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涨潮时节 - 第二部 1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个特别的周二下午,绫恩-马区蒙独自出门散步。她觉得自己近来似乎越来越难以安定下来,心里也越来越不满,所以希望静静地想想事情。
  她已经好些天没去看罗力了。那天早上她要求罗力借给她五百元,两人多少有点不欢而散之后,他们见面时还是像往常一样。绫恩知道自己的要求不合理!罗力有权利拒绝,可是尽管如此,情人之间是没有“理”可循的。外表看来,她和罗力和以往毫无不同,可是内心里她却不敢那么肯定。这几天,她觉得无聊得难以令人忍受,可是又不愿承认大卫-汉特和他妹妹的突然离去是使她感觉无聊的主要原因。她不得不承认,大卫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至于那些亲戚,此刻她也觉得真够烦人的。她母亲精神很好、兴致很高,却也惹火了她。
  这一天午餐时,马区蒙太太说要再找个新园丁,“老汤姆现在什么都弄不好。”
  “可是,妈,我们没那么多钱啊!”绫恩喊道。
  “胡说!绫恩,戈登要是看到我们花园一塌糊涂,一定会很难过。他一直希望花圃修剪得很整齐,杂草通通拔掉……可是你现在看看。我想戈登一定希望好好整理一下。”
  “即使要我们向他的未亡人借钱?”
  “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绫恩,罗莎琳真是太客气了。我把那些帐单都付清了,银行里什么钱都不欠,真是太好了。而且我觉得再请一个园丁也一样经济,你想,再请个人,我们可以多种多少菜啊!”
  “一个礼拜多花三镑请个园丁!这些钱可以买太多菜了!”
  “我想用不着那么多薪水,亲爱的。有很多退伍军人找不到工作,报上说的。”
  绫恩冷冷地说:“我不相信在温斯礼找得到。”
  虽然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可是绫恩却始终担心她母亲现在那种经常依赖罗莎琳过日子的心理。每当想起这一点,大卫嘲弄的语气又仿佛在她耳边回响着。
  于是她在恶劣的心情下,独自出门散散步,舒缓一下心头的烦闷。
  她在邮局门口碰到凯西婶婶,凯西婶婶的心情很好,但对她却起不了什么作用。
  “绫思,我想我们就快有好消息了。”
  “你是指什么?凯西舅妈。”
  柯罗德太太笑着点点头,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
  “幽灵告诉我一个最惊人的消息——真是太惊人了。我们大家的困难都可以高高兴兴地解决。我得到过一次幽灵的讯息,不过我还要再试试。要是不成功,我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亲爱的绫思,我绝对不会先勾起别人错误的希望,不过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事情一定很快就会解决。我真的很担心你舅舅,大战期间,他实在工作得太卖力了,真需要好好休息休息,专心做他的研究——不过当然啦,没有适当的收入是办不到的。有时候,他紧张得好奇怪,我真替他担心,他真的很奇怪。”

  绫恩沉吟地点点头。林尼尔-柯罗德的改变并没有逃过她的眼睛,她也发现他心情很不稳定。她怀疑他偶尔可能会靠药物来刺激自己,甚至可能有吸毒的习惯,所以有时候才会那么紧张不安。她不知道凯西舅妈知道多少,猜到多少。绫恩觉得凯西舅妈并不真像表面上那么傻。
  她又沿着大街向前走,刚好看见杰若米舅舅走进他家大门。绫恩觉得,这几个星期中,他似乎突然老了很多。
  她加快了脚步,希望快点离开温斯礼村,到山丘上空旷的地方去。加快脚步之后,她马上觉得好过多了。她打算走上六七哩——好好把事情想一想。她一直是个头脑清醒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可是直到目前为止,她从来不知道这么随便走走就能使她感到满足。
  对,就是这样,随便走走!毫无目的、不拘形式的生活方式!退伍之后,她一直很怀念过去的日子——那时候,一切职责都划分得清清楚楚,生活得有计划、有规律。可是即使在这么想的当儿,她也不禁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害怕,难道所有人私心里都有这种感觉吗?难道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影响?这不是物质上的危机——像原子弹来复枪那样。不,这是精神上的危机让人觉得,如果不用脑筋,日子过起来容易多了。她——绫恩-马区蒙——已经不再是入伍时那个头脑清晰、有决心的理智女孩了。她的头脑已经变得专业化,运用在固定的方向了。现在退伍回家了,她又变成自己的主人,但是她对自己厌了把握住个人问题的态度,却感到讶异不已。
  绫恩忽然苦笑了一下,心想:要是战争使她变成报上那种“家庭主妇型”的女人,那才奇怪呢。报上所说的那种家庭主妇,因为遭到过无数“不行”、“没办法”,所以即使给她肯定的“行”、“可以”,她也没办法接受了。由于环境的驱使,那些妇女必须计划、思考、随机应变,运用自己的一切潜力,所以连她们本来不自知的潜能也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有她们才能不靠别人力量挺直地站着。而她——绫恩-马区蒙,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做过需要用脑筋的工作,可是现在却变得茫无目标,没有决心——对,就是这个可恨的字眼:茫无目标。

