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中国在梁庄 - 五奶奶:老天爷,把我的命给孩子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五奶奶:老天爷,把我的命给孩子吧
  沿着公路建房,几乎是所有村庄的特点。他们似乎试图希望就此找到某种商机,但暂时还没有,因为从现实情况看,并没有几家在做生意。有乡亲在门口坐着乘凉,看见父亲,都热情地打招呼;看见我,却仍然是一幅陌生而警惕的样子,其实,这也是一种乡村的矜持。对于他们来说,我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
  在地头蹲着的是光武叔家的儿子,比我大十几岁,相貌没变,但身体却萎缩了很多,神情有些漠然,是最典型的农民形象。义衡哥、几个本家哥、嫂、婶娘在家门口打牌,看见父亲都站起来打招呼,他们的变化似乎很大,岁月在他们的灵魂上慢慢刻下痕迹,然而脸上却是年复一年的神情。从院子里出来,看见我们又迅速进去的是周家媳妇,白净圆肥。丈夫坐了几年牢,出狱没多久就病死了,都以为她会改嫁,结果她却一直守着。听父亲说去年招了一个女婿,仍然占着路边的宅基地,村里人也没话说,因为人家守寡那么些年。
  五奶奶,有着爽朗的笑声、肥胖、慈祥、“地母”一般的五奶奶,我好多年没见她。前些年,她一直住在河边的一个茅草屋。我曾经去找过她,但河边有许多孤独的茅草屋,有许多孤独的老人身影,就是没有看到五奶奶。父亲说,五奶奶已经搬回来了,住在小儿子光亮家里,就是光亮的儿子在河里淹死了。当时,光亮两口子在外打工,五奶奶在家照顾孩子。
  他们家的新房子盖在路边。还没有进院门,就听到五奶奶爽朗的笑声。看见我,五奶奶很吃惊,直感叹,爷呀,这是清吗(我的小名)?咋变成这样了?我看见五奶奶,也吃了一惊,原想着,她肯定是白发苍苍、衰老悲伤的样子,没想到,五奶奶很精神,和我记忆中的印象一模一样,神情开朗,只是个头似乎矮了很多。
  整个院子是四方形,前院是三间平房,中间的算是大门,通向院子和后面的正屋,院子里面是石灰地和混砖地,左侧是厨房,右侧垒了一个猪圈和小鸡窝。后面正屋还是旧房子。五奶奶说后面本来也是要建新房的,但是光亮叔没有那么多钱,光是盖前面的平房就花了七八万,还借了三四万。五奶奶从厨房拿出两个大碗倒茶,还找出一个小盒子,倒出来一些茶叶碎末。这还是二十年前的习惯,那时候,村庄的人们去小店称茶叶都是只称碎末,因为这样的茶叶便宜。
  五奶奶,六十七岁。头发全白,一丝一缕服帖在头上,脸上皮肤呈紫黑色,但是很光滑,映衬着白发,反而显得更年轻。声音很大,爱笑,幽默,特别擅长于自我解嘲。她是农村里能干、又明事理的老人。我们说话的时候,她七八岁的孙女儿坐在旁边,一刻也不闲着,嘴里还说着什么,好像要极力吸引人注意到她。五奶奶制止了几次,没什么效果,就任由她去了。

  你大叔一家都在北京打工,你大叔和黑娃在一个工地上,你大婶在那儿闲着,黑娃就是你大叔的老大,你大叔的女子在广州打工。啥叫行啥叫不行,只是混个吃喝。你大婶血压高,干不了活,才四十几岁,就不干活,还是人家会享福。你说,成天坐着血压能不高?干干活不就不高了。
  家里房子盖得可好,出门左边,那个两层楼,就是你大叔盖的,一年也不回来一次。说是奥运不让干活,想回来,回来干啥?三个人来回路费快千把块钱,得多长时间挣?
