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追忆似水年华 - 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 在斯万家那边(1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唉,她原本是可以跟我一起去参观这些真正的历史建筑物的;我学了十年的建筑,随时总有一些最有身分的人求我陪他们上博韦或者圣卢-德-诺去,但我只愿意 跟她一起去,可她却跟那些再粗野也不过的人先后在路易-菲利浦和维奥莱-勒迪克的臭大粪面前心醉神迷!我认为用不着是个艺术家就能做出那种东西,而且即使 判断力不是特别强,也不至于选中茅房去度假,去就近闻闻大粪啊。"
  当她到德勒或者比埃尔丰城堡去了以后--糟糕的是她不答应他跟她一起去,说是那样可能给她带来"不良后果"--他就埋头读最令人陶醉的爱情小说,查火 车时刻表,想办法在下午、晚上,甚至是当天早上就赶去和她相会。办法?这不是什么办法不办法的问题,而是要得到批准。火车时刻表跟各趟列车并不是为狗编制 的。用印刷成表的形式告诉广大公众,有一趟列车早八时开往比埃尔丰,四时到达,这就是说上比埃尔丰是件合法的行为,无需奥黛特的同意;这也是一个可能以与 奥黛特相会的愿望完全无关的事情为目的的行为,因为每天都有不认识奥黛特的人登上车厢,人数是如此之多,以至有必要把机车升起火来。
  总而言之,如果他想到比埃尔丰去,她可也没法阻拦。他也当真感到有上比埃尔丰去的欲|望,而如果他不认识奥黛特,一定也就去了。很久以来,他就想对维奥莱-勒迪克的复原工作有一个更精确的概念。天气这么好,他迫不及待地想到贡比涅森林里去散散步。
  真是倒霉,唯独这个地方今天对他有诱惑力,而奥黛特却偏偏不让他去。今天!如果他不顾她的禁令而去,那他今天就能见着她。如果她在比埃尔丰碰上的是别 人的话,她会高高兴兴地对他说:"怎么?您也来了!"就会邀她到她跟维尔迪兰夫妇下榻的那个旅馆去看她,可如果是斯万他,那她就会生气,就会以为他在盯她 的梢,对他的爱就会有所减弱,也许会在见到他时气得扭头就走。等到回来的时候也许会对他说,"那我就连旅行的自由都没有了!"而事实上倒是他自己连旅行的 自由都没有了!
  他忽然想起,要想上贡比涅和比埃尔丰而不显得是去找奥黛特,那就要让他的朋友福雷斯代尔侯爵陪他同往,他在附近有所别墅。当斯万把这个打算告诉他的时 候(可没说出他的动机),他喜不自禁,这是十五年以来斯万第一次答应去看他的产业;斯万不愿意在那里长住,只答应在那里呆上几天,一起散散步,游览游览。 斯万都已经想象自己跟福雷斯代尔到了那里了。哪怕是在那里见到奥黛特以前,哪怕是在那里见不着她,他也将是多么幸福;能在这一块土地落脚,在那里,即使还 不知道她将在哪一个确切的地点,在什么时候出现,他就已经到处都感到她蓦然出现的可能性*在突突搏动:在那由于是为了她才来参观而显得美丽的城堡的天井里, 在他觉得如此充满浪漫气息的城市的每一条街上,在被浓厚柔和的落日染红了的森林中的一条路上--这些是无数交替使用的掩蔽所,他那飘泊无定、繁殖倍增的幸 福的心怀着希望的并不可靠的分身之术前来躲藏。"千万别碰上奥黛特和维尔迪兰夫妇,"他会对德·福雷斯代尔先生说,"我刚听说他们今天恰好就在比埃尔丰。 在巴黎有的是时间见面,何必离开巴黎来证明彼此寸步不离?"他的朋友也会纳闷,为什么一到那里他就不断改变计划,走遍贡比涅所有旅馆的餐厅却打不定主意在 哪家坐下,其实哪家都没有维尔迪兰夫妇的踪迹,而他那副神色*却象是在寻找他口说要回避的人物,而且一旦找到还要躲避,因为如果他当真碰到那一帮人,他是会 装模作样地避开的;只要他看到了奥黛特,她也看到了他,尤其是让她见到他并不在牵挂她,他就心满意足了。不,她是会猜到他是为了她才到那里去的。所以等到 德·福雷斯代尔当真来找他一起动身的时候,他却说:"真抱歉!我今天不能上比埃尔丰去了,奥黛特正好在那里。"斯万可还是感到幸福,因为在芸芸众生当中唯 独他一个人那天没有上比埃尔丰去的自由,那是因为他跟奥黛特的关系跟任何人都不一样,他是她的情人,而对他的行动自由的这种限制只不过是他如此珍惜的那种 奴役、那种爱情的形式之一。肯定还是别冒跟她吵嘴之险为妙,还是耐心一点,等她回来。那些日子,他一直俯身在贡比涅森林的地图上,仿佛那是一张爱情国的地 图,身边全是比埃尔丰城堡的照片。她有可能回来的日子一到,他就又把火车时刻表打开,计算她可能乘哪一班,而如果在那边多耽搁一些时间,又还有哪几班可 乘。他呆在家里不出门,唯恐来电报时不在家,天黑了也不睡觉,怕她乘末班车回来,为了给他来个意外而在半夜里来看他。正在这时他听到有人在按门铃,可是很 久没人去开,他想把门房叫醒,同时到窗口去叫奥黛特(如果是她的话),因为哪怕他亲自下楼嘱咐他们十次,他们还是可能对她说他不在家的。原来是个仆人回 家。他听到马路上马车不停地飞驰过去,这他以前是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他只听得每辆车从远处过来,越来越近,驶过他的门口而不停下,带着不是属于他的信息奔 向远处。他等了整整一夜,毫无结果,原来维尔迪兰夫妇他们提前回来,奥黛特打中午就回到了巴黎;她不想通知他;不知干点什么好,就独自一人上戏院看戏,这 会儿早就回家上床睡着了。
  她连想都没有想他。象这样连斯万的存在都忘却的时刻对奥黛特却更有好处,这比她的全部风情更有助于把他的心系住。因为这样斯万就生活在如此强烈的痛苦 的激动之中,就象那晚他在维尔迪兰家没能见着她,找她找了一整夜一样,结果促使他的爱情在他心中萌生开花。我童年在贡布雷时,有过一些幸福的白天,忘了痛 苦,而这些痛苦之情直到晚间才又回来。斯万不曾有过这样的白天,他的白天不是在奥黛特身边过的;有时他想,让一个这么漂亮的女人在巴黎单独出去未免太不谨 慎,这就跟把一只装满珠宝的盒子摆在马路中央一样。因此他对所有的行人都感到愤慨,把他们全都看成是小偷。然而他们的面貌是集体的,也是无形的了,他怎么 也想象不出来,所以也就激不起他的醋意。斯万绞尽脑汁,累得用手揉揉眼睛,叫道:"老天保佑!"人们在殚思竭虑来弄清外部世界的现实性*或者灵魂的不朽性*这 样的问题以后,总是要求助于老天爷来缓解缓解疲惫不堪的脑子的。然而对不在身边的那个女人的思念跟斯万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行动--吃饭、收信、上街、上床 睡觉,通过由于这些动作都是在她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遗憾之情而不可分离地连结在一起,就跟玛格丽特·德·奥地利在为纪念她的丈夫美男子菲利贝而修建 的勃鲁教堂①中,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到处都把他们两人姓名的开头字母交织在一起刻下来一样。