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十四篇 看不懂的身边人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74年7月,C走近几个年轻的女性,要她们帮助自己搬一些东西到车上,其中一位女性答应了他,从此她便杳无音信。同一天,另一个在同一地区公共洗手间内的年轻女性也失踪了。这些女性的遗骸之后在一个靠近湖边的树林里被发现。
  1974年11月,一位相信C是名警察的年轻女性同意坐进他的车。在C给她戴上一只手铐的时候,她开始尖叫并死命挣扎跳出了车门。她在半空中挡住了C砸向她头骨的铁锹,并且成功跃到一辆路过的车辆前面,让这辆车停了下来,逃出生天。同一天,失手后的C诱拐并杀害了另一位受害者。
  1975年1月,C开始潜行到外地进行他无休止的杀戮行动。一位年轻女性在床上睡觉的时候被掳走,另一名女性在前往酒吧的途中消失,第三个受害人的尸体被发现时下身赤裸。还有更多的女性失踪——一个是在加油站,另一个是在狭窄的街道等等。
  这种情况直到1975年8月才被终止。一次C沿街慢速行驶,引起一位巡警的怀疑,被要求停车时拒绝而被捕。随后,警察在他的车内发现了一根与受害者之一匹配的头发,并且一位目击证人也证实他在一位受害者失踪的晚上见过C。就此,C终于落入了法网。
  我们前面提到有一些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本身是有着非常“迷人”的气质的,他们常会戴着一副优雅的伪装面具。C就是这个样子,他的魅力、智慧、幽默感和英俊的长相很快就让那些起诉他的人认定他是个特别的人。他极其合作,逮捕他的警察也对他礼遇有加,为他提供健康食品,并且在他出庭的时候没有对他施加任何躯体上的束缚。还因为他坚持自己为自己辩护,他被给予了他所要求的法律书籍,甚至被允许随意徜徉在法律图书馆中。这种放任的下场是,C成功从图书馆跳窗逃走……事后虽然他再次被捕,但已经是在他又成功残杀了几个年轻女性之后的事了。
  C的故事就讲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外国“屠夫”D的故事。
  D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对他极为严厉,经常是将他暴打一顿之后关在阁楼上一整天,既没有食物也没有任何人跟他说话。
  D还经常被同伴欺负。有一次,他们抓住D,把他拖进了村里医生的办公室,然后强迫他把脸泡进混有福尔马林和尸体的溶液之中。尽管这对D来说是一次严重的创伤,但这件事却引发了他对从医和解剖的兴趣,“屠夫”的职业生涯在这里便埋下了种子。

  D26岁时通过了药剂师资格考试,随后便在一家药厂工作。最终他从老板那里购买了这家药厂,但却没有支付任何费用,因为药厂老板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所以就“被”驾鹤西去,从此杳无音讯。随后,拥有了财富的D开始大展拳脚。他购买了工厂对面的土地来建造他的“城堡”。为此他雇佣了超过500名工人,但是除了他的助手小Q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工人知道这座城堡的真实用途。这座城堡有许多隐匿的窥视孔,各种不同的隔音室,在客房里装有隐匿的喷气孔,几个房间可以充当理想的手术室,一个大熔炉,其最高温度可达3000摄氏度,还有各种各样人身大小的斜道,这些斜道通向有几个盐酸池和一个石灰坑的地下室。大家也看出来了,这座城堡简直就是一个“龙门客栈”。
  大部分受害者(最常见的是年轻的女性)是通过招聘广告而来的,D也会《‘文’》杀掉那些《‘人’》访问和观光《‘书’》城堡的《‘屋’》游客。谁也不知道他杀了多少人,保守估计有近200人。一些人是D出于骗保的目的而杀的,一些是可以将他们被腐蚀得只剩下骨头组装成骷髅卖给医生或医学院,还有的则只是杀害后被肢解,炼成灰后撒入城堡的花园中充当肥料。D后来承认,他杀这些人仅仅是为了取乐。
  到最后,D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没放过。他取出了小Q的保险单,告诉小Q自己会帮他伪造死亡证明。然而,他却往小Q身上浇汽油,活活将他烧死,随后朝小Q脸上泼上了腐蚀性的溶液,又将他的尸体曝于光天化日之下,让这看起来更像是一场事故。接着,他又在一段时间内一个个地杀害了小Q的三个孩子,真正做到赶尽杀绝。
  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D还是难逃法网。警察在搜查他的城堡时,除了建筑里原先那些恐怖的设施外,他们还发现,D继续在发明并且使用新的工具来折磨人,包皮皮括用来将人体拉伸到其原来身高两倍长的“拉伸机”。最后D被判处绞刑,他在临刑前还不忘调侃身边的行刑官:“这下我也可以变得更长了。”
  患者C与D的案例已讲完。当然他们的表现是反社会人格障碍中的极端形式,很多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其实不会这么“凶猛”,他们多数只会对生活严重和长期地不负责,如旷工和旷课、偷盗、经常撒谎欺骗他人等。
  来看下E的故事:
  E的父母是当地有名的富豪,他们也是儿子攻击行为的主要受害者。E的攻击行为很早就已萌芽,他最早的“成就”是放火烧掉了家中的柜子。7岁的时候E就已做过很多小偷小摸的事情,如偷父母的钱、珠宝和其他东西。这些东西他有时加以毁坏,有时则拿到珠宝商那里换钱买糖吃。到了该上学的年纪,E被送到一所私立学校,很快他就因打人和欺负新来的同学而成为“霸王”闻名全校。在学校他惯于残酷地捉弄和取笑那些生理有缺陷的同学,多次被学校开除。

