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在人间 - 《在人间》在线阅读【十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跟当时的司炉雅科夫一样,现在奥西普的形象在我脑子里变得高大了,遮住了一切的人。他有些地方跟司炉非常相象,但同时又使我联想起外祖父、鉴定家彼得·瓦西里耶夫、厨师斯穆雷。他一方面使我想起了所有深留在记忆中的人们,另一方面又在我的记忆里,留下自己深刻的影子,好象铜绿锈在钢钟上。可以看出,他有两种思想的系统:白天在人们中劳动的时候,他的思想清楚、平凡、事务式的,比较容易了解;休息的时候,傍晚带我到街上去访问他那开煎饼店的女朋友的时候,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所表现的思想就完全不同了。在夜间,他有一种特别的思想,好象路灯的火光一样有许多方面。这些思想很好地发着光,可是不知道哪方面是它的真面貌,而且也弄不清这些思想的哪一方面是接近奥西普,是对他最宝贵的。
  他好象比我以前见过的一切人都要聪明得多。我用环行在司炉雅科夫周围的那种心情来往在他的身边——我想看透这个人,了解这个人,可是他闪动着,躲避着,总是难于捉摸。真实的他躲藏在什么地方呢?在他身上,哪一点是可以相信的呢?
  我记得起对我这样说过:
  "你找找看:真正的我藏在什么地方?好,你找吧。"
  我的自尊心受伤害了。而且他伤害了我的比自尊心更高的东西。弄明白这个老头儿,对我说来是万分必要的。
  他虽然难于捉摸,但很坚定,好象即使他再活一百年,也依然是这样一个人,在不坚贞得出奇的人们中间,也能坚定地守住自己。鉴定家的坚定也使我得到这样的印象,但那是使人很难受的,而奥西普的坚定不同,他使人愉快。
  人们的动摇性*,强烈地映在我的眼里,他们象变戏法一样,从这个姿势变成那个姿势,对于这些打击着我的无法解释的跳跃,我已经不再惊异了,这种跳跃,使我对于人们的热切的兴趣慢慢地消失了,搅乱了我对他们的爱。
  七月初的一天,在我们工地上,飞快地来了一辆破马车。
  车夫台上,一个喝醉酒的满脸胡子的汉子,-阴-沉地坐在那里打饱噎。他没戴帽子,嘴唇被打破了。马车里面,喝醉的格里戈里·希什林摊脚摊手地躺着,他的身边一个肥胖的红脸女人,挽住了他的胳臂。这女人戴一顶缀着红带子和玻璃樱桃的草帽,一只手张一顶洋伞,赤脚穿着橡皮套鞋。她把洋伞挥舞着,乱颤着身体,大声地笑嚷:"真见鬼。市场没有开幕,还休息着,可是他们带了我来。……"
  格里戈里的神情萎靡不堪,衣服很皱。他从马车上爬下来,坐在地上,眼泪汪汪地向看着他的我们诉苦:"跪在地上告诉你们,我犯了大罪了。我想了一想,就犯下了罪——弄成这副样子。叶菲穆什卡说:格里沙,格里沙……他确实这样说,可是,诸位,饶恕我吧。我给你们大家请客。他说得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玩吧……"女人大声笑着,双脚乱跺,跺掉了套鞋,车夫却沉着脸叫:"快上来,开车啦。你们这些大嗓门,咱们走吧,马站不住啦。"
  这是一匹衰老的劣马,满身大汗,跟埋在地里一样站在那儿,所有这一切凑在一起,显得十分可笑。格里戈里的徒弟们望着自己的工头、打扮起来的女人和傻头傻脑的车夫,哄然地笑着。
  只有福马一个人没有笑,他同我并立在铺子门口,低声说:"这猪猡发疯了……家里有老婆,挺漂亮的娘们。"
  车夫连连催促着要走,女的从马车上下来,抱格里戈里上车,把他放在自己脚边,摇着伞叫:"走吧。"
  徒弟们善意地拿工头开玩笑,羡慕他,后来福马喝了一声,大家又做起工来。看来福马见了格里戈里的丑态,心里很难过。
  "这也叫做工头。"他咕噜着。"不到一个月就完工了,快回乡下去了……熬不住啦……"我替格里戈里难受,他和那个带着玻璃樱桃草帽的女子在一起,实在荒唐。
  我常常想,为什么格里戈里当工头,而福马却当伙计呢?