有些日子,他不呆在家里而上附近一家餐厅去吃饭,这餐厅的烹 调曾得到他的赏识,而现在他去则完全是出之于既神秘又荒谬,被人称之为浪漫色*彩的理由;那是因为它(现在依然存在)冠有奥黛特住的那条街的名字:拉彼鲁 兹。有时,当她短期出外,总要在回到巴黎几天之后才想起通知他。她干脆就说她是刚乘早车回来的,再也不象从前那样费神去多少找点真情实况来掩饰。这些话都 是谎话,至少对奥黛特来说是谎话,站不住脚,不能象真话那样在她到火车站的回忆中找到支持;她在说那番话的时候,甚至懒得在脑子里编造一幅她声称是在下火 车时干了些什么的景象。而在斯万的脑子里,她那些话却顺利通行,毫无障碍,扎下了根,那不容置疑的真实性*是如此坚不可摧,如果哪位朋友对他说,他也是乘那 班车来的并没有碰见奥黛特,那他就会深信是那位朋友记错了日子或者钟点,因为他的说法跟奥黛特的话不相符合。奥黛特的话,他只有在她未说之前就怀疑她要撒 谎时才显得是谎话。要让他相信她在撒谎,事先的怀疑是个必要的条件。这同时也是一个充分的条件。这时奥黛特所说的一切就都可疑。只要听到她说一个男人的名 字,那肯定就是她的一个情人;这个假设一旦成立,他得花几个星期才能把它消除;有一回他甚至找私家侦探去打听一个不相识的人的地址和每天的活动,直到这个 人外出旅行他才会松口气,可后来才知道,此人却是奥黛特的一个叔叔,都死了二十年了。
  ①美男子菲利贝(1480-1504)是萨瓦公国的大公。勃鲁在安省首府布雷斯堡,地处巴黎东南422公里,教堂建于1506年至1536年间。
  虽然她一般不同意他跟她一起在公共场所露面,说是会遭人闲话,可是有时候他也跟她一样同时应邀参加某个晚会,如在福什维尔家、在画家家、在哪个部举办 的慈善舞会上,那时他就跟她在一起了。他见到她,可不敢呆下,唯恐显得是在窥看她跟别人在一起时的乐趣,在他的想象里,这种乐趣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他从来 没有看到它终了时的情况,因为他自己只能独自一人回家,惶惶不安地上床睡觉。几年以后,当他到贡布雷我们家去吃晚饭的那些夜晚,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有这么 一两回,他通过这样的夜晚,也体验到一种可以称之为平静的欢乐(如果不因不安情绪突然消除而产生过分强烈的冲击的话),因为它使我们的心得到宁静:他有天 到在画家的画室中举行的晚会上呆了一会儿,正准备要走,奥黛特这时化装成一个光彩照人的外国人,向周围的男人(而不是向他)含情脉脉,兴高采烈,简直象是 预告就在这晚会上或是别的什么地方(也许是狂乱舞会,一想到她要去,他就不寒而栗)将有什么风流艳事发生,而这种高兴劲儿比看真正的肉体的结合更能激起斯 万的妒意,因为他对后者比较难以想象;他都已经准备迈过画室的大门了,忽然听到奥黛特叫他:"您能不能等我五分钟,我马上就走,咱们一起回去,您把我送到 家。"这几句话砍掉了晚会那叫他惊恐不安的结局,使得晚会在他回想当中竟是那么纯洁无邪,也使得奥黛特的回家不再是一件难以设想的可怕的事情,而成了甘美 的现实,而且就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样摆在他的面前,摆在他的车中;这几句话也剥去了奥黛特那过分光耀夺目,过分欢快的外貌,揭示出她刚才只不过是一时化 了装,而且是为了他的,并不是为了什么神秘莫测的乐趣,而对这种化装,她也已经厌倦了。
  确实有那么一天,福什维尔要求坐斯万的车回去,当车到了奥黛特家门口,他又要求让他也进去,奥黛特指着斯万对他说:"啊,这可得听这位先生的。您去问 他吧。要就进去坐一会儿,可别太久了,我要提醒您,他喜欢安安静静地跟我谈话,不喜欢在他来的时候来客人。啊!您要是象我那么了解他就好!My love(亲爱的),谁也没有我那么了解您,您说是不是?"
  斯万见她当着福什维尔的面对他说出这样表示偏爱的亲切话语,心里自然感动,不过如果她也能说某些批评建议的话,那就更好了,例如:"星期天的那个晚 宴,您准还没有给人回音呢。您要不爱去就别去,可别失礼";或者是:"您有没有把您关于弗美尔的那篇论文留在这里?明天不是可以多写一点吗?真是个懒骨 头!我得督促督促您才是!"这样的话就表明奥黛特了解他在上流社会的应酬,了解他艺术论文进展的情况,表明他们两个人有着共同的生活,说这话的时候,她向 他投来一个微笑,通过它,他感觉到她是整个身心都属于他的。
  在这样的时刻,当她为他们冲橘子汁的时候,象调得不好的反光镜先在墙上一个目标的周围投上一些古里古怪的大影子,然后慢慢收缩,最后集中消失于目标那 一点那样,他对奥黛特的那些变幻无定的可怕的看法也逐渐消失,最后跟站在斯万面前的她那迷人的身体结合起来了。他忽然起疑,在奥黛特家中灯下度过的这个时 刻也许并不是摆上道具,搬上蜡果,专门为他彩排的时刻(其目的在于掩盖他不断想着然而又得不出明确概念的那个可怕的微妙的东西,也就是当他不在那儿的时 候,奥黛特到底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她的真正的生活),而当真是奥黛特的真正的生活;如果他不在的话,她可能把这同一把扶手椅推到福什维尔跟前,倒给他的 也不是别的什么特殊饮料,而就是这种橘子汁;奥黛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不是他成天在确定其位置在何方面也许仅仅存在于他想象之中的那个可怕的超自然的世 界,而确确实实是这现实的宇宙,它并没有什么特殊凄惨的气氛,而是包括他就要去就座写字的那张桌子,他将有机会品尝的饮料,包括所有那些他既怀着好奇和赞 叹又怀着感激之情去观赏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在象海绵吸水那样吸收他的梦幻,把他从梦幻中摆脱出来的同时,它们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它们也向他指出他的梦幻 的看得到摸得着的现实性*,引起他的思想的注意;这些事物的形象在他眼前越来越鲜明生动,它们同时也使他困惑的心越来越安定下来。啊!要是命运能允许他跟奥 黛特两个人只有一个住处,在她家里就是在他自己家里;在问仆人午餐吃什么时,得到的回答就是奥黛特的菜单;如果奥黛特早上想到布洛尼林园大道散步,他作为 丈夫,尽管不想出去,也得陪着她并且在当她太热的时候给她拿着斗篷;晚饭以后,如果她想穿着便服呆在家里,他就得呆在她身边做她要他做的事情;那么,他生 活中的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现在看来是那么乏味,到时候就同时也成了奥黛特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是最家常的那些细节,例如包括着那么多的梦幻,体现了那么多 的意愿的那盏灯、那杯橘子水、那张扶手椅等等,到时也会变得无比的甘美,分量也会大得出奇!

