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遇险自救全攻略 - 第70章 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措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70章 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措施
  地震或许是自然界中最可怕的暴力——毫无迹象就会突然发生。它与别的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等不同,很少能对它采取防范措施。地震震幅范围很大,小的震动仅精密的测量仪器才能探测出,大的地壳隆起可将整个山体撕开。
  小的地震处处都能发生,但大多数地震主要集中在所谓的地震带上。那里的建筑物都作了抗震设计,如果倒塌,也只能引起微小的损失——如日本的传统建筑。现代化的城市很少考虑这种因素。
  由于地震学家们长时间的监控,有点重大的地震可能被预测,某些事前疏散工作是可能的。地震前夕动物变得很警觉、紧张,出现异常行为。
  △原因
  地震是由地壳中聚集的张力突然释放引起,在地下700公里深处发生,但仅在地壳上层数十公里的破裂才有可能产生影响地表的运动,例如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产生的冲击波便来源于地下大约20~30公里深处。
  地震带位于形成地壳的半硬性板块的边缘。最深的地震沿着海沟发生,形成或毁灭火山岛屿。最剧烈的地震常发生在一板块插入另一板块底部的地域,沿着北美洲西海岸,圣安德雷斯缺陷区是特别易震的地带。
  连续的初步震动,即所谓的前震(通常伴有一段地震平静期)通常预示着即将产生一场大地震。实际上前震相当于扳机,起初的震动几乎不能引起人们注意。
  △家庭防震
  如果你已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收听当地电台最新的报告和建议,如建议关掉液化气、电源时要照做。将大而重的物体从高的搁架上拿走。将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东西放进低橱内,搁板应有挡手,以防止物体下落、橱门应紧闭,移走悬挂物体。
  准备以下物品以备急用:新鲜淡水和应急食物、手电、灭火器。
  远离那些可能落下来砸着你的东西,在户外的树木可能会被连根拔起,小镇中的建筑即使足够牢靠不能被摧毁,碎石块也可能滑落。逃到空旷处最理想,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呆在屋内可能更安全,在大街上的话,破裂的煤气管道或电线会增加危险性。进进出出的人最危险,极易被建筑物上的砖石击伤。
  △室内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户内,就呆在里面,将火熄灭,远离玻璃特别是大的窗户(包皮括镜子)。
  —屋中的角落或有好的支撑的内部门道是好的避难处。
  —较低的地面或地下室或许能提供最好的存活机会。
  —躲进桌底或别的坚固的家具下,这不仅能给你提供防护,而且也有较大的呼吸空间。
  —在商店时,远离大的货物展厅,这些货物可能会倒下来。
  —在多层楼房且装有电梯的办公室里,呆在原处别动。不要进电梯,楼梯处也可能会拥挤着惊恐的人们。
  △在车中
  尽可能快和安全地停车——但呆在车内可以免于被下落的物体击中。蹲伏于座位下,如果有东西落在车上,你将会得到保护,当震动停止下来,注意观察障碍物和可能出现的危险:破坏了的电缆、破损的道路和坍陷的桥梁。
  △户外
  在户外时就平躺在地面,不要跑。这样会摔倒,也可能被裂缝所吞没。
  —远离高大建筑。
  —不要往地下走或进入坑道,这会导致被埋。
  —如你已经到户外,就别返回建筑物内。首次地震使任何建筑都不太牢固,如果接着再发生小震,建筑物就会坍塌。
  —到山顶更安全。斜坡上的土石容易滑落,如果被数千吨重的土块或岩石压倒(它们具有可怕的速度),很少有幸存的机会,在地上像球一样滚动更易存活。
  —滩地。只要不在悬崖下就会相当安全,但由于海啸经常伴随地震而来,所以当震动停止后尽快离开滩地向更高的开阔转移。余震的危险性就不像海啸那么可怕了。
  △危害后果预防
  排污系统的破裂、水污染和废墟中的尸体能引起疾病的传播,这与地震本身一样可以致命。
  —不要躲避在破损的建筑物或废墟中。最好利用废墟重建一个庇护所。
  —特别小心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过滤并煮沸饮用水。
  —不要用火柴和火机或电力器具,如果存在燃气泄漏,火花会点着燃气。
  —在使用厕所前检查排污系统。
  —打开橱门时要小心,物体可能会滚出来。
  —防备余震。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