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寓所谜案 - 第三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凝视着她。我真的认为,当时我们确实认为她神智有问题。她的这个指控似乎非常荒谬。
  梅尔切特上校首先讲话,他语气很客气,带有某种怜悯和宽容。
  “这很荒唐,马普尔小姐,”他说,“年轻的列丁已经完全澄清了罪责。”
  “当然,”马普尔小姐。“他保证会那样。”
  “相反,”梅尔切特上校冷淡地说,“他尽最大努力指控自己犯罪。”
  “是的,”马普尔小姐说,“他以那样的方式欺骗了我们。
  我自己也和每个人一样受骗。亲爱的克莱蒙特先生,您记得,当我听到列丁招供犯罪时,我吃惊不小。这把我的头脑整个儿搅乱了,使我以为他是无辜的,而在那之前我一直认为他是有罪的。”
  “那么,您怀疑的是劳伦斯-列丁吗?”
  “我知道,在书中,总是最不可能的人犯罪。但是,我从未发现那条规则符合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明显的就是真实的。尽管我一向喜欢普罗瑟罗太大,我还是不能不得出结论:她被列丁先生玩弄于股掌,对他言听计从,当然,他不是那种想与一个身无分文的女人私奔的年轻人。在他看来,有必要除掉普罗瑟罗上校,于是就除掉他。一个地道的外表迷人、但却毫无道德感的年轻人。”
  梅尔切特上校不耐烦地喷鼻有一阵了。现在,他突然爆出一通话;
  “胡说,全是胡说!到六点五十分为止,列丁的活动都是可以说清楚的,而海多克肯定普罗瑟罗不可能在那时被杀。
  我想,您认为您比医生还要高明。或者您在说,是海多克故意撒谎吗?天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我认为,海多克医生的证据是绝对可信的。他是个非常正直的人。当然,是普罗瑟罗太大亲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不是列丁先生。”
  我们又一次凝视着她。马普尔小姐理理她的花边三角围巾,往后推一推松松地披在肩头上的羊毛围巾,开始以世界上最自然的方式,用一位老太大温和的语调讲述起了最令人震惊的事件。
  “我认为,到现在说出来才恰当。一个人的怀疑——即使十分强烈,以至洞悉在心——也与证据不是一回事。除非您有了一个与所有的事实吻合的解释(我今天晚上对克莱蒙特先生就是这样说的),您才能带着真正的自信说出来。
  我自己的解释并非相当完善,还有缺陷,但是在一刹那问,就在我离开克莱蒙特先生的房间时,注意到窗户旁花盆中的棕搁树,呃,整个事情就清楚了,水落石出了!”
  “疯了,真是疯了。”梅尔切特悄声对我说。
  但是,马普尔小姐安详地对我们微笑着,继续用她那温和的老太太的声音说道:
  “我相信我所做的推理,对此我非常抱歉,非常抱歉。因为我喜欢他们俩。但您知道人性是怎样一回事。开始时,他们俩先后非常愚蠢地坦白时,我有说不出的宽慰。我错了。
  于是,我开始猜想有其他人,可能他们有除掉普罗瑟罗上校的动机。”
  “七个人有嫌疑:“我低声说。
  她对我微笑。
  “是的,确实。有阿切尔那个人,不大可能,但灌满了酒(这么冲动),您说不准他会干出些什么。当然,有你们的玛丽。她与阿切尔谈情说爱已经很久,而她脾气古怪。动机和机会俱全,而且,只有她一人在家!阿切尔老太太可以轻易地从列丁先生的家里弄到手枪,交给他们中的一人。当然,还有莱蒂斯,她想要自由和钱,以便随心所欲。我知道许多案子,其中美丽优雅的姑娘几乎都毫无道德廉耻,不过,先生们从不相信她们会这样。”
  我眨眨眼睛。
  “还有网球拍。”马普尔小姐继续说。

  “网球拍?”
  “是的,就是普赖斯-里德利太大家的克拉拉看见掉在牧师寓所的草地上的那一只。看起来,好像丹尼斯先生从网球聚会回来的时候比他说的要早些。十六岁的男孩非常冲动、情绪不稳,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为莱蒂斯的缘故或是为您的缘故,都有可能。当然,还有可怜的豪伊斯先生和您,自然不是你们俩一起干的,而是像律师说的那样,分别干的。”
  “我?”我惊恐万分地喊道。
  “哦,是的。我确实得向您道歉,我真的并不认为会是您,但是,有丢失的钱款的问题。不是您就是豪伊斯罪责难逃,普赖斯-里德利太太到处暗示,您才是有罪的人,主要是因为您那么起劲地反对就此事进行任何调查。当然,我自己总认为是豪伊斯先生,他老叫我想起我提到的那位不幸的风琴师,但是,尽管如此,一个人不能自以为是。”
  “人性就是这样。”我阴郁地说。
  “完全如此。当然,还有亲爱的格丽泽尔达。”
  “但是克莱蒙特太太与此毫无关系,”梅尔切特插话道,“她是坐六点五十分的火车回来的。”
  “那只是她说的,”马普尔小姐反驳道,“一个人绝不能只根据别人说的话作出判断。那天晚上,六点五十分的火车误点了半小时。但是,在七点过一刻。我亲眼看见她出门到‘老屋’去。所以,可以推断,她一定是坐早一些的火车回来的,确实,她被看见,但也许您知道那一点?”