  然而他又心想,他这样就要惋惜失去的安谧和宁静,这两者对爱情可不是有利的气氛。当奥黛特对他来说不再总是一个不在身边、随时怀念的想象中的人物时; 当他对她的情感不再是那奏鸣曲的乐曲激起的那种神秘的慌乱,而是深情,而是感澈;当他们两人之间建立了正常的关系,结束她的热狂和忧伤时;那时候,奥黛特 的日常生活活动在他心目中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他已经多次起过疑心,透过信封看她给福什维尔的信那天就是一例。他冷静地观察自己的病痛,仿佛是在自己身 上进行预防接种,以便进行研究;他心想,当他病愈以后,奥黛特做什么事情就与他无关了。然而在他的病态中,说实在的,他对她的病愈的害怕不亚于死亡,因为 这样的病愈就等于是宣告他现在的一切的死亡。
  经过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斯万的疑心平定下来了;他为奥黛特祝福,第二天一早就派人把最好的首饰送到她家,因为她在前夕的那些好意的表现,在他身上激起的是感激之情,或者是看到这些表现能再现的愿望,或者是需要有所宣泄的爱情的高|潮。
  可是,也有时候,痛苦之情揪住了他的心,他想象奥黛特是福什维尔的情妇,想象他自己没有被邀请的那次夏都的活动的前夕,他们两个从维尔迪兰家的马车里 看着他带着连他的车夫都发现了的那种绝望的神色*请她跟他一起回去,结果自己单独一人垂头丧气地回家那会儿,当她叫福什维尔看他那副神色*,对他说:"嗨!看 他气成那个样子!"的时候,她的眼神准跟福什维尔在维尔迪兰家中赶走萨尼埃特那天一样,闪闪发光、不怀好意、狡黠而微斜的。
  那时,斯万就讨厌她了,心想:"我也未免太傻了,花钱为别人买乐趣。她还是留点儿神为妙,别把绳子绷得太紧,等我急了是会一个子儿也不给的。无论如 何,额外的优惠得暂时停付了!可就在昨天,当她提到想上拜罗伊特度音乐节时,我却傻得对她说什么要在近郊租一座巴伐利亚国王的漂亮城堡,两个人去住。幸好 她并没有显得过分兴奋,也没说是去还是不去;但愿她拒绝吧,我的老天爷!她对瓦格纳的音乐就跟鱼对苹果一样,沾都不沾,一连两个星期跟这么个人听音乐会, 敢情是妙不可言!"而他的恨就跟他的爱一样,需要发泄,需要行动,他都乐于把他那往坏处想的想法推得更远,设想奥黛特已经背叛他,这就更加讨厌她了,而如 果他这些想法一旦得到证实(这是他力图信服的),就会找机会来惩罚她,把他那一腔怒火在她身上发泄。他都快要设想他就要收到她的信,向他要钱把拜罗伊特附 近那个城堡租下,同时通知他,他自己不能去,因为她已经应承了福什维尔和维尔迪兰夫妇,要邀请他们前往。啊!他倒真希望她能有这么大的胆子!到时候给她来 个回绝,给她来封报复性*的回信,该是多么痛快!他都已经在挑选字眼,甚至高声念了出来,仿佛当真收到了她那封来信似的。
  这封信第二天果然来了。她说维尔迪兰夫妇和他们的朋友们表示有意去听瓦格纳作品的演出,而她平常经常在他们家受到接待,如果他肯给她送这笔钱的话,她就也将得到接待他们的乐趣。她只字没有提到他;不消说,有他们那些人在场就排除了他去的可能。
  头天晚上逐字逐句想好的那封可怕的回信(他可不敢指望这封信当真用得上),现在他却有派人把它给她送去的乐趣了。糟糕的是,凭她手头现有的钱,或者很 容易就找来的钱,只要她想租,在拜罗伊特还是租得起房子的,虽然她不懂得巴赫和克拉比松①之间有什么区别。不过,凭她这点钱,她的生活就得偷省着点儿。他 这回要是不送她几张一千法郎的钞票,她就没法每晚在她租的城堡里组织豪华的晚餐会,会后也许她还会心血来潮(可能以前还不曾有过),投入福什维尔的怀抱。 反正这次见鬼的旅行,他斯万是决不出钱的!--啊!要是有办法阻止,那该多好!要是她在动身前崴了脚,要是能出高价买通送她上火车站的马车夫,把四十八小 时以来在斯万眼中的这个背信弃义的女人,双眼里含着投向福什维尔的同谋的微笑的女人奥黛特送到一个地方关些日子,那该多好!
  ①克拉比松(1808-1866):法国作曲家。
  可是她这副形象从来都不会保持很久;过了几天那闪亮狡猾的目光就失去了光辉和欺骗性*,那对福什维尔说:"嗨!看他气成那个样子!"的可恶的奥黛特的形 象开始淡化,开始消失。这时,另一个奥黛特的脸庞逐渐重新出现,在一片光明中缓缓地升起;这个奥黛特虽然也向福什维尔投去微笑,可只有在向斯万投去的微笑 中才含有柔情;当她说,"可别太久了,当这位先生要我呆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是不大喜欢来客人的。啊!您要是象我那么了解他就好了!"的时候,不就是这样 吗?当斯万对她体贴入微时,当在重要关头唯有他可以信赖而向他求教时,她的微笑不也就是这样吗?
