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中国现代散文 - 田汉《杏姑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西施之能由浣沙溪畔使“吴王愁吴宫秋”,也还得感谢范蠡之拔识。不然天下艳色之埋没随百草者,岂在少数。近世电影业发达,在世界的“圣林”好莱坞被歌颂为明星的,真是宫室车马拟于王侯,一举一动悉为世界之视听所聚。曼莉薛馥夫妇之游欧,其所受热烈的欢迎过于威尔逊。华伦铁洛死后之哀荣非墨索里尼所能望,但他们之能由微贱致身于后来的地位,亦有幸有不幸。因为人的生命有限,青春一去,永不能还,男子还不大要紧,女子的“真的生命”较男子尤短,在他们那蔷薇花般的含苞末吐以至盛开的时候不能得一机会发挥她们的真的生命,及至盛期一过,谁复有多情的观众,拾春泥中的落花,想象如那招展枝头受好鸟赞歌时代的仙姿曼态呢?
  这是我在由《获虎之夜》介绍过的仙姑岭下的事。我们家里这时已分家了。我的祖父住在隔仙姑岭很远的田家。我们兄弟时常带些山里的东西像红薯之类,或挑一担干柴去孝敬他老人家。他老人家也时常扶着拐杖由路上的铺里秤几斤肉或是买些糖果来给我们吃,因为他老人家是最爱我们的。一次我又奉母亲之命去探望祖父,拿着一根自己在山里砍的棒,口里唱着自己最得意的“勒马扬鞭登古道……”沿一条溪水而行,走到梁家庄的旁边。溪水较宽,溪的对面绿杨之外,还有几株梁家护庄的大树。有一条小路由梁家的侧门通过菜圃蜿蜒到溪边,与搭在水上的石跳板相衔接。依依的柳绿,微风吹来低拂跳凳端,这一幅画图似的田园风光,正位于我到祖父家必经的路上,它曾使我少年的心跃动过多回了。可是没有比今天更跃动得厉害!平日爱在柳绿中穿梭似地跳跃歌唱的黄茑,现却在枝头呆然木立,连唱歌的功夫都没有了。因为今天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姑娘正在石跳上洗衣。柳绿微吻着她那漆黑的鬓缘,衣角被风吹动了,可以窥见她那淡红的衬袄,由那高卷袖子的素腕,可以想象她的莹洁的肌肤,她那浣倦的姿态和她那生命流动的曲线,使人为之陶醉。她娇羞地斜靠在石跳上,一双纤足侧映在微微波动的水中随波荡漾。她是当时我们家乡十里内外的一个有名的美人,叫梁家七姑娘。据说她父亲择婿甚苛,首先要有“家屋”(就是要有财产)。挑选至今她已二十岁了,还没有看人家。你不曾听见侧门里出来的那个女人喊她做七姑娘么?她回答那女人的话的时候,那银铃似的声音清脆悦耳是何等令闻者为之心旷神怡啊!
  前年因送漱瑜回湘养病,才有到仙姑岭下重游旧地的机会。当日唱“勒马扬鞭”的古道上仍然绿草如茵,梁家庄旁的小溪依然潺潺缓缓唱着旧日的清歌,柳丝儿拂着石桥,黄茑儿穿梭似的飞跃高啭,可是当年那斜跪在石跳上洗衣的人早已嫁了,早已寡了,早已又嫁了!我在一个亲戚家里遇见了七姑娘,她已变成一个愁苦的中年妇人,梳一个小小的巴巴头,缺了一个门牙,听说是被丈夫打脱的,脚是放得不中不西,只有她那紧蹙的双蛾还依稀留着美人的痕迹。总之,这个“天之瑰宝”算是莫名其妙的被葬送了,埋没了,坑杀了!

  前年曾因凭吊废墟而悲,也曾因发见新地而喜,新地者杏姑娘也!在东京曾看过一部影片叫《路旁之花》,杏姑娘是真真实实的“路旁之花”!