  福马是个强壮、白净、鬈发的青年,圆脸,鹰鼻子,聪明的灰色*眼,不象一个平民,要是好好打扮起来,简直是个公子哥儿。他-阴-沉,不爱开口,一说话就很认真。因为他识字,替工头掌会计,计算开支,善于督促同伴好好做工,但自己做起工来总是不大愿意的样子。
  "全部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他沉静地说。关于书,他轻蔑地说:"什么都可以印出来的,随便什么,我都能给你杜撰出来,这有什么了不起呀……"但他对一切事都很留心,若是他对什么感到兴趣,就寻根究底地问。他总是想着自己的什么,一切都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
  有一次我对福马说,你可以去当工头,他懒懒地说:"要是一下子能挣十万儿八千也罢了……为了挣一点点小钱管一大伙人,去找这种麻烦可没有意思。我还是等有机会到奥兰基进修道院去。我脸蛋儿漂亮,又有劲,说不定会被一个寡妇老板娘爱上。世界上常有这样的事——谢尔加茨城有一个小伙子,两年工夫碰上了运气,在这个城里讨了一个老婆,还是个姑娘。他给人家送圣像去,被那女的爱上了……"这是他预先想好的。他知道许多这类在修道院出家,结果轻易走上幸运之路的故事。我不爱他的故事,也不爱他那种想法,但我不怀疑他将来会进修道院。
  后来市场开幕了,大家意想不到的,福马却进吃食店当了跑堂。我虽不能说他的同伙们认为奇怪,但从此大家都拿他开玩笑,休息天出去喝茶的时候,大家玩笑着说:"走,找我们跑堂的去吧。"
  到了吃食店里,就装作客人的声气,叫:"喂,跑堂的。鬈发的,过来。"
  他跑过来,略抬起头来问:
  "用点什么呢?"
  "不认得老朋友了吗?"
  "没工夫,忙得很……"
  福马知道同伙们轻视他,想拿他开玩笑,他用等待的眼色*向他们枯燥地望着,脸上毫无表情,好象在说:"喂,快点,开玩笑吗……""要小账吗?"他们问,故意用手指在钱袋里掏摸了半天,结果是一个戈比也不拿出来就走了。
  我问福马,他不是本来打算到修道院去的吗?为什么当了跑堂?