  这时,他就会自问,他怎么能对这样一个奥黛特写那么一封侮辱性*的信;毫无疑问,她是从来也不信他会写出这样一封信的,而这一封信就使他通过他的慷慨忠 诚而在她的尊敬之情中占有的崇高的、唯一的地位上降了下来。她对他的爱就将不似往日了,正是因为他身上有福什维尔和任何别人所不具有的那些品质,所以她才 爱他。正是由于这些品质,所以奥黛特才时常对他体贴入微;这些表现,当他心怀妒意时是不把它们当作怎么回事的,因为它们不是情|欲冲动的表现,所代表的与其 说是情爱倒不如说是柔情,可是当他的疑心逐渐消除(时常得力于阅读美术著作或者跟朋友谈话后的心平气和),使得他的激*情不那么要求回报时,他就开始感到这 些表现是何等可贵。
  在经过这番动摇以后,奥黛特自然回到了斯万的妒意把她一度拨开的那个位置,进入他觉得她动人的那个角度,他就在脑子里设想她是多么温情,眼睛里露出一 副心甘情愿的神色*,长得又是那么漂亮,他禁不住把他的双唇向她伸去,仿佛她当真在场,能够接受拥抱似的;而他对这迷人的善良的一瞥报之以感激之情,仿佛她 刚才当真看了他一眼,仿佛刚才这一瞥并不是为了满足他的愿望而由他的想象力描绘出来的似的。
  他该给她造成了何等的痛苦!当然,他有充分的理由对她不满,但如果他不是那么爱她的话,这些理由还不足以使他对她不满到如此程度。他对别的一些女人不 是也曾抱怨得厉害么,而今天既然已经不再爱她们,对她们也就没有什么愤怒可言了,当她们找上门来时,不是照样可以乐于为她们效劳吗?如果有朝一日他对奥黛 特采取这样不关痛痒的态度,那他就会理解,当初纯粹是出于醋意才使得他觉得她那想法如此恶劣,如此不可原谅,而那种想法骨子里还是十分自然,倒也显出一番 好心,只是未免幼稚,无非是想在机会来临时能向维尔迪兰夫妇还一还礼,尽一尽地主之谊而已。
  他又从与爱情和醋意的观点相对立的观点来评断奥黛特,在想问题的时候力求公平,要考虑到种种可能性*:他假设他从来没有爱过她,在他心目中跟任何别的女人都一样,她的生活并不因为他不在场而两样,并不是背着他,冲着他编织起来的。
  为什么要认为她在那边会跟福什维尔尝到她在他身边从未尝到过的令人陶醉的乐趣呢?这不完全是他的醋意凭空编造出来的吗?无论是在贝罗伊特也好,在巴黎 也好,如果福什维尔想到他斯万的话,只能是把他看成在奥黛特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万一他们两人在她家相遇,他得为他斯万让路。福什维尔跟奥黛特之所 以能不顾他的不乐意而在那里洋洋自得,那是由于他阻止不力所造成,而如果他对她的计划表示赞成的话(这计划原也是无可非议的),那她仿佛就是按他的旨意而 去的,就会有被派去的感觉,被安顿在那里的感觉,而得到对那么经常接待她的人们予以回报的乐趣,也就得感谢斯万了。
  如果不让她生着他的气,没有跟他见面就走,如果给她把那笔钱送去,鼓励她作这次旅行,想法使旅行更加愉快,那她就会高高兴兴地,满怀感激之情跑向前 来,而他也就会得到差不多一个星期来没有得到的跟她见面的那种欢乐,这是任何别的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只要斯万不带嫌恶之情去想象她,他就会在她的微笑中看 到她的善良的心,把她从任何别的男人手中夺回的愿望除了出之于爱情以外并不再含有醋意,那么这份爱情又恢复了对奥黛特的容貌身体给予他的种种感觉的爱好, 恢复了对把她的一颦一笑,声调升降当作戏剧来欣赏,当作现象来探究这种乐趣的爱好。这种与众不同的乐趣结果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对奥黛特的需要,而这种需要 也只有她亲自光临或者收到她的来信才能满足;这个需要跟斯万当年迈入崭新的生活阶段时那另一个需要几乎是同样不计功利,几乎是同样富于艺术色*彩,而且是同 样反常,那时斯万在度过多年枯燥沉闷的生活后忽然来了一个精神上充溢得泛滥的阶段,而他并不知道他的内心生活这种出乎意外的充实丰富从何而来,正如一个身 体衰弱的人忽然逐渐健壮发胖,一时仿佛要走上彻底痊愈的道路一样--当年这个需要也是脱离外部现实世界而在他心中发展起来的,这就是欣赏音乐和了解音乐的 需要。
  就这样,通过他的病痛的化学机理,他在以爱情制造了醋意之后,又开始制造对奥黛特的温情和怜悯了。奥黛特又恢复成为动人、善良的奥黛特。他为曾对她如 此狠心而感到内疚。他希望她来到他的身边,而在她来之前先给她一些乐趣,好在见面时看到由感激之情塑造出来的她的面容和微笑。
  奥黛特拿得稳再过几天他准会前来请求和解,温柔驯从如前,所以也早就不怕使他不快,甚至不怕惹他一下,而且如果觉得时机合适也会拒绝赐予他最弥足珍贵的那种特殊优遇。
  也许她并不知道,当他跟她吵架的时候,当他对她说不再给她钱,要给她点苦头吃吃的时候,他并不是说着玩的。也许她更不知道,在另外一些场合,当他为了 他俩的关系的长远利益,为了向她表明他可以离开她,破裂随时可能发生而决心在一段时间内不上她家去的时候,他也是真心实意的,如果说对她不见得是这样,至 少对他自己是如此的。
  时常是事后一连几天,她不再给他增添什么新的烦恼;他也明知道最初几次见面不会得到多大的欢乐,也许倒会招来点不愉快的事情,搅乱他心底的宁静,所以 写信给她,说他忙得不可开交,原定去着她的那些日子都不行了。可信刚发出,却接到她的来信,不约而同,正好也是请他推迟原定的约会。他心里不免纳闷,这倒 是怎么回事?猜疑和痛苦揪住了他的心。心乱如麻,他再也不能遵守刚才在心境平静时许下的诺言,他赶忙跑到她家,要求在随后几天里天天去看她。即使不是她先 给他来信,即使她回信说是同意几天不见面,他在家里也呆不住,非得去看她不可。这是因为,跟斯万的预料完全相反,奥黛特的同意使得他心里的盘算乱了套。有 些人占有一种东西,为了要知道如果他一时失去了这样东西,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他就把这样东西从他脑子里排除出去,让脑子里的其他东西都保持原样。然而少 了一样东西并不仅仅意味着这样东西的不存在,并不只是一个部分的缺乏,这是整个其余部分的大动乱,这是一个无法从旧态中预见的一个新的状态。
  另外一些时候则与此相反:奥黛特正准备出外旅行,他在找了一个借口跟她口角一番以后,决心在她回来以前,既不给她写信,也不去看她,这就使得一次暂别 看来象是一场了不起的不和(他在期待从中得到好处,而她也许以为这是一场无可挽救的不和),而这次暂别的大部分时间由于奥黛特外出旅行而不可避免,他不过 是促使它早开始几天罢了。他都已经在设想奥黛特怎样为既不见他人又不见他信而焦急不安,苦恼万分,而奥黛特的这个形象平息着他的妒意,使他更容易习惯于不 跟她见面了。他同意的这次暂别长达三周之久,脑子里一出现跟奥黛特重见这个念头就被他打将下去,然而也有时候,在他思想深处也为能在她回来时见到她而感到 高兴,不过他也多少带点焦急地自问是否自愿把这如此易于熬过的禁欲时期更延长些日子。这段时期迄今还只过了三天,他以前也时常有不见奥黛特的面达三天以 上,但都不象现在这样是事先安排下来的。然而有时心里的小小不痛快或者身上的小小不舒服促使他把现在这个时刻看成是例外的、出规的时刻,是通权达变的精神 容许他去接受一种乐趣带来的安抚,容许他给意志力放假(直至有必要恢复)的时刻;这种不痛快或者不舒服使意志力停止活动,不再起什么强制作用;有时他忽然 想起有点什么事情忘了问奥黛特,例如她是否已经想好,她的马车要漆成什么颜色*,或者买的股票是要普通股还是优先股(有机会向她表示一下他不见她的面也能活 下去固然不错,然而如果日后马车要重漆一次,股票没有股息,那就糟了),这时候去看她这个念头就跟刚撒手的橡皮筋或者从刚打开盖的气压机中出来的空气一 样,猛一下从远处闯进现在这个领域,来到立即有可能实现的领域。

