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直捣蜂窝的女孩 - 第四部 重新启动系统 第二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七月十五日星期五至七月十六日星期六
  随着泰勒波利安的离去,法庭上扬起一片窃窃私语,艾弗森法官用笔敲着桌沿让众人安静。他似乎不太确定该如何继续。最后他转向埃克斯壮检察官。
  “对于过去一小时内所看到和听到的事情,你有什么意见要补充吗?”
  埃克斯壮站起来看看艾弗森法官,再看看艾柯林特,最后转头刚好迎上莎兰德坚定不移的目光。他明白这场仗输了。他视线扫过布隆维斯特时顿时满心惊恐,因为他发现自己可能也受到《千禧年》调查……而这可能会毁了他的前途。
  他实在不明白怎会发生这种事。开庭前他还信心满满,自以为对本案知之甚详。
  和纽斯壮警司多次恳谈后,他能了解国防单位希望寻求的那种微妙平衡。他们向他解释过一九九一年那份莎兰德报告是伪造的,他得到了他需要的内部情报。他提出问题——数百个问题——也全部获得解答。为了国家利益的欺瞒手段。如今,据艾柯林特说,纽斯壮被捕了。他曾经相信泰勒波利安,毕竟他看起来那么……那么能干。那么有说服力。
  老天哪,我这是蹚了哪门子浑水?
  接下来,我又该怎么脱身呢?
  他摸摸山羊胡,清清喉咙,缓缓地摘下眼镜。
  “我很遗憾必须这么说,这次调查当中,我接收到的一些重点是错误的。”
  他心想不知能不能把错怪到调查警员身上,与此同时脑海中浮现出包皮柏蓝斯基巡官。包皮柏蓝斯基绝对不会挺他。假如埃克斯壮走错一步,包皮柏蓝斯基会召开记者会毁掉他。
  埃克斯壮与莎兰德视线交会。她耐着性子坐在那里,他从她眼中看到好奇与复仇。
  绝不妥协。
  他还是可以让她因为史塔勒荷曼的重伤害罪被判刑,也八成可以让她因为在哥塞柏加杀害父亲未遂被判刑,也就是说他得立刻改变战略;要放弃与泰勒波利安有关的一切。绝不能再提及她是精神病人,但这也意味着她一路回溯到一九九一年的说辞变得更有力。失能宣告全是假的,除此之外……
  她还有那卷要命的影片……
  这时他猛然想到。
  天哪,她完完全全是个受害者。
  “艾弗森法官……我想我不能再信赖自己手上这些文件了。”
  “我想也是。”艾弗森法官说。
  “我不得不请求休庭或者暂缓开庭,直到我能针对起诉事项作某些调整为止。”
  “安妮卡女士呢?”法官问道。
  “我要求立刻无罪开释我的当事人。我也要求地方法院在关于莎兰德被宣告失能的问题上表达明确立场。此外,她的权利遭受剥夺,我认为也应该给予适当的赔偿。”
  莎兰德转头看着艾弗森法官。
  绝不妥协。
  艾弗森法官看了看莎兰德的自传,接着又抬头看看埃克斯壮检察官。
  “我也认为最好能调查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导致这令人遗憾的局面,但你恐怕不是主导调查权的适当人选。我当了这么多年法官与审判者,从未面临过在法律上如此两难的情况。坦白说,我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我甚至从未听说过检察官的主要证人在庭讯期间被逮捕,或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主张结果竟是捏造的。我实在看不出检察官还有什么起诉的理由。”
  潘格兰轻轻咳了一声。
  “什么事?”艾弗森问道。
  “身为辩方的代理人,我也只能认同您的感觉。有时候我们得退一步,让常识引导正式的程序。我想强调的是有一桩丑闻即将撼动整个体制,而身为法官的您只看到了第一阶段。今天有十名国安局警察遭到逮捕,并将会以杀人等罪被起诉,由于罪名太多,光是写起诉书就要花一段时间。”
  “我想我不得不将这个庭讯延后了。”
  “请原谅我这么说,我觉得这样的决定不太好。”
  “请说。”
  “莎兰德是无辜的。她的自传虽然被埃克斯壮先生不屑地斥为‘异想天开’,事实上却是真的,而且全都可以加以证明。她的权利遭到无情的剥夺。既然已开庭,我们可以坚持正常程序,继续庭讯直到我们获得无罪开释的判决,但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替代方案,就是针对与莎兰德相关的一切启动新的调查。如今已经有一项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以解决这整个混乱的纠纷。”
  “我明白你的意思。”
  “身为本案的审判长,您有一个选择。明智的做法是摒弃检察官整个初步调查的结果,要求他做好他的功课。”
  艾弗森法官紧紧盯着埃克斯壮看了许久。
  “而正当的做法则是立刻释放我的当事人。此外她也应该获得道歉,不过平反需要时间,也要视调查的其余部分而定。”
  “我知道你的重点,潘格兰律师。但在宣判你的当事人无罪之前,我必须对整件事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恐怕得花一点时间……”
  他顿了一下,看着安妮卡。
  “如果我延到星期一开庭,并答应你们的请求,因为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继续羁押你们的当事人,这也意味着不管发生什么事,她应该都不会被判刑,那么你们能保证在接下来的程序中,她会随传随到吗?”