  她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
  她的目光中的某种力量迫使我拿出了最后一封匿名信,就是我刚才打开的那封。信中详细地讲述了,在那关键一天的六点二十分,格丽泽尔达被人看见从后宙离开劳伦斯-列丁的小屋。
  当时,我一言不发,心中布满团团疑云。我曾经陷入一场噩梦:在劳伦斯与格丽泽尔达之间有一段旧情,普罗瑟罗知道了此事,他决定让我知道真相,而格丽泽尔达狗急跳墙,偷来手枪,杀人灭口。正如我所说的,只是一场噩梦,但在漫长的几分钟内,却罩着一层可怕的现实的外衣。
  我不知道,马普尔小姐是否在略略暗示这一切。很可能是的。很少有什么能逃过她的注意。
  她微微点了一下头,将匿名信还给我。
  “整个村子都传遍了,”她说,“但却实看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不是吗?尤其是,在审理时,阿切尔老太大发誓说,在她中午离开小屋时,手枪还在。”
  她停了一会儿,又继续说:
  “但是,从这里开始,我就非常怀疑了。我想说的是——
  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把我对整个谜案的解释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相信,哦,我也尽了最大努力了。尽管如此,在我说出真相之前,我所抱的那番十足的自信差点叫可怜的豪伊斯先生丢了性命。”
  她又停下来,当她重新开始说话时,她的声音有了一种不同的语调,不像那样充满歉意,而是更加肯定。
  “我来谈谈对真相的解释。到星期四下午为止,犯罪已经被周密地策划好了,包括每一个细节。劳伦斯-列丁先来拜访牧师,但他是知道牧师外出的。他随身带来手枪,然后藏在窗户旁架子的花盆里。当牧师进来时,劳伦斯解释说,他来访的目的是告诉牧师,他决定离开了。在五点三十分,劳伦斯-列丁从北门给牧师打电话,装出一个女人的声音。
  您记得,他是一个多么出色的业余演员。
  “普罗瑟罗太大与她的丈夫刚出门到村子里去。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不过碰巧没有人那样想),普罗瑟罗太大没有带手提包:对一个女人来说,确实是一件最不同寻常的事。刚好六点过二十分的时候,她经过我的花园,并停下来与我谈话,以便给我一个机会来注意到她没有带枪,还可以注意到她很正常。您瞧,他们知道我是个爱观察的人。她绕过房子的墙角来到书房的窗户。可怜的上校正坐在写字台旁,给您写信。我们都知道,他是聋的。枪放在花盆里等她去取,她取出手枪,来到他的身后,射穿了他的脑袋,然后丢下枪,闪电般跑出来,经过花园来到画室。几乎每个人都会发誓说,不可能有时间:““但枪声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上校问道,“您没有听到枪声吗?”

  “我相信,有一种叫做马克西姆消音器的发明。我是从侦探故事里了解到的。我纳闷,那位朋友克拉拉听到的喷嚏声其实就是枪声,这很有可能。但没有关系。列丁先生在画室门口迎候普罗瑟罗太太。他们一起进去的,哦,人性就是这样,恐怕他们知道,直到他们再出来,我才会离开花园!”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喜欢马普尔小姐,她对自己弱点的看法很幽默。
  “当他们出来时,他们的神态欢快而又自然。但就在这里,他们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因为如果他们真像他们说的那样道了别,他们的神态就会大不一样。但您瞧,这就是他们的弱点。他们简直不敢流露出任何惊慌不安。在后来的十分钟里,他们用心地为自己提供不在现场的证据。最后,列丁先生到了牧师寓所,尽可能晚地离开那里。他也许看见您从远处的小路走来,并能精确地估计时间,他拾起手枪和消音器,将那封假信留下来,信上的时间是用不同的墨水显然也是不同的笔迹写的。在假信被识破时,这看起来就会像是想怪罪于安妮-普罗瑟罗的笨拙的企图。
  “但是,当他把信放在桌子上时,发现了普罗瑟罗上校已经写好的信,这是出乎他的预料的。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看到这封信可能对他很有用,于是就带走了,他将闹钟的指针拨到与这封信相同的时间,他其实是知道闹钟快一刻钟的。相同的用意——企图怪罪普罗瑟罗太大。然后,他离开了,在大门外碰到您,并装出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像我说的,他确实非常聪明。一个犯了罪的凶手会极力怎样做呢?当然是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列丁先生反而没有那样做。他取下消音器,但带着手枪走进誓察局自首,此举非常可笑,却欺骗了每一个人。”
  在马普尔小姐对案情的叙述中,有某种魅力。她带着如此的自信,以至我们两人都感到,这件谋杀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而不可能以另外的方式进行。
  “灌木丛里的枪声是怎么一回事呢?”我问道,“那就是您今晚刚才说的巧合吗?”
