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专业主义 - 看不见的大陆之所以看不见的理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不见的大陆之所以看不见的理由
  21世纪的经济空间被称为“看不见的大陆”。为什么我们会看不见呢?
  大致有三个理由。首先,价值的源泉发生了变化。我们无法准确把握其规模与速度是看不见的理由之一。20世纪以前,任何人的眼睛都能看到、手都能触摸到的“有形价值”的创造带动着经济的发展,流通、金融、通信、媒体等服务产业取得了飞跃性发展。然而,在20世纪末的十几年里,这一局面发生了逆转。支撑有形的实体经济的无形价值的创造主导并支配了经济的运转。
  这一变化如实地反应于就业人口的分布。在美国,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约占就业人口的70%,日本也占到了近65%。把公共投资称之为经济复苏的强心剂,并反复进行投资,这种愚蠢的做法是没有认清这一现实的最好佐证。政府在这十年间已投入了42万亿日元的农业补助,而另一方面,对支持和培养年轻的企业家投入的资金还不到1万亿日元。21世纪的国家靠人才和新型事业决一胜负,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对21世纪国家的一种亵渎行为。
  进入21世纪,无形世界日益复杂,这也成为“看不见”的理由之一。电脑经济轻而易举地超越了国境和时差的壁障,以远远快于人类的思考与判断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电脑经济加快了“无边境经济”的发展,使“多元经济”的影响范围达到最大。

  定期存款的利息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但在原有的思考空间中,我们却无法看清以金融学为基础的“多元经济”的状态。在汇集了人类智慧的精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电脑经济、无边境经济和多元经济的空间中,再加入原有的实体经济,形成了一个四维的世界,准确地把握这一世界并非易事。
  约翰?凯恩斯曾经向经济学中引入宏观经济的观点,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变革。然而,凯恩斯的慧眼捕捉到的却只是“看得见的世界”。有效需求的出现产生供给,供给产生雇佣,雇佣产生税收和消费——这是“旧大陆”的经典理论。然而,这种经济思想如今只不过是织就新经济这块巨大壁毯的一条纬线而已。
  自由自在地操纵错综复杂的四维经济空间,发挥各自的可能性,并从中获得无拘无束地构思事业的能力,这绝非易事,但它恰恰成为在看不见的大陆称霸的条件。事实上,从近些年的事例来看,几乎所有获得成功的新事业,其领域都跨越了这四个经济空间。在旧有的领域或单一的领域开展的事业,大多在中国、南美以及东南亚周边,日本的人工成本在全世界最高,在日本这样的国家,此类事业是不可能获得发展的。如今的时代,就连总公司的业务和职能部门的业务也跨越了国境。

  如今,我们轻而易举地推翻了以往的常识,正置身于全新的经济空间。生活在没有常识的时代便是“看不见”的第三点理由,从人类的本性而言,可以说这正是最大的理由。作为培养先见能力的方法,我之所以认为不可学习20世纪,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在谈论日本经济的未来时,政治家、政府官员、媒体以及企业人都异口同声地认为,通货紧缩的发展非常可怕。然而冷静地想一想,这显然是无法回避的。达到一定品质的东西以便宜的价格大量流入,如果消费者选择这种商品,当然会引起通货紧缩。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世界上最优质的东西,这是无边境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日本正以世界上史无前例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大致的计算,今后每年有1%的人口,也就是近60万人退休,离开商业第一线。这样,不少人将不再创造出附加价值,即不再为GDP做出贡献。这与日本经济以每年1%的速度通货紧缩的含义相同。
  基于人口统计进行计算,我们发现,至少在今后的25年中,通货紧缩得不到抑制。要想在此过程中摸索经济的发展和收益的扩大,只有在未开发的新竞争地中找到与以往不同类型的全新的事业领域。脚力只有在行走的过程中才能增强,同样,先见能力只有在不断思考中才能得到锻炼。在此过程之中,大家制定了无数的事业规划,这些事业规划可能会在时机成熟时得以实现。
  ***************
  *构思能力
  ***************
  在生存的竞争中,仅凭先见能力出众并不足以取胜。要想成为新竞争地的霸主,不仅要能够抓住机会,还要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方法让机会变为现实,也就是说要在所预见到的未来蓝图的基础之上构思新的事业并付诸行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好象是为了增加圣诞节前夜的气氛,所以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野流冰来到东寺家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绯红的脸蛋,她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么冷的天气还真有些不适应。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东寺家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