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中国现代散文 - 吴晗《人和鬼》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过去的时代里,人们讲迷信,相信有鬼。
  据说鬼也和人一样,有好鬼,有恶鬼。有大鬼,小鬼,男鬼,女鬼,好看的鬼,难看的鬼,文鬼,武鬼,以至大头鬼,吊死鬼等等。总之,人世间有的事,鬼世界里也都有。
  有了鬼的故事;自然也有说鬼话的书。从《太平广记》所引的《灵鬼志》,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都专门有几卷讲鬼的。清朝有几个人特别喜欢讲鬼故事,一个是蒲松龄,他写了《聊斋志异》一个是纪晓风,他写了《阅徽草堂笔记》,还有一个是袁子才,也喜欢讲鬼。
  蒲松龄和纪晓岚笔下的鬼,形形色色,什么样子脾气的都有,其中有些鬼写得实在好,很使人喜欢。他们通过鬼的故事来讽刺、教育活着的人,说的是鬼话,其实是人话。也写一些活人,看着是活人,说的却是鬼话,做的是鬼事。
  大体上说,虽然鬼是从人变的,人死后是鬼,但是人却又怕鬼。另一面,人虽然怕鬼,却又喜欢听鬼故事。
  怕的原因是,据说鬼又要投生变人,屈死鬼投生以前,总得要找一个替身,将人变鬼。以此人们谈鬼就怕,更不用说见鬼了。倒过来,据说人死了就成鬼,人和鬼到底有关系。自己没有作鬼的经验,听听别人的也好,以此又喜欢听鬼故事,大概也是借鉴的意思吧。

  自从有了科学知识,自从有了唯物主义,懂得科学和唯物主义的人们不再相信有鬼了。但是,研究一下过去的若干鬼故事,从中了解这一时代的社会相,也毕竟有些好处。
  何况,死鬼虽然不存在,活鬼却确实有之呢!他们成天张牙舞爪要吃人,青面獠牙吓唬人,鬼头鬼脑摆弄人,鬼心思,鬼主意,鬼行当,鬼伙伴,总之,有那末一小撮活鬼在兴风作浪,造谣生事,播弄是非,造成紧张局势,摆出鬼架子,鬼威风。你愈怕,他就愈狠,非把你吃掉不可。
  对付活鬼的办法是大喝一声,你是鬼!揭穿他,让人人都知道这是鬼。把鬼揪到阳光底下,戳穿鬼把戏,鬼伎俩,让人们认识鬼样子。鬼姓名,鬼亲眷,鬼朋友。鬼在人们中间孤立了,也就搞不成鬼玩意了,或者变人,或者真的变鬼,这倒不妨随他的便。
  要对付活鬼,首先要不伯鬼。道理是你不怕,他就怕。这里有几个鬼故事是很有意思的。
  第—个是蒲松龄写的青凤。说有一个狂生叫耿去病,听说有一个荒废的大宅子闹鬼,堂门自己会开关,有时还有笑语歌吹声。他搬了铺盖去住,在楼下读书。晚上正在用功时,一个披发鬼进来了,脸黑得像漆一样,张着眼对他笑;耿去病也对着笑,顺手把砚台的墨汁涂上一脸,面对面瞪着眼睛看。鬼看着不对头,满脸羞惭溜走了。

  第二个是纪晓岚写的吊死鬼。说是有一个姓曹的,住在一个人家。半夜里有一个东西从门缝进来,像一张纸,变成人形,是个女人。他一点也不怕。鬼又披发吐舌,作吊死鬼模样,他笑说:头发还是头发,只是乱一些,舌头还是舌头,只是长一些,有什么可怕。鬼又把头摘下来,放在桌上。他笑说:有头都不怕,何况没头?鬼没有办法,一下不见了。后来他又住这房子,半夜门缝又响了,鬼刚一露头,他就嚷:又是这个讨厌东西!鬼一听只好不进来了。
  另一个是大鬼。说戴东原的族祖某人胆大不怕鬼。住进一座空宅子,到晚上,阴风惨惨,出来一个大鬼,说,你真不怕?答:不怕。大鬼做了许多恶样子,又问,还不怕?答:当然。大鬼只好客气地说:我也不一定赶你走,只要你说一声怕,我就走了。他说:真是岂有此理,我实在不怕。怎能说假话。你要怎样就怎样吧,鬼再三央告,还是不理。鬼只好叹一口气说:我在这儿三十多年了,从来没见过你这号顽固的人,这样蠢才,怎能住在一起。只好走了。

  还有一个大眼鬼,南皮许南金胆很大,在和尚庙里读书。夜半忽然墙上出来两个灯,一看是一个大脸孔,两个灯是一双大眼睛。他说:正好,要读书,蜡烛完了。拿一册书背着墙,坐下朗诵,念不了几页,灯光就没有了,扣壁叫唤,也不出来,又一个晚上上厕所,一个小孩给拿蜡烛,不料这个大眼鬼又出来了;对着人笑,小孩吓倒在地下,他捡起蜡烛,就放在大眼鬼又出来了;对着人笑,小孩吓倒在地下,他捡起蜡烛,就放在大眼鬼头上,说没有灯台,你来得正好。大眼鬼仰着头看,一动也不动。他又说:你哪里不好去,偏要到这里来!听说海上专有人赶臭地方走的,大概就是你了,万不可以对不起你,随后拿一张用过的手纸抹鬼的嘴巴,大眼鬼大呕大吐,狂吼几声,就不见了,从此再也不来了。
  这几个故事很不错,蔑视、鄙视,仇视种种形色的鬼,完全合理,人气盛了,鬼气就衰了;人不怕鬼,鬼就怕人了。
  不但对死鬼该这样,对活鬼也该这样。
  人不可以迷信,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但也不妨研究研究鬼话,鬼故事,从中得到益处。讲人话的书要多读,讲鬼话的书,我以为也不妨读读。
或许您还会喜欢: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