  你光亭二叔没出门,在咱河东那边烧砖窑,给人家干活,算是有点收入,你光亭二婶也闲着,就在村里打个小牌,人家闲着,都享福。他们娃儿二十岁了,前两天刚从青岛回来。
  你光亮叔在青岛韩国人开的一个首饰厂打工,主要是镀金镀银,都是假的,在这里镀完,再拿回韩国卖,有的也在中国卖,价钱翻倍。全是糊弄人哩。管得严,回家、请假都要扣钱。你光亮叔去年回来盖房子请两个月假,一年的奖金都没了。有没有危险?啥危险也没听说,都在那儿干,也没见出啥事儿。你说有粉尘、金属毒,谁证明?小柱到死也没说明是啥原因。你光亮叔也是小柱介绍去的,干了八年,一直在那个厂里,才去的时候,钱少,天数多了,工龄长了,一个月一两千。
  你光亮叔大娃儿,就是淹死那个,死了两年,你丽婶儿也不怀孕,就在别人家抱了这个女子(五奶奶指了指旁边的小女孩),费事得很。等了这些年,大前年,才又生了个双胞胎,高兴是高兴,可咋养?他们俩上班顾不了小孩子,双胞胎中那个男娃儿自己养着,你丽婶儿现在在那儿闲着,专门照顾那个小鳖娃,那个小闺女她姨先养着,估计马上就不给养了,人家自己也要有孙子了。我身边这个女子户口上在她二伯那儿,又给双胞胎上户口,办那个准生证也花了两千块。
  这闺女是在青岛要的(小女孩在旁边骂了一句:要你个头不要),全是罪孽哩,一点点长大,都是我养的。唉啊,可麻烦死了。把屎把尿的苦就不说,上学更麻烦。咱们村里的小学早就没有了,还在镇上上学,来回接送。原来你桂平姑家住在街上,晌午女娃儿在那儿吃饭。你姑现在出门打工了,只剩下她老公公老两口,人家老两口一天两顿饭,咱咋好意思去吃。这9月份开学,晌午也得我接送。街上车来来往往,也不安全,不像原先一样,自己跑回来。早晨、晌午、晚上都得接送,来回六趟,一趟都有二里地。人都够死了,受不了,接送完了回来还得做饭,做完饭吃完送走,回来还没歇一会儿,就又得去。

  现在看着是上学不交学费了,实际事也多死了。说是不交学费,学校生着法儿也没少要钱。
  你说赡养费,啥赡养费,也没人去说,仨儿子,谁有了谁给一点。去年你光亮叔盖这房子,欠人家三四万。到今年一分钱都没给我,还替他养闺女,你找谁说去?都是你其他几个叔给一点。年下[6]你姑给俩钱。你二叔给得多些,他就一个娃儿,也没啥负担。
  一年说是不花钱,人情世故不说,春上,俺俩不美[7]花了两百多块钱,身体一般也没事,说不美就不美了。我这个腿,老是麻、凉,六十七岁了,也不行了(小女孩在旁边跑来跳去,五奶奶有点受不了烦,嚷了她几句)。
  你五爷到今年10月都死八年了,六十岁死的。喝酒胃喝坏了,胃都烂了。再说都不行,非喝。那时候,开菜园,去卖菜时喝,卖完了也喝,菜一下子全卖给人家也喝。为啥恁快死了,菜卖完了,不晌午,到茶馆喝茶,泡多浓的茶,茶叶都有半碗。出那个茶馆,走一路喝一路酒,在沿路代销点喝,那鳖娃儿散酒,都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净是把胃喝坏了。不是咋死恁快?发现两三月,就不行了。
  就是在那个时间,你光亮叔们那个娃儿死了。死的时候,十一岁,要是活着,现在二十岁了。哎呀,那真算费手哩,猴头子日脑[8],管不住。娃儿死之后你丽婶儿回来也没找事,在外面人们也说过她,她知道她那娃儿费手,在家气得用三角带打,打的时候哭两腔,不打了又笑了。那天放学了,人家都回来了,他不回来。在哪儿呢?在张家顺着坑边走过来,找泥鳅、青蛙,就在坑边玩。
  晚饭前,他跟清立的娃儿一块下河,我在屋里做饭。不一会儿,前面宝宝来说:“我哥掉河里没见了。”你二婶慌里慌张跑过来说:“离娃儿不远处还有人在挖沙,人家看见了。你二叔们、梁家人都已经去了。”我顺着砖瓦厂走下去,边走边哭,这咋给你丽婶儿交代呀,走的近路,全是斜坡、土坑,腿在野草棵里过去,刺扎在身上一点都不知道疼,感觉浑身没一点劲,发软,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跑到河边,看见一群人在水里摸。后来,光秀用脚探住了,用劲挑起来,娃儿肚子里没一点水,脸上就沾一点黄泥,是在旋涡里激死了。我现在还记得他刚从河里捞出来的脸,煞白煞白,发青,眼闭着,可安静,好像在水里也没有挣过,肯定是一下子就死了。我一屁股坐在沙里,咋整也起不来。小鳖娃儿,说没就没了。抱着娃的身子,我哭啊,你说可咋办?老天爷,把我的命给孩子吧,我这老不死的活着干啥?
