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中国现代散文 - 楼栖《读明史·看现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明朝的亡国,后代论者多切齿于吴三桂,骂他要不是为了红颜,认贼作父,引清兵入关,明祚就不致于颠覆。其实这是错了的。我们只要看看魏忠贤统治下的政绩:中枢腐化,地方糜烂,吏治不修,乡绅专横,饿殍遍地,饥民暴动,吴三桂即使不招惹清兵,明祚又怎能再延续下去?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胥吏篇》里这样写:胥吏之害天下,不可枚举,而大要有四:其一 ,今之胥吏,以徒隶为之,所谓皇皇求利者,而尚可以为利之处,则亦何所不至,创为文纲,以济其私。凡今之所设之科条,皆出于吏。是以天下有吏之法,无朝廷之法。
  其二 ,天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而佐贰又为吏之出身,士人目为异途,羞与为伍也。其三 ,各衙门之佐贰不自其长辟召,一一铨之吏部;即其名姓,且不能遍知,况其人之贤不肖乎。故铨部化为签部,贻笑千古。其四 ,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父传之子,兄传之弟,其一人丽于法后,而继一人焉,则其子若弟也。不然,则其传衣钵者也。是以今天下无封建之国,有封建之吏。
  当时也是贪污成风,卖官鬻爵,擅发“命令”,国法荡然。
  无赖子都执政当权,有学问的人自然要隐居不仕了。
  这就是那时候的所谓“官”,跟现在的“公仆”比较起来,不仅是面目相同,连动作也一模一样。不过有一点,古人万万赶不上今人的,那就是“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竟这么不值银。现在即使是偏僻县份的小吏,活动费动辄也要千百万元。至于“天下有吏之法,无朝廷之法”,比现在也拘束得多。我们的“公仆”们却连法也不必有的,化装强盗,入室登堂,倒箧倾箱,架人而去。这还要化装,毕竟还有点顾忌。狡黠者却就可以藉法凌人,地方法院的检察官,可以率领武装多人,“不说明身份,不出示证件”,到一 家商店里骚扰半日,并将店东店员和住客缚解而去,钉上脚镣。这是明目张胆,好不威风!
  明末的土豪劣坤,也很不弱,赵翼《甘二史札记》《明乡官虐民之害》里曾这么说:“前明一代风气,不特地方有司私派横征,民不堪命。而缙绅居乡者亦多倚势恃强,视细民为弱肉,上下相护,民无所控诉也。”
  现在有参议会,有民意机关了。但上海市区“有一候选人,曾花去国币五千万元,以求获选。”(路透社通讯)广东“电白县绅崔锦仙与巨绅邵氏勾结以十万元一票贿选县参议长,但县党部陈书记长却以二十五万元一票的高价取得了胜利”(见《华商报》)。现在的缙绅们为什么愿花这么多钱来获得那地位呢?也不过是可以“倚势恃强,视细民为弱肉”而已。
  在政治贪污,豪绅跋扈下,自然要民不堪命了。明成化初,“荆襄寇乱,流民百万”(明史《食货一户口》),跟着,福建,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四川,陕西……等地。人民纷纷反抗,终而汇合成为总暴动,暴乱达二十多年。
  那时候还没有“异党分子”来“煽惑”,人民迫于饥寒,不能不于死中求活。他们那时吃的也很多名堂,起先吃“蓬草”,“树皮”,后来天冷了,草木已尽,转吃“石块”。当时饥民究有多少,没有统计。而现在,我们的饥民,据说却不会少过五千万人。
  从政治经济来看,现在和明末都极其相似;但明末因变乱而招来了亡国,我们却因胜利而跻身于五强,即此一端,我们就值得骄傲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贪污的不妨更贪污,残暴的也不妨更残暴。我们既然凭着贪污和饥饿而抗战胜利,同样也可以凭着贪污和饥饿而建国成功。“观今宜鉴古”,要拉到厕所里去: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恐怕也写错了。
  阿门!
  一九四六年五月于广州
  选自!”946年!”2月文生出版社《反刍集》初版本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2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