  “当然。”潘格兰马上就说。
  “不行。”莎兰德尖声说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之转向这整出悲剧的核心人物。
  “你这是什么意思?”艾弗森法官问道。
  “我一被释放就要离开这个国家。我不想再多浪费一分钟在这个庭讯上。”
  “你拒绝出庭?”
  “没错,如果你还要问我问题,就要把我关起来。你一旦释放我,就表示我这部分都结束了。那我就不必要让你、让埃克斯壮或其他任何警察随时都找得到人。”
  艾弗森法官叹了口气。潘格兰似乎也被搞糊涂了。
  “我同意我当事人的想法。”安妮卡说:“是政府和官方人士对莎兰德犯了罪,而不是相反的情形。至少也应该让她能无罪走出这扇门,让她有机会把整件事抛到脑后。”
  绝不妥协。
  艾弗森法官瞄了手表一眼。
  “现在三点。也就是说我不得不下令羁押你们的当事人。”
  “如果这是您的决定,我会接受。我身为莎兰德小姐的代理人,就埃克斯壮检察官起诉的罪名,请求法庭宣判全部无罪。我请求法庭无条件并立刻释放我的当事人。我也请求法庭撤销她之前的失能宣告,立即恢复她的公民权。”
  “关于失能宣告一事的过程明显要长得多。我得看过精神科专家为她检查后所作的声明,不能骤下决定。”
  “不行。”安妮卡说:“这我们不能接受。”
  “为什么?”
  “莎兰德必须和其他瑞典公民拥有相同权利。她是某项罪行的受害者,她是被不实地宣告失能,我们都听到那次伪造文书的证词了。因此让她接受监护的判决缺乏法律基础,必须毫无条件地撤销。我的当事人没有任何理由接受精神状态检验。没有人需要在受害之后还得证明自己精神正常。”
  艾弗森法官考虑了片刻。
  “安妮卡女士,我明白这是特殊状况。我先宣布休庭十五分钟,让大家可以伸伸腿、理理思绪。如果你的当事人是无辜的,我不希望她今晚遭到羁押,但这也表示今天本庭必须继续到最后。”
  “我没有意见。”安妮卡说。
  布隆维斯特抱抱妹妹。“事情进行得如何?”
  “麦可,我对付泰勒波利安真是太精彩了。他完全被我击垮。”
  “我就说你是天下无敌的。说到底,这件案子主要并不是关于间谍和政府秘密单位,而是关于妇女所受到的暴力对待与施暴的男人。我虽然听到看到的不多,但你真是了不起。她会无罪开释的。”
  “你说得对。这点绝无疑问。”
  艾弗森法官敲响木槌。
  “能不能请你把事实从头到尾简述一遍,让我能清楚了解真正的经过?”
