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纸醉金迷 - 第四部 谁征服了谁 第十回 凄凉的童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步祥是个作小生意买卖的人,他的思想很顽固,也不妨说他的旧道德观念,还保存了一点。他对于这几对男女随便的结合,颇不以为然。尤其是贾经理那样一文钱看成磨子大的人,这时和那样挥金如土的朱四奶奶混到一处,太不合算。由海棠溪到南温泉不过是十八公里,一天有六七次班车可搭,他们不坐班车,却要坐小座车,大后方是根本买不着汽油,买酒精也有限制的,为什么这样浪费?到南温泉去洗个温泉澡,值得这样地铺张吗?他存了这个意思,倒要观察一个究竟。三小时以后,他坐着公共汽车,也到了南温泉。他向车站外一张望,就首先看到贾经理坐的那辆蓝色汽车,停路边,果然是他们到这里来了。他被好奇心冲动,索性走到温泉浴塘门口去探望一下。这浴塘在一片广场中,四边栽着有树,当他正在树外徘徊的时候,他发现了魏端本先生带了两个孩子,坐在另一团树阴下。两个小孩子虽然都还穿的是旧衣服,然而已经是弄干净了。那个小女孩子,穿一套白花布带裙子的女童装,头发梳得清清楚楚的,还系了一个新的红结子。正围着一群人,对他们看着。魏端本手里拿了一把琴,坐在草地上。李步祥一看奇怪,也就远远站着看了下去。围着的人,笑嘻嘻地看了他们,那女孩子四处向人鞠躬,也就有人在身上掏出钞票来扔在地上。小男孩才是三岁多,走路还不大十分稳,他跑过去拾着钞票,然后作个立正姿势横了三个指头,比着额角,行一个童子军礼。他上身穿草绿色小褂子,下套黑裤衩,光着腿子赤了只脚,踏着小草鞋,倒不是乞丐的样子,因之他这份动作,引得全场哈哈大笑。魏端本道:"谢谢各位先生,再唱两个歌,我们就休息了。诸位先生,我这也是不得已,小孩子太小,不能多唱。两个小孩,来,我们先唱《义勇军进行曲》。"于是男女两个小孩并排站着,等了拉胡琴过门。魏端本坐在草地上,拉着胡琴。一小段过去,两个小孩比着手势,就在人圈子中间唱起来。这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因为是两个很小的孩子唱,而且又是比着手势的,所以大家也还感到稀罕。这个歌唱完了,大家鼓了一阵掌,魏端本也点点头,笑道:"谢谢各位捧场。"人群中有人道:"小孩儿,再唱一个《好妈妈》,我们买糖你吃。喂!老板,你再让他们唱个《好妈妈》。"魏端本点头道:"好!各位多捧场,小娟娟,唱《我的好妈妈》。"于是两个孩子站着,他又拉起胡琴来。孩子们唱着,歌词倒是很清楚的。他们比着手势唱道: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年纪不多大,漂亮像朵花。爸爸爱她,我们也爱她。她不作饭,不烧茶,不作衣,也不当家。爸爸没钱,养活不了她。她不会挣,只会花,爸爸没钱,养活不了她。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年纪不多大,漂亮像朵花。爸爸爱她,人家也爱她。她要戴金,要穿纱,要钻石,也要珠花,爸爸没钱,养活不了她。别人有钱,供她花,她丢下我们,进了别人家。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年纪不多大,漂亮像朵花。爸爸想她,我们也想她。她打麻将,打唆哈,会跳舞,爱坐汽车,爱上那些,就不管娃娃。我们没妈,也没家,到处流浪,泪流像抛沙。