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中国现代散文 - 秦似《《立此存照》以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鲁迅先生在《立此存照》(三)里,记述派拉蒙公司导演冯·史丹堡(J.von Sternberg )来华及其“辱华事件”的始末,作这样—段结语道:
  其实,中国人是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譬如病人,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妄想既久,时而自己也觉得好像肥胖,并非浮肿;即使还是浮肿,也是一种特别的好浮肿,与众不同。如果有人,当面指明:这非肥胖,而是浮肿,且并不“好”,病而已矣。那么,他就失望,含羞,骂指明者,以为昏妄。然而还想吓他,骗他,又希望他畏惧主人的愤怒和骂詈,惴惴的再看一遍,细寻佳处,改口说这的确是肥胖。于是他得到安慰,高高兴兴,放心的浮肿着了。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三六年,距今已忽忽五年了。几年以来,我们自然不断地变革,挣扎,然而还是革不掉,挣不开,岂特没有革掉,如果我们不自欺,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到现在,还不折不扣地可以拿来查照的。
  单以美国作家来说,从中国回去的。说远一些,有赛珍珠,说近一些,有史沫特莱和斯诺。赛珍珠所得的中国印象,一言以蔽之曰:好。地方好,景色好,人事好,甚到“民族性”也好。怎样好法呢?“优美而宁静”,知礼而乐天。这是说谁也不带浮肿相,大家真的高高兴兴了。来了一个史沫特莱,可就有问题。她对中国绝望吗?并不,有另外的罪名,曰“曲解”。症结所在,是她没有赛珍珠的“一视同仁”的宏度,她有抉择,她有爱也有憎,有希望也有绝望。譬如说好吧,她指明什么是好,为什么好,为什么又不能更好。抉择起来,可就有些人要被看出,或自己照见的确有些像浮肿了,即使自以为也并无大害,但到底有人在揭发,就无异于拆“面子”。于是乎不欢迎,说是“胡乱的报导一通”,“捏造事实”,“偏激”。

  我们常有水灾,兵灾,“友邦”中特别是美国人士,一逢到这样的际遇,总必替我们卖花、唱戏、筹赈款。这固然大多出于豪富的“仁悯”,但也必然有些平民百姓,的确出自至诚,量力为助,一片热心的。对于水火之中苦而无告的黎民,难道不可以同情一下么?然而要是遇着像林语堂先生一般高雅的人,可也要碰钉子。有人就记载过史沫特莱和林语堂氏在上海一处茶会上的谈话,史沫特莱讲起她在苏州河上见到的一些棚户不堪忍受的痛苦。
  “但是你怎么会知道他们是痛苦的呢?”那时也在座的哲学家林语堂问。“也许他们并不关心污浊和懒散的。”
  “是无疑的,自然,他们不快活呢。”她愤恨地答。
  “我不懂”,林语堂玩笑地说。“这完全是心境的问题。”
  “噢,那末纵使他们不觉得不快活,他们也应该知道不快活的。”她结束了这场争辩。
  好一个“完全是心境的问题”!它把一切贫穷、痛苦、压迫,都抹得干干净净了!这算是“俗人应避雅人”的一点小注解。
  但也有误认半俗的人为雅,因此闹出煞风景的事情来的。今年四月间,以《非洲山青》、《战地春梦》、《有与无》等著作名震一时的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偕夫人来观光抗战中国。他是四月四日从香港转飞重庆的,大公报社头两天便约好了《战地春梦》译者林疑今先生作文章介绍。除了照例赞誉一通之外,就是希望他回国后比赛珍珠更多讲些好话。因为他“看过了我们抗战的中国”六日到重庆,看了好几天,十日又转成都看了两天,十二日回到重庆,十四日嘉陵宾馆开欢迎大会,问他的观感。然而怪了,竟不如所料。他频频说了一句说,“Wonderful!So wonderful!”─—“太奇妙了!太奇妙了!“绍酒”是喝的,也听了古琴独奏的《阳关三迭》和琵琶独奏《蜀道行》,然而不演讲。

  于是乎猜测来了,有人说“中国国民性是不容易明白的”,不讲就足见慎重,不至于歪曲;有人以为他原不过要搜集小说材料,把中国的好处写给美国人看,只要将来写了,“奇妙”安知不是极高的手笔;有一说则见于陈秉彝先生《海明威夫妇欢迎记》,因为蜀道难行,嘉宾已经体味到了,但中国政府竟从明媚的江南搬到难行的四川,建立了抗战建国的司令台。海明威先生在欣赏这纯中国音乐之余,当然也会想到这问题的,要不是,他怎会连说:“‘China is wonderful’呢!”
  要明真相,还是看看那几天《中央日报》上的时事新闻:
  四月四日海明威夫妇抵桂。
  四月六日匪犯白树臣、蒋国清、蒋泰云、左和林、白金海等十余人,经卫戍总司令部证明枪劫属实,分别判处死刑,除左和林、白金海在押病死外,其余一干人等已于五日验明正身执行枪决。
  四月六日民族扫墓节,各界因环境关系,不克赴烈士墓及无名英雄墓祭礼,中午各就本位静默,以志哀思。
  四月六日海明威夫妇飞渝。

  四月七日为刘湛恩在沪遇害三周年纪念,嘉陵新村刘庄举行祈祷会,并发《泣告国人书》。
  四月八日金石家滁县王王孙由蓉来渝,将其《正气歌》刻石,假中国文艺社公开展览。
  四月八日菊社票房为劝募战时公债,特邀集在渝名票杨畹侬等,公演评剧三日。
  四月九日黑水芦花夷胞献金代表团抵渝,奉献土物。
  如果海明威现在还只在写观赏西班牙斗牛,自己去非洲打猎,则他是不会感到什么的;不幸他却看过了西班牙的人斗,沾了俗尘,可能就感到一些什么了。
  然而中国果真只有奇妙的一面么?土地在呻吟,同胞在流血,旧的和新的枷锁重重迫压着,敌人的凶焰变本加厉地伸张,但无论如何,占大多数的人民正在忍饥,斗寒,不屈不挠地开拓着生路!他们敢于看惨淡的局面,敢于脚踏实地去斗争,而且他们无论如何占大多数,代表着中国的优秀和优越。没有看到这些,就没有看见中国。
  然而这倒正是海明威的大幸。既认辨不出新生的胚胎,当然也难于指明浮肿的实际,只好含糊称之为“奇妙”了。自以为“肥胖”的人们,也就不必费什么唇舌,只要自己玩味药方,“细寻佳处”,看见祛痰汤,说是消化药,于是也得到安慰,高高兴兴了。
  我们希望“不容易明白的中国民族性”,不要一到外国就被误传为“都是人口拐子”或“礼让而乐天”。这却不是专靠多请别人讲好话所能办到的,如果“友邦人士”不因此胡涂,那正因为有些像史沫特莱和斯诺一样的俗人看过地底下,回去说了的缘故。
  一九四一年六月八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