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簪中录 - ☆、一 似幻如真(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似幻如真(三)
  休息半晌,正午最热的时间过去。带着岐乐郡主自然是不能骑马了,李舒白与黄梓瑕坐上了马车,岐乐郡主的车在后跟着。
  虽然都是轻装简从,但岐乐郡主带来的侍卫足有七八十人,随扈的夔王府卫也有两百多人,浩浩荡荡一群人在官道上行走,黄尘蔽日,声势浩大,李舒白与黄梓瑕在马车内感觉到行路晃晃荡荡,速度减了一半不止,只能相视无言。
  悬挂在车内的那个琉璃瓶摇摇晃晃,里面的小红鱼也似乎厌倦了长途的奔走,在水中不安地游动起来。
  黄梓瑕抬手握住琉璃瓶,让它尽量少晃荡一些,一边低声说:“这一路跋涉,王爷为何还要带着它?万一琉璃盏磕了碰了,还是放在王府中比较好吧。”
  李舒白瞥了小鱼一眼,说:“习惯了。”
  习惯了,习惯了什么呢?是小鱼习惯了跟着他来来去去,还是他习惯了身边养一条小鱼,偶尔能注目一刻?
  黄梓瑕望着这条阿伽什涅,又恍然想起十年前,他从先皇咯出的血中,发现了这条小鱼。那时他尚是不解世事的幼童,如今却已经是声名赫赫的夔王。
  而十年来,这条鱼却不曾长大,也不曾变化,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从未发出过任何声音。仿佛,有一些东西永远定格在了他十三岁的那一夜,永远凝固,不曾改变。
  她放开手中的琉璃盏,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心想,无论是什么东西,十年了,或许不仅仅只是习惯,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东西了。
  眼看红日渐渐西斜,成都府却还未曾到达。
  景毓催马赶上,在窗外低声说:“王爷,郡主身体不适,已经下车歇息了。”
  他们的马车也只能徐徐停下。李舒白隔窗望向岐乐郡主,见她下了车就靠在了树上,脸上倒是并不疲惫,只左右张望,满脸烂漫神情,还抬手去折了一朵蜀葵在手中看着。
  李舒白看了黄梓瑕一眼,她会意,取了薄荷水下车去向岐乐郡主问安,并将薄荷水递给她,说:“王爷让奴婢送这个水过来。郡主若觉得旅途不适的话,可多闻闻这水,有舒缓解郁的功效。”
  岐乐郡主开心地接过来,放在鼻下轻嗅,说:“王爷真细心,我只是有些许胸闷而已。”
  黄梓瑕抬头四望,见暮云四合,宿鸟乱飞,晚风中阵阵松涛呼啸,不由得心中一凛,对岐乐郡主说道:“郡主还是快点上车吧,我们恐怕得尽快上车,及早赶到成都府。”
  “没事,听说也就二十来里路了,在初更之前,我们定能赶到的。”岐乐郡主看了看周围,笑道,“你看这里景致迷人,山峡之中万花开遍,难道不想看一看么?”

  黄梓瑕不由得有些无奈,只能说:“郡主雅兴,只是今日时辰已晚,不如明日再命人寻来,细细游玩一天,不知郡主意下如何?”
  “人人都说夔王身边的杨公公风采过人,没想到居然一点都不懂风雅。”岐乐郡主丢开了手中的花,走向自己的马车。
  黄梓瑕松了一口气,正要回去向李舒白复命,忽然听得岐乐郡主又在身后说:“等一等呀,杨公公。”
  她又回身看岐乐郡主,却见岐乐郡主手中托了一个小小的盒子,说:“差点忘记了,这个是送给夔王的。”
  黄梓瑕低头伸手去接,岐乐郡主却将手一抬,说:“这可不能经过别人的手,我得亲自送给夔王。”
  黄梓瑕在惊飞的宿鸟之中,无奈道:“那么,郡主可在到成都府之后,再送王爷不迟。现下,还是尽快上车前往成都府吧。”
  “我还不知道么,你们到了成都府中,周使君必定又是设宴,又是歌舞,非得折腾半宿不可。等到了明日,夔王又是忙于事务,我要找他可太难了。”她说着,提起裙角,踩着树下的茸茸碧草走到李舒白车前,对着里面的李舒白笑道,“差点忘了给你礼物啦。”
  李舒白放下手中的文书,笑着抬手接过,说:“多谢费心了。”
  “哎,你怎么不看啊。”她提起裙角,踏着木阶上去,坐在他的身旁,笑意吟吟地拿起盒子,又一次递到他面前,“猜猜里面是什么?”