  "我没打算当修道士,"他回答。"当跑堂也只是暂时的……"过了约莫四年,我在察里津遇到他,还是在吃食店里当跑堂。后来在报上见到,他因偷盗未遂案被捕了。

  特别使我震惊的,是石匠阿尔达利昂的经历,他在彼得一伙中是年纪最大的,也是最能干的工人。这位四十岁的黑胡子的快活的人,也使我抱同样的怀疑——为什么他不当工头,却叫彼得当?他不常喝酒,几乎没有喝醉过,做工很有本领,也喜欢自己的工作。砖头在他的手里,就跟红鸽子一样飞着。害病的、脸色*-阴-沉的彼得跟他比起来,简直是一伙中无用的废物。关于工作,他说过这样的话:"我替人家盖砖头房子,替自己造木头棺材……"阿尔达利昂常常精神十足,一边砌着砖头,一边喊:"喂,大家使点劲呀,看在上帝分上。"
  他对大家说,明年春天,他要到托木斯克去,因为他的一个姐夫在那里包下了一件造教堂的大工程,要他去当监工。
  "我已经决定去,我喜欢造教堂,"说着,他又向我提出:"你同我一起去好吗?老弟,在西伯利亚,识字的人很有用处,到了那边,识字是个法宝。"
  我答应了,他就得胜地喊:
  "好极了。这是认真的,不是说着玩……"他对待彼得和格里戈里象大人对孩子一样,带着善意的嘲笑,他对奥西普说:"大家都是吹牛的家伙,老想互相夸耀自己的聪明,好象在那儿玩牌,一个说我的牌如何如何,另一个说:看呀,我的牌都是王牌。"
  奥西普含糊地说:
  "有什么办法?吹牛是人的脾气,娘儿们不是都挺着奶子走路吗……""大家都唉声叹气地叫着上帝……可是暗中都在那儿攒钱。"阿尔达利昂不肯甘休。
  "可是格里沙攒不起来……"
  "我是说我的那个当头的,我真想跑到森林旷野里去……哼,在这儿实在呆腻味了。到了春天,我要上西伯利亚去……"工人们羡慕阿尔达利昂说:"我们要是有象你姐夫那样的靠山,也不会害怕到西伯利亚去了……"阿尔达利昂忽然不见了,星期天他跑出了自己队伙的工房,约有三天,没有人知道他在哪儿。
  大家不安地推测着:
  "莫非被人杀死了?"
  "要不就是游水淹死了?"
  不料叶菲穆什卡跑回来,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说:"阿尔达利昂在外面鬼混哪。"
  "胡说。"彼得不相信地喊叫了一声。
  "他鬼混,喝酒,象干燥的谷仓从内部发了火,仿佛他可爱的老婆死了……""他是单身汉。他在哪里?"
  彼得怒冲冲地跑去救阿尔达利昂,却挨了他的打回来。
  于是奥西普把嘴唇紧紧一咬,两手深深插进衣袋里,说:"我去瞧瞧——到底怎么一回事?他是个很好的人……"我跟他去了。
  "你看,他这个人,"奥西普在路上说。"似乎一切都挺好,忽然露出了尾巴,荒唐起来啦。马克西莫维奇,你留意,要记住这个教训……"我们走到"库纳维诺游乐村"的一家下等窑子里,走出来一个强盗婆似的老婆子,奥西普跟她咬了一下耳朵,她带我们到一间空洞的小屋子里,又暗又脏,象个关一匹马的马圈。一张小床上,躺着一个胖大的女子;老婆子用拳头推了一下她的腰,说:"出去。嗨,姐儿,出去。"
  女子惊跳起来,用手掌擦了擦脸问:
  "天哪,这是谁?做什么?"
  "侦查来啦,"奥西普凶凶地说。女子哎呀了一声跑掉了,他向她背影呸了一口,向我解释:"她们怕侦查,比怕鬼还厉害……"老婆子摘下墙上的一面小镜子,把壁纸揭起了一点。
  "瞧吧——是这个吗?"
