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十四篇 看不懂的身边人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四篇 看不懂的身边人
  看不懂的身边人——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会过度地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对自己过分关注,缺乏对他人的关注以及同情。当他们没有得到他人赞扬的时候,就会感到很不舒服。他们还对自己的重要性有着病态的执著,例如,认为饭店里最好的桌子或停车场里最好的位置都应该为他们而留。正因为他们把几乎全部的爱都投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就不再有力量去关爱他人。”
  有没有常听到“我被某某的人格魅力吸引住了”或者“那谁的人格太高尚了啊”之类的话?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人格呢?
  小一有点害羞,小二爱做白日梦,小三这个人多疑,小四非常善于交际,小五太多愁善感了,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难过,小六闷得像一棵植物……
  这些是什么呢?这些就是一个人特有的包皮皮括行为、思维、信念和感觉方式的总和,也就是所谓的人格。但是不能说一个人偶尔表现出的某种特质就被当成是他的人格,比如见到心爱的人一些人会害羞,但是在朋友面前他们却人来疯;有的人不仅仅见到心爱的人会害羞,即使面对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的人也会羞涩,害羞已经成为他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表现,那么这时才能把它当做是他的人格。
  有人曾比喻,心情不好是心理上的小感冒。照此来推断的话,人格障碍就是心理问题上的癌症!为什么这么说?从人格的定义就能看得出来,人格的根基是如此根深蒂固,不随外部世界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人格障碍也是,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和其他心理疾病不同的是,人格障碍是从患者的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便开始了,然后贯穿他们整个成长过程,直至成年还依然持续存在,多么死忠!所以说人格障碍本身很难被成功治愈。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既然这病小时候就有了,为什么当时不去治?
  是这样的,首先,人格障碍患者自己本身可能不会感到任何痛苦,要说痛苦,那也是他们带给身边人的痛苦。其次,人格障碍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也是缓贼吧Zei8。COM电子书下载慢和潜移默化的,可谓温水煮青蛙,不像其他心理疾病来得那么迅猛。同时这种影响也是方方面面四处开花的,比如,一个人极其多疑,那么这种个性特点会影响他做每一件事,包皮皮括工作(怀疑同事耍阴谋对付他,所以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工作)和人际关系(他无法相信任何人,所以无法保持长久的关系),甚至包皮皮括衣食住行(他总怀疑房东不停地找茬而不得不经常搬家)。

  什么时候人格障碍患者才会就医呢?就是当人格障碍导致他们患上其他心理疾病的时候,比如人际关系问题让他们抑郁。
  在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5种人格障碍,在介绍它们之前我首先建议大家去做个测试——九型人格,看看自己是哪一型的。九型人格分别是:①完美主义者,②给予者,③实干者,④悲情浪漫者,⑤观察者,⑥怀疑论者,⑦享乐主义者,⑧保护者,⑨调停者。我就是其中的第⑤个——观察者。为什么要提到它呢,是因为我们这里要讲的5种人格障碍前三种分别是对应九型人格发展到病态的结果,比如保护者的极端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好了,下面我们正式开始。由于前面提到了人格障碍的难治愈性,所以下面的内容不会在治疗部分做过多的介绍。
  No.1偏执型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怀疑论者)
  我们从小就失去了对权威的信任。
  我们记得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有多可怕。
  我们记得自己如何在强权的压迫下违背了自己真实的愿望。
  长大后,这些记忆依然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对他人的动机感到怀疑。
  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的感觉,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也可能站在怀疑论者的立场上,对权威提出批判。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领导者,把自己的忠诚奉献给一个能够保护我们的组织,比如教堂、公司或者学校;另一方面,我们对权威的怀疑让我们既表现出顺从的姿态,同时又带有怀疑的眼光。
  我们害怕代表自己去行动,就像在《三国杀》中不愿意充当主公一样。我们做事也总是很难善始善终,开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就会慢慢取代行动,因为注意力从开始的好想法转移到了对这个想法的质疑上。我们会担心有些人不同意这个想法,并站在反对者的角度来提出质疑。
  这种质疑会导致行动的拖延,因为我们在思想上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是抱有一种“是的,但是吧……”的态度,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也总是断断续续的。我们往往会经历很多工作变更,在我们身后总是会留下一些没有完成的项目。我们走向光明或接近成功时,我们的心中的自我疑惑和犹豫感却也在加强。

  我们的注意力就像一台红外线扫描仪,总是在环境的各个角落里搜索那些可能对自己产生危害的迹象,总是想检查他人的内心,看看他们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事实,微笑面孔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企图。
  关于怀疑论者就介绍到这儿了,由上面不难猜测出,怀疑论者的极端形式——偏执型人格障碍应该具有的两大特点:敏感和多疑。
  敏感到什么程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注意到老板面部微小的扭曲,或自己配偶舌头的轻微滑动。正常人谁会注意到这些呢?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不仅对这些细节洞若观火,他们还认为这些东西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值得花精力去解开这些线索,弄清他人背后的真正意图。
  说到多疑,我们正常人都会对一些人和事感到质疑,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却把这种质疑发挥到了夸张和病态的地步。比如说,有些患者会把邻居狂吠不已的狗或者一次晚点的航班视为精心策划的针对自己的骚扰。再比如说,丈夫看到妻子晚上回来时脸上挂着高兴的表情,心里就会想:“哼,她是不是跟单位里的某个男人有一腿?”
  如果这时你要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真是个疑心病!”丈夫听到后会立刻暴跳如雷,起身便对你破口大骂,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是非常排斥任何合理的反对的,他们认为反对者也是陷害自己的阴谋的一部分。
  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A是一位39岁的建筑工人,他总是担心同事要伤害他。上周,在使用一台台式电锯的时候,他的手滑入了电锯,差点被切掉,A怀疑这是有人对电锯做了手脚。这次事件后,A发现同事们总是盯着他并且相互低声说着什么。他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老板,但老板认为他的想法很疯狂,那次意外也只是因为他不小心而已。
  A没有一个亲近的朋友,甚至他的弟弟妹妹都躲着他,因为他总是把他们的话当做是对他的责备。A的婚姻也只维持了短短几年,因为他怀疑妻子有外遇,要求她不许和任何朋友往来,没有他的陪同不允许外出,妻子因此离他而去。A的家在一个二线城市的高档小区,这里的治安相当不错,犯罪率很低,但他睡觉时却总把一把军刀藏在枕头下面,他总认为有人可能会突然闯入他的家中。