  E很早就有了性行为,经常勾引女孩子并以十分恶劣和轻蔑的方式与她们逢场作戏。他后来被送进一所管制学校,但还是因为触犯校规而被除名,进入第二所管制学校后又因目无师长、反抗父母、拒绝学习而未能毕业。这并非由于任何智力上的缺陷,因为此后对E做的心理测验表明他的智商相当高。
  后来,凭借他父亲的威望和社会地位,E获准进入一家银行工作,但后来却因经常酗酒、制造车祸、高速行车、被逮捕拘留、声名狼藉而被解雇。他盗窃亲戚家的珠宝、首饰、现金和酒,并且加入了当地一个黑社会。他开设了一家私人赌场,但损失惨重,以致为了弥补损失而伪造支票,最后被检举,但终因家庭背景未被起诉。
  这就是我们反社会的E。
  治疗方面不多说了,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反社会人格成因的探究上好了。在这里,除去遗传和家庭养育方式等常见原因之外,我想另推出两个比较新颖的解释:唤醒水平和睾丸激素。
  唤醒水平就是指我们的身体各项机能从平静中苏醒到活跃所需要的刺激水平。其中的“各项机能”包皮皮括脑活动、体液循环等。唤醒水平与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情感阈限有点相似,就是当面对同样一件刺激物或者刺激事件时,唤醒水平低和情感阈限高的人相比唤醒水平高和情感阈限低的人来说会表现得更加无动于衷。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就是这样,他们的唤醒水平就很低。测量发现,他们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较低,皮肤导电率低,脑电图记录的脑波也慢,大脑兴奋水平低;他们在危险情境中的恐惧程度也较低。有时,无畏也可以是件好事,比如拆弹专家、跳伞队员、射击运动员等专业人士的唤醒水平也很低,这样才不至于在紧要关头乱了阵脚。只是这种低唤醒水平出现在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身上却是件危险的事。
  来看下面这张图:
  唤醒水平和人做事的劲头是呈一个倒U字形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过高和过低的唤醒水平下,人们会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说白了就是做事没有劲头,感到无所适从,对自己的状态感觉不满意。具体来说,就是我们通过与朋友通电话或者看电视就能获得的兴奋水平,放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身上,他们必须通过撒谎、吸毒甚至掘墓奸尸等才能获得。

  因此说,低唤醒水平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一个成因。
  因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中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5倍多,所以这里就有一个睾丸激素分泌水平的问题。
  众所周知,睾丸激素能激发人的性欲,提高性的兴奋,同时还能够加速机体各种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些以外,睾丸激素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作用,就是引发雄性的激斗行为。与低攻击性的男性相比,高攻击性的男性身体中睾丸激素含量水平更高;与常人相比,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体内睾丸激素的分泌水平也要更高。
  No.3自恋型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享乐主义者)
  我们不会表现出焦虑。
  我们看上去一点都不害怕。
  我们给人的感觉很放松,很阳光,喜欢计划并把计划付诸实施。
  我们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在对成功未来的规划上,多疑的情况并不会在我们身上出现。
  我们极度留恋青春,希望自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坚信自己是出类拔萃的,我们只寻找那些支持我们观点的人和事。我们拥有高端的品味,希望享受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切。我们喜欢保持乐观的情绪,喜欢冒险,并对结果充满期望,似乎有一种化学力量让我们不断挑战极限。
  我们相信生命是没有止境的,总是有令我们感兴趣的事情等着我们。如果生命不去冒险,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在可以前进的时候要干坐在那里不动呢?
  我们几乎拥有了世界上最乐观的世界观,正因如此,我们对未来雄心勃勃,幻想最好的机会和最令人满意的生活。
  但是,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双面性,我们的阴暗面开始在这种乐观与积极的特质被夸大之后显现出来。我们让理想照进现实,但又无法让这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实现。我们的态度极度主观,个人身上的任何特点都被高度强调,最后让自己变得过于自恋。自我欺骗的效应在我们这里变得越来越严重,“哼,我就高兴我是我!”这种内心的毒药取代了改变外在的要求,心理上的自言自语和漂亮的逃避取代了真正的努力和付出。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之门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你扔啊!”“闭嘴!”“去你丫的,我说你倒是扔呀!”“得,扔就扔!”格莱塔尔低吼一声,身体前倾,肩膀上那强而有力的肌肉不停的颤动着。他的右臂前后摆动着,拳头形成了一条模糊的弧线。他的右拳舒展开来,小片的骨块从指缝之间落下,掉落在地面上,传来一阵阵格格声响。布洛多戈大笑一声,双唇向上扬起,从那狞笑中可以看到他那对尖牙。“哈哈,才一块!”“妈的。”格莱塔尔愤怒的坐回到他身边的石块上。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三:旅居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黑暗精灵坐在山腰上,殷切地望着从东方平面上升起的红色线条。这可能是他所见过的第一百次黎明,而他也知道,那灼热的光线将会刺痛自己淡紫色的眼睛,这双在过去四十几年来,只见过幽暗地域下黑暗的眸子。当炙热的太阳上缘自水平线升起时,黑暗精灵并未转身离开。他像涤罪般地接受那道光线,这是必经的痛苦——为了他所选择的道路,为了成为地表居民的一份子。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