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簪中录 - ☆、十四长街寂寂(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四长街寂寂(二)
  于是两人都不再说话,王家的府邸已经遥遥在望。他们进了门,门房帮他们牵走马,父子二人沿着回廊,一直往内院走去。
  写着横平竖直的一个“王”字的灯笼,在地上洒落晕红的光,让这座冷清的宅邸,也显得有了些许暖意。
  王麟走着,在夜色中慢慢停下脚步,转头看着王蕴。
  王蕴不明究底,站在灯下看着自己的父亲。
  王麟看着面前比自己高了半头的王蕴,脸上露出欣慰又感伤的神情:“蕴儿……其实我并不想你的手上沾上血腥。”
  王蕴抿住自己的唇,看着父亲良久,说:“我是王家人,所有王家的风雨,我都将站在最前面抵挡,殒身不恤。”
  王麟抬手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叹道:“好孩子……可惜王家这一代,只有你一个。”
  “族姐虽然是女子,但她坚毅果敢,如今又身居皇后之位,她为了我们王家,恐怕更是辛苦。”王蕴说。
  王麟的面上显出变幻的神情,皱眉许久,才点头说:“是啊,她毕竟也是王家人……”
  王蕴又说道:“如果阿若没有出事的话,她也会是出色的夔王妃。”
  “是啊,王家这一辈的其他女孩子都是庸庸碌碌,没有她这样出色得让夔王爷都一眼看上的女子了。”王麟叹道,“当初皇上还是郓王的时候,受邀到我们家饮宴,也是一眼便看上了你族姐。可见这个世上,能吸引人的,永远都是夺目的特出容颜。”
  王蕴听着父亲的感叹,望着檐下悬挂的红色灯笼,不自觉便想起了黄梓瑕,想起三年前,她十四岁的时候,他悄悄跟在她的身后,看着那抹银红色的纤细身影,如初初抽出的花信,柔软而气韵清远。
  那种清远的气质,让他沿着记忆检索,那时年幼的黄梓瑕在他的脑海中,缓缓回头,然后……
  面容居然和那个杨崇古合二为一,变成了同一个人。
  黄梓瑕和杨崇古,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一个十七八岁的宦官;一个娇嫩,一个清致;一个肌肤白皙自信张扬在旧时宫苑中莹然生辉,一个身体羸弱面有菜色在夔王的身边谨小慎微。

  ————明明是一个王府的小宦官,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让他联想到黄梓瑕,而且,居然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让他觉得感觉异样。难道,就仅仅因为他和黄梓瑕一样善于破案,而且五官和通缉画像上似有相像?
  甚至,他也曾经悄悄遣人去打探过杨崇古的身份,发现他的来历清楚明白,从九成宫到夔王府,甚至连当初入九成宫中时画下的押都还在————只是那时的杨崇古还并不识字,只在纸上画了个圈。
  还有,更无法质疑的证明是,夔王李舒白。
  质疑夔王身边的杨崇古,不啻于冒犯夔王。
  他想着那个令他蒙受了奇耻大辱的未婚妻,一瞬间恍惚。但随即便听到父亲的声音:“蕴儿,如今王家凋蔽至此,先祖在地下恐怕也会觉得蒙羞……如今这一代所有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就算你不能让王家恢复昔年的荣光,也至少,不能让王家断了在朝中的势力!”
  王蕴郑重点头,说:“我们家如今宫中有皇后,朝中有爹您在,并不算弱势。”
  “你错了,其实在朝中和宫中,王家影响最大的人,并不是皇后与我们。”王麟微微而笑,笑容中不无得意之色,问,“你忘了,还有一个人,足以翻覆天下,改朝换代吗?只是大家都忽略了,那个人,也姓王。”
  王蕴低头,默然无声,许久,才说:“是。”
  “不日等王若棺木运送走之后,你得去拜访他了,以免他忘记我们家族。”王麟说着,想了想,又说,“他喜欢养鱼,记得给他带几条过去————红色的小鱼最好。”
  “不知道膳房还有没有吃?”
  回到夔王府的黄梓瑕感觉到一阵胃痛。今天一天,除了早上吃了几个春盘,中午喝了几碗茶之外,她一直都在外奔走,没有粒米下肚,现在真是饿晕了。
  她捂着肚子挪到膳房一看,灶台冰冷,空无一人。
  “这日子没法过了……”黄梓瑕恨自己没有早向鲁大娘打探一下东西放哪儿,导致现在她一走,自己压根儿找不到吃的。
  好容易在碗柜里找到两个干巴巴的蒸饼。黄梓瑕一手一个,一边往嘴巴里塞着一边往自己住的偏院厢房走去。

