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最后的星期集 - 第3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不可知的鸟儿
  街上走来一位游方僧,站在你的门口唱道:“不可知的鸟儿飞进竹笼。”于是愚痴的心儿说,我捉住了捉不住的东西。
  你沐浴完毕披散着湿发,站在窗前。
  “捉不住的东西”本在你远望的眼睑上,“捉不住的东西”本在你戴镯的手腕的柔嫩里。
  你派它去乞施,它一去不归;你不知道游方僧在唱你的故事。
  你像乐调,在单弦上往返。
  单弦琴是你容颜的笼子,在春风中摇晃。
  我胸口捧着琴漫游,为它上色,折花,溶它在心里。
  我弹奏时忘记它的形状,弦儿跳荡着消失。
  “不可知”出门进入世界,在树林的葱郁里嬉戏,在金色花的芳菲里隐居。
  你啊,不可知的鸟儿,栖息在团圆的笼子,装饰一新的笼子里吧。
  别绪盈满翅翼和延迟的飞行。不知鸟巢在哪儿,它的幽会在地极的彼岸一切景观的隐逝里。
  那一瞬间
  林鸟最后一首歌,沉入漆黑的夜色。
  空气凝滞,树叶不晃,透明的星星仿佛降落在老楝树蝉鸣骤息的奥秘上。
  这时你突然异常激动地抓住我的手说:“我永世不忘你。”
  未点灯的窗前,我的身子模糊不清。
  有阴影的掩护下,你打消了倾吐隐衷的踌躇。
  那一瞬间你爱情的仙宫,屹立在我无边的回忆的地基上。
  那一瞬间的悲欢,由光阴的琴弦弹响,飘向无尽的来世。
  那一瞬间我的小我,在你真挚的感情中获得了无限。
  你发颤的嗓音使我生命的苦修,得以品尝成功的琼浆。
  较之你世界的无数事物,我更充实,活得更有朝气。
  那一时刻之外的万物,微不足道。
  那一时刻的外面有死亡,某一天我将退出形象辉煌的舞台。
  在可感的悲欢的天地里,我回忆的影子,向有形的无量认输。

  门前的火焰树底下,你每天亲手浇水,这至关重要。
  今后你把我推往枝叶外面宇宙无际的混沌里,那无关紧要,我等待着。
  给拉妮·黛维①的信
  一
  最近我搬家了。
  两间小屋构成我的新居。
  小屋很合我的心意。
  现把原因告诉你。
  高堂吹嘘自己“很大”,将真正的“很大”轻慢地拒之门外。
  我的小屋不自夸“很大”,不学愚笨的绔绔弟子,狂忘地参加“无限”的比赛。
  我无意在屋里满足天空的欲望;我要在它的原位得到它,要在外面完整地得到它。
  环境幽静。
  “遥远”来到我的身边。
  坐在窗口我浮想联翩——所谓“遥远”其实是美。“遥远”在美的中间。
  美局限于定义,又超越各种界限;同需求在一起,可又独居,在每一天里,又属于永久。
  记得以前有一天下午,我乘的轿子穿过田野;一共有八位轿夫。
  我看见一位轿夫,像黑色大理石神像;他每一步都跨越职业的低贱,似脚带断链高翔的大鹏。
  神因着他的美赐予他恢宏的荣誉。
  远空与人最亲;如若关闭窗棂就无从看见。
  世俗的家庭,贪欲是壁垒,将眼馋的东西囚禁在近处的樊笼里。
  往往忘记贪欲会伤害爱情,如忘记野草压挤农作物。
  我写诗,作画。
  围绕“遥远”做我的游戏;我用各种服装为它打扮,就像苍天的诗人,用黄昏、拂晓打扮地平线。
  我做的事情中没有贪婪,没有私利,也没有我自己。
  富有“遥远”的工作中,每时每刻有我的广宇。
  与此同时我望见死的甜美形象、静寂的悠远、生活四周无浪的大海。

  丰繁的美中有它的席位,它的解脱。
  --------
  ①拉妮·黛维曾照料泰戈尔的晚年生活。诗人弥留之时口授的诗是她记录的。
  二
  别的事情以后再说。
  首先需告知的是:我已收到你寄的茶叶。
  迟迟不复信是我的性格特点。
  我写信极像我作画。
  它不通报事件。
  它本身就是消息。
  形象在世上漫游,我作的画也是形象,走出“未知”,走到“熟知”的门口。
  它不是映像。
  心中有繁复的破立,繁复的组合;一些或凝成理念,一些或显示于意象;言语的罗网最终活捉那些天鸟。
  心儿在风中侧耳静听,寻觅那寻觅语音的情绪。
  今日它圆睁双目,要看线条世界里开辟的道路。
  它寻望,它说:“我看到了。”人世是“形态”的旅程。在永世的清醒者面前走过,他也无声地说:“我看到了。”
  太初的舞台前传来号令,“拉开帷幕!”
  雾气的帷幕徐徐升起,形象的舞女登台;千眼雷神因陀罗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观察即创造。他是画家。他观察的盛大节日千古绵延。
  三①
  无垠的天宇上荡过的时光之舟载着“线条”的旅客,在幽暗的背景前他们跳“形体”之舞;无声的“无限”的心声,用无句的“有限”的语言和暗示来表达,有量之美用花篮装“无量”的欢乐的财富——它不是内容,不是思想,不是语句;
  仅是形象,用光线塑造。
  太初创造的第一刻的音籁,今日传入我心中——揭去无始之夜的面幕说:“请看!”
  这些年我在幽僻处自言自听。②
  从那儿转移到另一个幽暗处,③

  我自画自看。
  宇宙布满天神观赏的座位,我在他旁边,制造观赏的对象。
  致苏汀特罗纳德·达塔④的信
  近来我迷上了线条。
  辞藻是豪门女子,私囊丰殷,⑤尖嘴利舌,安抚她颇费神思。
  线条出身贫贱,性情温顺,我与她交往分文不花。
  指挥树枝开花、结果,是快活地履行责任。率领树底下的光影起舞,是饶有趣味的职业。
  枯叶飘落,纷纷扬扬,彩蝶舒翼飞舞,入夜,流萤点点,忽明忽灭。
  丛林的宴会厅里他们是风流倜傥的有形的贵宾,不受任何人的质询。
  辞藻管教严厉,对我毫不客气。
  线条从不责备我纵声大笑。
  许多事情我撂下不管,信件丢失,有空闲就奔入培植形象的内宅。因而心里潜藏多年的放荡不羁者,⑥勇气陡增。
  他挥毫作画,不考虑凡世的是非,不理睬人们的褒贬。
  --------
  ①泰戈尔在此信中阐述了他的绘画艺术观。
  ②指写诗。
  ③指作画。
  ④苏汀特罗纳德·达塔(1901—1960),孟加拉语诗人。
  ⑤孟加拉语中,字辞与财富是一个字,这里一语双关。
  ⑥指作画的宿愿。
  二
  我心情舒畅。
  我的画笔没有套上“闻名”的笼嘴。
  名气不来制约我的意志。
  一开始就未允许原有的交椅搁在作画的胸脯上,它没有规劝我维护荣誉。那名气拖着臃肿的身体,已经无所作为了。
  为了保护大部分成果,它派看守站在门口;在正经事情的面前筑了个祭坛,上面一层层置放千百个主人①提出的要求。
  然而高傲的名气今日不再露面。和时令之王的彩笔一样,我的画笔是自由的。
  --------
  ①指出版商、批评家和读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