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重口味心理学 - 第六篇 迈不出去的腿 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拿小倩来说,她认为同事看到自己发病会认为她是一神经病,所以不去工作;她把爸爸与弟弟正常的旦夕祸福生老病死看成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因此内心愤恨忧伤又脆弱。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对某个恐惧本身有误会才会导致自己患上恐惧障碍。比如说,孕妇害怕羊水诊断是因她们会觉得诊断中用到的针那么长,该有多疼啊,而事实上,很多孕妇在检查完后表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痛苦。
  来自三个学派的观点都说完了,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我还想向大家透露一个秘密:小倩的母亲后来给我打过电话,她承认了,其实自己年轻时也有过和女儿一样的症状,会惊恐发作。但是后来遇到小倩爸爸,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这些症状就再没发生过。就是最近几年,小倩爸爸去世后,她偶尔会觉得心慌,发闷(这和前边询问小倩她母亲身体状况时,她回答的内容基本一致)。
  由此说来,广场恐惧症的成因除了心理因素作用外,还存在一些生物学遗传的因素。
  都说直面恐惧与痛苦才是战胜它们最好的办法,这在心理治疗中也是有根据的。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对治疗恐惧症非常有效的新的疗法——暴露疗法,又称满灌疗法,又称泛滥疗法。
  大家听听这名,就能想象出这种疗法的手段有多么强硬!如果说系统脱敏疗法是慢慢悠悠循序渐进的治疗,暴露疗法就正好与之相反,它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是一下子给患者呈现最强烈最大量的恐怖刺激,以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就用暴露疗法对小倩的广场恐惧症进行治疗。
  首先,为了能让小倩姑娘习惯和适应这种恐慌的感觉,我们可以在室内模拟出“微小”的惊恐发作。
  套路如下:
  要想找到找不着北和头晕的感觉:放松,将头从一侧甩到另一侧30秒。
  要想找到头重脚轻或大脑充血的感觉:将头低到双腿之间30秒,然后很快地抬起来。
  要想找到闷得要命或窒息的感觉:用一根很细的吸管呼吸1分钟,其间捏住鼻子,不要让任何气流由鼻子通过。
  要想找到肌肉紧张虚弱和抽搐颤抖的感觉:绷紧全身1分钟或尽量更长,绷紧手臂、腿、腹背、肩、脸等所有部位,保持俯卧撑姿势1分钟。

  要想找到虚幻、气短、刺痛、冷或热、头晕眼花的感觉:深呼吸1分钟,是那种用很大力气的深而快的呼吸。
  待到这一过程完成得差不多,小倩姑娘已被折腾得七荤八素时,就是时候该让她直面内心的恐惧了。当然这里的前提还是要让她明白治疗过程中带来的焦虑是无害的,只管Hold住自己就好了。不允许当逃兵,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否则半路折回后病情可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严重。暴露疗法是种有风险的疗法,不是每个人都适用,有的人会经不住考验当场背过气去,不过经过之前的系统考察,小倩姑娘应该扛得住。
  现在就开始对小倩的“蹂躏之旅”吧:
  你可不可以独自在一个拥挤的超市里购物30分钟呢?去吧,坚持住!
  你可不可以独自离家走出5站路的距离呢?去吧,坚持住!
  你可不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一个人驾车在路上行驶超过8公里呢?去吧,坚持住!
  你可不可以一人坐在一家餐厅的正中央享用你的晚餐呢?去吧,坚持住!
  ……
  在凶猛的暴露疗法的基础上,我们也同时加以温柔的合理情绪疗法来作辅助,主要是纠正小倩的错误观念:
  ①惊恐发作时我完全晕菜了。——现在我知道了惊恐发作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以及怎样应对。
  ②每样事情我都要做到最好,我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是一神经病。——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发疯,也知道自己再也不需要完美了,对母亲对工作或者对任何人说“不”都是可以的!
  ③父亲与弟弟的去世是我一生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就这样,经过7个月的漫长治疗后,小倩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至此,我想说的关于广场恐惧症的全部内容也就到这儿了。
  与之相关的,再来讲一下幽闭空间恐惧和密集事物恐惧吧。
  幽闭空间恐惧症,其实它跟广场恐惧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是一种场所恐惧,多发于电梯、车厢、隧道或机舱内。有段时间热播的韩剧《秘密花园》中玄彬饰演的男主角就有这个问题,他害怕坐电梯。