  “好的,”安妮卡说:“那我就从那个骇人的故事说起。七十年代中秘密警察局内有一个自称‘小组’的团体,他们掌控了一个苏联的叛徒。这个故事已经刊在今天的《千禧年》杂志。我想这应该会是今晚所有新闻报道的头条……”
  晚上六点,艾弗森法官决定释放莎兰德,并宣布她的失能宣告无效。
  但有一个条件。艾弗森法官要求莎兰德接受讯问,就她所知为札拉千科事件作证。起初她不肯答应。她的拒绝一度引发争执,直到艾弗森法官将身子往前倾直视着莎兰德,并提高声量说道:
  “莎兰德小姐,我撤销你的失能宣告就表示你和其他公民拥有一模一样的权利,也表示你拥有同样的义务。因此你有责任管理自己的财务、缴税、守法,并协助警方调查重大刑事案件。所以我现在要传你出庭应讯,凡是拥有可能有助于办案的重要情报的公民都应该这么做。”
  这番理论的逻辑似乎起了作用。她嘟着嘴像是不高兴,但已不再争辩。
  “等警方约谈过你之后,初步调查的负责人——在本案就是检察总长——将会决定未来的诉讼程序中要不要传你作证。和其他任何瑞典公民一样,你可以拒绝应讯。你要怎么做与我无关,但这可不能全由你做主。如果你拒绝出庭,那么就像其他成年人一样,可能会被以妨碍司法或伪证罪起诉。不会有例外。”
  莎兰德的脸色更加阴沉。
  “所以你决定怎么做?”艾弗森法官问。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莎兰德轻轻点了个头。
  好吧,妥协一点点。
  当晚简述札拉千科事件时,安妮卡对埃克斯壮检察官毫不留情地展开攻击,最后埃克斯壮坦承事情经过差不多就如安妮卡所描述。初步调查期间他获得纽斯壮警司的协助,并从泰勒波利安医师那里取得信息。埃克斯壮本身并未涉及阴谋,他与“小组”合作纯粹出于身为初步调查负责人的诚意。当他终于了解整个阴谋的范围,便决定撤销对莎兰德的一切指控,这个决定也表示可以省略许多行政手续。艾弗森法官看似松了口气。
  潘格兰在法院待了一整天,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因而感到疲惫万分。他得回到厄斯塔康复之家,上床休息。米尔顿安保的一名警卫护送他回去。临走时,他一手按住莎兰德的肩膀,两人默默地互相注视。顷刻后她点了一下头。

  安妮卡在七点打电话给布隆维斯特告知莎兰德被判无罪,但可能还得在警察总局待上几个小时接受审讯。
  消息传来时,《千禧年》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办公室。自从当天中午派专人将第一批杂志送往全市各新闻编辑室之后,电话便响个不停。傍晚时分,TV4也播放了第一个关于札拉千科与“小组”的特别节目。今天的媒体可真是大显身手。
  布隆维斯特走进大办公室,手指伸进嘴里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
  “好消息。莎兰德无罪开释。”
  现场立刻响起掌声。但每个人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继续讲电话。
  布隆维斯特抬头看着编辑室内开着的电视,TV4的新闻刚刚开始,预告是一个显示乔纳斯偷偷将可卡因藏进他贝尔曼路公寓的短片。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名国安局警员将某样物品藏入《千禧年》杂志记者麦可·布隆维斯特的住处,后来得知该物品是可卡因。”
  接着主播出现在屏幕上。
  “今天有十二名国安局警察因多项罪名遭到逮捕,其中包皮括杀人罪。欢迎收看今日延长播出的新闻报道。”
  “She”开始以后,布隆维斯特关掉电视的声音,接着便看见自己坐在摄影棚的扶手椅上。他已经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他遥望着达格坐过的位子,他那些关于性交易活动的调查数据都不见了,桌上再次摆满一堆堆的报纸和谁也没时间整理的凌乱纸张。
  对布隆维斯特而言,札拉千科事件是从那张桌子开始的,真希望达格也能看到事件的结局。他刚刚出版的新书和布隆维斯特自己那本关于“小组”的书并列堆放在桌上。
  你一定会爱上这一刻的,达格。
  这时他听见自己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却没力气去接,于是将门拉上,转而走进爱莉卡的办公室,一屁股坐到窗边那张舒服的椅子上。爱莉卡正在打电话。他四下张望一番。她已经回来一个月,却还没将四月离职时一并带走的画作与相片挂回去,书架也还是空空如也。
  “感觉如何?”她挂上电话后问道。
  “我想我很高兴。”他说。
  她笑起来。“《小组》会大卖。每个新闻编辑室都为它疯狂。你想不想上九点的‘时事’,接受访问?”
