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寓所谜案 -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回家的路上,我碰到哈特内尔小姐,她拦住我至少十分钟,用她的低音嗓门数落着下层阶级的目光短浅和忘恩负义。问题的症结好像是,穷人不欢迎哈特内尔小姐到他们家里去。我的同情完全在他们一边。由于受我的社会职业所限,我只是用像他们那样的激烈方式表达成见罢了。
  我尽最大的努力劝解她,然后溜之大吉。
  在牧师寓所那条路的拐角,海多克开着车赶上了我。
  “我刚把普罗瑟罗太大送回家,”他喊道。
  他在他家门口等我。
  “进来坐一会儿吧。”他说。我同意了。
  “这是一桩非同寻常的事情。”他说,一面将他的帽子抛在椅子上,打开了手术室的门。
  他坐进一张破旧的皮椅里,目光茫然。他显得痛苦而焦虑。
  我告诉他,我们已经成功地确定了枪声的时间。他凝神屏息地听着。
  “那就能让安妮-普罗瑟罗脱身,”他说,“喔,喔,他们俩谁也不是,我很高兴。我喜欢他们俩。”
  我相信他的话,但是。既然他像他所说的喜欢他们俩,为什么他们摆脱了共谋犯罪的嫌疑后,他反而陷入阴郁之中,我对此有些迷惑不解。今天早上,他看起来像一个摆脱心中重负的人,而现在他却显得垂头丧气、烦乱不安。
  但我仍然相信,他说的是实话。他是喜欢安妮-普罗瑟罗和劳伦斯-列丁两人的。那么,又怎么会有这种深深的阴郁不安呢?他努力站起身来。
  “我本想告诉您有关豪伊斯的事。这些事情使我把他忘记了。”
  “他真的病了吗?”
  “没有什么致命的疾病。当然,您知道他患过昏睡性脑炎,一般叫做昏睡病的病吗?”
  “大约一年前。他康复得很好——没人康复得更好了。
  这是一种奇怪的病——对人的道德会产生奇怪的影响。患病后人的整个性格可能改变。”
  他沉默了一阵,又说:
  “我们现在一想到我们烧死巫师的日子便会恐惧不已。
  我相信,今后我们想到曾绞死过罪犯,也会颤栗。”
  “您不赞同死刑吗?”
  “不完全是那样,”他停了一下。“您知道,”他慢慢地说,“我宁愿干我的职业,而不愿干您的职业。”
  “为什么?”
  “因为您的职业主要是涉及我们所说的对与错——我根本不相信这类事。试想这一切只是一个内分泌问题。一种内分泌太多,另一种内分泌太少——所以就有凶手、贼、惯犯。克莱蒙特,我相信这样的时候将会到来,那时我们会为想到在漫长的几个世纪里因为疾病惩罚人们而感到惧怕——他们患病是身不由己的,这些可怜的家伙。您不会因为一个人患有肺病而吊死他吧?”

  “他对公众没有危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有。他会感染其他人。比方说有一个自认是中国皇帝的人,您不会说他是邪恶的吧。我赞成您的关于公众的观点。公众必须受到保护。把这类人限制在某地,使其不能危害社会——甚至温和地将他们排除——
  是的,我可以赞同这一步。但别施行惩罚,别给他们和他们无辜的家庭带来耻辱。”
  我好奇地看着他。
  “我以前从未听到您这样说过。”
  “我通常不会四处散布我的理论。今天,我是有感而发。
  您是位明智的人,克莱蒙特,一些牧师却不是这样。我敢说,您不会承认没有所谓的‘罪’,但您有足够宽容的头脑来考虑这样一种东西的可能性。”
  “这会动摇所有现存观念的根基。”他说。
  “是的,我们是一群头脑狭窄、自以为是的人,过分热衷于去判断我们一无所知的事物。我真心地相信,犯罪应是医生对付的事情,而不是警察和牧师的事。将来,也许不会有这样的事了。”
  “您会治愈犯罪吗?”
  “我们会治愈犯罪。好一个奇妙的想法。您研究过犯罪统计学吗?没有——很少有人研究过。不过我研究过,少年犯罪的数量会令您惊讶,您瞧,又是腺。年幼的内尔,那个牛津郡的凶手,杀死五个小女孩后才被人怀疑。他是个好小伙子,从未惹出过什么麻烦。莉莉-罗斯,一个康沃尔郡的小女孩杀死了她的叔叔,因为他减少她的糖果。他睡觉时,她用一把锤子击他。回到家,半月后又杀死她的姐姐,姐姐因为一些小事惹她生气。当然,他们谁也没有被绞死,而是被送进了疯人院。也许后来好了,也许没有。我很怀疑那女孩会康复。她喜欢的惟一的事情就是看杀猪。您知道自杀在什么时候最普遍吗?十五六岁的年龄段当中。从自杀到杀另外的人并没有很长的一步。但是,这不是道德的缺陷,而是生理的缺陷。”
  “您所说的真可怕!”
  “不,只是对您来说是新鲜的。必须面对新的真理。一个人的观念必须调整。但有时——这使得生活很艰难。”
  他坐在那儿,皱着眉头,仍然带着那副疲惫不堪的面容。
  “海多克,”我说,“如果您怀疑——如果您知道——某个人是凶手,您是愿意将那人绳之以法呢,还是想要包庇他们?”