  奥西普从墙上的缝里望进去:
  "正是他。你叫女的出去……"
  我也从缝里张望了一下:那边同我们这里一样,是一间狭小的狗窝,窗子关着,窗龛上放着一只洋铁的煤油灯。灯边一个斜白眼的鞑靼女子,脱得精光地在那儿缝褂子。她的背后,一张床上,阿尔达利昂肿起的脸高高地枕在两个枕头上,翘着蓬乱的黑须,鞑靼女子抖索了一下,披上褂子走过床边,突然出现在我们这个房间里。
  奥西普见着她,又呸了一口:
  "呸,不要脸的。"
  "你自己是傻老头子呀,"她笑着回答。
  奥西普也笑了,用手指威吓她。
  我们跑进鞑靼女子的屋子里,老头儿坐在阿尔达利昂脚边的床沿上,叫了他好久都没能把他叫醒,对方只咕噜了几声:"好吧,好吧……等一下我们就走……" 他终于睁开了眼睛,惊奇地瞧瞧奥西普和我,又把发红的眼闭住,呻吟地说:"唔,唔……""你怎么回事?"奥西普平静地说,并不责备,只是有点不快。
  "我昏了头,"阿尔达利昂咳嗽着,发出沙哑的声音,解释说。
  "干吗这样……"
  "不干吗呀……"
  "似乎有点不妥当……"
  "有什么好的……"
  阿尔达利昂拿起桌上一只已经打开的伏特加酒瓶,捧着喝起来。之后,请奥西普:"喝点吗?这儿该有下酒的东西……"老头儿把酒倒在自己嘴里,咽下去,皱一皱脸,开始注意地嚼一片面包,昏迷的阿尔达利昂便没劲地说:"看呀,同鞑靼女子搅上了,这都是——因为叶菲穆什卡的缘故。他说:鞑靼女子,挺年轻,从卡西莫夫城来的孤儿,来做买卖的。"
  从墙洞口发出不流利的但是快活的声音:"鞑靼女子——顶顶好,象一只小母鸡。把他赶出去吧,他不是你的爸爸……""就是那个女子。"阿尔达利昂喃喃着,很笨拙地向墙洞边望去。
  "我见过了,"奥西普说。
  阿尔达利昂回头向着我:
  "兄弟,我弄成这个样子了……"
  我想,奥西普马上会责备阿尔达利昂,把他教训一顿,而他就会难为情地懊悔,可是这样的形势一点也没有。他们并肩坐着,安静地交换着简单的谈话。看见他们在这样黑暗肮脏的狗窝里,真受不了。鞑靼女子从墙洞口说着可笑的话,但他们不去听她,奥西普从枱子上拿了一条贵鱼干,在靴子上磕打了一下,用心剥起皮来,他问:"钱花光了吗?"

  "彼得还欠我的……"
  "嗨,你还恢复得过来吗?现在该到托木斯克去了……""到了托木斯克又怎样……""莫非你变卦了?"
  "如果是外人叫去就好了。"
  "为什么?"
  "那是姐姐和姐夫……"
  "那又怎么样?"
  "对自己亲戚去低头,不大有味……"
  "无论在哪里,都一样要低头。"
  "毕竟不一样……"
  他们谈得那样亲切、认真,以致鞑靼女子也不再逗弄他们了,她走进屋子里来,默默地从墙上拿了衣服,跑出去了。
  "很年轻啦,"奥西普说。
  阿尔达利昂向他瞧了一眼,并不懊丧地说:"都是叶菲穆什卡那个捣蛋鬼,他除了女人什么都不知道……那个鞑靼女子,很有趣,傻里傻气的……""当心——不要着了迷,"奥西普警告他,嚼完了鱼干,就向他道别。
  归途中,我问奥西普:
  "你干吗要去找他?"
  "瞧瞧他呀,熟人嘛。这种事情,我见过很多。有些人,活着活着,忽然荒唐起来。"他把以前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
  "喝酒就得小心。"
  可是过了一分钟,他又说:
  "没有那个,也寂寞。"
  "没有酒吗?"