  “不太想。”
  “我猜也是。”
  “这个话题还会持续几个月,不必急在一时。”
  她点点头。
  “你今天晚上要做什么?”爱莉卡问道。
  “不知道。”他咬咬嘴唇。“爱莉卡……我……”
  “费格劳拉。”爱莉卡面带微笑地说。
  他点点头。
  “这么说你是认真的?”
  “我不知道。”
  “她非常爱你。”
  “我想我也爱上她了。”他说。
  “我答应会保持距离直到……你知道的,也许,有一天。”她说。
  八点,阿曼斯基和苏珊出现在《千禧年》办公室。他们觉得应该庆祝一下,因此从酒类专卖店搬来一箱香槟。爱莉卡与苏珊拥抱后,将她介绍给每个同事认识。阿曼斯基则到布隆维斯特的办公室坐下。
  他们喝着香槟,有好一会儿两人都没开口,最后是阿曼斯基打破沉默。
  “你知道吗,布隆维斯特?我们第一次见面,谈赫德史塔那份工作的时候,我不太喜欢你。”
  “真的吗?”
  “你来签约雇用莉丝当调查员。”
  “我记得。”
  “我想我是嫉妒你。你才认识她几个小时,她却和你有说有笑。而我努力了几年想做她的朋友,却一次也没能让她露出微笑。”
  “这个嘛……其实我也没那么成功。”
  他们再度陷入沉默。
  “一切都结束了,真好。”阿曼斯基说。
  “谢天谢地。”布隆维斯特说完,他们一同干杯。
  包皮柏蓝斯基与茉迪负责对莎兰德进行正式审讯。他们两人在历经特别繁忙的一天后,本已回到家与家人在一起,却又立刻奉命返回警察总局。
  莎兰德由安妮卡陪同。包皮柏蓝斯基与茉迪提出的每个问题,她都详实地回答,安妮卡几乎都没有发表意见或打岔。
  莎兰德有两点始终没有说真话。在陈述史塔勒荷曼的事发经过时,她坚称是她用电击棒攻击尼米南时,尼米南开枪误射了蓝汀的脚。她哪来的电击棒?从蓝汀那儿搜括来的,她如是说。
  包皮柏蓝斯基和茉迪都抱持怀疑,却又没有证据和证人能反驳她的说辞。尼米南当然反驳,但却拒绝谈论那场意外,事实上被电击棒击昏后那几秒钟,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至于哥塞柏加之行,莎兰德自称唯一的目的是说服父亲向警方投案。
  莎兰德看起来诚实无欺,实在无法判断她有没有说谎。安妮卡对此毫无所悉。
  只有一个人确知莎兰德前往哥塞柏加是为了一次性了结与父亲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布隆维斯特。但重新开庭后不久,他便被请出法庭。谁也不知道莎兰德被监禁在索格恩斯卡的夜里,曾与布隆维斯特联机长谈。
  媒体完全错过了她被释放的消息。如果释放时间被知道,警察总局门口将会被挤得水泄不通。不过《千禧年》上架后以及秘密警察遭其他秘密警察逮捕的消息所引发的混乱激动,已经让不少记者焦头烂额。

  TV4“She”节目主持人是唯一知道来龙去脉的记者。她为时一小时的报道成了经典,数月后还赢得年度最佳电视新闻报道奖。
  茉迪将莎兰德送出警局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带她和安妮卡到楼下车库,开车载她们到安妮卡位于国王岛教堂广场的办公室,然后换开安妮卡的车。茉迪离去后,安妮卡开往索德马尔姆,经过国会大厦时她打破沉默,
  “要上哪去?”
  莎兰德想了几秒钟。
  “你可以让我在伦达路下车。”
  “米莉安不在。”
  莎兰德看着她。
  “她出院后不久就到法国去了。如果你想联络她,她住在父母家。”
  “你怎么没告诉我?”
  “你一直都没问。她说她需要一点空间。今天早上麦可给了我这个,说你应该会想拿回去。”
  她递出一串钥匙。莎兰德收下后说道:“谢谢。那你能不能让我在福尔孔路下车?”
  “你甚至不想跟我说你住在哪里?”