  从那以后,我就住到河里那个茅草庵里去了,累得很,心里难受,像空了一块,上不来气儿。我一天到晚地想,要是我早点做饭,他放学回来就能吃上,他就不会去河里了。怨我,非要在地里多干会儿活,结果耽误娃儿吃饭了。他是有些气我呢。小鳖娃儿,活着的时候费手,一天到晚不知道得打他几回,说他几回,不听话得很,真没了,又想得不行。那时候还不是怕你丽婶儿回来吵我,主要是没法给人家交代,孙儿给你了,你养的啥,人养没了。你光亮叔,别看他平时打那娃儿舍得下狠手,可稀罕得很。

  说是挖沙引起的,也是,人们都挖细沙,沙底挖得很深,到处都是旋涡。这几年死了好多人。说是这样说,你找谁说理去?说了也没人管,谁能证明是人家挖出来的旋涡淹死你的娃儿?
  你光亮叔还想着把小闺女抱回来让我养,我是不行,管不了了。才两周岁。光管这个大女子,我都累得浑身疼。根本不行。
  家里一个个都是不省事。前几天黑娃突然回来了,说是看病。在外面打工,有病了都回来看,在北京,谁能看得起?就是晚上老出汗,小便勤,县里中医院说厉害得很,是淋病,还得手术。他一听,怕了。我也不知道他在那儿干啥了。后来,到你哥诊所,一看没事,输几瓶水好了。还是找自己人不表[9]你。
  五奶奶屋里人来人往,我们的谈话不断被打断。说到孙儿死的时候,五奶奶的神情变得有点飘忽,语气也开始低沉下去,她停顿了下来,似乎又想起当时的场景。我想象着五奶奶疯一样地往河里跑,她的腿发软,她浑身冒汗,她的手上、腿上都是刺,可还是跑不到,似乎永远也跑不过去。谁能知道,她有多恐惧、多害怕?她养了那么多年的孙子,可比养自己的儿子精心多了。她伶牙俐齿的儿媳妇,该会怎样数落她?她最宠爱的小儿子又该怎样伤心?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伤疤仍然没有愈合,唯有在这一点,五奶奶还不能用自嘲来使自己解脱。正在这时,隔壁的一个婶过来,说是丽婶儿的姨打来电话,要把光亮的小女儿送过来,人家马上要生孙子了,怕自己的儿媳妇不高兴。五奶奶听了,直叹气说,还是躲不过去,说是不给他养,可眼看他过不去,你能看着不管,好坏自己还能动弹。
  顺着砖厂的路,我往河的方向慢慢走,这也是五奶奶当年往河边奔跑的路。这条路,她永远也走不完,那顿饭,她永远也没能做完,因为,她的孙子,那个十一岁的捣蛋大王再也不能捣蛋了。我忽然想起了童年时代的一首歌谣,我们经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唱:
  小板凳歪歪,
  我在地里割大麦。
  刮个风,
  好凉快,
  下个雨,
  跑回来,
  奶奶,奶奶,门开开,
  外头回来个小乖乖……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