  李舒白望着这个盒子,微微皱眉:“我怎么知道。”
  “真是的,连敷衍我一下都不肯。”她气恼地拨开卡锁,把盒盖一掀,说,“就可我在佛前祈求了数月才求来的。菩萨对我说,它一定能实现我的愿望,成全我无望的心思……”
  她的话尚未说完,盒盖已经被她掀开。
  未曾看清里面是什么东西,已经看到光芒一闪。
  李舒白反应何等机警,在那光芒闪过的一瞬间,已经抓起旁边的小几,向着盒子砸去:“别打开!”
  然而轻微的哧哧声已经响起,随着岐乐郡主掀起盒盖,一种细微的气流立即从盒内破空而出,充斥于整个马车之内。
  不,其实不是气流,而是比牛毛还细小的上百支钢针,如同急风般弥漫了整个马车,在这么小的空间内,根本无法躲避。
  幸好小几已经砸到,岐乐郡主的手被撞得一歪,盒子立即跌落于车内。车上铺设了厚厚的绒毯,里面剩余的针全部射入绒毯内,并无声息。
  但这么多针,毕竟已经漏了几根出来。
  李舒白一言不发,只抬手拔掉了自己左手肘上的一根细如牛毛的针。而岐乐郡主亲自打开那个盒子,她近在咫尺之间,胸口和肩膀上,都已被针刺到,顿时惊叫起来。

  李舒白立即抓住岐乐郡主的手臂,带着她从车上一跃而下。
  岐乐郡主迷迷糊糊之间,目光无意识地看了他最后一眼,眼睛却已经没有了焦距。
  李舒白一把抱住她,沉声道:“景毓,集箭阵;景祐,布掩护。”
  苍云四合,天色渐暗,群山之间长风呼啸而过,如同惊涛之声。
  周围惨呼声四起,破空的弓弩声密集,乱箭齐发。
  飞箭如雨,向着停在这边的车队射来,竟是不管夔王府还是岐乐郡主的侍卫,要一律射杀。
  岐乐郡主的侍卫们顿时乱了手脚,一时中箭的中箭,奔乱的奔乱,溃散如蚁。
  而夔王府的侍卫毕竟训练有素,在景毓等人的指挥下,片刻间已团团聚拢,以树木、马匹与马车为屏障,迅速排成对外的阵势。更有人已抽出弓箭,开始反击。
  箭如雨下,马匹们的哀嘶与侍卫们中箭的惨呼不断传来。更有流箭向着马车后的他们射来,有一支差点扎进了岐乐郡主露在外面的腿上。
  李舒白将岐乐郡主架到车下,抬手探了一下她的鼻息,然后又将手放下了。
  黄梓瑕在仓皇之间也没注意他的神情,只盯着圈外的动静。
  夔王府侍卫再怎么骁勇,终究敌不过前赴后继出现的埋伏,呈现了弱势。
  黄梓瑕并无防身兵器,只能回身看李舒白。他将随身的一柄匕首丢给她,低声说:“待会儿,骑上那拂沙,冲东南方向。“
  黄梓瑕握紧匕首,仓促说道:“对方攻势密不透风,这弩阵恐怕冲不出去。”
  “对方用的是九连弩,一次发三箭,九次连射一过,需填充二十七支箭。我看他们虽是轮流发射,但并不均匀,尤其是东南角,配合并不默契,到时必定有空隙————而且,九连弩一支半两,每人能负重多少?又要在山野之间行军,我不信他们能维持这样密集的攻势多久。”
  果然如李舒白所料,最初攻势一过,箭雨势头便大为减弱了。景毓景祐等立即上马,示意突围。
