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哲理散文(外国卷) - 人人想当别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塞缪尔·麦科德·克罗瑟斯人生许多微不足道的烦躁都是由于人人想当别人的自然欲望所导致的,它使社会不能完美地组织起来,不能让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想当别人的欲望常常引导我们去做一些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我们的天赋与才能常常超出我们自己行业与职务的狭小范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才过其位,大材小用,因而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那种空头理论家们所谓的“额外工作”。一个态度认真的女佣人不会满足于只干几件指定的差事。她身上还有没用完的精力。她的志向是做一名家庭改革方面的专家。于是她来到徒有其名的主人的书桌前,在那上面进行一番彻底改革。按照她的整洁观念,所有文件都重新进行了归置。当那位可怜的主人回来后,发现为他所熟悉的杂乱无章已经变成面目可憎的整洁时,他简直成了一个反动分子。一位秉性严肃的市电车公司经理绝不会只从运送乘客方面,和使乘客觉得便宜、舒适这一简单责任中获得满足感。他要发挥道德促进会宣讲人的职责。于是,当一位可怜的乘客正在皮带环的下面摇摇晃晃站立不稳时,他却要为这位乘客读点儿东西,请求他发扬基督徒的美德,不要推挤。一个人走进理发店,目的只是刮刮胡子而已,但却遇到一位雄心壮志的理发师。这位志向高远的理发师绝不满足于仅对人类的幸福安康做微小的贡献。他坚持认为,他这位顾客还需要洗发、修指、按摩、在滚热的毛巾下发汗、在电风扇下冷却等等,并在进行所有这些的同时,他的皮鞋还必须被重新上油擦拭。当你看到有些人在接受种种他们并不需要的服务时所表现的忍耐,你不觉得奇怪吗?其实也不过是为了不伤害情愿多干点活的手艺人的感情罢了。你看,卧车中一些乘客站起身来让人家为他刷衣服时,有着一副多么耐心的神情啊,他们十有八九并不想让人去刷。他们宁愿衣服上留着灰尘也不愿被迫忍受这种事。但是他们明白不能让别人感到失望。这是整个旅行中的隆重仪式,是正式献礼之前不可缺少的。人人想当别人,这种情形也是艺术家与文人学士出现越轨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画家、剧作家、音乐家、诗人以及小说作者也就像上面说的女佣人、电车公司经理与理发师一样,犯着人们所通有的毛病。他们总是希望“以最多的方式对最多的人们做最多的工作”。他们厌倦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而喜欢尝试种种新的结合。于是他们经常把不同的事物拉扯在一起。一种艺术的实践者总是尽量用另外一种艺术制造出某种效果。于是有的音乐家想当画家,像使用画笔一样来使用小提琴。他要让我们看见他为我们描绘的落日彩霞。而画家则想当音乐家,想把交响乐画出来,并很苦恼那些缺乏修养的人听不出他画中的音乐,虽然那些色彩的确不相协调。另一位画家则想当建筑师,希望他绘制出的图画能产生砖石砌成的感觉。结果他的作品倒很像一所砖房,但可惜在一般正常人看来却不像一幅图画。再如一位散文作家厌倦了写散文,而想当诗人。于是他在每一行开头用了大写字母以后,却继续按着他的散文手法来写。再比如看戏剧。你带着你那简单的莎士比亚式的观念走进剧院,以为来到这里就是看戏。但是你的剧作家却想成为病理学家。于是你发现自己身陷诊所,四周阴森难耐。你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消遣,找个地方舒散心情,但你这位不入流的人士却走入了这个专门为你准备的场所,因此你不得不熬到终场。至于你有自己的苦衷这点并不成为充分的理由使你豁免。又如你拿起一部小说来看,以为这肯定是一则故事。谁料到这位小说家却另有主张。他想充当你的精神顾问。他要对你的心智有所建树,他要把你的基本思想重新整理一番,他要抚慰你的灵魂,对你整个人进行清理。尽管你并不想让他为你做什么清理或调整,他却要为你做所有这些事。你不愿意让他改造你的心智。确实,你自己也只有那么一颗可怜的心,你自己的工作也还需要它。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