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中国现代散文 - 李平心《从皮鞋大王拔佳的广告谈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捷克斯拉夫的皮鞋大王拔佳(J.Bata)最近到中国来了,据说他这次访华的主要任务,是调查中国的市场。有一位中国记者特为跑到他所住的旅寓作一次访问,当着这位记者面前,他除了盛赞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市场之外,还说了一些很幽默的话。例如他把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比做一个人生理上的饮食和排泄,指出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就等于只有饮食,没有排泄(不是排泄商品,而是排泄货币)。这不消说是要暗示中国人多买拔佳的鞋子。过后,他的幽默广告越来越具象化了,说中国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别的,乃是现代文化和皮鞋。我想如果这位皮鞋大王也是“黄帝子孙”,或者将来有归化中国的一天,他是最有资格提倡“皮鞋救国”的,正如邰爽秋先生可以提倡“土布救国”,某某先生可以提倡“飞机救国”一样。
  皮鞋大王虽然很懂得陪衬广告术(用现代文化来陪衬皮鞋),但他却不懂得运用最新的“关联广告术( associativeadvertis -i ng)。比方说,要是他不直接拿出皮鞋来号召,只是劝中国人多穿西装,我以为是照样可以发生同样的甚至更大的广告效力的,因为“西装革履”分不开,就正如胭脂跟香粉分不开一样。再者如果他用运动的美名,劝穿西装革履的中国人少坐车,多跑路,多跳舞,也可以收到更漂亮的广告效果,因为跑路和跳舞次数的增多,老是跟皮鞋的消耗和需要的增大成比例。这种广告术并不是我发明,而是在美国最为流行的。美国的一位天鹅绒厂的老板,用巨幅动人的广告劝人乘火车旅行,为的是要使火车里的天鹅绒坐垫,常常给愈多愈好的屁股擦坏,他的天鹅绒的销数就可以增大。在相反的一面,拖鞋厂的老板却用同样动人的广告劝人多呆在家里,并且尽量描画家庭生活是怎样舒适,为的是这样可以教人们多有时间拖着拖鞋。而最叫人惊佩的,我觉得还是美国牙医公会的广告,它劝人多吃糖果,因为这样可以使得大家容易坏掉牙齿,而不得不时常请教牙科医生。

  由这一类的广告术,使我联想到近年中国的广告术确也比从前进步得多。正当新生活运动进行得很热烈的时候,虎标永安堂的万金油广告就出现了“实行新生活要揩油”八个大字;正当政府厉行禁毒的时候,许多“戒烟”医院和卖“戒烟”药丸的“药房”,就在广告上刊出警告君子的“吸毒枪决”的赫赫法令。而最近上海世界书局也连日在广告上登出何芸樵主席的读经提案,为的是要劝诱大家购买“年销数十万部”的“铜版”四书五经。我想,总有那么一天,在“友邦”用大炮、毒瓦斯对全中国人民宣扬“王道”的时候,各地的棺材同业公会会在广告上劝人“早定棺材,以免向隅”的。

  如果广告是一种艺术,侵略自然是一种更复杂更微妙的艺术。我们的东邻除了拿炮火作为“亲善”的礼物外,他也很懂得用类似前面所说的“关联广告术”的方法来和我们实行“提携”。譬如说,提倡读经尊孔,在中国本来就有相当长远的历史,那些昌明圣道的耆宿,在这一点上是决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的,而且“经”是中国的国粹,“孔”也是中国的圣人,怎么用得着“友邦”代我们劳神费劲呢?然而事实上,这几年看上去,“友邦”的确比我们热心得多,它常常拿“读经”、“尊孔”这两年大事作为促进中、日“文化提携”或者“安定东亚”的重要题目,在东北的“王道乐土”和冀东的“防共天堂”,读经尊孔的风气就一天兴盛一天,而据说我们的曲阜衍圣公,在没有被任为奉祀官以前,曾经也差一点给“友邦”礼聘了去,为的是要昌明圣道。很亏“友邦”想得到:如果中国人的头脑里只有孔夫子一类的古圣古贤,而没有孙中山一类的革命英雄,如果中国人的脑子里只装满了尧、舜、禹、汤、文、武,孔、孟之道,跟现代的科学知识和现实情势一天一天脱离关系,那么中、日不就早早可以实现彻底的“亲善”“提携”吗?再说吧,“防共”和“自治”本来在中国有相当长久的历史,而且完全是中国内部的事体,全然没有劳动“友邦”的必要,然而这两三年来在这两件事上最显得热心、而且最干得起劲的,正是那以“安定东亚势力”自命的“友邦”,他不但要中国当局和他缔结“防共协定”,在华北制造“自治”运动和“防共政府”,并且还会伪造冒牌的“共产党”,在天津准备造成“赤色恐怖”的暴动,这些自然也很亏他想得到:如果中国人能够恭请“友邦”安定社会秩序,如果中国人在政治上大打家庭出手,大闹分家问题,“中、日提携”和“东亚安定”不是早就可以完成么?

  看了前面美国牙医公会劝人多吃糖果、多乘火车旅行的广告术,再来看“友邦”劝中国人“读经”、“尊孔”、“防共”、“自治”的提携术,我就想到,这两种法术都比拔佳劝中国人多穿皮鞋、墨索里尼劝外国人输入法西斯主义要高妙得多。
  原载!”937年3月《自修大学》!”卷4期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三家巷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公历一千八百九十年,那时候还是前清光绪年间。铁匠周大和他老婆,带着一个儿子,搬到广州市三家巷来住。周大为人和顺,手艺精良,打出来的剪刀又好使,样子又好,真是人人称赞。他自从出师以后,就在西门口一间旗下人开的正岐利剪刀铺子里当伙计,几十年没换过东家。他老婆也贤德勤俭,会绣金线,手艺也很巧。夫妇俩省吃俭用,慢慢就积攒下几个钱来,日子倒也过得满欢喜。 [点击阅读]
日光流年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司马蓝是村长,高寿到三十九岁,死亡哐当一下像瓦片样落到他头上,他就知道死是如期而至了。他将离开这鲜活生动的人世了。在耙耧山脉的深皱里,死亡自古至今偏爱着三姓村?,有人出门三日,回来可能就发现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谢世了。出门半月或者一个月,倘若偶然一次没人死去,便会惊痴半晌,抬头望望西天,看日头是否从那儿出来了,是否成了蓝色或者绛紫色。 [点击阅读]
骚动之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鹰在头顶威严郑重地巡视了两圈,忽然一紧翅尖,以极其轻盈优雅的样子滑上峰顶,飘过黝森森的山林梢头,沉没到湖泊似的深邃清澈的天空中了。谷地上,那只天真灵秀的小布鸽,还在扑楞着翅膀,发出惊惧凄婉的呼救。“真他妈倒霉!”一丛枝叶张扬的山桃树后,跳起一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不胜遗憾的目光朝着鹰去的方向望了几望,侧转身子,向旁边的一方草地,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草地极小,处在乱石棘棵之中。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红塔乐园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3
摘要:皮皮鲁属虎,他的同学也都属虎。他们盼望在虎年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果然,在虎年中,属虎的皮皮鲁和他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故事--皮皮鲁上课的时候盼放学。下课铃响了,他又怕放学。放学以后干什么去呢?“皮皮鲁,咱们找个地方玩吧!”这天下午放学后,苏宇在学校门口等着皮皮鲁。“玩什么?”皮皮鲁两手一摊,感到没什么可玩。一群麻雀落在电线上。“要是有个足球场就好了。”苏宇叹了口气。“少年宫有!”田莉眼睛一亮。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