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中短篇小说 - 非法入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天清晨,路上站着两个小孩,正在为一件英雄壮举——看谁能从庙里的花藤上摘下花来——而打赌。一个说:“我能!”而另一个说:“你永远办不到!”
  摘花的事,听来易如反掌,但为什么又这样难以实现呢?
  要明白其中的原委,还必须解释一番。
  已故的马多博钱德拉的寡妻——贾伊卡莉·黛比,是这座克里希纳神庙的主人。马多博钱德拉曾在梵语学校教书,而且获得过“雄辩家”的称号。然而他一到妻子跟前,这种雅称就无法得到证实。根据某些学者的意见,称他为“雄辩家”还是名副其实的。因为不论是辩论,还是讲演,谁都得在他妻子面前甘拜下风。而他作为丈夫,分享妻子的盛誉,是理所当然的!
  老实说,贾伊卡莉并不善词令。她经常以三言两语,有时甚至一言不发,也能使滔滔不绝的雄辩家哑口无言。
  贾伊卡莉身体颀长,健壮结实。她不但鼻子尖,而且头脑敏锐,丈夫在世时,她早就把要收回的债务,应确定的地产,以及该取消的多时无主的欠款,搞得一清二楚。现在谁也别想骗走应属于她的财产,哪怕是一个子儿!
  这个女人的性格,有许多方面像男人。她没有一个知心的女友,女人们都很怕她。诽谤中伤,唠唠叨叨,或是嘤嘤啜泣,她是不能容忍的。甚至男人们也畏惧她。因为她用一种无声的、充满反感和蔑视的一瞥,可以把村里的贤哲,斥责成围着神庙游来荡去的最无耻的懒虫。即使是头脑迟纯和满不在乎的人,对她也要退避三舍。
  这位老于世故的寡妇,不但有强烈的憎恨感,而且还有强烈地表现这种感情的出色本领。当她认定某人罪孽深重时,简直能用言语或沉默,想法或手势,把他完全化为灰烬。
  村里发生的一切红白喜事,贾伊卡莉总是要到场的。而且不管在什么地方,她总能轻而易举地占住最显眼的位置。不论是她本人还是在场的其他人,对于她在所到之处必然要坐首位的事实,谁都不存半点怀疑。
  贾伊卡莉是看护病人的能手,但病人们却像见了阎王一样惧怕她。哪怕是稍微破坏了饮食制度和生活规律,她的火气会比病人的体温升得更快,更使人难以忍耐。

  这位瘦高严厉的寡妇,仿佛是天神的一把无情的利剑,总是悬在村民的头上。谁也不敢对她表示喜欢或轻视。尽管她与村里每个人都有联系,然而,谁都没有像她那样孤僻和形单影只。
  贾伊卡莉未曾生育。但她抚养着两个父母双亡的侄子。这两个孩子,尽管没有男的监护人,但并未受到过什么侮辱;尽管姑母过分宠爱,也未婬荡堕落。在这些方面,谁也不能说东道西。老大已经18岁了。媒人也已登门多次,年轻人并不反对结婚。然而,姑母却从不愿促成这桩好事。她没有其他女人的那种想法——燕尔新婚是多么幸福!多么甜蜜!相反,她担心蜜月会使侄儿像有钱人家那样懒懒散散地呆在家里,在妻子的柔情蜜意中一天天变得徒负虚名。这些想法,使结婚在她心目中变得更加可鄙。她庄严地宣称:“先让普林学会挣钱,然后再娶媳妇也不迟。”
  贾伊卡莉吐出来的冷酷言词,使一些邻家姑娘求爱的心破碎了。
  神庙是贾伊卡莉最珍贵的财产。对于神像的安排和供品,容不得半点马虎。两个侍候神像的婆罗门,害怕这个女人,要比敬畏天神强烈得多。从前一个时期,天神也并未得到它应得的全部东西。因为庙里除了神像之外,还秘密地供养了一尊偶像,它的名字叫“尼斯塔里妮”。酥油、牛奶和面粉等供物,都秘而不宣地分给了上苍和人。可是今天则不同,在贾伊卡莉的掌管下,天神获得了全部供品,而半天神的人,只好另谋生路。
  由于寡妇的精心照料,神庙院子里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一根杂草也找不到。在庙基的一侧,长着一种马多比的藤蔓。它的枯枝烂叶一掉下来,贾伊卡莉就要捡起来,扔到外面去。这寡妇不能忍受庙宇里的秩序、清洁和肃穆气氛遭到任何破坏。从前,邻里的小孩玩捉迷藏游戏时,常来这儿藏身。有时邻近的羊羔也跑进来啃点细枝嫩叶。现在再也没有那样的机会了。小孩不能随便进来,饥饿的羊羔进来挨顿棍子,咩咩叫着跑出去找母羊。

