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最后的明星晚宴 - 序 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浅见光彦十二月中旬打电话约野泽光子出来,照例把见面地点定在平冢亭。
  平冢亭位于浅见和野泽两家之间,是平冢神社的茶馆。据说神社供举的神是源义家,至于为什么叫平冢神社,个中缘由浅见也不清楚。
  浅见的母亲雪江寡妇很喜欢吃平冢亭的饭团,所以母亲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浅见必定会买一些饭团作为礼物带同家。
  浅见和光子在平冢亭会面,并非出于什么特别的考虑,而且饭团店门前的氛围也不适合表白爱意。对此,光子也心领神会。不过,她觉得自己和浅见的交往已经超越了男女的关系,所以不论在什么场合见面,都不可能陷入爱河。
  浅见和光子都已是三十三岁的大龄青年,两人家离得不远,从小学到中学一直一起去上学。毕业后,近二十年两人未通音信。碰巧的是光子做家教的地方就是浅见家。而且,在光子的姐姐卷入一桩杀人案时,浅见帮忙破了案。于是两人的交往又重新开始了。
  在光子的印象中,少年时代的浅见光彦是一个可爱、老实、不起眼的男孩子,她根本无法想象当年的男孩就是现在这个人称“名侦探”的浅见。
  自明治维新以来,浅见家四代人都在政府做官,可谓官僚世家。哥哥阳一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东京入学法律系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现在年仅四十岁就已经身居警视厅刑事局局长的要职,堪称精英人物。和哥哥相反,浅见从三流私立大学毕业后,总找不到如意的工作,作为有名门之称的浅见家的一员,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掉队者。
  但就是这个浅见光彦现在成了名噪一时的神探。光子深深地感到仅凭儿时的样子根本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
  野泽光子毕业于一所名牌女子大学,连皇族的子女也在那里上学。可是毕业后她既没有就职于一流公司,也没有结婚,至今一直做家教,成了一个专职打工者。凭自己做家教的经验,光子认为,父母觉得不可救药的孩子,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使其迅速发挥出个人的潜力,所以浅见的才能突然发挥出来,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浅见光彦和野洋光子都还是独身,两人从孩提时代就被同学戏称为“光光组合”,分别二十年后的偶然相遇和相似的经历,使两人觉得彼此还真有些缘份。
  光子一点都不觉得浅见没出息,当然不是因为两人之间的这种缘份,而是因为她觉得找不找工作,结不结婚是个人的自由,与别人无关。
  她这么想,一方面出于自己不服输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她认可浅见的才能。在姐姐的事件中,浅见出众的推理能力令光子敬佩不已,而且,在这件事中浅见所体现出来的善良的本性,也令光子刮目相看。
  现在重新认识浅见,光子觉得他是个蛮不错而且很英俊的男士,为什么世上的女同胞放着这么好的青年不去追求呢?真是令人费解。由于光子并未标榜什么独身主义,所以约会这天,她半认真地想,必要的话和浅见结婚也是可以考虑的。

  完全出乎光子的意料,在平冢亭约会要谈的事是邀请她去参加一个宴会,而且是在箱根的豪华别墅举行的豪华宴会,所以一向沉稳的光子心情显得非常激动。
  “人家说必须要携同伴前往,所以我决定邀你一起去。”浅见用一点也不讲求方式的生硬语气说。虽然这种口气可谓是浅见的特色,但就不会用让女孩子高兴一点的措词吗?光子不满地想,于是故意很平淡地说:“我不合适,找一位更年轻漂亮的小姐不是更好吗?”
  “哎呀,要有那样的小姐,不就没问题了吗。可眼下,我能拜托的只有你了,你也知道我的脾气。”
  “你说的也有道理。”
  这一点光子也有同感,同为长期的专业打工者,彼此肯定有些同病相怜的感情。
  “而且,这份请柬有些古怪。”浅见为了吸引光子的注意说,“请柬上写着类似杀人案的预言之类的东西。”
  “什么?”光子成了好奇心的俘虏,“怎么回事?”
  “来,你看看这份请柬。”
  浅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这个信封看上去并不出奇,只是常见的请柬的样式。
  光子展开对折的请柬,印刷在厚厚的纸上的内容也很普通。
  谨启:首先恭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九八×年已近尾声,新年将至,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按往年惯例吾欲举办新春宴会,时值岁末,诸位必事务繁多,如能拔冗惠临吾将备感幸甚。
  请诸位当日务必携伴同往。诸位之食宿已安排妥当。如能蒙您于寒舍游憩一晚,吾将不胜荣幸。
  在这段措词一般的文字后面是宴会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昭和六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地点是神奈川县足柄下郡箱根町。从地图来看会场似乎设在位于湖尻的主办者的别墅。
  在印刷体的这部分并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但问题出在后面圆珠笔写的部分上。
  浅见先生,久仰您神探大名,此次冒昧致函相邀,甚感失礼。可是仍盼您能出手相助,虽觉此举不妥,还望谅察。
  吾出此言,事出有因,全都在于一年一度吾宅之新春宴会。前年、去年连续两年在宴会之时突发可疑之猝死事件,警方亦颇感棘手。虽感今年未必会再次发生此类不幸事件,然如万一突发不测之事,只有向与会诸位致歉,此宴会也将止于今年,以后不再举办。吾已是年过花甲之人,举办新春宴会乃吾余生之惟一慰藉,恳请体察吾之苦衷,鼎力相助,了却吾残生之心愿。
  恕吾冒昧,您此番行程之报酬,吾当另行寄送,请务必笑纳。如觉此报酬微薄,不合您意,定将按您所愿,尽早悉数补齐奉上。

