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十四篇 看不懂的身边人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名女患者总认为同事试图故意激怒自己,并且让上司刁难她。
  治疗师:你的反应让我觉得你现在好像身处险境,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患者:他们总是扔东西或者发出噪音来激怒我。
  治疗师:除此之外呢?
  患者:没有了。
  治疗师:你是说他们没有真的攻击你,只是就这样躲到一旁骚扰你?
  患者:哼,他们确实不敢真的攻击我!
  治疗师:他们这样做有多久了?
  患者:一年。
  治疗师:所以说这么久以来你一直被他们困扰着?
  患者:是的,我感到越来越糟糕,非常郁闷。
  治疗师:既然他们都已经这样做了一年,我想他们还会持续下去的,你觉得呢?
  患者:我也这么认为,这让我真的很烦,但是吧,我也能忍受。
  治疗师:你看我们这样做行不行?
  首先,既然同事骚扰你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我们假设他们还会折磨你一年,那么在这一年时间里,如果你还用你过去对待这件事的方法——克制住你的愤怒,那么当你回家后,就有可能把怒火发泄到你丈夫或者其他人身上,这样就让你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变得很糟糕,你说是吧?如果我们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消除你的愤怒,甚至让你的同事少找一些麻烦,你觉得怎么样?
  患者:嗯,不错哦。
  治疗师:你先前提到你面对的另一个危险是她们可能会向上司打你的小报告,让上司刁难你。请问,他们这样做多久了?得逞的次数多吗?
  患者:从我在那里工作就开始了。次数嘛,不是很多。
  治疗师:现在得逞的次数不是很多,那么你感觉以后是否有增多的迹象呢?
  患者:也没有……
  治疗师:你心底的想法就是总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环境是危险的。但是你现在停下来想一想整个过程,你会发现,就像你说的,他们能做的最恶劣的事也就是激怒你。除此之外就是打你小报告,还没能得逞几次。所以你看,即使我不给你提供任何帮助,你依然能很好地面对这一切,你说对吗?

  患者:好像是这样的。
  治疗师:那么下一步,我们就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找到应对这些人和事的更好的方法,她们对你的伤害就可能会更少。
  患者:我看行。
  说到这儿,这个咨询片段就讲完了,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心理治疗师是怎么找准切入点的: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他并没有否定和直接挑战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想法和看法,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通过帮助她重新定义工作环境,即这个环境只是恼人的而不是危险的,来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同时还鼓励她发展新的应对策略来积极面对眼前的生活。
  不知道看到这里还有没有人对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分不清楚?通过这个咨询案例我们也能再次对两者做个很好的区分。
  首先看治疗师提到的几个问题:你是说他们没有真的攻击你,只是就这样躲到一旁骚扰你?请问,他们这样做多久了?得逞的次数多吗?
  再来看患者的回答:哼,他们确实不敢真的攻击我。从我在那里工作就开始了。次数嘛,不是很多。
  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患者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是基于真实的现实。不管多么多疑或者敏感,她都没有切断自己与现实的联通。而我们上面提到过,精神分裂患者与理智世界的接触已经几乎完全被阻隔,那么他们对治疗师这几个问题的回答情况便可能是:根本不作理会,或者答非所问,再或者就是那些在我们看既离谱又夸张的答案,具体什么内容请大家自行想象。
  No.2反社会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保护者)
  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斗争,强者受到尊敬,弱者被人欺负。

  我们因此学会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变成强者。
  我们是愤怒的公牛,却愿意为弱小者提供安全的保护伞。
  我们不会在冲突中退缩,相反,我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执行者,我们为自己能够保护弱小者而感到骄傲。我们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往往是强有力的保护而不是温柔的情感流露。在我们看来,对爱的承诺就意味着让伴侣安全地依偎在自己的保护伞下。
  我们会通过类似打架这种正面冲突,来考验对方的动机。我们与朋友打架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更亲密的接触,因为我们认为,真相往往来自正面的对抗。但是一般人不会理解我们,他们只会把我们的怒火看做一种威胁,而不会当做亲密接触的表现。
  我们强硬的外表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保护那颗从小就处于危险环境中,渴望找到依靠的心。我们中的许多人自从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后,就把自己的温柔埋葬在了心底,在我们长大后,再也没有流露出温情。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同时过度是另一种发泄多余能量的方法,也是我们打发无聊的常用办法。只要是让我们感觉良好的事情,我们就会没有节制地做下去。彻夜狂欢,疯狂工作,直到疲劳过度。喜欢一种食物就一口气吃下三盘。我们喜欢好事接踵而至的感觉,如果参加狂欢,我们一定是那些曲终人散仍不愿离去的人。
  来看看保护者的极端形式——反社会人格障碍。
  我们前面提到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两大特点分别是敏感和多疑,那么在这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有它主要的两大特点——冷酷无情和不能控制的冲动。
  提到冷酷无情,可以说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所到之处是留下了无数碎裂的心灵、破灭的期望以及空空的钱包皮皮。因为他们完全缺乏良知以及同情心,仅仅是自私地拿走他们想要的东西,做他们高兴做的事,视社会规范以及他人的愿望如无物,不会感到一丁点的内疚或者悔恨。

  说起不能控制的冲动,这个是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他们通常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力,行为冲动,并且不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他们常常冒险,追求刺激,对生活容易感到厌烦和焦躁,不能忍受日常事务的乏味和婚姻、工作中的日复一日,不甘心平淡。
  因为身负以上恶习,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会从事地位很低的工作,并且参与犯罪的几率极大,所以这些人的人生常常以进监狱或者被判死刑而告终。但是,与之相反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成了成功的商人或社会精英。这些人与那些处境落魄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更善于伪装出一个正常的外部形象,这也许和他们拥有更出色的智慧有关。《沉默的羔羊》中的食人狂魔汉尼拔就是这样一位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他非常迷人,身上有着一种亦正亦邪的气质,在需要的时候能戴上一副“理性”的面具,来表现他的社交魅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表现比起汉尼拔的凶残有过之而无不及,来看下面的案例:
  C第一次记录在案的谋杀行为发生于1974年1月。当时,他在女伴睡觉时用一根木棍打碎了她的头骨。在昏迷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女士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却失去了对这件事情所有的记忆。C对这个女人来说几乎是个陌生人,因此他没有为这次攻击做出任何解释。随后的几个月中,有多个年轻女性相继失踪,并且频率惊人。她们多数是在去听音乐会、看电影、离开酒吧的途中或仅仅是穿过校园时就人间蒸发。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