  至于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即使是贾伊卡莉的亲戚,也不准跨进神庙一步。贾伊卡莉有一位妹夫爱吃异教徒做的鸡肉。一天,他来走亲戚,想到庙里去。贾伊卡莉急忙叫住了他,忿懑不已。为了这件事,她和自己的亲姐妹都差点儿闹崩了。寡妇对这神庙过分而不必要的关注,在一般人看来,简直达到了癫狂可笑的程度。
  贾伊卡莉到哪里也是表现得严厉、高傲和任性。只有在庙里神像面前,才完全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自感卑微,俯首贴耳。在偶像面前,她完全成了良母、贤妻和奴婢,变得谨慎小心、温柔善良、美丽忠顺。这石头庙宇和石头雕像,是激起她潜在女性的唯一物体。它们就是她的丈夫、儿子,就是她的整个生命!
  知道这些之后,读者就会懂得:刚才那个打赌要去庙里摘花的孩子,是多么的勇敢!他是贾伊卡莉弟弟的儿子,名叫诺林。他对姑母了如指掌,然而,这使他那顽皮天性更加放荡不羁。越是危险的地方,对他越有吸引力。哪里有禁令,他就偏要去试试。人们说,他姑母小时候的性格也是这样的。
  贾伊卡莉这时正坐在走廊里,凝视着神像,怀着慈母般的心情,全神贯注地默数念珠。
  诺林蹑手蹑脚从后面来到马多比藤蔓附近。低处的花已摘去献给神像了。孩子慢慢小心地爬上藤架。正当他伸直身子想去摘高处的几束花朵时,由于用力过猛,陈旧的架子吱呀一声垮了下来。诺林和藤蔓一起摔到了地上。
  贾伊卡莉慌忙赶来。看到侄儿倒在地上,她用力抓住他的手,把他拽了起来。孩子受了伤,但这不能算是惩罚,因这是无意招来的痛苦。为了有意识地惩处,她又揍了小孩一顿。诺林一滴眼泪也没掉。他默不作声地忍耐着。姑母把他拖到房子里关了起来,并禁止他吃晚饭。
  女仆莫科达听到不给诺林送晚饭,含着眼泪,以不安的语调哀求宽恕孩子。但贾伊卡莉毫不动心。没有这位女神的同意,谁敢秘密地给这饥饿的孩子送饭吃呢?
  寡妇打发人去叫工匠修理藤架后,又坐在走廊里默数念珠。不一会莫科达胆怯地走来问道:“奶奶,小叔子饿得直哭,我给他送点牛奶行吗?”

  “不行!”贾伊卡莉铁面无情地回答。
  莫科达走了。从附近房间里传来了诺林伤心的哭声,尔后是他愤怒的吼叫。过了好久,还能听到那悲惨的、声嘶力竭的呻吟。沉浸在祈祷中的姑母,似乎什么也没听到。
  诺林凄惨的叫声嘶哑沉寂了。这时,又突然传来了一阵惊恐的叫喊声。这声音与远处人们奔跑的脚步声混在一起,使神庙前的大路上一片喧嚣。
  忽然间,院子里传来了簌簌的响声。贾伊卡莉转过身一看,只见倒在地上的马多比藤蔓颤动摇晃。她怒气冲冲地叫道:“诺林!”
  没人回答。寡妇心里想:大概又是调皮捣蛋的诺林,千方百计从关着的房间里逃出来了,再次捉弄她。寡妇生气地紧咬嘴唇,走近藤蔓又叫了一声:“诺林!”
  仍旧悄然无声。贾伊卡莉撩起藤蔓,看见一只肮脏龌龊的猪,战战兢兢地躲在稠密的叶蔓之中。
  这座砖墙之内的藤蔓,宛如布林达森林的缩影。牧童曾在那森林里,置身于鲜花盛开、芬芳扑鼻的环境中,呼吸着馥郁的空气。但正如后来牧童从贾木纳河岸边幸福嬉戏的美梦中被惊醒一样,在寡妇这块比她生命还要宝贵的、使人快乐的圣洁土地上,竟突然出现了这不洁之物!
  一个婆罗门祭师手持棍棒赶来。但贾伊卡莉急忙制止了他,并赶快关上了庙院的大门。
  不一会庙门前聚集了一群醉醺醺的多姆①人。他们大叫大嚷,要求归还献祭用的猪。
  --------
  ①多姆:印度一种低级种姓的名称。
  贾伊卡莉站在关着的大门后面说:“骗子,滚回去吧!莫玷污了我圣洁的神庙!”
  多姆人回去了。他们虽然几乎是亲眼看到,贾伊卡莉女神在她克里希纳神庙里,关着肮脏的猪,但是,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不值一提的区区小事,曾使掌管整个世界所有生灵的大天神很快活。但是,这个小小村庄里公认的小天神,却变得烦躁不安起来。
  (1894年7月)
  黄志坤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魔戒第二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这是魔戒三部曲的第二部分。在首部曲“魔戒现身”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去。爱隆在该处慎重的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的持有者。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