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重口味心理学 - 第九篇 危险的凌晨4∶48___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是谁让自杀者走向屈服的尽头?就是良心!
  良心是什么?良心是个不怒自威的家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城市里,虽然没有看见任何警察,却仍然知道有一个警察系统存在。良心是一种权威的道德代表,是我们内心世界公正的主宰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良心更像是一位怪咖,有时会促使我们去做一些我们明知没有意义的事:赎罪的行为(在马路上撒钱等)。有时候又会禁止我们去做那些我们想做但不合适做的事:欲望的驱使(勾引隔壁少妇等)。
  人们常说,你要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话。但大家都知道良心是摸不到的,不仅摸不到,有时候甚至连察觉都察觉不到,而良心这一无法被意识到的部分其实就是我们要说的“被杀的愿望”!
  如果说我们的恶念是一道光,那么良心就是面铜镜,当某个人攻击他人时,良心就把这道光反射回去,把本应射向他人的歹意弹向自己,所以有时指向良心也能杀人。
  下面来看这个故事:
  A小姐出生于富裕家庭,是位孔雀女,她的爸爸是一位著名的律师,妈妈是位成功的商人。他们把女儿送到一所收费昂贵的学校接受贵族教育,毕业后又让她在欧洲玩了一年。当她从国外回来时,她的父亲坚持要她嫁给自己的一位世交。此人比A小姐大了好多岁,并不是A小姐中意的结婚对象,但跟往常一样,A小姐还是无声无息地屈服了。
  婚后一年零三个月,她的丈夫就死了,给她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尽管A小姐从未爱过她的这位丈夫,但她此时却因他的去世变得异常消沉和抑郁,觉得是自己害了他。她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病得很重,需要开刀。后来真的因此动了手术!尔后她又企图自杀,在厨房中打开煤气,但中毒后被人发现送往医院,经抢救活了下来。
  痊愈后,A小姐爱上了父亲的另一位朋友,同样那个人也比她大很多岁,也是一位律师。结婚的请求是A小姐提出来的,那个人最终娶了她。婚后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只是没多久,A小姐的父亲去世了,她又变得消沉抑郁,并且再次企图自杀!

  故事到这儿就讲完了,各位,你们看过以后有什么想法?会不会大多数的人都认为:A小姐这个样子只能说明她是个情绪很不稳定的女人,由于失去所爱的人而过分悲伤?
  但这个解释对我而言有些说不通,因为故事中还存在着诸多疑点:
  ①既然她不爱第一个丈夫,又何必对他的死如此悲伤,自责以至于后来选择自杀呢?
  ②是什么让她又爱上了一个和前夫非常相像的人?
  ③婚后日子本来不错,为什么父亲的死却让她再次想到自杀?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对A小姐的深层次分析:
  众所周知,A小姐与第一任丈夫结婚并非出于本人的意愿,而是被迫听从父亲的安排。我们能不能假设一下,之所以她感到是自己害死了第一任丈夫,乃是由于她其实怀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什么愿望?就是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在潜意识里产生的想法——她希望自己的父亲死去。
  她对父亲是既爱又恨,恨是因为父亲的专制竟达到逼迫她陷入悲惨婚姻的地步,爱是因为那毕竟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无论如何也是不忍心伤害的。于是她把对父亲的恨和想杀了他的想法转移到了第一任丈夫身上,没承想,第一任丈夫真的那么快就死了。因为邪恶的愿望被满足,良心让A小姐产生罪孽感和被杀的愿望,于是她开始抑郁,接着是用动手术的方式自残,最后则是更为直接的自我惩罚——自杀。
  第一个问题分析完毕。
  自杀未遂,A小姐被迫继续采取一种赎罪的方式来缓和她的罪恶感。于是她去接近另一位象征其父亲及第一任丈夫的人——她的第二任丈夫。结婚的想法是她提出来的,她要求他娶她,就好像在说:“请把我拿去,再试一遍!我要重复一次我与男人的关系而不至于杀死他。我并非索命鬼,我不希望你死,我希望自己能服从你,你高兴拿我怎么样就怎么样!”
  非常碰巧,第二任丈夫是个相当严厉的家伙,他无意中竟以一种看似粗暴的方式满足了她受惩罚的需要。