  "唔,对啦。喝了酒,就好象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里……"阿尔达利昂终于没有摆脱出来,过了五六天,他上工来了,但很快又不见了。到春天我碰见他,他已沦落成流浪人,正在码头上给木船敲冰。我们两个人见了面很高兴,一起到吃食店去喝茶。他一边喝,一边夸耀说:"你记得,我是一个怎样的手艺人?老实说,我做起工来,是本行的能手。挣几百卢布也不算一回事……""可是你没有挣到呀。"
  "没有挣到。"他昂然大声说。"我厌了。"
  他大吹牛皮,吃食店里的客人都在注意地听他瞎吹。
  "你还记得,那个善心贼彼得不是说过吗?咱们替人家盖砖头房子,替自己造木头棺材,看呀,这就是全部工作。"
  我说:
  "彼得有病,他怕死。"
  但阿尔达利昂喊叫起来:
  "我也有病呀,也许我的心脏位置有点不正。"
  星期天我常到城外百万街去,那里是流浪人的集合地,我瞧见阿尔达利昂如何急转直下变成一条"江湖汉子"。在一年以前还是快活严正的阿尔达利昂,现在好象变得脾气急躁,学到一种很奇怪的摇摇晃晃的步法,用旁若无人的态度斜睨着人,好象要同人家吵架的样子,而且老是自豪地说:"你瞧,人们怎样看待我,我在这儿象个头领呀。"
  他毫不吝惜地挥霍挣来的钱,请流浪人吃东西,吵架的时候,他帮助弱者,而且常常这样说:"伙计们,这是不正派的。行为必须正派。"
  因此他就得了一个绰号,叫做"正派人"。他对这绰号很满意。
  我很热心地观察聚在这条破旧肮脏的街上的人们,他们挤在象口袋一样的砖头房子里。他们都是被生活遗弃的,但他们好象给自己另外创造了没有老板束缚的自由快乐的生活。他们乐天而大胆,使我想起外祖父对我说过的容易去当强盗和隐士的縴夫。他们没有工作时,常常不嫌弃地从木船上和客轮上偷点东西,但这行为也不使我不快,我看见生活就是彻头彻尾的偷盗,象破衣服是用灰线缝的一样。同时我也看见有时候这些人也不辞劳苦,拚命地做工,那种干劲在紧急装卸货物、在发生火灾,或在融冰期间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大致说来,他们比别人生活得更快乐些。
  可是奥西普见我跟阿尔达利昂有了往来,父亲似的警告我:"怎么啦,我的心肝,你这个苦命的呆木头,你怎么同百万街上的家伙交起朋友来啦?当心点,不要害了自己……"我尽我所能地对他说我非常惬意那些人——他们不做工而快活地生活着。
  "象天上的飞鸟,"他打断我的话,冷笑。"他们流落到那个地步,因为他们贪懒、无用,他们把做工当做受罪。"
  "那么做工又怎样呢?大家都说规规矩矩做工,还是造不起砖头房子呀。"
  我说这话,是很不费力的,我不知听到过多少这类的话,而且感到它是真话。但奥西普很生气,喝倒了我:"谁说这种话?这是傻子和懒鬼说的。你这小狗崽子,不应该进耳朵。唉,你这家。说这种话,是妒嫉人家的人,是倒运的家伙。你应该先长出羽毛来,然后向高处飞。我要把你同他们的来往告诉你主人去,请你不要恨我。"
  终于,他告诉了。主人当他的面对我说:"喂,彼什科夫,不许再到百万街去。那边是小偷和窑姐儿的窝子。从那边出去,只有一条路,到牢狱和医院。不许再去了。"
  我还是私下去百万街,但不久,也不能不同它断绝关系了。
  有一天,我跟阿尔达利昂和他的朋友罗宾诺克,坐在一家宿夜店院内板棚的屋顶上。罗宾诺克有趣地谈着他如何从顿河罗斯托夫徒步到莫斯科。他是一个工兵,瘸子,得过乔治勋章。土耳其战争时,他的膝骨打碎了,他长得矮小精悍,胳臂的气力大得怕人。因为是瘸子,不能做工,有了气力也没有用。生过一场什么病,把头发脸毛都秃光了,看他的脑袋,就象一个刚出生的孩子。
  他闪着红眼睛说:
  "那是谢尔普霍夫市,一个神父坐在园子里,我说:神父,我是土耳其战争中的英雄,请你布施一点……"阿尔达利昂摇着头说:"唔,你说谎……""我干吗说谎?"罗宾诺克并不生气地反问。我的朋友就用教训的口气慢腾腾地说:"你是不正派的人。你应该做一个看门人,瘸子总是做看门人的。你却乱跑,乱撒谎……""我不过叫别人笑笑,说谎玩儿的……""你应该笑你自己……"虽然是有太阳的干燥的天气,院子里却-阴-暗肮脏,一个女子跑进院里来,拿一条布片挥摇着叫喊:"谁要买裙子?唉,女朋友们……"屋子里走出许多女人来,密密围住叫卖的女子,我马上认出这是洗衣妇纳塔利娅,我从屋顶上跳下去,不料她已经照第一个出价把裙子卖掉,慢慢从院子里走出去。

  "你好呀。"我在大门外追上她,快乐地叫。
  "还有什么说的吗?"她斜了一眼问,但马上站下来,生气地叫:"天哪,你在这里干什么……"她的惊叫使我又感动,又发窘。我明白她是关心我才惊骇的,在她的聪明的脸上明显地现出惊恐的神色*。我匆忙告诉他,我不是住在这里,不过有时来望望。
  "望望?"她讥笑地又生气地叫。"你到什么地方来望望?你望的是什么地方?是望过路人的口袋?还是女人的胸口?"