  由长沙省城到我们乡里足有七十多里路。那时我的漱渝在乡里养病。我一直在乡下看护她的病,后因有事上城公干,在省城接到漱瑜病势转剧的信,是阴历十二月十九日的事。因为老友皮君也要下乡,我邀他同行。前一天垂暮,岳麓山头的夕阳把湘江映得火也似的红,我们都庆喜明天有个好天气。到第二天早晨从床上向外面一望,天空和我的心里一般的暗淡,窗上的玻璃都含着雨点,有的还泪珠般的一颗颗直流。我想起漱瑜的病状,当我动身的时候颇为平稳,不应该忽然转剧,光景是她想我回去来吓我的吧!死?决不会!我不能作此想。但我的泪珠早染湿了人家的枕头了。因为漱瑜爱吃雪里红,我跑到南货店里买了一大把雪里红放在篮子里,走到皮君寓所与他会齐,扎起棉袍子的前后襟,撑起雨伞,冒着寒风冷雨,登我们的归路,我想阴历今年是不上城的了,我可以招扶漱瑜,陪陪慈祥恺悌的外祖父,看看书,过年的时候还可玩玩多年不曾玩过的龙灯,而且篮子里有的是雪里红,漱瑜明天的早餐一定比平常要有味一点了。咳!对于运命盲目的我,哪里知道我那可怜的漱瑜竟于我抵家的那晚弃我而去呢!不知道悲惨的命运在那里等着的我走到离城十五里的月湖堤,见两旁被前次大水冲平的坟茔,为状甚惨,因对皮君说:
  “达三!我出一个对子请你对。”
  “你说呀。”
  “‘白骨黄泥地’!”
  “‘轻风细雨天!’好不好?”
  “太平常了,地何必一定对天,你看,我们快要到张家堆子了。张家堆子的杏姑娘长得很标致,就以她为题,对个‘蛾眉皓齿人’不好吗?”
  “果然好!可是……。
  达三说到这里好像想起”什么事,忽然不说了。后来他对我叹道:“不料那天那个对子竟成了谶语,你想‘白骨黄泥地,蛾眉皓齿人’联成一句,成了什么意思?”我听了也为之悚然!
  在那伤心的一天──我一生最大的悲哀的一天的数小时以前,我和达三又在张家堆子茶店里与我所谓真正的“路旁之花”谈了好一阵。我的笔太沉重了,不能再写下去。我只把二舅交我的一封信照记忆所及,记在下面,也同样可以表达我对杏姑娘的命运的同情。
  寿昌:
  接到你的信,知道你急于要找女明星,我在昨日上午便和一位朋友同到月湖堤去了一趟。月湖堤上的行人,背着包皮皮袱的,推着车子的,挑着担子的,坐着轿子的,形形色色,匆匆忙忙,来的要尝尝都市的繁华,去的要重领家庭的乐趣。他们对于月湖堤上的要求,至多不过喝一杯茶,换一双草鞋,或是下轿来,伸一伸腰,暖一暖脚,风流一点的少年也不过嗑着瓜子与那娇声浪态的茶铺里的“魔女”交换那一瞬间的情话:

  “请进来喝杯茶啊,何必这样忙呢?”
  “少陪啊,回头再来坐吧。”
  这就是月湖堤上的情史的全部了。谁像我们把月湖当作浣纱溪学访西施的范蠡呢?
  快要到张家堆子了,我们的精神陡然紧张起来,分明是要到她那里坐,却故意和其他无心的行客一样头也不回的走过去,但是杏姑娘锐敏的眼晴早发现我了。
  “蒋先生!下乡去吗?吃杯茶着啥!坐下着啥!”
  “啊!杏姑娘,好久没有见。”
  “真是好久没有看见你们打这里过身呢,你们都好吗?”
  “除开我依然‘打流’之外,他们总算都还好。”
  我们便趁这机会走进了茶铺。她见我们停了步,便连忙掇椅子给我们坐。那双手虽然还白嫩,可是指头都皱了。月湖堤上的风,你是知道的,何况又挟着这样的春寒,见她在冷水钵子中洗杯子替我们倒茶,觉得这杯茶来得非常辛苦。她依然梳着辫子,围着一条紫色的围巾。我赞道:
  杏姑娘,你那条围巾真正漂亮呀!”