唱到最后两句,四只小手,先后揉着眼睛,作个要哭的样子。全场看的人,鼓了一阵掌。忽然有个女人的声音叫道:"哟!这两个小孩唱得多么可怜。来,小孩儿,我给你们一点钱。"李步祥看时,正是朱四奶奶由人丛里挤出来,左手握着女孩儿的小手,右手拿了一卷钞票,塞到她手上。魏端本却不认得朱四奶奶,立刻站起来,两手抱着胡琴,向她连连地拱了几个揖,笑道:"多谢多谢,要你多花钱。"朱四奶奶道:"这是你的两个小孩儿吗?"魏端本道:"是的,太小了,没法子,唱两支简单的歌子,混混饭吃吧。"朱四奶奶道:"这歌词是你编的吗?真够讽刺的呀!"魏端本摇摇头笑道:"我也不大认识字,怎么会编歌词呢?"朱四奶奶看他穿件旧的蓝衬衫,下套短裤衩,还是一根旧皮带束着腰,不像个没知识的人。便笑问道:"这两个小孩的妈呢?"魏端本笑着没作声。朱四奶奶就问小娟娟道:"小妹妹,你的妈呢?"她倒是不加考虑,答道:"我妈走了。"贾经理也随在四奶奶身后,这就走向前笑道:"这还用得着问吗?听他们唱的歌就知道了。"朱四奶奶道:"小妹妹,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她道:"我姓魏,叫娟娟,六岁了。"魏端本就也迎上前来向朱四奶奶拱拱手道:"落到这步田地,我们是非常惭愧的,实在不好意思说出真名实姓来。请原谅吧。"说毕,只管拱手。朱四奶奶在两个小孩头上,抚摸了一下,也就走开了。魏端本抱着胡琴向观众作了个圈圈揖,笑道:"多谢各位帮忙。小孩子太小,唱多了,怕他受不了,让他们去吃点东西,喝口茶。明天见吧,明天见吧。"于是大家也就纷纷而散。李步祥站在树后看了很久,惊得呆了。现在见魏端本面前没人,就走向前,叫了声魏先生。他道:"哦!李老板,真是骑牛撞见亲家公,倒不想在这里见着面。唉!言之惭愧。"李步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又不摆书摊子了?"魏端本道:"还不是赚不到钱?我也是异想天开,以为胜利快要到了,将来回家,川资都没有,我怎么办呢?眼睁睁就陷在四川吗?因为这两个孩子平常喜欢唱歌,我就想得了这么一个法子,我拉琴,他两个唱。"说到这里,把声音低了一低,笑道:"小孩子所唱,还有什么可听的,也就靠人家看到,生一点同情之心吧。不想糊里糊涂。这一宝我就押中了。我可以利用这个法子,沿着公路卖唱,卖到江南去。"李步祥对爷儿仨看了一看,笑着叹口气道:"倒没有想着你们走这条路。小妹妹你认得我吗?"娟娟道:"我怎么不认得?那天你给我们广柑吃的。"魏端本道:"哦!那天孩子病了,悄悄地送孩子水果吃的就是李老板,我真荒唐,受了人家好处,找不着恩人。"李步祥伸了手在头上一阵乱摸,笑道:"这话太客气。过去的事也不必说它了。你们今天下乡来,总还没有落脚的地点。我的家就住在这街后,你爷儿三个就住到我们家去,好吗?"魏端本把胡琴夹在肋下,抱了拳头道:"我们现在是走江湖的人了。应当开始训练到处为家的精神。我今天晚上就住在街上小客店里,晚上无事,我们坐坐小茶馆吧。我要带孩子吃饭去了。"说着,牵了孩子点头就走。李步祥站在广场上,发呆了几分钟。心想:天下事真有这样巧的。我今天亲眼看到魏太太和新爱人坐长途汽车上贵阳去了。我又亲眼看到这两个孩子在这里卖唱,听魏先生编的那个歌,是多大的牢骚?我要把实话告诉了他,他更要气死。魏太太原也没有什么大毛病,就是赶赌赶疯了。越赌越输,输了就什么钱都肯要。更巧的,是魏端本受了四奶奶的钱,他很感激她。不知道这个女人,也是害了他太太的一个。