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十三篇 失控的身体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事后我去翻资料,发现遭遇的这位仁兄就是传说中的“妥瑞氏症”患者。它有时很容易和强迫症混淆在一起,而妥瑞氏症的特点就是强迫型地反复说某些词语(往往是婬秽的词),或者是咕哝。有人断定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就患有妥瑞氏症,因为莫扎特的文字中常常包皮皮含一些对屁股和排便的诅咒。
  所以我觉得你说到的这个人有可能也是妥瑞氏症患者。
  记者:哦,原来这样啊~
  作者:还有什么问题吗?
  记者: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强迫症呢?
  作者:这点就和其他类型心理障碍的患者不同了,患有强迫症的人往往更聪明,也更多的来自于较高的社会经济阶层。你想啊,强迫症有个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完美!非常非常追求完美,可能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病态了,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完美主义拿出一点点来用到工作,那就非常了不得了。
  记者:你能说说强迫症的成因吗?
  作者:首先来说“强迫思维”的成因。
  我们知道人的身体里同时有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两种物质。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素就会出手,它大量分泌的同时遏制住了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的含量降低。两者就是这样彼此制约平衡着,从而形成了拮抗作用。
  同样的,人的精神也存在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会出现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出内疚的感情(因为别人没被表扬),出现对某人邪恶念头的同时又会认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正是有了这种情感拮抗的存在,我们才觉得精神安定和有安全感。因此不理性的观念任何人都会有的,只是通常它们都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的。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却不然,这种拮抗作用在他们那里变得过强了,被颠过来倒过去地想个不停,纠结不休。
  举个例子,许多初为人母的女性由于睡眠不足和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精疲力竭,这个时候她们往往会产生“生出你这个累赘来干吗,干脆扔掉好了”的想法。这种念头会使她们惊恐不安,虽然实际上她们不会真的这么做。
  到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分水岭:正常人可以马上终止这个想法,她们清楚这些念头可能是因为自己情绪不佳造成的,并且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就忽略和忘记了,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她们不仅不会忽略这些古怪念头,他们还会将这些想法与行动等同起来。当有了扔掉孩子的想法后,强迫症母亲便认为,有这种想法本身和真正做出弃婴的举动是一样严重,一样罪恶的,于是整个人被绕到这种思绪里无法脱身,深受其累。

  在说“强迫行为”的成因之前,我想要大家明白一件事情: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快感,而是为了减轻其情感上的痛苦。
  这时我们再搬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强化——形成行为
  即,不经意的动作——得到了加强(愉悦感、奖励等)——形成行为
  很多强迫症患者在感到焦虑的时候,无意间做了某个动作,然后他们发现,做了这个动作后心里不痛苦了也不难受了,神清气爽精神百倍。那么这种动作对他们来说就算是一种解救和鼓励。当下次患者再感到焦虑的时候,他们还会重复这个动作,久而久之这种动作就得到了巩固,便形成了强迫行为!
  记者:哦,请问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作者:这里我们将引出一个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每件事从它的开始到消亡都有潜在的规律。而人生来皆有智慧德相,就是都有认清这些规律的佛性,只是因为妄想和执著才把这些智慧和福报埋没了。所以人生在世要受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各种痛苦和烦恼,究其根源就在于自己心中的“执念”!
  森田疗法正是在对这一点的参透下诞生的,所以它是一种讲求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何为“顺其自然”?森田君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是夜晚路过坟地时照样会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必须在情感上有所改变才可以。而人的情感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力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也变得迟钝麻木,因此,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所以要求患者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有的人会认为,你要求的“顺其自然”那不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痛苦下去,强迫也就一直强迫下去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顺其自然”而是“任其自然”了,所以这里大家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所谓的“自然”。
  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阴晴圆缺、日夜交替,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为人所左右的。而我们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有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天不应该下雨,那么这就违背“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庸人自扰了。
  同样的,我们人类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比如情绪,它就不为我们左右,它本身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
  举例说,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这些情绪,它们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反而会越来越严重。再比如说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和陌生人说话时会感到紧张和脸红。他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就越脸红,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面红耳赤了。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是他违背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和脸红的反应。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并与之对抗,结果必然会惨败。
  所以森田君的“顺其自然”实际上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认识到对超越自己能力的自然现实的抵抗是无用的,这样才能具备一种与自然事物相协调的生活态度。一方面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方面带着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不把躯体和心理症状当做自己身心内的异物,对它不加排斥和打压,有就让它去好了。于是这时再来看那个脸红的家伙,当他可以接受自己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爱谁谁!”的态度与人交往,反而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了,那么脸红的反应也慢慢消退了。

  接着,在“顺其自然”的态度下我们还要“为所当为”。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性格和思想决定行为,但是却忽略了一点:我们的行动也会造就我们的性格!
  强迫症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主观世界中,担心自己伤害别人,担心自己被污物弄脏……他们真是对这些不安的念头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强迫症患者往往对引起自己不安的事物抱有一种逃避的态度,比如怕想到和母亲乱伦就躲着不见母亲,怕被污物弄脏就拼命清洗身体……
  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摆脱内心痛苦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想法,于是“不管怎样,先做再说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患者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就好比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是永远也学不会的。即使你不会游,但是跳入水中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在水里逐步学习游泳技术。
  “为所当为”运用到强迫症的治疗当中,就是要患者把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心中的杂念仍然会让你感到痛苦,只要你要学会忍受痛苦,“痛并生活着”,努力去做好现实生活中该做的事,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记者:最后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作者:我想说的就是,我们很多时候一味要求自己宽容他人,原谅他人,但又有几个人能很好地宽容自己呢?这便是一种固执,也是很多人心病的症结所在。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宽以待人,还要宽以律己,放下执念,宽纳自我!
  记者:鼓掌!
  作者:谢谢大家,再见!
或许您还会喜欢: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