  她一面倒茶,一面用她那双妩媚的眼睛望着我微笑道:
  “晓得不好啊,不过这里冷得太厉害了,实在非有一条围巾不可,这是我上个月托人在城里买的呢。”
  我本想说:“那么杏姑娘何苦在这样的地方喝西北风,何不到上海去当明星呢?”一想这话可能说得太急率了,何况在她的眼光中,觉得当电影女演员的不见得比茶铺里的姑娘高尚呢!
  她照例地招呼了客人之后,又坐下来和我们谈话了。
  “蒋先生,你今天下乡去?”
  “不是,我替田先生找明星去。”
  “田先生,不是那天死了太太的田先生吗?可怜他去年十二月和皮先生一块下乡的那天,正是他太太死的那天呢!他那人真怪,有一次走这里过身的时候,他同他的弟弟挑着一个重担子,走得气喘喘的,听说挑到石灰嘴才发脚,我端些瓜子花生给他吃,他一点也不吃,只喝了一杯茶,我以为他舍不得多给茶钱,可不料他走的时候,给的比别人还多。第二次他坐轿子经过这里也在我们这里坐,这回我妈妈端了许多东西款待他,他也不过给那么多钱。蒋先生!怎么你那些朋友,都是些怪人呢?”
  不错,我们都是些怪人,都是些畸形人!我们这些为社会所误解所轻蔑的人却被月湖堤上茶店的姑娘称之为怪人,这是何等悲痛的事!后来我便谈起你的近况了,讲到你要我替你找明星,她很感兴趣地问我道:

  “蒋先生,你说替田先生找明星,明星到底是什么?我们乡里有明星吗?”
  我不说“演电影的女戏子”而说“明星”者,原是要她觉得“明星”这东西比茶店里的姑娘高贵得多。但她逼着我解释的时候,我又为难了,我只好仍是给她一个莫名其妙。
  “明星是一种从事电影工作的艺术家,英国话叫做Star,就是天上的明星的意思。”
  “那么,田先生托你到长沙来找天上的星吗?那怎么好找呢?”
  “不是讲天上的,也还是指我们人,指那长的很漂亮的人,尤其是姑娘们。”
  “找到上海去又怎么样呢?”
  “譬如我找了姑娘到上海去,便加入田先生的公司,因为他是个导演,你一切要听他的指挥,在那宏大富丽的背景和强烈的炭精灯或水银灯的下面你可以对着Camera(摄影机)做各种表演,制成影片之后,在上海及中国各地放映,你的名声,便可以一天天地高起来,你的芳姿便做到举国都认得,那时候你就不必在这里卖茶了。”
  寿昌,我这一篇女明星的解释,何等写实何等地道啊!但是在离长沙十数里外的月湖堤上开茶铺的杏姑娘的耳里,分明是等于一篇叽哩咕噜的外国话。但聪明活泼的她,睁着黑 而 大的美目,拂着额头上寒风吹乱的秀发,桃腮陡泛着梨涡,朱唇间微露着银齿,对我说:
  “蒋先生,你说的明星,我还是不大明白。我只觉得一定是种极有趣的事,你对田先生说,介绍我去做个小丫头好不好?”
  “你要真肯去,一定可以成个大明星。我刚从上海回,那里的什么明星我不曾见过,可是实在没有像你这样漂亮的……只怕你不肯去吧!”
  她听了这话低头望着她那冻破了的嫩手,似乎很有些不平。她是个调皮的姑娘,什么话不好说!她去年不是屡次笑着请你替她说媒吗?
  “我有什么不肯去?妈妈呀;我到上海去好不好?”
  她向左边房里的中年妇人问道。那妇人用凶狠的眼光扫了我们一眼,又转过头斥责似的对她说:
  “你疯了吗!明天你男人就回来了,你去问他肯要你去不?
  她听了这话,掉转头望着右边那间房,把一切野心,一切妄想霎时问都打消了,外面过路的客人又来了,她放下手来打着笑脸迎出去:
  “进来坐下着啥,吃碗茶着啥。”
  我们望了她那枯萎了的蔷薇似的可怜的样子,再回头望那右边的房门,只见上面贴着一个斗大的喜字,两边的红对于是“南国佳人妆成七宝,东都才子反就千言”。这南国佳人自然是杏姑娘,那东都才子后来经我调查,才知道是湖堤渡一家染铺里的染匠师傅!
  寿昌!你的信来迟了。
  作于一九二六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