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专业主义 - 重点从事能够带来收益的事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重点从事能够带来收益的事业
  无论是作为世界之冠的老牌企业,还是风靡一时的新兴霸主,都可能会在变化面前瞬间倾倒,原因之一便是在“选择”的阶段未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多数企业简单地认为,自己摸索出的成功法则尚且有效,它们曾经通过发展自己的核心事业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法则,而如今,它们依然依靠这些法则去赚取利润。
  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即使看到了变化的预兆,对于放弃现有模式也非常慎重,他们企图用“and”将原有的和新出现的事物联系起来。然而,以“and”相联系,现有事业的固定费用将会成为羁绊,新事业无法开足马力全速发展。谨小慎微地搞多样化不仅会丧失动力,而且这也想插手,那也想插手,最终会导致全面的失败。如果我们企图与旧大陆的产业基础保持联系,那么要想在新大陆取得成功则会变得非常困难。
  索尼公司靠非接触型磁卡技术取得了绝对优势,但却未建构起结算的平台,仍然依靠零件制造商。日立制造厂研制开发出优秀产品“μ-芯片”,但却没有把整个公司变成专门的物流公司。这些公司虽然都在提倡“选择和集中”,但还是从事着过多的事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这正是它们无法采取行动的真正原因。
  纵观近些年的产业社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还能看到我们所面对的淘汰大潮的规模和速度。其中第一个阶段以1998年的圣诞节为标志。我把这一天称作“门户网站纪念日”。仅在7年前,大部分人还认为“互联网不可能有商业”、“互联网归根结底只能成为发布信息和检索的工具”。而到了这一年,在美国圣诞节的商战中,在线零售业的营业额占到了礼品市场的10%。这一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3倍,向社会展示了e商业的未来前景。

  老牌企业认为为时尚早,一直决定旁观,而亚马逊瞧不起这样的企业,在门户网站纪念日这一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女士内衣专卖店“维多利亚的秘密”抓住这一时机获得了飞跃性发展。“维多利亚的秘密”在门户网站纪念日这一天开始销售女士内衣,转年二月通过互联网直播本公司的服装展,受到广泛关注。该公司当时在全美已拥有800家商店,它把全球发展的重心定位为在线销售,营业额迅速增加。现在该公司的商店在日本一家也没有,但日本女性每年的购买额已达到100亿日元。
  1995年7月开始提供服务的亚马逊在门户网站纪念日这一天创下6亿美元的营业额,比上一年增长了313%。在这一年的假日里,访问网站的人数超过900万人。创业仅三年半时间,其营业额便在美国国内的书店行业攀升到第三位(第一位是巴诺书店,第二位是鲍德斯),在线企业的第二位(第一位为戴尔)。

  然而,亚马逊当年的成功已成为昨日黄花。该公司从1997年股票上市以来,五年间营业赤字已经达到20亿美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法走出漫长的隧道,前途堪忧。最大的原因便在于其事业规模在无意中不断扩大。亚马逊煞费苦心地把先见变为构思,并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它却重蹈了众多老牌企业失败的覆辙。例如,它的事业独特之处在于不花费物流成本,但公司却收购有库存的公司,重复零售行业的历史,变成了连家具都出售的百货商店。资本市场没有温情,也看不到任何征兆。对于亚马逊一系列的扩大路线,我毫不犹豫地投以反对票。
  不过,亚马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它放弃了把公司网站发展为百货商店的做法,缩小仓库的规模,重返自己的初衷,把焦点重新对准书籍、CD以及图像软件等能够有效进行数据挖掘的商品上。此外还转换了商业模式,不是自己变成百货商店或购物中心,而是为特定的顾客群提供服务,通过“网络借款”赚取手续费。
  公司的发展方向由“and”转变为“or”,大部分成本采取向印度资源外包的形式,不久便有了结果。2002年,公司首次看到营业收益,2003年的结算数字终于转为盈利。在此过程中,没有出现抓住亚马逊的错误发起进攻的竞争对手或后来者,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

  提到从“and”到“or”,可能有人会轻率地得出结论——还是选择和集中重要。回顾零售业的历史,19世纪马歇尔?菲尔德与R?H?梅西等百货商店的发展势头强劲,此后出现购物中心,然后发展为打折品商店,也许大家认为这是必然的发展结果。
  以这些情况为依据进行分析,以上结论似乎是正确的,但请大家扪心自问:按照这种逻辑进行决策是否很有把握?在不确定性较强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需要两个因素,即明确的角色与明确的时机,而亚马逊的竞争对手正缺乏这两个因素。
  “or”并不仅仅简单地意味着提高经营资源的效率以及把重心放在核心事业上。用前面的说法,就是被迫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选择什么。一旦选好道路,莽撞地蛮干即可——问题当然不会如此简单。只有对自己所描绘的蓝图充满自信,随时准备重新审视或放弃自己的构思,才有能力做出决策。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一种较高的姿态——热衷于自己的构想,同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对自己的先见与构思充满自信,同时又不断怀疑自己的先见与构思。
或许您还会喜欢: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