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哲理散文(外国卷) - 艺术与死亡(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布德尔在我人生暮年的岁月中,精神里依然保留着像往昔那样激动的反应。不要怠慢了人生最后这段时光。在自然界这个大舞台上,人们才是自己真正的偶像。人们总爱追溯自己的过去,可今非昔比,一个人往昔的风貌如今已荡然无存了。人们时刻铭记着生命新陈代谢的永恒规律,人终究是会死亡的。难道有什么能够比菊花馥郁的飘香更能抚慰人的心灵吗?在我生命旅途最后的这段时光中,我看见过去的躯壳脱落,离开了我。我依傍在那种被人们称作棺材的粗糙而阴森的箱子边,久久地沉思。我孤独一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在这个被钉在一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木头箱中,我更加清楚地感到了人类理想和命运之间的距离,是死神向我们昭示了理想和命运的综合。灵魂有时真像是一口庞大而沉重的箱子,它比世界上最大的棺椁所盛的痛苦和忧伤还要多。在我生命弥留于这个世界最后的时日里,啊!竟有那么多贴心知己的朋友们用他们热情温暖的手握住了我那双嶙峋颤抖的手!可是,从前有谁曾关注和指导过这双被大家紧紧握住的手呢?命运,乖谬的命运,请告诉我关于你神秘莫测的规律吧!请提醒我你漂移游荡的方向吧!爱情、痛苦、死亡,这些就是人生的大学校。人生的暮年时期,要比童年时光消失得快得多,甚至比中年时期还要短。人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人们为生命如此匆匆而感到困惑和茫然,他们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去行动。有谁会知道呢?现在,在我的创作中有雄伟磅礴的高山,浩瀚无边的大海,它们都显示出了冲天的气势和巨大的力量。我不敢相信。空间和时间意味着什么?它们也是一种尺度吗?啊,比例,你永远至高无上。人们看见燕子在起飞,顷刻之间辽阔的天空中到处都是回旋飞舞的燕子。人们常说,燕子飞去还会归来。在我晚年的时日里,我看见那些严肃而理智的燕子在我门口的三角楣上,用衔来的泥土筑成了一个漂亮精致的小巢。当春风再度吹拂、蝶舞蜂喧之时,燕子自然就会飞回。可是我,我还能看到燕子归来、展翅飞舞的倩影吗?还能倾听到它们呢喃报春的欢音吗?可能只有时光才会知道。逝去的人和新出生的人如同出发和归来一样,交织在一起,使人类保持着匀称和平衡,而在这种匀称和平衡中却隐潜着不幸的悲剧。一群嘶鸣号叫的乌鸦正在排列着队形,进行殊死的鏖战,墨水瓶也无法同它们飞翔时带来的黑暗相比拟。在我人生暮年的最后时日里,那些在光明之后投下的黑暗教给了我们明暗的对比;黑暗与希望同在,明亮与恐慌并行。所有这些日子都纷集在那里,用殊异的目光审视我,它们每一天的面孔都各不相同。你们对我生命所剩下的残年孤月将如何看待?我是否知道那些最终莅临的时日意味着什么?我对一切都不敢相信,有时则故意置若罔闻。那曾经是些沧海横流、混战与争斗延宕不休的年代,欢乐与欢乐残酷地厮杀,忧伤与忧伤激烈地抗衡。岁月在焦虑地、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它们深信不疑的是,我会最终发现真实。我激动得周身战栗不止,难道我惧怕触碰到你吗?神秘莫测、难以驾驭的真实啊!闪烁在过去年代的灵光业已熄灭,散落的灰烬也都飘散了,周围到处覆盖盛开着五彩缤纷的、属于我们的鲜花。这些美丽的鲜花可能会释放出一缕带有苦味的芳香。可是,为什么会夹杂着苦涩呢?究竟什么是苦涩?什么又是甜蜜呢?你歇斯底里地践踏了整个美丽娇媚的花园,我丧心病狂地掠夺了整个花园的果实,我整个灵魂都向往着美丽的女人,我在如痴如狂的爱情中创作着人的艺术。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千只鹤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菊治踏入镰仓圆觉寺院内,对于是否去参加茶会还在踌躇不决。时间已经晚了。“栗本近子之会”每次在圆觉寺深院的茶室里举办茶会的时候,菊治照例收到请帖,可是自从父亲辞世后,他一次也不曾去过。因为他觉得给她发请帖,只不过是一种顾及亡父情面的礼节而已,实在不屑一顾。然而,这回的请帖上却附加了一句:切盼莅临,见见我的一个女弟子。读了请帖,菊治想起了近子的那块痣。菊治记得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地狱的滑稽大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 [点击阅读]
复仇的女神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玛柏儿小姐习惯在下午,看第二份报。每天早上,有两份报送到她家里。如果头一份能准时送到的话,她会在吃早点时读它。送报童很不一定,不是换了个新人,就是临时找人代送。报童对送报的路径,各有各的做法。这也许是送报太单调了的缘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