他思前想后地呆站了一会,方才回家,回家之后,倒不怎么挂念生意,倒是魏先生这件事横搁在心里,觉得不告诉他实情,心里闷不住这个哑谜,要告诉他,又怕增加这可怜人的痛苦。闷了大半天,到了晚上,他想着看看他是否还在这个镇市上,到底还是到街上来张望一下。在街的尽头,又听到了胡琴声。那胡琴的谱子,正是白天所听到的《好妈妈》。顺了那歌声走去,只见一爿茶馆外面,围了一群人。那里正有几个露天摊贩,他们点着长焰瓦壶油灯,在灯火摇摇中,看到魏家两个孩子,又站在街沿上比着唱着,围着看的人,都鼓掌叫着好。魏端本坐在人家台阶石上,陪着拉了几段胡琴。李步祥因为人家是买卖时间,没有敢向前去打岔。直等两个小孩子唱完了,向观众要钱的时候,他才由人丛中,缓缓地挤了向前。魏端本坐在台阶石上,正是四处张望着出钱的人,当然李步祥挤出了人群,他就看见了。于是提了胡琴迎向前道:"我兄真是信人,我现在没事了,请到茶馆子里喝碗茶吧。"李步祥道:"下乡来,总是没什么事的时候,在家里也无非是睡觉,倒不如来找老朋友谈谈为妙。"李步祥和魏端本,实在谈不上是什么老朋友的,可是是他说出了老朋友这句话,却给予了魏端本一种很大的安慰。因为在这个社会上,已经没有人认他为朋友,更不用说是老朋友这句话了。他握住李步祥的手道:"李老板,我现在有一个新发现,找着朋友谈天,是人生最痛快的事。以前我为什么没有这个感想,我倒是不懂。"说着话拉了就向茶馆子走。两个孩子,各人手上拿了一卷票子,当然也跟过来了。魏端本找了一副避着灯光的座头,和李步祥谦逊着坐下。李步祥倒是很关心这位魏先生的。坐下来,首先就问道:"老兄爷儿三个,已经吃了饭没有?"魏端本先叹了口气道:"我不是说孩子唱了不再唱了吗?那为什么又唱呢?就是为着今天这顿晚饭,把钱吃得太多了。今天晚上我们是过得痛快,明天一早起来,就没有钱了。所以预为之计,我们今天晚上再唱几个钱,晚上就睡得着觉,明天睁开眼来,每人两个烧饼是有着落的了。"李步祥道:"魏先生,你难道手上一个钱都不存着。万一天阴下雨,两个小朋友,没有地方去卖唱的时候,你又怎样的混日子过呢?"魏端本道:"我们还分什么天阴天晴,随时随地但凡看着能挣一碗稀饭的钱,我们就动手了。"李步祥默然地喝着茶,和魏先生相对看了几分钟。这两个孩子,坐在桌子横头,他父亲将茶碗盖舀着茶,放到他们面前,他们把盖子里茶喝干了,他又续舀一碟盖茶送过去。李步祥伸手在那男孩子头上摸了两摸,笑道:"小朋友,《好妈妈》那个歌,你唱得真好。大概听了这歌的人,都给你几个钱吧?"他道:"我们还有买黄金呢。"李步祥望了魏端本道:"这话怎么说?"魏端本道:"为了迎合人心,又要他们容易上口,我和他们编了几个歌。除了一个《好妈妈》而外,还有一个歌叫《买黄金》。"李步祥轻轻地握了男孩儿的肩膀道:"小兄弟你就唱一个《买黄金》我听听看。"那小孩子倒是唱惯了,说唱就唱。他站在桌子边两手拍着比着唱起来道:买黄金,买黄金,个个动了心。黑市去卖出,官价来买进,只要守得紧,一赚好几成,什么都不干,大家买黄金。买黄金,买黄金,个个变了心。买米钱也成,买布钱也成,借私债也成,挪公款也成,只要钱到手,赶快买黄金。买黄金,买黄金,疯了多少人。半夜去排队,银行挤破门。满街兜圈子,各处找头寸,天昏又地黑,只为买黄金。买黄金,买黄金,害死多少人。如疯又如痴,不饿也不冷,就算发了财,也得神经病,若是不发财,人财两蚀本。买黄金,买黄金,疯了大重庆。家事不在意,国事不关心,个个想黄金,个个说黄金,有了黄金万事足,黄金疯了大重庆。李步祥听着点了两点头道:"魏先生编的这个歌,倒是有心劝世的。可是作黄金的人,谁不发个小财?