  走到院门口一看,自己屋内竟然亮着灯。她愕然,赶紧走到门口一看,惊得差点连手中的胡饼都丢掉了————
  那个,那个,那个坐在里面一副悠闲自在挑灯夜读的人,不就是夔王爷李舒白吗?
  她站在门口发愣,李舒白已经抬头看见她了,抬手朝她勾了勾。她手中捏着两个各咬了一口的蒸饼挪进来,问:“王爷……深夜到此,有何贵干?”
  他没说话,只微微一抬下巴,示意旁边一个食盒。
  她迟疑地提起来,打开将里面的东西端出来————
  一盏贵妃粥,一碟蜜制馓子,一碗白龙曜,一份箸头春,还有她最喜欢的虾炙和雪婴儿,居然都还尚有热气。
  她看了李舒白一眼,见他理都不理自己,立即扔了手中的蒸饼,拿起食盒中的象牙箸先给李舒白那边摆了一双,剩下一双自己立即抄起来,先把箸头春扎起一只。
  箸头春是京中最近风行的菜,原料也没什么的,不过是烤鹑子而已。但这只鹌鹑酱料用得十分地道,火候掌控完美,再加上她现在真的是饥肠辘辘,连撕带扯瞬间两只下肚,才松了一口气,恢复了正常速度,开始细嚼慢咽。
  李舒白也放下手中的书,问:“有什么进展?”
  她不说话,只将怀中那半锭银子拿出来,放在桌上,说:“锦奴的房间里找到的。”
  李舒白拿过来,将银锭翻过来,仔细端详着。
  银锭的背面,铸着两行字,第一行是“邓运熙宋阔”,第二行是“十两整”。
  黄梓瑕又从胡床的抽屉中取出之前那半块银锭,递给他。
  两块银锭严丝合缝,组成一整块。背后的字也终于完整了,是“副使梁为栋邓运熙宋阔,内库使臣张均益,铸银二十两整”。
  李舒白放下拼在一起的银锭,抬头看她:“在哪里发现的?”
  “她屋内的花架下。”
  “不应该。”李舒白肯定地说。
  “是啊,她的屋内已经被很多人翻过,花架那么明显的地方,不应该还有遗漏的银锭存在。”黄梓瑕说着,又喝了一口贵妃粥,才说,“所以,应该是刚刚离开的程雪色留下的。”

  “程雪色?”李舒白终于有点动容,“她进京了?”
  “对,但是,我没见到她,只是听教坊的人说有个极美丽的女子带着一幅画到锦奴房中。但等我过去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
  “错过了,那也没办法。”李舒白微一皱眉,又问,“陈念娘为何没有告知你?”
  “或许是锦奴与程雪色感情甚好,所以她先去寻锦奴了?”黄梓瑕若有所思,又说,“但陈念娘对忆娘的事情,应该是最关切的,怎么说也该会立即带着她过来我这边。”
  李舒白点头,说:“陈念娘毕竟在鄂王府,明日我们可以去直接找她。”
  “嗯,除此之外,我今日查看了一下教坊外的地势,发现了一个地方。今天天色太晚,可能不好寻找东西,如果我们明日过去,必定能有所发现。”
  “看来明天又会是你忙碌的一天。”他说着,见烛光暗淡,便合上自己的书卷,拿起旁边桌上的剪刀,剪去已经烧得卷曲的灯芯,将桌上摆着的灯烛挑亮了一点。
  摇曳烛光之下,静室内一片安静。黄梓瑕吃着东西,一抬头见李舒白正在晕红的烛火下看着她,不由得一时迟疑。
  李舒白移开了自己的目光,漫不经心地执起象牙箸挑了几根雪婴儿中的豆苗,放在自己面前的碗中。
  黄梓瑕迟疑了半天,才终于艰难地说:“多谢……王爷帮我留了饭……”
  “不必了。”他打断她的话,又瞧了她许久,才慢悠悠地说,“我始终相信,喂饱了的马才能跑得快。”
  她嘴角抽搐了一下,说:“王爷高瞻远瞩。”
  “所以,明天跑快点,记得王家马上就要运送王若回琅琊的事情。”
  “是……”说到王家,她想起了今晚遇见王蕴的时候,手中捏着筷子,眼望着摇曳的灯火呆了一下,然后还是聪明地选择了不提及,免得多生事端————
  反正,似乎是与本案并无瓜葛的一次偶遇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给公司上百个人发节日福利,累惨了,只码了这么多,请大家原谅我……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