  “晚一点。现在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好吧。”
  离开警局后,安妮卡便将手机开机。经过斯鲁森时,手机响了。她看了来电显示。
  “是麦可,这几个小时内他每十分钟就打一次电话。”
  “我不想跟他说话。”
  “告诉我……我能问一个私人问题吗?”
  “可以。”
  “麦可对你做了什么让你这么恨他?我是说,要不是他,你今晚很可能又得回精神病院。”
  “我不恨麦可,他也没对我做什么。我只是现在不想见他。”
  安妮卡斜觑着她的当事人。“我不是想探人隐私,不过你爱上他了对不对?”
  莎兰德看向窗外没有回答。
  “我哥哥在男女关系方面很不负责。他一辈子都在乱搞,有些女人对他产生了特殊感情,他却好像不知道她们会有多痛苦。”
  莎兰德回头看着她说:“我不想和你讨论麦可。”
  “好。”安妮卡说。她来到厄斯塔街路口,未过街便将车停到一旁,问道:“这里可以吗?”
  “可以。”
  她们静静坐了片刻。莎兰德没有转身开门,安妮卡于是熄掉引擎。
  “接下来会怎么样?”莎兰德终于问道。
  “从今天开始你再也不受监护了,想怎么过日子都可以。虽然在地方法院打赢了官司,却还是有一堆繁文缛节要处理,像监护局内的责任调查报告和赔偿的问题等等,还有刑事调查也会继续。”
  “我不想要什么赔偿。只希望不要有人再来烦我。”
  “我了解。不过你的希望起不了太大作用,这个过程不是你能控制的。我建议你给自己找个律师。”
  “你不想再当我的律师了?”
  安妮卡揉揉眼睛。承受了一整天的压力,她觉得自己已经油尽灯枯,现在只想回家洗个澡,让丈夫给她揉揉背。
  “我不知道。你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你。一想到这漫长的过程中,每当我提出建议或想要讨论什么事,都只换来令人沮丧的沉默,我就不想卷入。”
  莎兰德好一阵子没吭声。
  “我……我不擅长经营关系。但我的确是信任你的。”
  听起来几近于道歉。
  “也许吧。你不善于经营关系并不是我的问题,但假如我担任你的律师,这就变成我的问题了。”
  沉默。
  “你希望我继续当你的律师吗?”
  莎兰德点点头。安妮卡叹了口气。
  “我住在菲斯卡街九号,摩塞巴克广场上面。你能载我过去吗?”
  安妮卡看了看她的当事人,然后发动引擎。她让莎兰德沿途报路,在离大楼不远处停下来。
  “好吧。”安妮卡说:“我们就试试看。我可以受你委任,但有几个条件。当我需要联络你的时候,你要有响应。当我需要知道你希望我怎么做的时候,你要给我清楚的答案。如果我打电话说你得和警察或检察官或任何与刑事调查有关的人谈话,就表示我已经认定这是必要的,你就得准时出现在约定的地点,不能闹脾气。你可以做到吗?”
  “可以。”
  “只要你开始惹麻烦,我就不再当你的律师。明白吗?”
  莎兰德点点头。
  “还有一件事。我不想卷入你和我哥哥之间的不愉快。你跟他要是有问题,就得解决。不过希望你记住他不是你的敌人。”
  “我知道。我会处理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你现在打算做什么?”
  “不知道。你可以用电子邮件和我联络,我保证会尽快答复,只是我可能不会天天收信……”
  “你不会因为有一个律师而变成奴隶的。好啦,暂时就先这样。下车吧,我累死了,想回家睡觉。”
  莎兰德开了门下车,正要关门时又忽然停住,好像想说什么却找不到适合的语句。这一刻,她在安妮卡眼中几乎是脆弱的。
  “没关系,莉丝。”安妮卡说:“回去好好睡个觉,暂时先别惹麻烦。”
  莎兰德站在路边看着安妮卡的车渐渐远去,直到尾灯消失在街角。
  “谢谢。”她这才说出口。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在路上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第一次遇到狄恩是在我与妻子分手后不久。那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对此我不想再提及了。不过它的确与那次令人烦恼、充满灾难性的离婚有关,当时我似乎觉得一切情感都已经死了。自从狄恩·莫里亚蒂闯入我的世界,你便可以称我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