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诈骗圈套 - 正文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五从歌舞伎町到大久保西区一带,分布着许多饮食店。田关决定从大久保西区开始搜寻。搜寻的目标就是穿着邋遢衣服的老人。首先开始搜寻的地点是专开廉价酒店的百人町。田关转悠了十几家小酒店,都没有发现这种打扮的人。为了打听线索,每到一家酒店,他都买了一瓶酒。但是,打量着脸色铁青、无精打彩的田关,店主们全都惊讶地摇了摇头。从百人町来到大久保西区时,时间已近九点了。周围刮起了一阵狂风,田关这才想到,据说台风即将来临了。田关象着了魔一般逐家逐店地询问过去。每从一家店里出来,他的绝望就加深了一层。至此,他的心中突然浮现出了一些疑问:既然是符咒附体,具有超凡本领的道士,为什么会出现在小酒店里呢?而且打扮得象乞丐一样。然而,他马上又否定了这种疑问。因为连日来发生的事件已经使他心服口服了。我只好认命了。他这样想道。唯一的愿望,就是早点找到那个道士。关于一副邋遢相的道士,在小酒店里喝得酩酊大醉的说法,正由于田关目前的境遇,反而显得更有诱惑力。要解除自己身上死亡的阴影,靠医学是无济于事的,只能靠极尽阴阳之学,栖身于神仙境界的道士。田关一心这样认为。田关顶着风,艰难地向前走去,越走步履越沉重。谁知道道士在哪里呢?如果近几天内不出现的话,自己的生命就没救了。田关拖着双腿穿过一个小公园旁,向对面走去。对面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工地。田关想穿过工地。他已经筋疲力尽了。连晚饭也顾不得吃,一边摇摇晃晃地走着,一边沉思着。从头顶上传来了一阵闷乎乎的声音。刚开始,田关以为是风声。但当他抬起头来时,他的身体不由得僵住了。一团黑呼呼的东西从头顶上空垂直地往下掉。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白铁皮,以飞快的速度径直向田关的头顶砸下来。田关紧紧地抱住了身旁的一根电线柱子,他已经没有躲避的余地。哐的一声,白铁皮掉在了地上。田关仍然死死地抱住电线柱子。他的胳膊似乎僵硬了。一阵子,他死死地盯着躺在地上的白铁皮,身体一动不动。一阵风带着声音吹了过去。田关猛然惊醒,开始奔跑起来。他的贫血症又犯了。“已经没救了。”他只是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话。田关奔进了一家挂有绳帘的酒店,他想一醉方休。他要了一杯冰冻酒,一饮而尽。接着,他又要了一杯热烫的酒。这里是一家小酒店,只有五、六只高脚凳。环境显得肮脏不堪。墙上挂着被煤烟熏黑了的蓑衣和雨伞。肥胖的蟑螂在上面蠕动着。田关把双肘支在柜台上,他的头埋在双肘中,久久没有动弹。他明白,酒店里的客人和老板全都以惊奇的目光盯着他。然而,从这些目光中,他感到了一种异样的注视,简直象箭射一般。田关记起来了,在他踏进店里的时候,确实看到过一个小个子老人。于是,他倏地抬起头来。他真地看到了一个小个子老人。老人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说不出准确的年龄,大概有七十岁的样子。老人手捏着酒杯,双目深邃地凝视着远方,目光显得飘忽不定。似乎正在凝视着空间彼岸的死亡世界,给人一种渺茫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道士。烫酒端上来了。田关握住酒杯的手不住地颤抖。他断定,眼前这个邋遢的老人正是他要寻找的道士。田关把滚烫的酒倒入酒杯中,由于紧张,送到嘴边的酒杯碰到了牙齿,发出咯咯的声音。他目不转睛地观察起老人来。不管怎么看,老人都不象是一个平常的人。他的清瘦狭小的脸庞上,挺立着高高的鼻梁。周身洋溢着神秘的气氛。也许是由于老人的超然气度,也许是因为心理因素。田关似乎看见了扩展在老人身边的广袤的荒野。尽管老人在如此劣等的酒店里喝酒,却仍然有一种超然的风采。老人悠然自得地喝着酒。田关小口小口地呷着酒杯中的酒。他不能让自己醉倒。眼前的这位老人,是他生命的最后一条救命绳索。十分钟后,老人结了帐,他付出了一千日元票面的钞票找回了一大把零钱。他把零钱排在柜头上,一个一个仔细数过后才放进了口袋里。这个举动显得非常吝啬。