  去看奥黛特这个念头又回到心间,不再遇到什么阻力,而这念头也变得如此不可抗拒,以至斯万觉得一天又一天地挨过跟奥黛特分离的十五天还比较容易,而等 他的车夫把车套上,把他送到她家,要在焦急不安和欢欣雀跃中度过的那十分钟反倒十分难熬;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向她表示他的温情,他千万次地重温同她重新见 面这个念头--正当他以为她还远在他方的时候,她却突然归来,现在回到他的心间。这是因为,去看奥黛特这个念头现在找不着想方设法抵制这个念头以制造障碍 这样一种愿望;这种愿望在斯万身上已经不复存在,因为自从他向自己证明(至少他自己是这样想的),他是如此轻而易举就能抵制这个念头以来,他就觉得把暂别 的尝试推迟进行并没有什么不便之处,反正他现在觉得只要他愿意,就有把握来实施了。同样也是因为,去看奥黛特这个念头现在重新出现在他心头时总带有新意, 带有诱惑力,带有尖锐性*--这三者以前都是被习惯磨平了的,现在则通过这不是三天而是十五天的禁绝(一次禁绝的期限不是按它实际已经延续了多久,而应该按 预定的期限来计算的)而重新获得力量;同时从不付太多代价就牺牲了的期待中的乐趣当中却产生了他无法抵御的意想不到的幸福。最后,去看奥黛特这个念头现在 重新出现在他心头时总伴随着斯万要知道当奥黛特在得不到他的音信时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的渴望心情,以至他行将发现的是一个几乎陌生的奥黛特的令人神魂颠倒 的启示。
  而她呢,她早就认为他拒绝给钱不过是个假动作,来问车漆什么颜色*,买哪样的股票都不过是个借口,她无需把他经历的这些情绪的发作的各个阶段从头到尾回 顾一下;根据她对这些的认识,她无需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只相信她早就知道的那一点,也就是那必然的、万无一失、从来不变的结局。如果从斯万的观点来看,这 种看法是不完全的--虽然也许可能是深刻的。斯万显然认为他不被奥黛特所理解,这就好比是一个有吗啡瘾的人深信他是正要摆脱他的顽固恶习时由于外界因素而 受阻,或者是一个肺结核患者深信他正要最终痊愈时突然遭到意外的不适,全都感到自己不被医生所理解,认为医生对那些所谓偶然事件重视不足,把它们都看成恶 习或病状用来掩盖自身的东西,而当病人自己陶醉于即将恢复正常或者即将得到痊愈的美梦时,他们的恶习或病状实际却继续无可挽救地压在他们头上。事实上,斯 万的爱情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内科大夫和最大胆的外科医生(在某些疾病方面)都会自问,除掉这样一个病人的恶习或者根除他的疾病是否还合情合理,甚至是否还 有可能。
  确实,斯万对他这份爱情的深广并没有直接的意识。当他想猜度猜度的时候,他时常觉得这份爱情仿佛已经衰退了,几乎已经化为乌有;譬如说,在他爱上奥黛 特以前,他对她那富有表情的面部线条,她那并不鲜艳的脸色*并不怎么喜欢,几乎可说是有点厌恶,现在有些日子也会发生这种情况。"当真是有了进步,"他在第 二天心里就会这么想,"当我仔细捉摸的时候,我发现昨晚在她床上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乐趣:也是怪,我总觉得她长得丑。"的确,这也是实话,这是因为他的爱已 经大大超出了肉欲的领域。奥黛特的身体已经不占很多的地位。当他抬头看到桌子上奥黛特的相片时,或者当她来他家看他时,他很难把这照相纸上的或者那有血有 肉的面容跟在他心头的那份难以平静的痛苦的不安心情之间划上等号。他几乎是不胜诧异地心想:"是她!"就象是有人突然把我们身上的某种疾病拿到体外来给我 们看,而我们觉得它跟我们所闹的那种病并不相象一样。他试图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那是有点象爱情,象死亡的东西,而不是跟疾病的概念依稀相似的东西; 那是我们经常对之表示怀疑,经常予以深究,唯恐掌握不了它的实质的东西--那是人的品格之谜。而斯万的爱情这个病已经大大扩散,已经跟他的一切习惯、一切 行动,跟他的思想、健康、睡眠、生活,甚至是身后的遗愿是如此紧密相连,它已经跟他合而为一,不可能从他身上剥离而不把他自身整个毁坏:用句外科大夫的 话,他的爱情已经无法再动手术了。
  由于有了这份爱情,斯万过去的那些兴趣已经衰退到这般地步,以至当他偶尔回到上流社会时(心想他那些社会关系就跟奥黛特不能确切知道其价值的钻石的精 美托座一样,可以在她的心目中抬高他的身价,而如果这些社会关系没有因为那份爱情而贬值的话,这种想法也许是对的:原来在她心中,这份爱情把任何与之有关 的事物的价值都贬低了,因为它把它们都说得没有那么可贵),他所感到的除了身处她所不认识的地方和不认识的人中间的那种忧伤外,还有在阅读或欣赏某些表现 有闲阶级的消遣的小说或画幅时可能体味到的那种超然的乐趣:譬如他在家里就喜欢在他最喜爱的作家之一的圣西门的作品中读与凡尔赛宫日常生活、德·曼特农夫 人①的菜单,以及了解吕里②谨慎的吝啬与大摆排场时同样的兴趣来检查他家中日常生活安排是否顺当,他自己的衣着和仆役们的号衣是否漂亮,他家的资金投放得 是否妥善。斯万过去那些兴趣的衰退也不是绝对的,而他之所以要体味体味这新的乐趣,那是为了能以一时躲避到他自己心中还没有被他的爱情、他的忧伤触及的那 些屈指可数的地方。在这一点上,我的姨姥姥所说的那个"小斯万"的性*格(跟夏尔·斯万的更有个人特色*的性*格不同)正是他现在最乐于具备的性*格。有一天,帕 尔马公主过生日(她能弄来盛大的节日欢庆活动的入场券,所以间接地对奥黛特也有用处),他想给她送点水果,可不太清楚该上哪里去订,就托他母亲的一个表妹 去办理。这位姨妈写信告诉他,她给他买的水果不是在一个地方买的,葡萄购自克拉波特水果店(这是这一家的名牌商品),草莓和梨分别采自饶雷和谢费水果店 (那里的最好),"所有果子都经我一一检验。"果然,公主在谢函中说草莓是多么的香,梨是多么的可口。特别是"所有的果子都经我一一检查"这句话给了他莫 大的安慰,把他的心带到了他很少光顾的领域--在富有的相当有地位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对"常用地址"的了解以及上商店订购商品这套知识是世代相传的,他作 为这样一个家庭的继承人,这套知识是随时会为他效劳的。
