有注意到我们正在恋爱,他们可能和此前的我一样,认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有时下班后我的工作做完,她的还没有做完,我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她。
  有同事走过时问我:“怎么还不走?”
  我说:“我在等李青。”
  我看见这位同事脸上神秘的笑容,似乎在笑我即将重蹈他人覆辙。另外的时候她的工作做完了,我的还没有做完,她就坐到我身旁来。
  走过的同事表情不一样了,满脸惊讶地问她:“怎么还不走?”
  她回答:“我在等他。”
  我们恋爱的消息在公司里沸沸扬扬,男的百思不解,认为李青看不上市里领导的儿子看上我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他们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比我差,为此有些愤愤不平,私下里说,鲜花插在牛粪上是真的,癞蛤蟆吃到天鹅肉也是真的。女的幸灾乐祸,她们见到我时笑得意味深长,然后互相忠告,找对象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行了,看看人家李青,挑来挑去结果挑了一个便宜货。

  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爱情里,那些针对我们的议论,用她的话说只是风吹草动。她也有气愤的时候,当她知道他们说我是牛粪、癞蛤蟆和便宜货时,她说粗话了,说他们是在放屁。
  她凝视我的脸说:“你很帅。”
  我自卑地说:“我确实是便宜货。”
  “不,”她说,“你善良,忠诚,可靠。”
  我们手拉手走在夜色里的街道上,然后长时间坐在公园僻静之处的椅子上,她累了就会把头靠在我肩上,我伸手搂住她的肩膀。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吻了她,她第一次吻了我。后来我们经常坐在她租住的小屋里,她向我敞开自己柔弱的一面,讲述跟随公司总裁参加各个洽谈生意晚宴时的艰难,那些成功男人好色的眼神和下流的言辞,她心里厌恶他们,仍然笑脸相迎与他们不断干杯,然后去卫生间呕吐,呕吐之后继续与他们干杯。她与市里领导儿子的恋爱只是传言,她只见过三个,都是公司总裁介绍的,那三个有着不同的公子哥派头,第一个说话趾高气扬,第二个总是阴阳怪气看着她,第三个刚见面就对她动手动脚,她微笑着抵抗他,他说你别装了。她的父母远在异乡,她在遭遇各式各样的委屈之后就会给他们打电话,她想哭诉,可是电话接通后她强作欢笑,告诉父母她一切都很好,让他们放心。
  她的讲述让我心疼,我双手捧住她的脸,亲吻她的眼睛,把她弄得痒痒的,她笑了。她说很早就注意到我,发现我是一个勤奋工作的人,而一个游手好闲的同事总是将我的业绩据为己有,拿去向上面汇报,我却从不与他计较。我告诉她,有几次我确实很生气,要去质问他,可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
  我说:“有时我也恨自己的软弱。”
  她爱怜地摸着我的脸说:“你不会对我很强硬吧?”
  “绝对不会。”
  她继续说,当公司里的年轻男人以不同的方式追求她时,我似乎对她无动于衷,她有些好奇,就过来询问一些工作上的事,观察我的眼睛,可是我的眼神和公司里其他男人看着她的眼神不一样,只是单纯的友好眼神。后来发生的那个下跪求爱者的事情让她对我有了好感,她悄悄看着我在大家的哄笑声里替那个人整理物品送了下去。她停顿了一下,声音很轻地说自己在外面越是风头十足,晚上回到租住的小屋越是寂寞孤单,那个时刻她很想有一个相爱的人陪伴在身旁。当我和她在电梯里短暂相处,我眼睛湿润的那一刻,她突然感受到被人心疼的温暖,后来的几天里她越来越觉得我就是那个可以陪伴在身旁的人。

  然后她轻轻捏住我的鼻子,问我:“为什么不追我?”
  我说:“我没有这个野心。”
  一年以后,我们结婚了。我父亲的宿舍太小,我们租了那套一居室的房子作为新房。我父亲喜气洋洋,因为我娶了这么一个漂亮聪明的姑娘。她对我父亲也很好,周末的时候接他过来住上一天,每次都是我们两个人去接,挤上公交车以后她总能敏捷地为我父亲抢到一个座位,这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我笑了,但是从来没有告诉她这个。春节的时候,我们坐上火车去看望她的父母,她父母都是一家国营工厂里的工人,他们朴实善良,很高兴女儿嫁给一个可靠踏实的男人。
  我们婚后的生活平静美好,只是她仍然要跟随公司总裁出去应酬,天黑之后我独自在家等候,她常常很晚回家,疲惫不堪地开门进屋,满身酒气地张开双臂要我抱住她,将头靠在我的胸前休息一会儿才躺到床上去。她厌倦这些应酬,可是又不能推掉应酬,那时她已是公关部的副经理。她看不上这个副经理的职位,用她的话说只是陪人喝酒的副经理。她曾经对我说过,美丽是女人的通行证,可是这张通行证一直在给公司使用,自己一次也没有用过。
  我们在自己生活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了两年多,开始计划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同时决定要一个孩子,她觉得有了孩子也就有了推掉那些应酬的理由。她为此停止服用避孕药,可是这时候我们前行的轨道上出现了障碍物。一次出差的经历让她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意识到我是什么样的人。她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而我只会在自己的命运里随波逐流。
  她坐在飞机上,身旁是一个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这个男人刚刚自己创业,比她大十岁,有妻子有孩子,两个多小时的飞行期间,他满怀激情地向她描述了自己事业的远大前程。我想是她的美貌吸引了他,所以他滔滔不绝地说了那么多话。她跟随我们公司的总裁参加过很多商业谈判的晚宴,这样的经验让她可以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他在迷恋她的美貌之后,开始惊叹她的细致和敏锐,在飞机上就向她发出邀请:
  “和我一起干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