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最优美的散文 - 《先知》选摘(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先知》选摘(1)[黎巴嫩]卡里·纪伯伦卡里·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阿拉伯现代文学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阿拉伯现代小说和散文的主要奠基者。他的作品蕴涵了丰富的社会性和深刻的东方精神,不以情节取胜,重在抒发丰富情感。从20世纪20年代起,纪伯伦的创作重心由小说转向散文和散文诗,从用阿拉伯语写作变为用英语写作为主。《先知》是纪伯伦最深刻和最优美的作品,被公认为他的“顶峰之作”。这部抒情哲理性散文诗集,蕴涵丰富,风格独特,意境深邃,具有启发性。正是《先知》这部作品让纪伯伦享誉世界。船来了在当代的曙光下,被选与被爱的艾玛达法,在奥菲里斯城等待来接他返回自己出生之岛的船只,已经十二年了。在第十二年,也就是“收割月"的第七日,他登上没有城墙的山岗,远眺大海;他看到他的航船正从雾霭中驶来。他的心胸豁然开朗,喜悦奔腾直达海面。他闭起双眸,在灵魂的静默处祈祷。然而,当他走下山岗时,却有一阵悲哀袭来。他默想:我如何能平静地离去,而不带丝毫哀伤?不,我无法不带着精神上的伤痛离开此城。在此城中,我度过了多少个漫长而痛苦的日子,又经历了多少个漫长而孤寂的夜晚;谁能够毫无寄挂地摆脱他的痛苦和孤寂?这里的大街小巷都撒满了我心灵的碎片,这里有许多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孩子赤足穿梭在山林间,我无法做到毫无负担与伤痛地从这些景物中悄然离去。今天,我脱去的不是一件外衣,而是用自己的手撕下的一层皮。我置诸身后的不是一种思绪,而是一颗用饥渴凝结起来的甘甜之心。然而,我无法再滞留了。召唤万物的大海在召唤我,我必须启程了。因为,留下来只会使得在黑夜中依然燃烧发热的生命逐渐冷却,结晶成形。假若能带走这一切,我该有多高兴。然而,我怎么能够?唇齿赋予声音飞翔的翅膀,而声音却无法携唇齿同行,它只能独自翱翔于天际。雁鸟必须离开窝巢,才能独自飞越太阳。现在,他已行至山下,再次面向大海,看见他的船已驶近港口,船头是来自故乡的水手。于是他的心灵向他们呼唤道:我先人的子孙们,你们这弄潮的健儿,你们曾多次在我梦中航行。如今,在我苏醒之时,你们翩然而来,也就是我更深的梦境。我已整装待发,渴望的心早已扯满帆,等待着风起。只想在这沉静的气氛中再吸一口气,再回首投下深情的一瞥。然后我就加入到你们中,成为水手中的一员。而你,浩渺的大海,不眠的母亲,你将是江河与溪流惟一的安宁与自由。这溪流只要再蜿蜒一回,在林中空地再低吟一曲,我就会投入你的怀抱,犹如一滴自由的水滴,融入无穷的大海。他行走着,看到远处的男男女女离开了农田与果园,纷纷涌向城门。他听到他们喊着自己的名字,并在田野间奔走相告他的船即将到达的消息。他对自己说:莫非离别之时也是相聚之日?难道我的黄昏实际是我的黎明?我能为那些放下耕田犁具、停下酿酒转轮的人们奉献什么?是以心灵为树,采摘累累果实与他们分享?还是将渴望化作涌泉,倾满他们的杯盏?是做一只强健的手可以弹拨的竖琴,还是一管能让他们的呼吸可以穿过我身躯的长笛?我是个寂寞的追寻者,而在寂寞中究竟寻得了什么,使我得以自信地施与?如果这是我的丰收日,那我又是在哪个被遗忘的季节和哪块土地上播撒的种子呢?如果此刻我该高举明灯,那灯中燃烧的火焰并不是我点燃的。我举起的灯空虚而黑暗,夜的守护者将为它注满油,点起火。他开口讲述这些,但还有许多未说出的话藏在心间。因为他是一个无法表达自己更深层秘密的人。他一进城,人们纷纷迎了上来。万人齐声地呼喊着他。城中的长者跨跃向前并说道:请不要离开我们。你一直是我们黄昏中的正午,你的青春赋予我们梦想的梦境。在我们中间,你并不是陌生人,也不是过客,而是我们的儿子,我们挚爱的人。请不要让我们的眼睛因渴望见到你的面容而酸痛。男女祭司对他说:现在,请不要让海浪将我们分开,而使你在我们中间度过的时光成为回忆。你的精神曾与我们同行,你的身影曾是映在我们脸上的光辉。我们一直如此地爱着你。然而,我们的爱悄然无语,被面纱遮掩。但现在,她大声呼唤你,坦然无饰地面对你。爱的认知,直到分别之际才知其深。旁人也来挽留他。但他并不作答,只是低首不语。站在他四周的人,看到他晶莹的泪珠滴洒在胸前。他与大伙一起涌向圣殿前的广场。此时,一位名叫艾尔梅特拉的女预言家迎出圣殿。他用极其温柔的目光看着她,因为在他进城的第一天,这女子即来寻找他,并成为他的第一位信徒。她向他致贺,说道:上帝的先知,至高真理的探索者,你长久以来一直期待你的船。如今船已驶近,你必须离去了。你是如此深切地向往着你记忆中的大地和企盼的住所;我们的爱不会羁绊你,我们的恳求也不能留住你。不过,我们只请求你在走之前,将真理昭示大众。我们会将把它传给我们的子孙,他们再传给他们的后代,使它永不湮灭。在你独居的岁月中,你观察我们的生活;在你不眠的时刻,你倾听过我们梦中的哭泣与欢笑。因此,请让我们认清自己的面目,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生与死之间的一切。他回答道:奥菲里斯城的人们啊,除了此刻激荡于你们灵魂中的事物外,我还能说什么呢!爱于是,艾尔梅特拉说,请告诉我们有关爱的事情吧!他抬头望着众人,四周一片寂静。然后,他用洪亮的声音说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