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中国现代散文 - 贾植芳《黑夜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的精神,每每在深夜中最振奋,能一直熬到天亮,我才甜然的去睡;因之,以我惯于黑夜的生活,和对于黑夜的感觉,我真想综结起来,写一本《黑夜的经验》,那么一本小书,想来也颇有点意思的。
  真的深夜里,富于一种发现与创造的美,一种精神力,只有在黑夜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就因此,我对黑夜的感觉是庄严和神圣的,在艰苦恐惧中充满一种抵抗的作战的欢乐。往往能完成许多出乎意料的工作,而且这工作完成得犀快和精美,也很完善和奇出。
  先是,黑夜降临了,忧郁的黄昏已去,你在一个孤寂的斗室内,心情有点彷徨的踱着,一边吸着廉价的纸烟,仿佛面对着一个讨厌的客人似的不快,你用纸烟来安慰自己解放自己。渐渐的窗外一切嘈杂的声音安静了,你的嘴喉也被尼古丁弄得辣而苦,甚至失去感触的能力,你的情绪,也就从彷徨里走了出来,黑夜的序幕阶段从此完结,你会先安静的坐下来觉得像走到广野一样的开朗,和无限的包皮皮容力。从这个基点,你就变得和一个大兵团的指挥官一样,沉静的运用自己的兵力,作展开的部署和运动,你会不觉的把手伸到烟盒里取出一支烟,而划亮一根火柴,(这种有光有声有色的综合艺术,使你的情绪变得轻快和欣悦)于是,你闭了眼吸烟,面部的肌肉也就渐渐的随了烟气的迷漫开始变化和紧张,而你已沉入一个单一的内心世界,开始了战斗。烟快吸尽了,你也睁开了眼,如果对面有一幅镜子的话,你会发现在烟雾缭绕中,你的脸部肌肉已充满了精神力的坚定和一致,你的睁开的眼睛,也必然已洗去一切的不安苦恼和忧郁,变得光亮而闪烁。你整个人,仿佛是站在阵头的一个将军,充满了神奇的战胜一切的力量。从此,你将要开始你的工作,于是,笔尖和纸激急的作战,你把自己埋在工作的潮浪里,忘了一切。黑夜这时加浓了,窗外已没有一丝的亮光,黑暗封闭了一切,冻结了一切,一切归他掌握和支配。你的工作速力也愈充沛,仿佛在战斗激烈俄顷的兵士情绪,为了就到的胜利战果,忘记死亡和负伤。外面风起来了,风头而且这样锐利,屋里的气温往下低,你的工作情绪已然受到打扰,你开始不安的皱眉了;但是黑暗它还不甘心的,它除了以本身沉重的色调吞没你,他还指挥野马似的夜风,作为尖兵来攻击活在它的压治下的有生物。屋子越来越冷了,你的工作情绪开始迟顿,减弱,你忽然又坚强的啃着嘴唇,眉头松开了,表示你已不再屈曲的忍受,而是拿出坚毅的意志,抵抗侵略者。一直到屋里完全变得冰冷,电灯光已然惨白得像一张死于野战的兵士的脸,这里你就进入另一种激情,你或许有一点疲倦,或许有一点昂奋,(这叫做不承认失败的情绪)或许对于这种景况,发生了一种恐惧退缩的心理,使你想放弃了未竟的工作,逃到床铺上去,在无知的睡眠中来逃避向你加紧攻击的黑暗和寒冷的袭击,这就是一个关键了。你或许会为这个决定,站起来低了头在屋内来回踱步,你脸上已然带了疲倦和困惑的闪光,像一个陷在战场混乱中的兵士。但是你还没向敌人伸起手缴掉的武器,踱过一会,你的体内发散出新的活力,你获得了体力的温暖,相对的寒冷的力量减低,这样,动荡的局面安定了,你会抓起一支烟,闭了眼睛狠狠的吸去,这正是更激烈的战斗前的短短的沉寂,而你,已完全是一种悲烈的战士心情了。烟很快的会吸完,你也会马上毫不犹豫的重新作起你的工作,你的昂扬的精神力,和战士的单一的感受,会使你的写作工作分外的迅快,也分外的新鲜,有你所想不到的字句神奇的跳跃到纸上。而你也皱着眉也啃着唇,表示了你的忍耐和抗争。这样的时间,总有好几个钟头,你也会因为利害的寒冷侵袭,挥动脚踩踩地板,或搓搓手,舒一口气,但你决不会再站起来在地上踱步子,而且很可能你在这工作狂热的中间,除过专心看着面前的纸,不再浪费的看窗外(都是黑暗的大本营)或周围一眼,渐惭的远处的鸡啼叫了,这隐约的声音,带给你一种胜利的喜悦,你的工作就做得更快更好,风也似乎停止了,滞重的黑暗在悄悄的退却,一直到群鸡乱啼,窗子也渐渐露出白色的时候,屋里也增加了一种清新的气氛,你的工作,也多半就近乎完结的阶段,你的困积久浸在寒冷里的身子也忽然抖擞着,这时映在对面镜子内的你的脸孔,已变得又青又瘦,但是仍旧显得坚定和单一,心里却为喜悦全部占领,只觉得黑夜已尽,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这一种快活的“历史心情”。你有了经过长期艰苦巨烈的战斗后,终至得到胜利的兵士的骄傲。而和黑夜一同逝去的烦躁,不安,恐惧和退缩,也变成可笑的史实。黎明终于堂堂的莅临,清晨的风予你以友爱的抚慰,你觉得清新和振奋。而当太阳的第一道光线照耀到你憔悴的脸上时,这憔悴的脸上却布满健康的笑纹,才感到黑夜对我们的考验的伟大!
  因此,你甚至衷心的感谢黑夜的锻炼的赐予,它使你可以完成巨大的工作,使你变得伟大!
  1946年3月1日夜,写
  选自《热力》,1949年6月初版本,文化工作社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