谁听你这一套?"魏端本回转头在前前后后几张桌子上看了一看,然后指了鼻子尖低声道:"作黄金的人都发财,那倒不见得吧?譬如我,就穷得沿街卖唱。假如我不想黄金,我不会吃官司,也许我那位摩登太太,还不能马上就跑。"李步祥听到他对太太还作原谅之词,就细声嗤嗤地一笑。魏端本道:"我这话不是事实吗?李老板……"他点点头道:"你说的都是事实。不过过去的事,你也不必老挂在心上。依我的意见,你还是去找点正经事作。这样带着孩子卖唱,不是个办法。"魏端本道:"我不愿在重庆住下去了。我打算带着这两个孩子,顺了公路,一路往前唱。大概我们卖唱周年半载,日本军队也就垮了,到那个时候人家发财回家,我们讨饭回家还不成吗?"李步祥听到这里,他很表示兴奋,将桌子一拍低声笑道:"提起回下江我告诉你一件买卖,你也可以做,就是把大后方的法币带到沦陷区去。先在交界的地方换了伪币,然后买了金子回来,可以大大的赚钱。"魏端本笑道:"老兄,还是买金子。这个梦,我已经醒了。各人有各人的命。"李步祥道:"那你太不成。作生意买卖,有赚钱的时候,也就有蚀本的时候,蚀了一回本,就撒手不干,那作生意买卖的人,都只有改行了,试问,有多少商人一次都不蚀本的。"魏端本道:"的确也是如此。不过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我以为这个看家本领,也没有什么错。至少我吃饱了饭睡觉,睡得着,吃不饱呢,我也睡得着。李老板,你是没栽过跟头的人,对我的意思,你是猜不透的。"李步祥听了他这样说着,自也不便跟着再问什么。喝了一阵茶,因问他父子三人在哪里安歇,明天下山到街上来请他爷儿仨到家里吃早饭。并约定了,没有什么好菜,只买两斤牛肉,烧西红柿给孩子们吃。两个孩子听说有红烧牛肉吃,都睁大了眼望着。小娟娟就指了茶馆楼上说:"我们就住在这里。"李步祥真同情这两个孩子,就再三叮嘱魏端本明日早上在茶馆里等着。然后告辞而去。魏端本虽是这样地约了,他可是天不亮就起来了。这种茶馆楼上的小客店,一间屋子,搭上好几个铺,屋里还有别的客人在睡。他也不能把别人吵醒,借了纸窗子上一点混沌的光亮,看到两个孩子横斜地躺在床铺上睡得很熟。这就弯下腰去,对着两个孩子的耳朵,轻轻地叫道:"起来起来!我们就去吃红烧牛肉了。"两个孩子听到吃红烧牛肉,都是一翻身坐了起来。魏端本只有一个布包皮袱,昨晚是包皮好了的,放在头边当枕头,这时提了起来,带着孩子就下楼出门。因为店钱昨日就付了的,所以也并没有什么耽误,径直地走。乡下人虽然是起得早的,但是因为魏端本过于的起早,天色还是混混的亮,两三个大星点,在屋角上挂着,街上的铺子,一大半还没有开门,街上只是三五个挑箩担的人,悄悄地走着。魏端本腾出一只手牵了小的男孩子走。女孩子娟娟跟在后面,却只管揉眼睛。她问道:"爸爸,我们到哪里去吃红烧牛肉?"魏端本道:"我们到那李伯伯家里去吃红烧牛肉,他很喜欢你们的。"他口里说着向李步祥家去,可是他带着孩子背道而驰,却是离开南温泉,走向土桥镇。这是黔渝公路上一个小站,附近有不少下江人寄住,倒也是个可以卖唱找钱的地方。两个小孩子以为立刻可以吃得红烧牛肉,大为高兴,小渝儿跳着道:"那个李伯伯,喜欢听《好妈妈》,我们唱着到他家去吧。姐姐,好不好?"娟娟还没有答应,他先就唱了。沿山公路上,静悄悄地并无人影,只有树下草里的虫吟。一道低矮的凄凉歌声,顺了公路远去:"她打麻将,打唆哈,会跳舞,爱坐汽车,爱上那些,就不管娃娃。"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