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中国现代散文 - 楼栖《读明史·看现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明朝的亡国,后代论者多切齿于吴三桂,骂他要不是为了红颜,认贼作父,引清兵入关,明祚就不致于颠覆。其实这是错了的。我们只要看看魏忠贤统治下的政绩:中枢腐化,地方糜烂,吏治不修,乡绅专横,饿殍遍地,饥民暴动,吴三桂即使不招惹清兵,明祚又怎能再延续下去?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胥吏篇》里这样写:胥吏之害天下,不可枚举,而大要有四:其一 ,今之胥吏,以徒隶为之,所谓皇皇求利者,而尚可以为利之处,则亦何所不至,创为文纲,以济其私。凡今之所设之科条,皆出于吏。是以天下有吏之法,无朝廷之法。
  其二 ,天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而佐贰又为吏之出身,士人目为异途,羞与为伍也。其三 ,各衙门之佐贰不自其长辟召,一一铨之吏部;即其名姓,且不能遍知,况其人之贤不肖乎。故铨部化为签部,贻笑千古。其四 ,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父传之子,兄传之弟,其一人丽于法后,而继一人焉,则其子若弟也。不然,则其传衣钵者也。是以今天下无封建之国,有封建之吏。
  当时也是贪污成风,卖官鬻爵,擅发“命令”,国法荡然。
  无赖子都执政当权,有学问的人自然要隐居不仕了。
  这就是那时候的所谓“官”,跟现在的“公仆”比较起来,不仅是面目相同,连动作也一模一样。不过有一点,古人万万赶不上今人的,那就是“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竟这么不值银。现在即使是偏僻县份的小吏,活动费动辄也要千百万元。至于“天下有吏之法,无朝廷之法”,比现在也拘束得多。我们的“公仆”们却连法也不必有的,化装强盗,入室登堂,倒箧倾箱,架人而去。这还要化装,毕竟还有点顾忌。狡黠者却就可以藉法凌人,地方法院的检察官,可以率领武装多人,“不说明身份,不出示证件”,到一 家商店里骚扰半日,并将店东店员和住客缚解而去,钉上脚镣。这是明目张胆,好不威风!
  明末的土豪劣坤,也很不弱,赵翼《甘二史札记》《明乡官虐民之害》里曾这么说:“前明一代风气,不特地方有司私派横征,民不堪命。而缙绅居乡者亦多倚势恃强,视细民为弱肉,上下相护,民无所控诉也。”
  现在有参议会,有民意机关了。但上海市区“有一候选人,曾花去国币五千万元,以求获选。”(路透社通讯)广东“电白县绅崔锦仙与巨绅邵氏勾结以十万元一票贿选县参议长,但县党部陈书记长却以二十五万元一票的高价取得了胜利”(见《华商报》)。现在的缙绅们为什么愿花这么多钱来获得那地位呢?也不过是可以“倚势恃强,视细民为弱肉”而已。
  在政治贪污,豪绅跋扈下,自然要民不堪命了。明成化初,“荆襄寇乱,流民百万”(明史《食货一户口》),跟着,福建,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四川,陕西……等地。人民纷纷反抗,终而汇合成为总暴动,暴乱达二十多年。
  那时候还没有“异党分子”来“煽惑”,人民迫于饥寒,不能不于死中求活。他们那时吃的也很多名堂,起先吃“蓬草”,“树皮”,后来天冷了,草木已尽,转吃“石块”。当时饥民究有多少,没有统计。而现在,我们的饥民,据说却不会少过五千万人。
  从政治经济来看,现在和明末都极其相似;但明末因变乱而招来了亡国,我们却因胜利而跻身于五强,即此一端,我们就值得骄傲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贪污的不妨更贪污,残暴的也不妨更残暴。我们既然凭着贪污和饥饿而抗战胜利,同样也可以凭着贪污和饥饿而建国成功。“观今宜鉴古”,要拉到厕所里去: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恐怕也写错了。
  阿门!
  一九四六年五月于广州
  选自!”946年!”2月文生出版社《反刍集》初版本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