  我手头有同样的案例,说有一位叫盒子的小姐,家住在10楼,但是她每天宁肯辛苦地爬楼梯也不愿意坐电梯。因为只要电梯一启动,她就有一种极速坠下的恐惧感,严重的时候会窒息。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盒子不是从小就害怕坐电梯,大概是两年前,她有一次在电影里看到一幕电梯坠落的镜头,当时电梯内的乘客都死得很惨,一下子就把她吓住了。看完电影没多久,有一天晚上,盒子坐电梯下楼,没想到眼前突然一黑,电梯居然真的出故障了。因为是深夜,这栋大厦人很少,电梯里面只有她一个人,盒子崩溃了,痛哭流涕拼命捶打着电梯门,希望有人能够来救她,可是这个愿望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得以实现,大厦的保安发现了这个情况,她总算死里逃生。从那时起,盒子就再也不敢坐电梯了。
  这跟《秘密花园》里男主角不敢坐电梯的原因差不多,他也是因为一次发生火灾时被困在电梯里才这样的。
  再来看一下密集事物恐惧症。
  有人会害怕看到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的图案和小东西,看到后头皮就发麻,浑身难受,还有点头晕和恶心。比如说莲蓬乳、空手指、蜱虫狗、琵琶蟾蜍、芝麻的故乡……
  呵呵,密集恐惧症几乎人人都有,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我再给你讲一个例子,男主角名叫石榴,石榴小弟。石榴是非常严重的密集事物恐惧症患者,因为他看到这种东西后会惊恐发作,这样就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他曾经跟我回忆过第一次对密集事物产生恐惧的情景:
  “那时我很小,只有五六岁的样子。一天我陪妈妈去医院看病,她让我等在那里自己先去挂号了。我一个人怎么待得住,便开始到处跑,跑到不知哪个诊室我就进去了,看见里面椅子上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正用手去揭另一个人后背上的纱布。这时我就好奇地凑过去,探头一看,当时我就吓傻了啊。因为纱布揭开后,那人的后背上暴露出一群密密麻麻像红豆一样的小血泡,个个都饱满透亮,通过他呼吸的起伏,我甚至能看到每个水泡里的液体都在不停地上下翻滚……这时我再抬头看那个人的表情,一脸的痛苦啊,我就觉得这些东西更加恐怖了,从此以后我看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整个人就会疯掉。”

  密集事物恐惧其实是由一种心理暗示导致的。
  当时对方脸上痛苦的表情告诉石榴,这些水泡对身体是有害的,是疼痛的,因此他就把密集事物与痛苦有害联系到了一起,以后他再看到它们时下意识地就会感到害怕。同样的,对于那些虫卵、疱疹、皮肤坑洞、群居昆虫等等的恐惧,也都是在我们祖先千百年来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我们看到它们会感到恐惧,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它们是有害的,会伤害到自己。
  该如何克服它呢?
  方法之一:拆分法。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这句话真没错。密集事物之所以能给你造成强大的压力就是因为它们“人”多。拿“莲蓬乳”来说,网上PS的“莲蓬乳”照片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一种叫“盾波蝇”的多见于非洲地区的食肉蝇,把它们的卵产在了妇女的乳房里,那些卵会啃食人体组织慢慢长大,体格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浮出“乳面”,不够大的就潜伏在里面继续吃。有的家伙一半身子在里一半身子在外,有的只露个头,有的太胖了直接就掉在地上,这样乳房表面就形成一个一个坑洞,成了莲蓬乳。
  使用拆分法,就是将它们一一独立化。你可以想象自己用小夹子把里面的肥蛆一个一个依次夹出来,一个也别漏掉。然后用牙膏补满余下的空洞,用力抹压按平,风干后用手摸一摸,称心如意地光滑了。
  方法之二:无视法。
  那些经过艺术夸张的密集事物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常见,不去刻意地看就可以了。
  方法之三:暴露法。
  就是暴露疗法,长时间大范围地接触密集事物,可以使人在心理受到极大冲击后慢慢产生审美疲劳直至麻木,就像学法医的是靠多接触尸体来消除对尸体的恐惧一样。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身体语言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