  “就为这事,送来了一百万日元。”浅见若无其事地说。
  “一百万!”光子惊叫起来,“太厉害啦,做侦探这么赚钱呀!”
  “哪儿的话,要都这么幸运的话,大家岂不都想当侦探了,这个人不懂行情。”
  光子又看了一遍宴会主办人的姓名。
  ——东京都大田区田园调布×街×号
  加堂孝次郎
  “加堂孝次郎,好像是一个曾经很红的演员吧。”
  “是的,直到十五六年前还是一位活跃在影视圈的大牌明星呢?”
  “是吗,难怪连我都知道他的名字呢。他现在过着隐居生活吗?”
  “不,似乎不能称之为隐居,他经常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一些谈话节目,而且他还拥有强大而潜在的实力。听说凭借其强大的财力,连政界和商界都可以撼动,这位老人打个喷嚏整个影视圈都会感冒。在大家都很忙的年底,把召集一流的明星开宴会作为惟一的爱好,这事情本身电显示了加堂的实力。虽说不是什么很好的兴趣,不过对于一位很有钱却余时无多的老人来说,想要心情愉快地度过余生,其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
  “哎哟,你讲起话来怎么老气横秋的。”
  “因为我们迟早也会有老的时候,这并非完全与己无关呀”
  “话是这么说……但是,他肯出一百万日元,是不是真的可能有生命危险呀?”
  “或许吧。”
  “那,怎么办?接受邀请吗?”
  “那要看你的意思了,如果你同意,我就接受邀请。”
  “我……”说了一半,光子犹豫了,虽然和浅见一起出席宴会很有吸引力,但一旦有生命危险就……浅见看出了光子犹豫的心情,于是说:
  “即使发生了杀人案,被杀的也不可能是我们。”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和出席宴会的人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最丰要的是我们和参加宴会的人从没见过面。”
  “不过,要是无差别地乱杀人呢?”
  “哈哈哈,不会有人故意到一个宴会上来乱杀人的。你想想,既然是杀人,那一定有相应的杀人动机。”
  “但去年和前年的猝死事件不是还没有解决吗?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也可能被杀吗?”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为慎重起见,专门通过哥哥的关系调查了一下,发现这两件事不是作为命案处理的。”
  去年、前年事件的梗概如下。
  首先是前年的事件。死者是P电视台的制片人,加堂的女婿后藤明弘。许多人看到在宴会的高xdx潮时,他说感觉不舒服走出了大厅。之后,再没人见到他。第二天早晨,有人在别墅后面的凉台下发现了他的尸体。
  死因是颈骨骨折。

  凉台位于悬崖向外突出的部分。从凉台边缘到崖底大约有十五米,掉下来的话必死无疑。后藤好像是掉下来当场死亡的。即使不是当场死亡,捧下来后无法动弹,在寒冷的冬夜呆上几个小时也难保不死,人们认为他失足是由于心脏病发作导致神志不清,在靠近凉台的扶手时上身翻过扶手跌落崖底致死。
  凉台的扶手有八十厘米高,正常状态下,不可能越过扶手而摔下来,但是那天晚上,后藤已经醉了,而且心脏病发作,好几个人看到他走出大厅时,脸色发青,手捂着胸口。
  虽然他的直接死因是颈骨骨折,但实际上,也可以说其死因是心脏病发作。这是比较普遍的看法。后藤早就患有轻度心绞痛,这成为病死说的根据,最终此事被作为一般性的死亡事故处理。
  去年的事件也是事故死亡,但情形却和前年大相径庭。死者是加堂的秘书丸山敏雄(五十五岁),这次也发生在宴会的最高xdx潮。当时,丸山握住了乐队演奏用的增音器的电源导线,正巧那段导线绝缘皮已经剥落,结果丸山被电击身亡。丸山向前伏倒在大厅的地板上时和被运到医院后,其死因都被认为是心脏病发作。
  实际上,丸山因为身体肥胖爱出汗,医生很早就提醒他要注意心脏。大概他想把散在地上的导线整理到墙边去,用微微出汗的手握住了导线掉皮的部分,结果被电流击倒。一般情况下一百伏的电压电不死人,但对丸山脆弱的心脏却是难以承受的冲击,从这个角度看,只能算丸山倒霉。警方也曾介入此事,调查了一。下乐队成员是否有工作过失致人死亡的嫌疑。
  由于没有证据表明导线绝缘皮本来就是剥落的,又无法排除演奏舞曲时,跳舞的人通过导线时踩在上面损坏绝缘皮的可能性,最终警方的调查也不了了之。
  至于为什么丸山用手去握导线仍然不清楚,或许是注意到散乱的导线,想要弄整齐吧,不过至今这只是推测。
  “但是,在两起事件中,如果怀疑的话并非没有可疑之处。”浅见说。
  “后藤明弘也可能是被人从背后推下去的,丸山则不是偶然握住了剥皮的导线,而可能是有人设计安排的。”
  “但是,反过来说,也可能像警察所断定的那样,什么都没有,仅仅是意外事故。”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的,所以这封信可以说是加堂老人杞人忧天的产物。”
  “仅仅因为过于担心,就花一百万日元!”
  光子又看了一眼请柬。
  “宴会的会场是他位于箱根的住所,而且靠近湖尻,说不定是可以俯视芦湖的别墅。”
  “大概吧!”
  “那就去看看吧。”
  虽然光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仍表里不一地用毫不在意的口吻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