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十三篇 失控的身体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事后我去翻资料,发现遭遇的这位仁兄就是传说中的“妥瑞氏症”患者。它有时很容易和强迫症混淆在一起,而妥瑞氏症的特点就是强迫型地反复说某些词语(往往是婬秽的词),或者是咕哝。有人断定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就患有妥瑞氏症,因为莫扎特的文字中常常包皮皮含一些对屁股和排便的诅咒。
  所以我觉得你说到的这个人有可能也是妥瑞氏症患者。
  记者:哦,原来这样啊~
  作者:还有什么问题吗?
  记者: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强迫症呢?
  作者:这点就和其他类型心理障碍的患者不同了,患有强迫症的人往往更聪明,也更多的来自于较高的社会经济阶层。你想啊,强迫症有个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完美!非常非常追求完美,可能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病态了,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完美主义拿出一点点来用到工作,那就非常了不得了。
  记者:你能说说强迫症的成因吗?
  作者:首先来说“强迫思维”的成因。
  我们知道人的身体里同时有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两种物质。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素就会出手,它大量分泌的同时遏制住了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的含量降低。两者就是这样彼此制约平衡着,从而形成了拮抗作用。
  同样的,人的精神也存在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会出现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出内疚的感情(因为别人没被表扬),出现对某人邪恶念头的同时又会认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正是有了这种情感拮抗的存在,我们才觉得精神安定和有安全感。因此不理性的观念任何人都会有的,只是通常它们都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的。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却不然,这种拮抗作用在他们那里变得过强了,被颠过来倒过去地想个不停,纠结不休。
  举个例子,许多初为人母的女性由于睡眠不足和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精疲力竭,这个时候她们往往会产生“生出你这个累赘来干吗,干脆扔掉好了”的想法。这种念头会使她们惊恐不安,虽然实际上她们不会真的这么做。
  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分水岭:正常人可以马上终止这个想法,她们清楚这些念头可能是因为自己情绪不佳造成的,并且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就忽略和忘记了,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她们不仅不会忽略这些古怪念头,他们还会将这些想法与行动等同起来。当有了扔掉孩子的想法后,强迫症母亲便认为,有这种想法本身和真正做出弃婴的举动是一样严重,一样罪恶的,于是整个人被绕到这种思绪里无法脱身,深受其累。

  在说“强迫行为”的成因之前,我想要大家明白一件事情: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快感,而是为了减轻其情感上的痛苦。
  这时我们再搬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强化——形成行为
  即,不经意的动作——得到了加强(愉悦感、奖励等)——形成行为
  很多强迫症患者在感到焦虑的时候,无意间做了某个动作,然后他们发现,做了这个动作后心里不痛苦了也不难受了,神清气爽精神百倍。那么这种动作对他们来说就算是一种解救和鼓励。当下次患者再感到焦虑的时候,他们还会重复这个动作,久而久之这种动作就得到了巩固,便形成了强迫行为!
  记者:哦,请问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作者:这里我们将引出一个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每件事从它的开始到消亡都有潜在的规律。而人生来皆有智慧德相,就是都有认清这些规律的佛性,只是因为妄想和执著才把这些智慧和福报埋没了。所以人生在世要受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各种痛苦和烦恼,究其根源就在于自己心中的“执念”!
  森田疗法正是在对这一点的参透下诞生的,所以它是一种讲求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何为“顺其自然”?森田君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是夜晚路过坟地时照样会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必须在情感上有所改变才可以。而人的情感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力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也变得迟钝麻木,因此,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所以要求患者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有的人会认为,你要求的“顺其自然”那不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痛苦下去,强迫也就一直强迫下去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顺其自然”而是“任其自然”了,所以这里大家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所谓的“自然”。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阴晴圆缺、日夜交替,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为人所左右的。而我们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有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天不应该下雨,那么这就违背“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庸人自扰了。
  同样的,我们人类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比如情绪,它就不为我们左右,它本身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
  举例说,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这些情绪,它们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反而会越来越严重。再比如说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和陌生人说话时会感到紧张和脸红。他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脸红,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面红耳赤了。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是他违背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和脸红的反应。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并与之对抗,结果必然会惨败。
  所以森田君的“顺其自然”实际上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认识到对超越自己能力的自然现实的抵抗是无用的,这样才能具备一种与自然事物相协调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方面带着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不把躯体和心理症状当做自己身心内的异物,对它不加排斥和打压,有就让它去好了。于是这时再来看那个脸红的家伙,当他可以接受自己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爱谁谁!”的态度与人交往,反而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了,那么脸红的反应也慢慢消退了。

  接着,在“顺其自然”的态度下我们还要“为所当为”。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性格和思想决定行为,但是却忽略了一点:我们的行动也会造就我们的性格!
  强迫症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主观世界中,担心自己伤害别人,担心自己被污物弄脏……他们真是对这些不安的念头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强迫症患者往往对引起自己不安的事物抱有一种逃避的态度,比如怕想到和母亲乱伦就躲着不见母亲,怕被污物弄脏就拼命清洗身体……
  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摆脱内心痛苦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想法,于是“不管怎样,先做再说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患者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就好比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即使你不会游,但是跳入水中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在水里逐步学习游泳技术。
  “为所当为”运用到强迫症的治疗当中,就是要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心中的杂念仍然会让你感到痛苦,只要你要学会忍受痛苦,“痛并生活着”,努力去做好现实生活中该做的事,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记者:最后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作者:我想说的就是,我们很多时候一味要求自己宽容他人,原谅他人,但又有几个人能很好地宽容自己呢?这便是一种固执,也是很多人心病的症结所在。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宽以待人,还要宽以律己,放下执念,宽纳自我!
  记者:鼓掌!
  作者:谢谢大家,再见!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