  他对我的这个问题的反应出乎我的预料。他带着愤怒和怀疑的神情转向我。
  “是什么使得您这样说的,克莱蒙特?您心中想的是什么?别抱这种念头,伙计。”
  “哎,没什么特别的,”我说,颇感吃惊。“只是——噢,刚才我们满脑子是谋杀的事。如果您碰巧发现了真相——我纳闷您会有怎样的感觉,如此而已。”
  他的怒气消下去了。他又一次茫然地看着前方,似乎要找到一个使他困惑的谜语的答案,但这个谜语只存在于他的头脑中。
  “如果我怀疑——如果我知道——我会尽职,克莱蒙特。至少,我希望这样。”“问题是——您怎样看待您的职责?”
  他用深不可测的目光看着我。
  “我想,克莱蒙特,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都会碰到这个问题的。每个人都得以自己的方式来决定。”
  “您不知道吗?”
  “不,我不知道……”我感到最好改变话题。
  “我的那个侄儿对这个案件感到非常开心,”我说,“花费他的整个时间来寻找脚印和烟灰。”
  海多克微笑起来。“他多大?”
  “只有十六岁。在这种年龄,你不会把悲剧看得很惨。对你而言,全都是歇洛克-福尔摩斯和阿塞-卢平那样的侦探故事。”
  海多克若有所思地说:
  “他是个英俊的孩子。您准备让他干什么?”
  “恐怕我付不起大学教育的费用。这孩子自己想去从事商务。他报考海军失败了。”
  “噢——生活真艰难啊——但他的生活可能更艰难。是的,可能更艰难。”
  “我得走了,”我叫起来,看到了闹钟的时间。“我的午饭将近晚了半小时了。”
  当我到家时,家里人刚坐下来。他们要我将早上的活动全讲给他们听,我讲了,同时,我感到,大部分内容都令人扫兴,但是,普赖斯-里德利太大的电话事件却叫丹尼斯兴高采烈。我绘声绘色地讲述她经受的震惊,要靠布拉斯李杜松子酒来定神,听到这些,丹尼斯发出一阵一阵的大笑。
  “那老处女活该!”他叫道,“她是这儿最饶舌的女人。我该想到给她打电话,让她大吃一惊才好。我说,伦叔叔,再让她好受一次怎么样?”
  我慌忙请求他千万别做这样的事。年轻人做出善意的努力帮助你,想表示他们的同情,但没有什么比这更招惹是非的了,丹尼斯的神色突然改变了。他皱起眉头,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模样。
  “早上的大部分时间,我与莱蒂斯在一起。”他说,“您知道,格丽泽尔达,她真的非常忧虑。她不想表现出来,但她是这样的。确实非常忧虑。”

  “我想是这样,”格丽泽尔达说,扬起了头。
  格丽泽尔达不太喜欢莱蒂斯-普罗瑟罗。
  “我想,您一直对莱蒂斯不太公平。”
  “是吗?”格丽泽尔达问道。
  “许多人都没有戴悼念物。”
  格丽泽尔达一言不发,我也这样。丹尼斯继续说:
  “她没有与大多数人讲话,但她确实与我讲话了。对整个事情,她非常担忧,她认为,对此应该做点什么。”
  “她会了解到,”我说,“斯莱克警督与她看法相同。他今天下午要去‘老屋’,也许,在他努力查明真相的时候,会使那儿的每个人够受一阵子的了。”
  “您认为真相是什么呢,伦?”我妻子突然问道。
  “很难说,亲爱的。我不能说,此时我已经有什么线索。”
  “您说过斯莱克警督要追查那次电话——就是把您骗到艾博特家去的那一次?”
  “是的,”“但他做得到吗?难道这不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我倒不这样认为。电话局会有电话记录。”
  “噢!”我妻子陷入沉思。
  “伦叔叔,”我侄儿说,“今天早上我开玩笑说您希望普罗瑟罗上校被杀掉,您怎么一下子就发怒了呢?”
  “因为,”我说,“什么都得需要时间。斯莱克警督毫无幽默感。他对你的话信以为真,也许会盘问玛丽,并获得逮捕我的证据。”
  “一个人开玩笑时,难道他也不知道吗?”
  “不知道,”我说,“他不知道。他凭苦干和尽职尽责获得目前的职位,而这样一来,他根本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
  “您喜欢他吗,伦叔叔?”
  “不,”我说,“我不喜欢。我第一眼见到他就厌恶至极。
  但是,我毫不怀疑,他在他的职业上是个出色的成功者。”
  “您认为他会查到杀害老普罗瑟罗的凶手吗?”
  “如果他查不到,”我说,“那不会是由于他的努力不够。”
  玛丽来了,说道:
  “豪伊斯先生要见你,我让他到客厅等着。这儿还有一张便条,要你回话,口信也行。”我撕开便条,见上面写着:
  亲爱的克莱蒙特先生,——如果您今天下
  午能来看我,我将不胜感激。我处于极大的困境
  之中,希望听到您的看法。
  您真诚的
  埃斯特尔-莱斯特朗兹
  “告诉她我大约半小时后去。”我对玛丽说。然后,我走进客厅去见豪伊斯。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