  她的脸色*憔悴,眼底下一道黑圈,嘴唇宽弛地垂着。
  她在吃食店门口站下,说:
  "进去,请你喝茶。看你衣衫挺整洁,不象这里的人,可是我有点不大相信你……"但在吃食店里,她似乎相信我了。一边倒茶,一边乏味地告诉我,她还是一个钟头以前起的床,此刻还没有吃过早饭。
  "昨晚上床的时候,醉得昏迷迷的,在什么地方同谁喝的酒,已经记不得了。"
  我可怜她,在她面前,觉得忐忑不安。我很想问她的女儿在哪里。她喝了伏特加和热茶,讲起话来象往常那样活泼,也象这条街上的一切女子一样粗鲁。可是我问到她的女儿时,她马上清醒过来,叫喊说:"你问她干什么,不行,亲爱的,你要转我女儿的念头不会到手的。"
  她又喝了一口,说:
  "女儿,跟我没有关系。我算她的什么人呢?一个洗衣妇,不能当那女儿的妈妈。她受过教育,有学问,所以说,老弟,她把我丢了,到有钱的女朋友家里去了,大概当教员……"她沉默了一会儿,沉着声问:"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你对洗衣妇没有兴趣吗?那么窑姐儿要吗?"
  我马上看出来,她就是"窑姐儿",这条街里没有别种女人。从她的口里这样说出来,我觉得害羞,同情她,眼里含了泪水,好象她的告白燃烧了我,在不久以前,她还是那么一个勇敢、自立、聪明的女人。
  "你呀,"她说着,向我瞥了一眼,叹息了。"离开这里回去吧。我请求你,并且劝你,这种地方,千万不要再来。再来会失脚的。"
  接着,她把身子俯在桌上,手指在托盘里画着,象在自言自语,低低地断断续续说起来:"可是,我的请求和忠告对你又有什么用处呢?连亲生的女儿也不听我的话。我对她说,你怎么啦?你不能丢开亲生的妈。她说:那么,我只好吊脖子啦。她到喀山去了,说是去学产科。那也好……那也好……可是我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就只有这条路……没有人可依靠……就只好依靠过路人……"她停了嘴,长久地想着什么。嘴唇无声地动着,好象忘记了我坐在对面。她的嘴角垂到了面,嘴唇象镰刀一般弯着,嘴唇皮微微发抖,在抖索的皱纹里,好象发出无声的言语,那样子看起来真难受。她的脸象小孩一样,受了欺负似的,头巾底下露出一绺头发,掠过额角弯到小耳朵背后。冷了的茶杯里,落下一滴眼泪。她察觉了,把茶杯推开,紧紧闭住眼睛,又挤出了两颗眼泪,就用手帕去擦。
  我不忍再同她坐在一起,我轻轻站起来:"再见吧。"
  "啊?去,去,滚开吧。"她不向我望,做着赶人的手势,大概忘记了同她在一起的是谁。
  我回到院子里阿尔达利昂的地方。他本来约我一起去捉虾,而我却想告诉他这个女人的事情。可是,他跟罗宾诺克早已不在那屋顶上。当我在乱七八糟的院子里四处找寻他们的时候,街路那边发生了这里常常发生的吵架。
  我走到大门外边,马上碰见纳塔利娅,她在哭,用头巾擦着受伤的脸,另一只手掠着散乱了的头发,目不旁视地在人行道上走。她的身后走来了阿尔达利昂和罗宾诺克。罗宾诺克说:"再给她一拳,让她再吃一拳。"
  阿尔达利昂挥着拳追上她,她转过身来,向他们挺出胸脯,脸色*非常可怕,眼里烧着仇恨的火:"你打吧。"她叫。
  我拉住阿尔达利昂的胳臂,他惊奇地瞧了我一眼:"你做什么?"
