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重口味心理学 - 第九篇 危险的凌晨4∶48___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九篇 危险的凌晨4∶48
  危险的凌晨4∶48——关于自杀
  “很多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以为,一个一心寻死的人会选择最容易、最方便、最少痛苦的方式来自杀,然而很多数据统计表明:每年成百上千的自杀者却采取了最困难、最痛苦、最不寻常的方式,几乎没有一种可以想象出的自杀方式不曾被践行过。”
  记得我大概上初中的时候,一回期中考试后,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找我来谈话:“这次你的作文很有问题,先不给你零分,回去重写一份怎么样?”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生气,非常不满地吼道:“呃,我这就回去再写一份……”
  班主任:“你知道你问题出在哪儿吗?”
  我很好奇:“出在哪儿?”
  班主任:“因为你在作文中谈到了死亡的话题!”
  死亡——这个貌似只有在宗教领域里才能畅所欲言的东西,别说搁在一个十几岁孩子的作文里,就是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会让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讳莫如深的。
  但是今天很有幸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进入这个神秘的领域,探讨这个对我来说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自杀。
  看了一下表,现在是北京时间7点15分。有一部小剧场话剧叫《4∶48精神崩溃》,据统计,绝大多数的自杀事件都发生在凌晨4点48分,因为人们在这一时刻精神错乱达到极致,是最容易自杀的时刻。该剧的女作家也在写完这个剧本后因长期受抑郁症的折磨,一周后便自杀身亡,年仅28岁。我本来打算能在今天的4点48分开始写这篇文章,也好体验一下那时的心境,但是,没起来!
  天妒英才,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位颇具传奇性的人物:海子。
  是什么让他在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鼓舞人心的诗句后,两个月不到就卧轨自杀了?一时间的猜测众说纷纭:自杀情结?性格因素?生活方式?荣誉问题?气功问题?自杀导火索?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

  说实话我也曾一度深感不解,但当时对这方面毫无探究的我,只能无奈地接受那些看似合理的猜测,就像我们每天可以千篇一律地读到那些简单而又似乎合逻辑的解释:自杀乃是由健康欠佳、消沉萎靡、经济拮据、卑贱屈辱以及挫折失意等因素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由一个少女变成……还是一个少女的时候,就慢慢心生质疑。质疑的不是这些被不断提出来的自杀理由,而是大家对它们的态度:不管什么理由,大家最后还是信了。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轻易和不加怀疑地接受这些解释?要知道,大伙在阅读奇案、谋杀和侦探小说时,那找起Bug的劲头来可是地球都阻挡不了。由此也能看出,这些小说几乎从不去探求自杀的解释,而总是去探求谋杀的解释。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小地方的银行出纳员,脾气好,老实,值得信任,这个小地方上的每个人几乎都认识他。一天银行下班后,他没有走,翌日清晨,人们发现他死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身旁放着一个空了的安眠药瓶。不久,大家又在他的账目中发现了一笔短缺,结果证明他已经秘密挪用了几十万元的银行基金……
  自杀结论1: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朋友和家人们都不能相信这样一个受人信赖、名声很好的人会做出这种事情。但是最后大家还是不得不承认:他突然丧失理智,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卑躬屈膝,事后又感到万分悔恨,因此以死谢罪。
  自杀结论2:
  但是几个星期后,又有了新发现。有人揭发他和一个有夫之妇有一腿。那么原来对他自杀的简单解释现在被推翻了。问题必须重新考虑,但很快就又找到了新的答案,并且认为,哈哈,这才是真正的答案:一个外表憨厚老实,有一定社会地位,并且已经有家室的男人,不安于平静的生活,抑制不住内心的躁动,绿杏出墙,做出了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最后可能被人识破,身陷是非,想不开就……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不得不想办法弄钱养活那女人,是她杀了他。
  自杀结论3:
  这时,有人可能会纳闷,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会让一个外表正常工作也不赖的男人为她如此魂不守舍,心甘情愿地付出?答案不出在这女人身上,而是出在这个男人自己的老婆身上!只有几个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才知道,这个男人和他的妻子关系一直很不愉快,婚后二十多年来,由于妻子的性冷淡,他的欲望一直得不到满足。并且由于性格使然,他也不可能靠失足妇女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
  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遇到了她,就是遇到女神遇到了救世主。因此有的人会说,事实上是他妻子的过错。
  自杀结论4:
  直到这儿,仍然没有哪个说法可以解释整个悲剧的全过程。人们还会继续深一步地探究:既然都这样了,他为什么不离婚?或者当初干吗一定要娶她?
  这时候,他的一个发小突然站出来大声说:“说到底,你们并不了解他的母亲!她也是一个心肠冷酷的女人,爱金钱胜过爱子女。也难怪他在婚姻问题上会出现问题,说到底都是被他母亲影响的!是的,你们太不了解他的母亲了。”
  四个结论到这儿全部说完,我们已经把这位银行出纳的自杀原因从因果关系上做了深入的追溯,这时可以看到自己最初的解释有多么谬误和肤浅。其实早在他服下安眠药之前,甚至是在他盗用银行公款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自杀了!这样听上去好像本末倒置,有点不合情理,不过相信你在看完整篇文章过后,很有可能会改变自己目前的想法。
  同时,我也想说明一个问题:自杀绝不是简单的、偶然的、孤立没有联系的、要么符合逻辑要么莫名其妙的冲动行为,自杀实际上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行为!
  为了能很好地证明这一切,同时也为大家揭开一个个自杀真相的迷局,接下来,我将开始关于自杀原因的抽丝剥茧之旅。

  前面提到了谋杀,那么有一点大家都应该赞同,那就是:自杀也是一种谋杀,它是自己对自己的谋杀,这种死亡方式使一个人既是凶手同时又是被害者。我们就先来说说这场“谋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杀人的愿望。
  杀人的愿望:
  无缘无故我们怎么会想到要杀人?
  这还得从我们刚出生那会儿说起。还记得自己出生的过程吗?废话,当然不记得。那么好吧,还记得别人出生的过程吗?不论顺产或者剖腹产,原本安宁地待在子宫中的婴儿突然被强迫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很不高兴,从那一刻起,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本能就在人的体内诞生了!这一点在后来也有明显的体现:谁抢了宝宝的玩具或者干扰了他们的活动,就会很快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满与抗议,用哭声来慑人心魄。
  尔后,到了成人阶段,这种破坏的本能已经发展得颇具规模,具有强大的能量。不像婴儿时只能靠哭声来吓唬人,它可以做到彻底地消灭入侵者以及它带来的憎恨感与恐惧感。而这么做的最后结果就是杀了对方。这就是杀人的愿望。
  但是,奇怪的是,在自杀中,为什么原本向外的杀念却转向了自己呢?
  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这样一个人,他非常恨他的弟弟,总是想找机会亲手杀了他。但是,他还是克制住自己,不仅因为法律,更是因为他母亲。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不仅不能杀了弟弟,还有义务去保护他,为此,他为自己曾有过的罪恶想法万分后悔,非常自责,几次企图自杀,但都失败了。
  后来,他出于一种自己都不完全清楚的原因,开始不顾一切地疯狂驾车,以求能死于车祸。但是欲死则不达,尽管出过几次严重事故,但他还是非常“不幸”地活了下来。对于怎么都死不了的这个问题,他感到很生气,就想着能不能换个法子来解脱,于是他故意反复与妓女接触,希望能患上梅毒,但是又非常不幸的是,他只得了淋病,不过他全然不加以治疗。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投资前的准备工作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美国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作短线交易还是搞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投资的态度(我真的认为股票比债券更具有风险性吗?),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