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哲理散文(外国卷) - 我生活的地方,我人生的目的(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亨利·大卫·梭 罗我到丛林中去,因为我希望生活得不慌不忙,只面对基本的生活现实,看看自己是否学得到生活所授予人们的东西,而不是到了弥留之际,才发觉自己虚度了一生光阴。我不希望过着称不上生活的生活,生活是如此可贵;我也不愿意无可奈何地生活,除非是迫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有深度,吸收到生活的精髓,要过着坚忍刚毅的、斯巴达式的生活,以便击溃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收割地带,细细地加以修剪,把生活逼迫到一个角落里,对它删繁就简。如果能证明它是卑微的,那么为何不认识那全部的、真正的卑微,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之于世?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通过体验来领悟它,在我下次远游时可以对此作一番真实的描述。因为在我看来,绝大多数人对生活还处于一种奇怪的不确定状态之中,不了解生活是属于魔鬼还是属于上帝的;同时,又稍微有点仓促地做出判断,认为人生的主要目的是“赞美上帝,并永远享受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乐趣”。我们依然生活得十分卑微,像一群蚂蚁;尽管寓言告诉我们,很久之前我们已经变成了人,像小人国里的小矮人,我们与仙鹤作战。这真是错上加错、无以复加,我们最优良的美德在这里成了纯属多余、可有可无、微 不足道的东西。我们的生活在琐事中消耗殆尽。一个诚实的人根本无须计算超过十指之数的数字,在极端的情形下也可能至多加上10个脚趾,其余的不妨混为一谈。简单,简单,简单啊!我说,让你的事情只有两件或三件,而不是100件或1000件;不必数到100万,计数到半打为止,账目大可记在大拇指的指甲上。在这变化无常、捉摸不定、瞬息万变的文明生活的海洋中,需要顾及的大风大浪、陷阱密布的风险区以及各色各样的突发事件是如此之多,一个人得依靠船位推算才能生存下去,假使他不愿意船只沉没、葬身海底而无法抵达港口的话;那些成功人士个个机关算尽啊。简化,简化!不必一天三餐,如有必要,饱食一顿亦可;无需100道大菜,5道足矣;其余各类事情,大可按照比率削减。我们的生活如同德意志联邦,全由弹丸小国构成,邦联的疆界永在变动,因此即便一个德国人也无法说出任一时刻本国的边界是如何划分的。虽然国家有所谓内在的——尽管实际上全都是外在的和肤浅的——改善,国家本身是一个难以驾驭、庞大臃肿的机构,正如同这个国家里的数百万个家庭—样,由于缺乏计算和崇高的目标,乱七八糟地堆满家具,失足跌入自己设置的陷阱,被奢侈和挥霍毁坏殆尽;对国家,对家庭,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之道在于厉行节约,过一种艰苦严谨、比斯巴达人更简朴的生活,并使生活目标趋于崇高。现在的生活过于放纵不羁。人们认为商业对国家必不可少,必须出口冰块、通过电报来交谈、一小时飞驰30英里(注:约48千米),人们对这些深信不疑,不论他们是否亲身参与其中;但是,我们是应该像狒狒还是应该像人一样生活呢,这倒是有点无法确定。如果我们不去制造出枕木、锻造出钢轨,不夜以继日地工作,而只是对我们的生活作一番拙劣的修修补补以期改善它们,那么谁又会修筑铁路呢?而且,如果铁路没有建造好,我们又如何能及时赶到天堂呢?但是,如果我们只呆在家中,各人只管各人的私事,谁又想修建铁路呢?并非我们乘坐铁路,倒是铁路乘坐我们。你是否曾想过,铁路下铺设的枕木到底是什么?每一根枕木都是一个人,爱尔兰人或者是北方佬。钢轨就铺设在他们身上,黄沙覆盖在他们身上,列车在他们身上疾驶而过。我向你们保证,他们都睡得很熟,确实适合做优良的枕木。每隔几年,一批新的枕木就会被换上,列车依然在上面飞驶而过;因此,如果有些人能有幸乘坐列车奔驰在钢轨上,另一些人则不幸被列车碾压而过。当他们碾过一个梦游的人,一个误入歧途的梦中人(一根出轨的多余枕木),并惊醒了他,他们便会突然停下列车,大叫大嚷一阵,好像是在表达抗议。每5英里(注:约8千米)派一伙人保持枕木停留在原位、高低平稳,我听说这消息后十分高兴,因为这表明他们有朝一日还是会翻身而起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