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最优美的散文 - 《新月集》选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新月集》选摘[印度]罗宾德纳特·泰戈尔罗宾德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生于孟加拉名门,是印度四个阶级中身份最高贵的婆罗门。泰戈尔从童年时代就开始写诗歌,写剧本,没有受过太多正统的教育,他的写作天才基本上是靠家庭教育和自学筑就的。前期的作品大多描绘甜蜜的爱情和对世界的赞美。1891年前往雪利德管理土地,从而接触到政治和社会现实,创作了大量激发印度独立爱国情操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作品。《沉船》和《戈拉》是泰戈尔中期创作中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诗集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家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小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吝啬的主奴,肇起它最后的一点金子。白昼渐渐地没入深深的黑暗之中,那收割后的田野孤寂、沉默地躺在那里。天空突然被一个男孩子尖锐的歌声划破,他穿过了黑暗,留下歌声回荡在静谧的黄昏里。他的家就在荒地边缘的村落里,在甘蔗田的后面,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榴莲的阴影里。星光下,我在独自行走,途中停留了片刻,看着黄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面前,正用她的双臂拥抱着无数的家庭,在那里有摇篮和床铺,有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光,还有年幼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开始“我是从哪里来的,你在哪里把我捡起来的?”孩子问他的妈妈。她把孩子紧紧地搂在胸前,似哭似笑地答道:“你曾被我当作心愿藏在我的心里,我的宝贝。”你曾藏在我孩童时玩的泥娃娃身上;每天早晨我用泥土塑造我的神像,那时我反复地将你塑造又捏碎。你曾和我们家的守护神一同受祀奉,我崇拜家神时也就崇拜了你。你曾活在我所有的希望和爱里,在我的生命里,在我母亲的生命里。在支配着我们家庭的不朽“精神”的膝上,你已经被抚育了好几代了。当我在女孩时代时,我的心如花瓣儿张开,你就像一股花香似的散发出来。你柔软的温柔,在我青春的肢体上开花了,像太阳出来之前划过天空上的第一道曙光。天堂里的第一宠儿与晨曦一共降临,你沿着世界生命的溪流而下,终于停泊在我的心头。当我凝视你的脸时,神秘之感震撼着我,原属于一切的你,竟成了我的。为了怕失去你,我把你紧紧地拥在怀里。是什么魔术把这世界的宝贝引到我这纤弱的手臂中的呢?对岸我渴想到那个地方,河的对岸去。在那边,那些船儿排成一行系在竹竿上;早晨人们乘船到那边去,肩上扛着锄头,到他们远处的田中去耕耘。在那边,放牛的人赶着他们的牛群涉水到对岸的牧场;黄昏,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长满野草的岛上哀叫。妈妈,如果你不介意,我长大后,要当这渡船的船夫。有人说在这个高岸的后面藏着许多古怪的池塘。雨过后,一群群的野鸭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长满了池塘的四围,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摇着会跳舞的尾巴,在洁净的软泥上印下它们细小的足印;黄昏时,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漂荡。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后,要当这渡船的船夫。我要从此岸到彼岸,渡来渡去,村里所有正在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太阳升到半空,早晨变为正午,我会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一天结束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会在黄昏中回家来。我一定不会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工作。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后,一定要当这渡船的船夫。同情假如我只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盘里的东西时,你会不会向我说“不!”?你是不是把我赶开,对我说道:“滚开,你这淘气的小狗?”那么走吧!妈妈,走吧!当你叫唤我的时候,我再也不到你那里去了,也永远不再要你喂东西给我吃了。如果我只是一只绿色的小鹦鹉,而不是你的小孩,亲爱的妈妈,你会把我紧紧地锁住怕我飞走吗?你是不是会对我指指点点说:“真是一个不知感恩的贱鸟呀!整天只知道咬它的链子?”那么走吧!妈妈走吧!我要到树林里去,我绝不再让你抱我入怀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