  第二个问题分析完毕。
  跟第二任丈夫在一起A小姐非常幸福,直到她的父亲死去——父亲才是她爱的最初对象,同时也是她潜意识里真正深深憎恨的对象。父亲的死再次唤醒了她的失落感,同时也唤醒了她渴望父亲去死的罪孽感,也正是这种罪孽感迫使她旧事重演,再次企图自杀。
  第三个问题分析完毕。
  有时候良心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不可通融,性子之执拗,想与它扯平或者谈妥都是压根儿不可能的。因此由良心衍生出的“被杀的愿望”也是力量非凡,才让A小姐这般生不如死。
  已经说完了“杀人的愿望”和“被杀的愿望”,但是说到底,如果我本人不想死的话,无论你们两个家伙再怎么要杀要剐也是没有用的。现在终于可以引出自杀原因的本尊,也是大前提——死亡本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地认为,求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而现在精神分析学家却发现,求死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如果说生的本能是让无生命的物体变为有生命的物体,那么死亡本能就旨在使人回到生命诞生之前的无机状态,一切皆空。
  人的生殖本能在这边保证了生命的延续性,而死亡本能却在另一边不停地销毁生产的一切,大有佛教中“生死轮回”的意味。同时也表明了任何生物个体都不能长生不死,暗示着宇宙中的生命现象有可能回归到无机状态和死寂状态中去。
  用这种死亡本能的倒退性、回复性和回归性来解释精神分析学中的“强迫性重复原则”就再合适不过了。
  何为“强迫性重复”?是指人固执地、不断重复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活动,或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精神分析注意到了人有遗忘痛苦、摆脱不愉快记忆的倾向,同时,人也有反复重温痛苦、持久地沉浸在痛苦中的倾向。
  例如:
  某些男人或女人总是反复不断地陷入恋爱事件,其中每一桩风流韵事都经历过大致相同的阶段,达到大致相同的结局。

  一个擅权者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把另一个人抬到显赫的地位,然后他又总是亲手颠覆这个人的地位,并抬举出另外一个人来取代先前那个人。
  甚至在儿童身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婴儿反复不断地把玩具扔掉,拾起,再扔掉……这就是强迫性重复,是一种人类行为进化中的消极倒退。
  现在回头看一眼上面我讲过的内容,“杀人的愿望”,“被杀的愿望”以及“死亡本能”,有人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有的人再怎么恨一个人也不会杀了对方,或者因为杀不掉对方而自杀?又或者,为什么有的人不管受了多么大的良心谴责和打击也不会选择自杀?
  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还有“生的本能”存在!生的本能就像是一位无微不至、耐心十足的阿姨,当调皮的“杀人的愿望”、“被杀的愿望”和“死亡本能”出来捣蛋时,她总能用她那温柔的手安抚与化解一场又一场潜在危机。而对那些成功自杀的人来说,就是赶上“生的本能”阿姨的更年期了~
  到这里,关于自杀原因的全部分析我已讲完,如果这时再出现一个有关自杀的报道,不知道大伙会不会重新审视其中对于自杀原因的解释呢?
  说到这儿,按理这篇文章就差不多了,不过我对自杀这个话题太感兴趣了,所以咱们下边继续。
  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一个新闻,就是“重庆红衣男孩事件”:
  2009年11月5日中午12时许,54岁的农民工匡纪绿从外地赶回家为住校的儿子送钱。回到家时发现,家里正门、侧门紧闭,平时从来不开的后门却虚掩着。从后门进去,发现屋内一片狼藉,孩子的衣服丢得到处都是。走进正屋,灯还开着,匡纪绿一眼便看见儿子穿着大红色的裙子,裙子上还别着白花,全身被绳子结结实实地捆着,两脚之间,挂了一个大秤砣,双手被捆着挂在了屋梁上,早已死亡多时。后来检查尸体时发现,儿子竟然贴身穿着他堂姐的大红游泳衣,而自己的衣服却一件没穿……
或许您还会喜欢: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永恒之井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类与兽人爆发战争的一万年前,艾泽拉斯世界只有一块被无边的海洋包围的巨大陆地,这片大陆被称为卡利姆多。许多不同的种族和生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这块黑暗的大陆中心是一片充满神秘能量的湖泊,这片湖泊——它后来被称为永恒之井——是整个世界的魔法和自然能量的源泉,在从这个世界以外无边的黑暗中汲取能量的同时,永恒之井向整个世界源源不断地释放它的能量,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提供营养。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马云创业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言毋庸置疑,今天的马云已经是名震神州的企业家和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已经成了一个楷模:从最初的一个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不仅阿里巴巴成了一个神话,马云创业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点击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史蒂芬·柯维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乔登(DavidStarr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