田关注意到了老人吝啬的表情。这种举动和住在险境里的道士的身份是不相符合的。田关感到很失望。难道他认准的这个道士原来不过是一般的老酒鬼吗?老人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店门。田关怀着疑心跟踪在他的身后。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公园走去。走到公园旁的街灯下时,老人站住了脚,竟随地小便起来。小便完后,他还上下抖动了一下身子。田关失望透顶。他感到两腿发软,身体如灌了铅一样沉重。绝望感从体内一直浸入他站立的脚下,仿佛生了根一样,使他挪不动脚步。——我没救啦!田关正里返身往回走,突然看见从公园里走出两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喂,老头,你不知道禁止随地大小便吗?”其中的一个讽刺道,好象是已经喝醉了酒。目田关对这种有特征的腔调,神经质地感到害怕。“滚开!”正欲逃开的田关,听到老人的声音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声音显得很沉静,使人联想起淙淙的流水。声音中听不出半点恐怖,它把田关给镇住了。“滚开?你这个糊涂的老头,别看错人啦!”“喂,算啦。他是个老头嘛!”另一个伙伴劝阻道。“喂,老头儿,打起精神来。”小青年似乎酒劲发作了。他向老人扑去。田关想像着老人扑倒在地的情景。然而,他非常惊奇地看到,被打倒在地的却是那个年轻人。“老头儿,畜生!”另一个年青人从惊愕中惊醒过来,向老人抓去。可是转眼之间也被打翻在地。老人却岿然不动。接着,他稳健地走到椅子旁坐了下来。田关急忙向椅子边跑过去。“道士!”田关跪在地上,说:“您一定是道家龙洞派第九代的道士。您一定要救救我啊!”田关伏着的地面上,风吹起落叶一扫而过。“你已经没救啦。”老人低声地回答道。“你能够看出我是道士,眼力真不错。但是明天晚上你就要死去了。”“正因为这样,我才拼命到处找您的。那个老人说只有您才能够解除我身上的死亡阴影。”“多余的人,还不是象行尸走肉一样吗?”老人仰望着天空。透过正在凋零的榉树的树梢,可以看见无数颗眨眼的星星。“道士,求求您,我有妻小啊……”“这不关我的事,到了死期的人是不得不死的。你一走进酒店,我就已经看出你的宿命来了。”道士的冷酷无情的口吻,使人联想起随风飘散的云。“求求您,我会报答您的。只要鼓活我,我付给您一百万,不,二百万日元……”田关狠狠心,甚至提出了以钱相报。他已经孤注一掷了。“什么,你给我二百万日元的报酬吗?”道士的口气突然变了。“是。是的。”“不撒谎吧?”道士的声音变得沉甸甸的。“明天我就把钱带来。只是您救我……”“你敢杀人吗?”“敢!”“要想解开你身上的死亡阴影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把死亡的阴影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在几天内将代替你死去。所以你等于杀人的凶手。但是你今后将受到良心的谴责。你能做得到吗?”“能做到。”田关回答道。他艰难地咽下了一口唾沫。他有些怀疑,道士是否在试探他的人格。但转念一想,道士既然自己也在柜台上吝啬地数过小钱,就决不会怪罪他的私心。“那么,把死亡的阴影转移给谁?他在哪里?”道士逼问道,语气显得非常冷静。“转移给我公司的常务负责人,一个叫吉冈常雄的男人。”如果要问田关想杀死谁的话,他百分之百会选中吉冈的。他巴不得吉冈在近几天内死去。所以,他毫不迟疑地说出了吉冈的名字。“是吗?……”道士吐出了半句话,沉默不语地站立着,看上去象一根细木桩一样。田关感到一阵凄怆。他等待着道士的发话。“你可以回家去了。”道士微微地动了—下。他的声音显得嘶哑。“道士……”“明晚上七点整,把钱带到这里来。”“可是,万一……”“你身上的死亡阴影已经解除了。”说完这句话,道士飘逸地向前走去,消失在黑暗中。诈骗圈套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理智与情感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0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