  “哦,亲爱的,不!”马普尔小姐急速地摇摇头。“那枪声绝不是一个巧合,恰恰相反,应当让人们听到枪声,这是绝对必要的,否则,对普罗瑟罗太太的怀疑就会继续下去。列丁先生是怎样安排的,我还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您用重物砸在苦味酸上面,它就会爆炸。亲爱的牧师,您一定记得您在灌木丛里的一块地方碰到列丁先生,他手中拿着一块大石头,后来,您在那里拣到那块晶体。男人们是精于谋划的,他将石头放在晶体上,然后装上导火线,我是说火绳。
  火绳要经过大约二十分钟后才燃尽,所以,到大约六点三十分时才会发生爆炸,这时,他和普罗瑟罗太大已经走出了画室,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非常安全的玩意儿,因为后来在那里会留下什么?一块大石头而已!但即使那块石头,他也想法要弄开,这时您碰到了他。”
  “我相信您是对的!”我喊道,回忆起那天劳伦斯开始看到我时的惊慌。当时,这好像很自然,但现在……

  马普尔小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因为她老谋深算地点点头。
  “是的,”她说,“刚好那时碰上您,一定使他震惊不小。
  但他很好地掩饰过去,假装说是带来送到我的花园的,只是——”马普尔小姐突然变得语气肯定。“我的花园需要的不是这种石头:这就使我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在这段时间里,梅尔切持上校像一个发呆的人般坐着。
  现在,他露出苏醒的迹象。他喷了一两声鼻息,迷惑地擤擤鼻涕,然后说道:
  “好家伙!嘿,好家伙!”
  此外,他没再说什么。我想,他像我一样,被马普尔小姐结论的令人信服的逻辑性折服了。但是,当时他还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相反,他伸手拣起那封揉皱的信,厉声问道:
  “很好。但您怎样解释豪伊斯这个家伙呢?喔,他确实打来电话要坦白。”
  “是的,巧就巧在这里。无疑,是由于牧师的布道。您知道,亲爱的克莱蒙特先生,您确实做了一次非常精彩动人的布道。豪伊斯先生一定被深深打动了。他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感到他必须把挪用教堂基金的事坦白出来。”
  “什么?”
  “是的,谢天谢地,就是那样才救了他的命。(因为我希望并相信他得救了。海多克医生是如此聪明。)在我看来,列丁先生保留了信(这样做很危险,但我想他一定是将信放在某种安全的地方),等待时机,直到他打定主意把信用在谁的身上。他很快就决定了,用在豪伊斯先生身上。我得知,他昨夜与豪伊斯先生回到这里,与他呆了很长时间。我怀疑,他那时将自己的一颗扁胶囊与豪伊斯的调换了,并将这封信偷偷放进豪伊斯睡衣的口袋里。这个可怜的年轻人将在全然不知的情况吞下致命的扁胶囊,在家伊斯死后,他的事将会死无对证,人们会发现这封信,每个人都会轻易地得出结论,是他杀死普罗瑟罗上校,由于仟悔而自杀。我猜想,豪伊斯先生今晚吞下致命的胶囊后,一定发现了那封信。在他的惊慌失措中,这封信一定像一个怪物,并且;牧师的布道对他的影响还很强烈,这就一定迫使他全盘吐露真相。”
  “好家伙,”梅尔切特说,“好家伙:太精彩了!我——我——根本不相信。”
  他从未说过像这样的不能令人信服的话了。他自己听起来也一定如此,因为他接着问道:
  “您能解释另一次电话吗?就是从列丁先生的小屋打给普赖斯-里德利太大的那一次。”
  “啊!”马普尔小姐说,“那就是我所说的巧合了。亲爱的格丽泽乐达打的那次电话,或者是丹尼斯打的,我想是他们中的一人。他们听到了普赖斯-里德利太大散布有关牧师的谣言,就想到用这种方法叫她住嘴(也许很有些孩子气)。
  巧合之处在于,电话几乎是在灌木丛里传来的假枪响的同时打来的。这使得人们相信,这两者一定是有联系的。”
  我突然想起,谈到那声枪响的人都说与平常的枪声“不同”。他们是对的。但是,要解释究竟是由于什么造成的“不同”,是多么不容易啊2梅尔切特上校清清喉咙。
  “您的解答是非常令人信服的,马普尔小姐,”他说,“但是,您得允许我指出,没有丝毫证据。”
  “我知道,”马普尔小姐说,“但是,您相信这是真的,对吗?”
  一阵沉默。然后,上校几乎是勉强地说道:
  “是的,我相信。该死,这是案子可能发生的惟一方式。
  但是,没有证据,压根儿没有。”
  马普尔小姐咳嗽一声。
  “所以,我想,也许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
  “可以设一个圈套。”
或许您还会喜欢: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唐璜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年1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正规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各种活动。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