  那些留在家乡的人,就像罗力……
  可是绫恩的脑筋马上从模糊的通论回到自己身上:她和罗力。问题就在这儿,是真正的问题——也是唯一的问题。她真的想嫁给罗力吗?
  天色渐渐暗下来,绫思一动不动地坐着。她双手支着下巴,坐在山边的一个小树丛中,望着下面的山谷。她不知道到底有多晚了,只知道自己很奇怪,不想回家。长柳居就在她的左下方。长柳居——如果她嫁给罗力,那就是她的家了!
  如果一一一切问题就在于这个“如果”……如果……如果!
  树丛中飞出一只鸟,发出一声像小孩生气一样的惊叫声。
  火车站那边一辆开出站的火车冒出一股浓烟,橡个巨大的问号似的。
  我要不要嫁给罗力?我想嫁给罗力吗?从头到现在,我到底有没有想要嫁给罗力?如果不嫁给罗力,我会不会受不了?火车驶远了,浓烟也颤抖着消逝了。可是那个问号却仍然盘旋在绫恩的脑海。她从军之前的确爱过罗力。可是她想道: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绫恩了,回来之后,我已经改变了。
  她心头涌起一句诗:
  “生命、世界、还有我,全都变了……”
  可是罗力呢?罗力没有变。
  对,就是这样,罗力没改变,仍然和她四年前离开时完全一样。她想嫁给罗力吗?如果不想,她到底希望怎么样呢?
  她身后树丛传来树枝断裂的声音,一个男人一边咒骂着,一边走过来。
  她喊道:“大卫!”
  “绫恩!”看到她,他似乎很惊讶,“你在这儿干什么?”
  他一路跑来的,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我也不知道,只是随便想点事情。”她含糊地笑笑,“我想,大概很晚了吧。”
  “你一点都不知道时间吗?”
  她随便看看腕表。
  “我的表又停了,我常常忘了拨。”

  “不只是表!”大卫说:“是你体内的动力、生命力。”
  他走向她,她迅速站起来。
  “太晚了,我要回家了。几点了?大卫。”
  “九点一刻。我要快点跑,不然赶不上九点二十到伦敦的火车了。”
  “我不知道你回来了。”
  “我回富拉班拿东西。不过我一定要赶上这班车,罗莎琳一个人在公寓里——要是她一个人在伦敦过夜,会怕得不得了。
  “住在公寓里?”绫恩的口气中带着轻蔑的意味。
  大卫严厉地说:“恐惧是没有一定规则的,要是你也被人轰炸过……”
  绫恩忽然觉得很惭愧,她说:“对不起!我忘了……”
  大卫忽然刻薄地说:“不错,很快就忘了——忘得一干二净。安全了!顺服了!又回到一切血腥事情的起点了!爬进自己坠落的小洞,安安全全地躲在里面。你,绫恩,你也和其他人完全一样!”
  她喊道:“不,不,我不是,大卫。我刚刚还在想——在想……”
  “想我?”
  他的快动作吓了她一路,他有力的手臂把她搂向自己,热情的双唇吻着她。
  “罗力-柯罗德!”他说,“那头牛!老天知道,绫恩,你是我的。”
  接着,他又像刚才一样突然地推开她。
  “我要赶不上火车了。”
  他跑向山脚下。
  “大卫……”
  他回头大声说:“我一到伦敦就打电话给你。”
  她看着他跑过暮色中——轻快、敏捷、充满了天生的美感。
  接着,她带着混乱、奇异、动摇的心情、缓缓走向家的方问。
  但是她又迟疑了一会儿,想到母亲会亲切地欢迎她回家,也会提出问题……
  母亲——竟然向她看不起的人借了五百镑!
  回到家里,绫恩一边轻轻上楼,一边想道:我们没有权利看不起罗莎琳和大卫,我们还不是一样吗?为了钱……我们什么事都愿意做!
  她站在自己卧房里,好奇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她想:这是个陌生人的脸。
  接着,她忽然觉得很生气。
  她想:要是罗力真的爱我,再怎么样都一定会替我弄来五百镑,一定不愿意看到我因为从大卫那儿借钱而觉得羞耻。
  大卫说他一到伦敦就会打电话给她。
  她像做梦似地又下了楼。
  她想:做梦,也可能非常危险。
或许您还会喜欢: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