  从A的案例中能看出,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过度敏感和多疑,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甚至包皮皮括亲密关系,都不能维持长久。
  再看一个案例:
  B在一个富裕家庭中长大,虽然他从来没惹出过大麻烦,但是在高中时B就以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争吵而闻名。高中毕业后,B就读于一所本地的民办大学,但是一年后就因为考试不及格而退学了。B退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分多疑,反而认为这是老师和同学联合起来耍阴谋对付他。后来B频繁地更换工作,每一次都抱怨说老板在监视他,不仅是在工作时,也包皮皮括在家的时候。
  在25岁时,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从家中搬了出去,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地方。不幸的是,B写给家里的信证实了他父母的担忧。B开始越来越怀疑周围的人企图谋害他。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站点,之后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理论,认为在儿童时期有人对他做了实验。在他写给家里的信中描述道:“我怀疑小的时候,一些国家研究人员给我吃了一些药,并在我的耳朵里放置了一个能发射微波的装置。我相信这些微波是用来让我日后得上癌症的。”在随后的两年内,他越来越相信这种想法,并不断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他正在被人谋害。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心生疑惑:人格障碍的这些猜疑和精神分裂症里的被害妄想太像了,怎样区分这两种心理疾病呢?答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猜疑其实并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他们只是深深地怀疑,而妄想则是把不可能和不真实的事情当真。并且,人格障碍患者能很大程度上维持住自己对现实的掌控,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场面已经基本上失控了。
  我有一个肤色较黑的女性朋友曾跟我说过,她觉得白皮肤的人看上去总是一副孤傲的神情,拒人于千里之外。后来她跟我坦白,她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对自己的肤色感到自卑。那么同理,对于某些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对别人的狐疑和敌意可能是来自自己过度的自卑或自尊。
  鉴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特点(敏感和多疑),所以对他们的治疗尤为困难,因为你要敢说他们偏执,那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挑衅!那么这时治疗切入点的选择就很重要。来看看下面这位心理治疗师是怎么另辟蹊径的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为上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前言如果你刚翻开这本书,还不晓得会学到什么,你就等着丰收吧。《攻心为上》叮不是一本尽讲些没用、说教的学院派书籍,而是一些你马上可以用在生意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和任何其他目标上的信息。我写序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希望你们马上可以学到麦凯的见解、天分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开始大量吸收这些信息。在创造我自己事业巅峰的过程中,我会为找到这本书而窃喜。我知道你也不会愿意你的竞争对手看到这本书。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果壳中的宇宙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相对论简史霍金爱因斯坦是如何为2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位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发现者,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乌尔姆。次年他的全家即迁往慕尼黑。在那里他的父亲赫曼和叔父各自建立了一个小型的不很成功的电器公司。阿尔伯特并非神童,但是宣称他在学校中成绩劣等似乎又言过其实。1894年他的父亲公司倒闭,全家又迁往意大利的米兰。 [点击阅读]
没拼过的青春,不值一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全才学子、《天才知道》第二季总冠军邓楚涵青春励志图书首度问世分享无悔、无怨、无憾的校园奋斗故事和万千中学生一起,用拼搏和汗水谱写青春赞歌【内容简介】邓楚涵的人生履历,和他的脸一样完美无瑕,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什么叫实力派偶像。他在智力上碾杀一切。《天才知道》中荣耀登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学生竞赛冠军,同济大学全才学子,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他说,成功在于,当别人放弃时,你多忍了一分钟。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爱的艺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那片星空那片海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月光下,死神挥起镰刀,准备收割男子的生命。男子问:“怎样才能不死?”死神说:“找一个少女,只要她愿意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你,你就能活下去。”男子问:“怎样才能让一个少女放弃生命,把灵魂奉献给我?”死神说:“只要你得到她的心,让她爱上你。 [点击阅读]
魔兽争霸小说:赎罪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克罗撒·战歌一个在人类与精灵社会度过了童年的兽人,外貌酷似人类却有着兽人的一切特征。后成为战歌部落的酋长。摩刻拉·火锥库洛斯凯·火锥的儿子。追寻父亲的遗志完成了自己伟大神兵的著作,成为矮人景仰的山丘之王,后为寻找莫拉丁神锤踏上冒险旅途。阿尔塞斯洛丹伦的王子。白色的头发和灰败的皮肤,以及永远挂在他脸上被称做恶魔的笑容,由圣骑士成为死亡骑士。但是他的领袖气质以及王者霸气却丝毫没有改变。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喃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第1章妄语(1)扎西拉姆·多多自幼便是个孤单的孩子,我习惯一个人想象自己的虚妄世界。少年时开始多思虑,满心满怀的念头与言语,挤得肚肠都酸痛了,只好写下来,变成酸词句。又到青年离家求学去,便总算因了这千山万水,可以将千言万语都寄予书信,借了问候友人的名分,自个儿滔滔不绝,也不管不顾别人是否有心听闻,是否有丝毫兴趣。直到网络互联,博客兴起,便一掷纸笔,十指开始于键盘上,翻飞不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