  ①德·曼特农夫人(1635-1687):法国作家斯卡龙之妻,孀居后,进王宫负责路易十四子女的教育,于1684年与路易十四秘密结婚,对王国政治颇有影响,著有《书信集》。
  ②吕里(1632-1719):法国作曲家,法国歌剧的奠基人。
  的确,他早已忘了他是那个"小斯万"了,所以当他一时间内重新成为这个"小斯万"时,竟感觉到这个乐趣比他平常感到的并也早已无动于衷的那些乐趣都要 强烈;资产者(对他们来说他从来都是那个"小斯万")的殷勤要比贵族的亲切稍逊一筹,然而却更讨人喜欢,因为资产者的殷勤跟对人的尊敬之情是结合在一起 的,所以无论哪位亲王殿下给他来的信,请他参加的什么招待会,在斯万心目中都不如他父母亲的老朋友请他担任证婚人或者仅仅参加婚礼的邀请信更弥足珍贵;他 父母亲的这些老朋友,有的一直还跟他见面,臂如我的外祖父头年还曾请他参加我母亲的婚礼;另外有些只跟他有一面之交,但对已故斯万先生这位可尊敬的继承人 还是彬彬有礼的。
  但由于他跟上流社会人士年代久远的亲密相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的住处、仆人和家庭的一部分。当他想起他那些显赫的朋友时,他觉得他们也跟上代传 给他的美好的地产、精致的银餐具、好看的桌布一样,都是一种依靠,一种提供舒适的设备。当他想到,万一他在家里忽然病倒时,他的仆人前去求援的必然是夏特 勒公爵、罗伊斯亲王、卢森堡公爵和夏吕斯男爵①,想到这里,他就象我们家的弗朗索瓦丝知道她来日将用绣了她自己的姓名,没有打过补丁的细布(或者缝补得如 此精巧,显示出那双巧手的高超技艺)裹了入殓时同样感到安慰--这是她的心神往已久的裹尸布,虽不值钱,但已经足够体面,可以心满意足了。尤其是,在他所 有与奥黛特有关的行动和思想当中,斯万总有一个没有明确说出来的占主导地位的想法,那就是认为他自己在她的心目中,也许比任何人,比维尔迪兰家最讨厌的忠 实信徒都要亲些,然而并不是她最乐于相见的一个--当他想到那么一群人认为他是鉴赏趣味最高的一个,是他们竭力要拉拢,为见不到他而感到遗憾的一个人时, 他就相信这世上是另有一种更幸福的生活的,几乎已经感到尝试尝试这种生活的欲|望,就如同一个卧床多月,饮食受到严格控制的病人,从报上看到正式宴会的菜单 或者到西西里岛的旅游广告时一样跃跃欲试。
  ①都是斯万的朋友,其中夏特勒公爵(1940-1910),是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之孙,巴黎伯爵之弟。
  如果说他是为了不去拜访他在上流社会中的朋友们而为自己辩解的话,他在奥黛特面前竭力为自己编造种种理由却是千方百计为了要去看她。而且他还得为此而 掏腰包(到了月底时常还得想一想,是否太打扰她,去看她的次数是否太多了,给她四千法郎是否太少),每次还得找个借口,带点礼物送去,想出点她要听的消 息,或者去找德·夏吕斯先生(有回在上她家去时在半路上碰到,硬要斯万陪着他去)。要是没有任何借口的话,他就请德·夏吕斯先生上她家去,让他跟她在漫谈 中,说是突然想起有话要跟斯万说,请她打发人去把他马上请来她家;大多数时候是斯万在家里白等,德·夏吕斯先生晚上来跟他说,他这一计没有成功。结果呢, 她现在时常离开巴黎,即使在巴黎时也很少跟他见面,而当年爱他的时候,却老说:"我总是有工夫的",或者说:"别人的闲言碎语我才不管呢",现在可好,每 当他想跟她见面的时候,她要么提什么人言可畏,要么推说有事。当他说到要同她去看什么义演,参加美术预展,观看剧本的首场演出时,她就说他想把他们之间的 关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说他把她当作姑娘家看待。事情发展到了这等地步,为了免于哪儿也找不着她,斯万有天就上贝尔夏斯街我外叔祖父阿道夫住的那套套房 去找他,请他对奥黛特施加影响;他知道她是认识并且很喜欢我外叔祖父的,他从前也是她的朋友。当她在斯万面前谈起我外叔祖父时,她总是象吟诗一样说话:" 啊!他哪,他可不跟你一样,他对我的友情是多么纯洁、伟大、高尚!他可不会这么小看我,想跟我在随便什么公共场所一起露面。"斯万感到有点为难,不知道在 我外叔祖父跟前谈奥黛特时该把调子定得多高,他先说她人品是如何优秀,她的人情味是如何超出常人,她的品德是如何非言语所能形容,又如何非任何概念所能概 括。"我想跟您谈一谈。奥黛特是怎样一个可爱的人,怎样一个高出于所有女人的人,怎样一个天使,您是知道的。您也知道巴黎的生活是怎么回事。您跟我所认识 的那个奥黛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识的。所以么,有些人就觉得我在扮演一个可笑的角色*;她都不答应我在外边,在剧场碰见她。她对您是那么信任,请您在她面 前为我说几句话,告诉她别以为我在街上给她打个招呼就会给她带来什么灾难。"
  我外叔祖父劝斯万过些日子再去看奥黛特,她只会因此而更加爱他,又劝奥黛特,斯万爱在哪儿跟她见面,就让他在哪儿跟她见面。几天以后,奥黛特对斯万 说,她大失所望,原来我外叔祖父跟所有的男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不久前想对她强行非礼。斯万一听就要去找我外叔祖父算帐,奥黛特把他劝阻了,可是当他碰见我 外叔祖父时还是拒绝跟他握手。斯万原希望,假如他能再次看到我外叔祖父,跟他私下谈谈,弄清他跟她当年在尼斯时的生活有关的一些流言蜚语,因此就更加后悔 跟我外叔祖父阿道夫闹了不和。我外叔祖父当年是常在尼斯过冬的。斯万心想:他也许正是在那里认识奥黛特的。有人在他面前漏了点话锋,是关于某个人的,这个 人可能曾经是奥黛特的情人,这就使得斯万大为震惊。有些事情,在他知道以前,听起来可能觉得再可怕也不过,再难以置信也不过,一旦知道了,就永远跟他的愁 思结上不解之缘,他承认它们,而且不再能相信它们没有存在过。只不过每一件事情都把他对他情妇的看法作出一点修正,从此难以改变。有一阵子,他都认为,以 前他没有料到奥黛特会那么轻佻,现在她的轻佻却几乎尽人皆知,而当她在巴登和尼斯度过的几个月当中,她的风流是出了名的。他想跟几个绔袴子弟接近接近,向 他们打听打听;可他们知道他认识奥黛特;而且他自己也担心这会使他们重新念叨她,又来缠她。直到那时之前,一切与巴登或者尼斯这两个五方杂处的城市生活有 关的事情在他心目中比什么都无聊乏味,可忽然听说奥黛特从前曾经在这两个游乐城市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之后,他却怎么也闹不清那仅仅是为了满足她对金钱的需要 呢(现在有了他,这个问题就不再存在了),还是只因为一时心血来潮(这可还会出现的)。现在他带着无能为力、莫名其妙的强烈的不安心情,俯身下视吞没了" 七年任期"①最初几年的那个无底洞,在那些年代中,人们在尼斯的英国人大道上过冬,在巴登的椴树荫下度夏,而他却觉得这些年月是个虽然痛苦然而辉煌的深渊 --诗人是会这样说的:他会把当年蔚蓝海岸报纸上的琐闻回顾一番,只要它们能帮助他对奥黛特的微笑或者眼神--依然还是如此善良朴实--有所了解,他会比 他作为美学家,为了深入理解波堤切利的《春》、《美丽的伐娜》、《维纳斯的诞生》而研究十五世纪佛罗伦萨的资料时还要热心。