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十二篇 精神毁灭者 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二篇 精神毁灭者
  精神毁灭者——精神分裂(下篇)
  “我没有脸,我什么都没有。我没有眼睛,那不过是两个洞而已。不,你不明白。我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个(摸着她的脸),而这也并非是脸。只要我坐在这里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其实什么都没有,大家都是不存在的。”
  园长:给你继续介绍一下精神分裂症的种类,也许会更有助于你理解我刚才说的话。
  作者:它们分为哪几种呢?
  园长:五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紊乱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未定型精神分裂症和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作者:这些都是依据症状来划分的吗?
  园长:是的。先来说怎样才算是患上精神分裂症吧。首先你需要被观察6个月之久,这6个月中至少有一个月要表现出明显的上面说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同时症状要严重到影响患者的社交和生活才可以。
  那么何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呢?就是你的症状以迫害和夸大的妄想与幻觉为主。
  紊乱型精神分裂症则以言语、行为和思维混乱为主。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则以行为暴躁或木僵、呆滞和对环境几乎没有反应为主。
  而未定型精神分裂症则是多以阳性症状为主。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那就是以阴性症状为主了。
  作者:原来是这样划分的啊。园长,继续让你的梁山好汉们出场为我们分别诠释一下好了。
  园长:这回我打算先启用一个真正的名人。
  作者:谁?
  园长:看过电影《美丽心灵》没有?
  作者:知道了,是约翰·纳什!
  园长:没错,就是他!纳什是典型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而精神分裂症中最有名,被研究得最多的也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所以先在这里说说他的故事好了。
  下面有请纳什的妻子艾丽西亚来为大家讲述一下纳什的故事……

  艾丽西亚:我的丈夫纳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最优秀的数学人才之一!1950年,伴着那年春风而来的还有他后来闻名天下的“纳什均衡”,他的理论引发了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变革。1959年,在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年轻教授后,他开始使用非常规的方法解决一些别人无法解决的数学难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正是在这一年,我注意到了他行为的改变,他对我越来越疏远,冷淡,并且举止越来越古怪。
  有几次,当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比如在家里或是在车上,他总是追问我一些古怪的问题:“Tell me why?”或者无缘无故地朝我怒吼道:“你知道得太多了!”
  不久,他停止了对我的追问,开始给联合国、联邦调查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写信,告诉他们他知道一个夺取世界的阴谋。他还在公开场合宣称他相信有一种来自外太空或外国政府的力量正在通过《纽约时报》的封面与自己交流。
  一连几周他都有一种精神衰竭的感觉,脑海中反复出现那些非常怪诞的图案。他感觉有一个秘密的世界,而他身边的其他人都不知情。更甚的是,当他看到校园里某些戴红色领带的人就会想: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以便我能关注到他们。后来他的这种妄想越来越严重,开始觉得整个地球上戴红色领带的人都是为了唤起他的注意。并且他认为,所有戴红色领带的人都是一个秘密组织的成员。
  再后来,他的病情恶化到扬言要杀了我的地步,行为也变得愈发诡异。无奈之下,我只能选择将他送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在那里,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尽管他的内心世界和接受治疗前一样狂乱,但他却在治疗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掩饰自己的妄想和幻觉。于是我们都轻信了他,很快就为他安排了出院。没有料到的是,就在出院后不久,他立刻辞去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取出了自己的养老金,漂洋过海去了欧洲,发誓永远都不回来了。

  到了日内瓦之后,我的丈夫纳什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国籍,并且撕毁了护照。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先后被日内瓦和巴黎驱逐出境。两年后,他落脚普林斯顿,依然遭受着精神分裂症的痛苦折磨。他在普林斯顿的大街上游荡,表情凝固,目光呆滞,穿着俄罗斯农民的大衣,经常光着脚走进饭店。他高谈阔论世界和平,向人们表明他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世界政府。他不停地给全世界的显赫人物写信打电话,谈论数字命理和世界事务。
  这时很多人,家人、朋友、校方等都为他的病情感到担忧,纷纷联系我,看可不可以再一次将他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于是接下来,费了很大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他,将他第二次送到了医院。这一次的治疗显然比上次有效得多了,他的思维逐渐变得清晰,又能回到现实世界。在清醒的时候,他甚至可以继续他的研究,撰写他的论文。但是接着他的思维、言谈和行为又开始出现危机……就这样病情反反复复,让他在理性与病痛之间徘徊游荡。
  很多时候,尽管纳什每天走出去最远不会超过图书馆或家门口路尽头的商店,但在他的脑海里,他已经遨游到这个星球上最遥远的地方:开罗、泽巴克、喀布尔、班吉、底比斯、圭亚那、蒙古。在这些遥远的地方,他分别住在难民营、使馆、监狱和防空洞里。或者,他感觉自己居住在阴间,周围满是老鼠、白蚁和其他寄生虫。除此之外,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多出一个身份,如一个巴基斯坦的难民、一位日本幕府的将军、《怪经》中的人物,甚至有时是一只老鼠……
  这样过了几年,他的病情慢慢真正好转,不再反复发作,那些古怪的行为与思维也消失了。是什么使他的情况变好的呢?好多人都说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于他老婆,也就是我持久、平静的支持。我看真是过奖了,其实说得一点没错!