  黄梓瑕上了那拂沙,拨转马头看向李舒白。
  涤恶已经迫不及待,长嘶一声,跃上前来。
  李舒白看了不知生死的岐乐郡主一眼,终究还是了上马,越过她的身畔,丢下大片马匹与侍卫们的尸体,率领所有人向东南方疾驰而去。
  正是弓弩已尽的时刻,那边人显然没料到对方会骤然突围,虽然也迅速组织起攻势,但那仓皇的抵御在绝地反击的气势之前毫无抵御之力。当先前来阻挡的几人被一马当先的景毓等人砍翻之后,后面的数匹马迅速赶上,还举刀准备抵挡的那几人被践踏于地,惨叫声中,周围的人心胆巨寒,顿时奔逃四散。

  李舒白一骑当先,身后数十人跟着他一举突破包皮围,四散而去。
  汉州到成都府,一路尽是荒野茂林,一旦散开,便如飞鸟投林,对方再也无法全歼他们。
  在逐渐幽暗下来的荒林之中,黄梓瑕紧随李舒白,两匹马都是神骏无比,一前一后隐入山林。
  身后忽然响箭声起,一团火光裹挟着风声,直越过黄梓瑕的耳畔,向着前边李舒白而去。
  黄梓瑕下意识地叫出来:“小心!”
  她的声音还在喉口,李舒白听到破风的声音,早已伏下了身,涤恶也顺势向右一跳,那支箭不偏不倚自涤恶的身边擦过,钉入了旁边的一棵松树。
  那松树的树皮干燥,又挂满松脂,一见到火焰,顿时火光升腾,在已经渐渐暗下来的林中,顿时照得他们二人明亮之极。
  “走!”李舒白毫不理会正在燃烧的那棵树,低声叫她。
  黄梓瑕催促着那拂沙,从那棵树旁飞驰而过。
  听得身后有人远远大喊:“一黑一白马上两人,务必击杀!”听声音,似乎是徐州口音。
  嗖嗖冷箭向他们射来,远没有之前连弩箭雨的气势了。在昏暗的山林之中,他们唯有仗着马匹神骏,疾驰而去。
  出了松林,前方是断崖,他们只能沿着悬崖,折而向前面的山坡。这里没有了树木,两匹马在灌木丛之中向前奔驰,马蹄被绊,又失去了掩护,身后追兵渐近。
  李舒白一言不发,直指前面的另一片杂林。黄梓瑕正催马跟着他前行,忽听得胯下的那拂沙一声痛嘶,脚下一绊,整匹马向前跪了下去。
  它的后腿中箭,重重跌倒于地。
  黄梓瑕身不由己,跟着摔跌的那拂沙向着地上扑去,眼看就要摔倒在满地的荆棘之中。
  她还来不及惊呼,忽然腰身一轻,身子在半空之中被人一把抱住,硬生生地从荆棘之上被捞了起来。
  李舒白将她圈在怀抱之中,一手缰绳,一手护着她。涤恶继续疾驰,向着面前的黑暗山林狂奔而去。
  而她转头看着哀鸣不已的那拂沙,又想着刚刚死去的那些侍卫们,不由得心惊胆寒。抬头看将她护在怀中的李舒白,却只见在渐暗的天色之中,他始终盯着前方,那里面专注而坚毅的光芒,还有拥着她的坚实臂膀,让她所有的惊恐惶急慢慢消减为无形,心中唯余一片宁静。
  她知道,他一定能带着她安全逃脱的。
  作者有话要说:寂寞啊……
  是不是大家都等着本卷结束再看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