  "不许动她,"我好容易才说出了这一句。
  他哈哈大笑:
  "她是你的情人吗?——啊,纳塔利娅,你勾搭上了一个小修道士。"
  罗宾诺克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就脏嘴脏舌讥笑了我好一会儿,弄得我非常难受。这时候,纳塔利娅走掉了。
  我再也忍耐不住,就一脑袋拱到罗宾诺克的胸口,把他撞倒地上,一溜烟跑掉了。
  从此以后,我好久没上百万街去,但又碰到了阿尔达利昂一次,是在一条渡船上。
  "你躲到哪儿去了?"他高兴地问我。
  我告诉他,他们打纳塔利娅,又侮辱我,想起来非常难受,阿尔达利昂和善地笑了起来:"你当真了吗?我们是为开玩笑才逗你的。至于那个女人,她是窑姐儿,为什么不打呢?老婆都可以扭来打,难道那种女人还要去怜惜吗。况且我们只是玩玩的。我也知道,拳头是教训不了人的。"
  "那么,你拿什么去教训那个女人呢?你有哪点比她强?……"
  他抓住我的两肩,摇着,带嘲笑地说:
  "我们的糟糕正在于我们谁也不比谁强……老弟,我什么都明白,里里外外都明白。我不是乡下佬……"他有点微醉而且快活,象和善的教师望一个蠢笨的学生一样,带一种柔和的怜悯向我望着……有时也碰见巴维尔·奥金佐夫,他更加精干起来了,打扮得挺漂亮,跟我说话时带着宽大的神气,动不动责备说:"你干什么去做那种没有出息的事呀。这些乡下佬……"以后,他伤心地告诉我作坊里最近的情形:"日哈列夫还同那个牝牛一样的女人搅在一起;西塔诺夫大概很悲观,现在喝酒喝得挺凶;戈戈列夫被狼吃了;醉醺醺地回家去过圣诞节,就被狼吃了。"
  于是巴维尔得意地笑着,讲他杜撰的滑稽话:"吃他的那几只狼也都醉了。它们得意起来,象驯狗似的在森林里用两只后爪子走着,过了一天一夜,也都死了。……"
  我听了这话也笑了起来。但是觉得那个作坊和我在那里经历过的一切,好象变得对我很生疏了,这使我未免有点悲哀。
或许您还会喜欢:
第三个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赫邱里?白罗坐在早餐桌上。右手边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巧克力,他一直嗜好甜食,就着这杯热巧克力喝的是一块小甜面包,配巧克最好吃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跑了几家铺子才买了来的;是一家丹麦点心店,可绝对比附近那家号称法国面包房要好不知多少倍,那家根本是唬人的。他总算解了馋,肚子是惬意多了。他心中也是很安逸,或许太平静了一点。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巨著”,是一部评析侦探小说大师的写作。 [点击阅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 [点击阅读]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