他时常一言不发地瞧着她,陷入 沉思之中;这时她就对他说:"你怎么愁眉苦脸的!"不久前,他还把她看成是个很好的人,跟他认识的最好的女人一样的一个女人,现在却想她是一个由情人供养 的女人;与此相反,有时他先看到的是跟那些专门吃喝玩乐的绔袴子弟,跟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家伙们厮混在一起的奥黛特·德·克雷西,然后他又看到了这张表情 如此温和的脸,想到了如此善良的性*格。他心想:"就算尼斯所有的人都认得奥黛特·德·克雷西吧,又有什么了不起?那些流言蜚语都是别人编出来的;"他心想 那种传说就算是确有其事吧,也是外在于奥黛特的东西,并不象怙恶不悛的本性*那样是内在的东西;终于被勾引干了坏事的那个人,那是一个长着一对漂亮的眼睛, 有着一颗对别人的痛苦充满怜悯之情的心,还有一个他曾搂在怀里,任意摆弄的顺从的身子的女人;假如他能使自己成为她须臾不可缺的人的话,有朝一日他就可以 把她整个身心完全占有。她现在就在那里,时有倦容,脸上这会儿倒显不出她在全神贯注于折磨着斯万,又叫人捉摸不透的那些事情;她用双手把头发往后一掠,额 头和脸面都显得更宽了一些;就在这时候,一个平淡无奇的念头,一个善良的情感突然象一道金光一样从她眼里迸发出来,任何人在休息或沉思一阵以后都会这样 的。象笼罩着云霞的灰色*田野在日落时分突然开朗一样,她的脸也顿时露出喜色*。奥黛特这时的内心生活,她憧憬的那个未来,斯万是但愿能够与她共享的;看来这 没有受到任何倒霉的骚动的影响。这样的时刻是越来越难得出现了,可每次出现都不无裨益。斯万通过他的记忆,把这些断片连缀起来,删去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 铸就一个善良的、宁静的奥黛特的金像;为了这个奥黛特,他后来作出了牺牲,这是另一个奥黛特所没有得到的(我们在这部作品的第二卷里将要谈到)。这样的时 刻可真是难得了,连见她面的机会都不多了!就是他们晚间的约会,她也总要到最后一分钟才说出她能不能答应,因为她认为他反正总是有空而她得拿准了除他以外 没有别人提出要来才行。她总推说她得等待一个对她至关重要的回音,而即使当她派人叫斯万来了,晚间的聚会也已开始,只要有朋友请奥黛特陪他们上剧场或者去 吃夜宵,她也总是不胜雀跃,匆匆忙忙地着装。她把衣服一件一件地穿上,每一个动作都加快斯万离开她,并使她一溜烟地跑开的那个时刻到来;等到衣服穿好,她 最后一次把聚精会神、熠熠生辉的目光投向镜子,在嘴唇上抹点口红,在前额上做个发髻,然后叫人把那件缀了金流苏的天蓝色*晚大氅拿来。斯万满面愁容,她都无 法抑制她的不耐烦的心情,说道:"我一直陪你陪到最后一分钟,敢情你就是这样来谢我!我想我对你够好的了。下次我可再也不那么傻了!"有时他冒着惹她生气 的危险,决心要弄明白她上哪儿去,他甚至幻想跟福什维尔结盟,心想也许他能为他提供情况。再说,当他知道她是跟哪些人在一起度过晚间时,那就不大可能会在 他所有的朋友当中找不到知道(哪怕是间接地知道)她是跟哪个男人出去,同时探得某些情况的人。当他给某个朋友写信,请他设法弄清某一点时,他就如释重负, 不必再向自己一提再提那些得不到答案的问题,而把四出打听之劳卸却给别人。其实当斯万多了解一点情况的时候,他也并不就舒坦些。知道一件事情并不等于阻止 一件事情发生,不过我们所知道的事情,我们总可以把它们掌握住,虽不是掌握在手中,至少是掌握在脑子里,在那里,我们就可以任意予以支配,这种情况给了我 们一个幻觉,仿佛对它们能有所为。每当德·夏吕斯先生跟奥黛特在一起的时候,斯万就高兴。他知道,在德·夏吕斯先生和她之间是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的,而德· 夏吕斯先生之所以跟她一起出去,那是出于他对斯万的友情,他也会把奥黛特干了些什么原原本本地告诉他。有时她斩钉截铁地告诉斯万,说她某一晚没有可能跟他 会面,看她那样子是非出去不可的,斯万就想尽办法让德·夏吕斯先生腾出时间来陪她。到了第二天,他不好意思向德·夏吕斯先生提很多问题,只是假装没有太听 明白他的回答,硬要他再说一遍,在每句答话后他感到越来越宽慰,因为他知道奥黛特一晚参加的都是无伤大雅的游乐。

  "小梅梅,我可不太明白……你们不是一出她家就奔格雷凡蜡人馆的。你们先上别的地方去了。没有?哪!那就怪了!小梅梅,您真把我逗死了。她接着又上' 黑猫',真是个怪念头,这主意是她出的吗?不?是您。那就怪了。这倒果然不是个坏主意,她在那里准有许多熟人?不?她跟谁也没有讲话?这就神了。你们俩就 这么着呆在那里?周围一个人也没有?这景象我倒能想象得出来。您真好,我的小梅梅,我真喜欢您。"斯万感到松了一口气。他有时心不在焉地跟一些不知道他跟 她那档子事的朋友聊天,偶尔听到象"我昨天看见德·克雷西夫人来着,跟一位我不认识的先生"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句子马上就在斯万的心里化为固态,硬化成为 水垢,划破他的心,从此不再离开,而象"她谁也不认识,跟谁也没有讲话"这样的语句在他心里又是流动得何等顺利,何等润滑,何等通畅,又是何等易于吸收! 不过再过一会儿,他又心想,奥黛特大概觉得他挺乏味,不然怎样宁愿去找那样的乐趣也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呢?那些乐趣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固然使他安了心,却也 使他痛苦,仿佛是被人出卖了似的。
  ①指麦克--马洪担任总统的七年期间(1873-1879)。
  即使他无法知道她上哪儿去了,这也足以使他心中的焦虑平静下来;对这种焦虑,奥黛特的在场,在她身边的温馨之感是唯一的特效药(这种特效药久而久之加 重了病痛,然而至少暂时可以镇一镇痛);只要奥黛特同意他呆在她家里等她回来,也就够了;在这宁静的等待的时刻里,另外一些由于某种魅力、某种魔法而在他 心目中显得与众不同的时刻会来与之交融在一起。可是她却不同意,他只好回自己家去,在路上强制自己考虑种种方案,不去想奥黛特,甚至在宽衣的时候也在咀嚼 着欢快的想法;他满怀明天能看到什么杰作的希望上了床熄了灯;可是一等他为了准备睡觉而中止对自己感情的控制(这种自我控制早已习惯成自然,连他自己也意 识不到了),他就感到身上一阵寒战,不由得哽咽起来。他也不想问个为什么,擦擦眼睛,含笑对自己说:"敢情好,我都得了神经病了!"然后他还是不禁怀着极 度的厌倦想到明天还得重新开始设法打听奥黛特到底干了些什么,设法运用一切影响,力求跟她见面。这种无休无止、毫无变化、毫无结果的活动,对他来说是一种 如此严酷的必需,以至有一天,当他看到腹部长了一个肿块的时候,他都为这也许是个致命的肿瘤而高兴万分,心想从此就可以不必再做任何事情,听凭这疾病的支 配,成为它手中玩弄的对象一直到那为时已经不远的末日。在这个时期,他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却时常但愿死期早临,而这与其是为了摆脱这深刻的痛苦,倒不如说 是为了摆脱他所作的努力的单调乏味。
