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追风筝的人 - 《追风筝的人》书评——论追风筝的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果不是那个叫拉登的人,你很难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和西海固无比近似的地方,除了美国人的军靴和难民的蓬头垢面,它的一切印象符合一个地理系学生的 学科经验,干旱、缺水、尘土飞扬以及自然而然的贫穷。之所以这样,一方面缘于一知半解,一方面缘于没有像《追风筝的人》那样的一本书。
  
  所以,《追》对我而言,首先是一本教科书,它梳理的是关于阿富汗在苏联人进来之前和被赶出去之后的一些民生片段。70年代的阿富汗人已经 习惯在周末去看足球赛了,并且有绿色*的草坪,这绝对是真的。不仅如此,喀布尔的大街上还有翠绿的棕树,美观别致的二层别墅,春天全城的孩子都会举行风筝比 赛,然后会从父亲那里获得一辆美国产的山地自行车。宁静的阿富汗在冬天的早晨碧空万里,炊烟会从喀布尔的街巷里袅袅升起,这一切和2001年9月11日之 后我们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上的看到的炮火纷飞和残垣断壁的阿富汗判若两地,战争改变了一切。
  
  这是阿米尔少爷和小哈桑的童年背景,尽管他们一个住在别墅里,一个住在后院的的破帐篷里,但这并不妨碍阿米尔的父亲将哈桑的父亲称为40 年的好兄弟,不妨碍小哈桑成为阿米尔少爷在少年时代最要好的同伴。。因为缺乏煽动和马克思主义,所以在一个院子里,穷富、身份和立场并不能让两个阶级轻易 的对立并尖锐起来,如果能操作恰当,却反而能让仆人的忠诚更忠诚,让主子的理所当然更顺畅。穷人善良,是因为卑微,因为容易产生感激之情罢了。

  
  可悲的是,人是有奴性*的。哈桑甘愿为阿米尔付出一切,他远比高贵的少爷聪明、机智和勇敢,而高贵的少爷却懦弱自私。在第三方的挑衅面前, 阿米尔只能手掌里握出了汗,或者躲在昏暗的角落里看着年少的哈桑被人猥亵,而默不做声。哈桑却能拿起弹弓反抗,为了阿米尔他什么都可以做,哪怕是被猥亵, 也要保住少爷的风筝,那个关系到父爱的风筝。
  
  可是两个孩子怎么会知道他们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呢?
  
  尽管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辆自行车,但父爱的危机并没有消除。阿米尔知道他的父亲希望从他身上看到什么,而那些却恰恰无一例外的体现在了哈 桑的身上。阿米尔少爷是矛盾的,因为父亲和哈桑他都不想失去。你很难说清楚他给哈桑帐篷里放东西是属于他想嫁接哈桑偷盗呢还是想偷偷的以少年的方式讨好哈 桑,给其以安慰,但不管怎么样,他都是逼走了哈桑和40年如一日的阿里。他不会再听见父亲夸赞哈桑了,但同时,也不会再听见哈桑边熨衣服边含糊不清的唱调 了。

  
  父亲的生意伙伴拉辛罕从巴基斯坦把电话打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是20多年以后,阿米尔少爷已经成为一名出众的作家,苏联人已经被联军赶出阿 富汗,而塔利班的统治才刚刚开始。那个平和的阿富汗已经不存在了,而那个少年时噩梦一般的痛楚却依然逗留在阿米尔的心中,阿米尔需要一个救赎的机会:于是 拉辛罕告诉他,哈桑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阿富汗有哈桑的儿子需要他救出来。
  
  阿米尔去的时候,一个满目创痍的阿富汗,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摸一样,而从路边窜出来的塔利班却不仅仅只是炸毁了巴米扬,这里的女人说 话只需和苍蝇一样,在大点声就要别枪毙;那个足球场还在,还有足球比赛,但草没了,塔利班在球赛中场休息的时候在这里处决对他们不满的人。

  
  一部小说在这个时候,对我来说已经结束了,因为其中的一个兄弟已经死亡,后面的结论的不外乎风筝的呼应罢了,但一个陌生的国家却在这一切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越来越清晰。
  被阿米尔从阿富汗救出来的哈桑的儿子,他年幼的沉默让人窒息,他凸显的除了一个孤儿的无助之外,美好童年的突然变故其实就是一个国家苦难的折射,这些无力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沉默,如果还有一些童年的美好可以回忆,便是给人了希望。
  我们把美日韩看的太多,我们沉迷《越狱》般商业化潮流中不能自拔,并自以为可以靠无数恶搞来抚慰日渐荒芜的心灵,却忘记了一种很适合坐下来娓娓道来的情感,它不一定比好来屋来的更刺激,不一定比《夜宴》和《黄金奶》来的更华丽和奢侈,却比他们都更温情和更深沉。
  
  《追风筝的人》 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或许您还会喜欢:
霍比特人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在地底洞穴中住着一名哈比人。这可不是那种又脏又臭又湿,长满了小虫,满是腐败气味的洞穴;但是,它也并非是那种空旷多沙、了无生气、没有家具的无聊洞穴。这是个哈比人居住的洞穴,也是舒舒服服的同义词。这座洞穴有个像是舷窗般浑圆、漆成绿色的大门,在正中央有个黄色的闪亮门把。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面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1她惊叫了一声。“怎么啦?”他问道。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这个时候他们决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那还会是谁?”“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 [点击阅读]
风流狂女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1矮男子闯进来了。矮男子头上蒙着面纱。“不许动!动就杀死你们!”矮男子手中握着尖头菜刀,声调带有奇怪的咬舌音。房间里有六个男人。桌子上堆放着成捆的钱。六个人正在清点。一共有一亿多日元。其中大半已经清点完毕。六个人一起站起来。房间的门本来是上了锁的,而且门前布置了警备员。矮男子一定是一声不响地把警备员打倒或杀死了,不然的话,是不会进房间里来的。六个人不能不对此感到恐惧。 [点击阅读]
风葬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雪江从早上开始心情就不好。要是平常的话,肯定会训斥浅见睡懒觉的,可是今天她看见小儿子,露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转身就回自己的房里去了。听佣人须美子说,雪江连早饭也没吃。“我妈她怎么了?”“牙疼。”“是嘛?……”浅见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地反问道。“是的,听夫人说,装的假牙不好,像针扎似地痛。”“哦,是那样啊,牙不好。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1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睡醒的时候,床的另外半边冷冰冰的。我伸出手想试探一下波丽姆留在被子里的余温,结果只摸到了粗糙的帆布被单,她准是又做了噩梦,爬到妈妈被窝里去了。嗯,准没错。今天是收获节。我用胳膊支起身子,屋子里挺亮,正好看得见他们。小妹妹波丽姆侧身躺着,偎在妈妈怀里,她们的脸紧挨在一块儿。睡着的时候,妈妈看上去要年轻些,脸上尽管还是一样疲倦,可已经不那么憔悴了。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3嘲笑鸟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低头俯视着自己的鞋子,一层细密的灰尘正缓缓地落在磨旧的皮革上。此时,我正站在原来放着我和妹妹波丽姆的床铺的地方,旁边不远是放饭桌的地方。烟囱已经塌了,烧得焦黑的碎砖头堆成了一堆,靠这个我还勉强能认得出原来房间的位置,不然的话,在这茫茫灰海中,我靠什么来辨认方向?十二区的一切几乎已荡然无存。一个月以前,凯匹特的火焰炸弹摧毁了“夹缝地带”贫苦矿工的房子、镇子里的商店,甚至司法大楼。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