  呵呵,我丈夫纳什的故事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
  作者:园长,我突然对“纳什均衡”十分感兴趣,我想知道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就那么牛?
  园长:“纳什均衡”其实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啥叫非合作博弈?就是双方不肯合作,都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本。
  来看一下纳什均衡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话说有一天,一位富豪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抓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一个叫偷偷,一个叫摸摸,并且人赃俱获。但是他们俩一开始都矢口否认杀过人。于是警方将两个人隔离开,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审讯过程中给出他们以下选择:
  因为你们偷盗的罪行已经确认无误,所以判你们1年刑期,但是关于杀人的罪罚可以跟你们做个交易:
  ①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3个月监禁,但你同伙要被判10年。
  ②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10年,而对方只判3个月的监禁。
  ③如果你们两个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
  这样子,偷偷和摸摸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坦白or抵赖。显然在这里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因为这样大家都只被判一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他俩每一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样选择坦白交代便是最佳策略,因为抢先坦白的话就可以得到很短的刑期——3个月。如果晚了一步,那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漫长的10年徒刑,太不划算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坦白交代,即使两人同时坦白,至多也就每人判5年,总比判10年好吧。
  所以合理的选择是两人都坦白(5年),而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是两人都抵赖(1年)。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黑暗之门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你扔啊!”“闭嘴!”“去你丫的,我说你倒是扔呀!”“得,扔就扔!”格莱塔尔低吼一声,身体前倾,肩膀上那强而有力的肌肉不停的颤动着。他的右臂前后摆动着,拳头形成了一条模糊的弧线。他的右拳舒展开来,小片的骨块从指缝之间落下,掉落在地面上,传来一阵阵格格声响。布洛多戈大笑一声,双唇向上扬起,从那狞笑中可以看到他那对尖牙。“哈哈,才一块!”“妈的。”格莱塔尔愤怒的坐回到他身边的石块上。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三:旅居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黑暗精灵坐在山腰上,殷切地望着从东方平面上升起的红色线条。这可能是他所见过的第一百次黎明,而他也知道,那灼热的光线将会刺痛自己淡紫色的眼睛,这双在过去四十几年来,只见过幽暗地域下黑暗的眸子。当炙热的太阳上缘自水平线升起时,黑暗精灵并未转身离开。他像涤罪般地接受那道光线,这是必经的痛苦——为了他所选择的道路,为了成为地表居民的一份子。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海菲在铜镜前徘徊,打量着自己。“只有眼睛还和年轻时一样。”他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转过身慢慢地在敞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走着。他拖着年迈的步伐在黑色的玛瑙柱子之间穿行,走过几张雕刻着象牙花饰的桌子。卧榻和长沙发椅发着龟甲的微光。镶嵌着宝石的墙壁上,织锦的精美图案闪闪发光。古铜花盆里,硕大的棕榈枝叶静静地生长着,沐浴在石膏美人的喷泉中。缀满宝石的花坛和里面的花儿竞相争宠。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仇恨之轮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埃里克在吧台后面。正忙着把沾在恶魔头骨上的麦酒擦干净。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恶魔客星旅店平时很少有生人光顾。常常是忙活一整天也难得见到一张生面孔。由于来的都是些老主顾,埃里克差不多记得每个人的长相,只是叫不上名字:他从不在乎谁来光顾,他在乎的是客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又饥又渴。那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上去像是在等人,又像市在找什么东西,反正肯定不是在看漆黑的木头墙壁。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