  然而他还是希望能活到他不再爱她的时候,那时她就没有任何理由向他撒谎,他也就终于可以知道那天他在下午去看她的时候,她是否正和福什维尔睡觉。时常 在一连几天当中,对她爱着另外一个男人的怀疑使他不再向自己提出那跟福什维尔有关的这个问题,把这问题几乎看得是无关紧要,这就象是老毛病呈现出新的形 式,仿佛使得我们暂时摆脱了旧的病状。甚至也有些日子,他不为任何怀疑所苦,自以为已经痊愈,然而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他又在同一部位感到同样的痛苦, 而这种感觉在头天白天仿佛已经在各种不同的印象的急流中冲淡了。其实这个痛苦的位置并没有转移,正是这个剧烈的痛苦把斯万弄醒了。
  每天萦绕在他脑际的这些如此重大的事情(他见多识广,知道那些事情无非是寻欢作乐罢了),奥黛特却从不提供任何情况,他也不能经久不息地老在想象,想 着想看脑子也就空转了;这时他用手指揉揉疲乏的眼睑,就好象是擦擦夹鼻眼镜的镜片一样,然后彻底停止思想。在这一片茫茫之上却不时浮现出一些事情,隐隐约 约地通过奥黛特而与她的一些远亲或者昔日的朋友有关,这些人她时常提起,说是由于接待他们而不能见他的;在斯万心目中,这些人似乎构成奥黛特的生活的固定 的、不可或缺的框架。由于她不时对他说起"我跟我的女友上跑马场的日子"时的特殊声调,所以当他有病,他想到"奥黛特也许会到我家来"时,忽然想起那天正 好就是那个日子,他就心想:"啊!不行,这就不必请她来了,我怎么早没有想到,今天是她跟女友上跑马场的日子。还是等待时机提点能办得到的事情吧;提出一 些不能被接受,肯定要遭回绝的事情,会有什么好处?"落到奥黛特头上而斯万不得不依从的那个上跑马场去的义务,在他看来不仅是不可抗拒,而且它的必要性*仿 佛使得所有跟它直接间接有关的事情都成为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了。如果有人在街上跟奥黛特打了招呼,引起他的妒意;如果她回答这个人的问题时把这位陌生人跟她 对他常谈的两三样重要义务连系起来,譬如她说:"这位先生那天跟陪我上跑马场的那个朋友坐在同一个包厢"时,这个解释就消除了斯万的怀疑,认为奥黛特那位 女友除了奥黛特以外还邀了别的客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却从来也没想这些客人是怎么样的人,而且即使想了也是想不出来的。啊!他是多么想认识把奥黛特带到跑 马场去的那位女友,多么希望她也能把他带去!他是多么愿意把他所有的亲友来换一个能常见着奥黛特的人,哪怕她是一个修指甲的也好,是个店员也好!他愿为她 们花费比为王后们还要多的钱。她们身上也体现了奥黛特的一部分生活,难道这不正是对他的痛苦的镇痛剂吗?要是能在那些由于兴趣一致或者由于同样纯朴的天性* 而跟奥黛特保持友好往来的小人物家中愉快地度日,那该多好!他是多么希望能从此搬到奥黛特从不带他去的那所虽然肮脏然而值得羡慕的房子的六楼长住,他情愿 在那里假装是那个歇手不干的小女裁缝的情人,从此每天都能接待奥黛特来访!在这些平民区里,生活虽然简朴贫困,然而甘美、宁静而幸福,他真愿意永远住下 去!
  还有时候,她在碰到斯万以后又有一个他所不认识的男人向她走来,这时他可以在奥黛特的脸上看到那天他去看她而福什维尔也在场时她脸上那种愁容。不过这 种情况是罕见的,因为在不管有什么事情要做也不管旁人的闲言碎语而跟他会面的日子里,奥黛特主导的情绪是自信和泰然自若:想当年她刚认识他的时候,无论是 在他身边还是不在他身边而给他写信的时候,她总是那么怯生生的("我的朋友,我的手抖得这么厉害,连字都写不了了"--她至少是这样说的,而且这种感情总 有一点是真的,才有夸大的基础)。那时候她是喜欢斯万的。我们颤抖,不是为了自己,就是为了所爱的人。当我们的幸福不再掌握在他们手里的时候,我们对他们 就能泰然处之,就能从容自如,就能无所畏惧。当她现在跟他说话,给他写信的时候,他就不再用那些制造他是属于她的那种幻想的字眼,不再在谈到他的时候拼命 找机会用"我的"等字样,例如什么"您是我的一切,这是我们的友谊的香水,我把它留下"诸如此类的话;她也不再跟他谈起什么前途,谈起什么死亡,说得好象 他们不但同命运,还将要同生死似的。想当年,他无论说什么,她总是赞赏地答道:"您,您这个人就是跟常人不一样嘛";她瞧着他那稍微有点秃顶的长脑袋(那 些知道斯万的成就的人们心想:"要说漂亮,他算不上漂亮,可是要说帅,你瞧他那头发,那单片眼镜,那微笑!"),急于要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而不是力求当上 他的情妇,她说:"我要是能知道这脑袋瓜里想的是什么,那该多好!"现在啊,不管斯万说什么,她答话时总有时带点气恼,有时则显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啊,你这个人总是跟别人不一样!"现在她瞧着他那操心操得稍现苍老的脸(现在所有的人都是读了说明书才发现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的主旨,知道孩子的父母是何许 人才发现他哪些地方象他父母,凭着这么一点本领,说"要说丑,他并不算丑,可他就是那么可笑,你瞧他那单片眼镜,那头发,那微笑!"凭着他们的想象,仅仅 隔了几个月时间,就画出了一条分界线,一边是情人的面貌,一边是王八的嘴脸),说:"这脑袋瓜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能以改变,叫它合情合理,那该多好!"
或许您还会喜欢: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0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贵宾室的怪客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当浅见光彦决定乘坐“飞鸟”号豪华游轮去作环球航海旅游时,最吃惊的莫过于他自己了。“飞鸟”号是日本最大的豪华游轮,即使只住最便宜的“普通间”,作一次环球旅行所需的费用也大约要花上三百万日元。这是个几乎可以让浅见昏厥的数字。他一直认为这是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世界的话题,所以,当乘坐“飞鸟”号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浅见的感受就好像是在做一个不祥的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